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人无意》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圣人无意》读后感摘抄

2021-01-20 01:11: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人无意》读后感摘抄

  《圣人无意》是一本由[法] 弗朗索瓦·于连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圣人无意》精选点评:

  ●不要用三观来限制我们的爱情

  ●就那么些东西能翻来覆去说那么多...真是不容易. 不在意同义反复的话, 还是挺有趣的... 当然不是形而上学的部分.

  ●中庸解释很启发

  ● 神作,啧啧

  ●全书大致是王弼判老子次于圣人孔子这条的注解

  ●中国文化的淡定从容。。。

  ●喜欢他的书

  ●垃圾

  ●无可无不可。两党制与易

  ●壮观的贯通东西

  《圣人无意》读后感(一):圣人无意

  我作为中国人,看中国的文化也看得我迷迷登登的,现在倒好来了一个外国人写孔子,老庄。让我挺感意外,倒真有点新鲜。

  通过外国人的手术刀解剖过的中国古文化,说实在的读起来费劲,还过有些观点我倒是满同意的。书里有一句话“智慧是灰色的,而生活和宗教却相反,是五颜六色的”

  是的真理无处不在,正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不管我们同意不同意,每天绝不迟倒早退。

  《圣人无意》读后感(二):从东方去拷问西方,从西方来拷问东方

  虽然对于连理解的儒家有些怀疑,但从我理解的道家看去,于连对东方的理解是深刻的。但是于连的优秀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偏执于东方或西方——大概每一个能横跨这两者的人都会不可避免的这样做——而是通过对比展现了两者各自的问题。

  其实要想统一东西方是很困难的。就好比说,东方强调包容,但是“包容”和“不包容”两者能否都“包容”呢?又好比马克思的辩证法(一种在我看来带有东方印迹的东西),辩证统一的看待问题和偏执的看待问题两者又如何辩证统一呢?

  就算能以某种方式(多半是东方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依然是不得不存下疑问的。

  很显然,现在西方文明的偏执以及因为这种偏执导致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和严重了。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应该接受“包容”。只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东方和西方之间要完全包容恐怕永远是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恰好是因为它不能解决,我们才有可能在这里不停的努力。

  《圣人无意》读后感(三):Jullien:《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Un Sage Est Sans Idee : Ou L'autre de la Philosophie)》掌记

  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法)弗朗索瓦·于连著;闫素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Jullien是著名的法国汉学家。Jullien在该书中对智慧(圣人)和哲学(哲学家)进行了同异比较。圣人不会先有一个观念作为原则和基础进行演绎,而是“无意”,从而保住了现实的全部潜在性。“无首者,无所不用其极”(王夫之)。事先提出观念就会形成某种固定的原则,从而迫使我们采取某种立场,最终使我们目光狭窄,形成一个特殊的“自我”,并恶性循环。圣人则执“中”而不固守于“中”。圣人的道德产生于时势,是由“中节”产生的一系列最理想状态。哲学和智慧都讲统一,哲学的统一通过抽象和构造,而智慧的方式则是贯穿和连续。智慧的统一旨在从内部勾通不同。哲学的统一是系统化(概括全貌),智慧的统一则是变化(巡游各处)。智慧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天”)而非普遍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之所以有“德”,就是因为“天无自体”(所以才能够“无体不用,无用非其体”)。天包揽了正在进行中的所有过程,天“尽出其用以行四时、生百物”,构成了自然的无尽的资源。不同于哲学的本体之“隐”,自在之“隐”(超验的“隐”),智慧之“隐”是“显”(内在性)之“隐”。道在不断向我们展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隐。最难看到的事,或最难说清楚的事,正是离我们最近的事,正是最普通、最日常的事。哲学的历史是真理的历史,真理源于客体与主体关系的确定。而在中国思想中,日常事物不是作为认识客体出现,而是作为“悟”的契机。道之为道,不通向真理,而只在于它“通畅”(viable)。现实是在通过“中节”不断地从内在性之“道”中产生的。在面对作为客体的世界时,“话语”与世界保持着超验性的关系,“无言”则能让人们看到内在性,能让内在性流露:圣人在不言的同时,让“显”而易见的事物自己倾注而出。我们在不言中“悟”(“默而识之”)。中国缺乏本体论,因此要人“领悟”,只有通过“美学”的间接语言(“无味的美学”)。“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从“人籁”(用箫管奏出的音乐)“地籁”(风吹窍穴而发出的音响)到“天籁”(自发的、自生的声音;共同存在(co-existence)的声响),我们一步步接近“自然”的中心和基础。从事物的“然于然”之处感知其“然”,从事物的“可于可”之处领会其“可”,转换视角,彼此之间的对立,主客体之间的对立被消解在“物化”中,只剩下存在的发展过程(procès)。当我们心态不受约束时,我们就能通达这一过程的深处(根源),这就是通过每种事物个别的“然”而不断地表现出来的内在性的根源。不管是庄子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子,视角的排斥突然间中止了。各种立场都平等了:我们达到了整体的“看法”。圣人不迷惑于互相辩驳的游戏,而是按照自然的平等(“天倪”),通过顺应事物的变化(因是),用无是无非的言语来协调对立,从而“寓诸无竟”。圣人放弃了争辩,也因此放弃了对话,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绝缘。“如果智慧是流逝的时间和向我们走来的衰老产生的结果,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逆来顺受,不是因为我们“接受”了事物的本来状态,也不是因为我们再也没【187】有让事物成为其他样子的愿望,是我们简单地顺其自然,再也不对事物评头品足,我们顺物而行——只是顺便而已:同时我们醒“悟”到,一切都是天地间的过客。”】

  《圣人无意》读后感(四):哲人有意

  这是一本中国的中国哲学的教授们想破脑袋也未必能写出来的书。

  然而,这又是一本中国的中国哲学的教授们想想破脑袋写出来的书。

  在一个“他者”的维度上,很难想象于连会把这个他眼中的“他者”论说的这么精彩绝伦。当然,中国的中国哲学教授们不必气短,郭象当年在评价庄子的时候,就说庄子“知道”然而未能“体道”、“行道”,同样,你于连再牛逼也不过是个“知道者”,你于连是不会“体道”、“行道”的——在东方的酱缸里,中国的中国哲学的教授们才是“道”的守护神,才是“智慧”的活生生的体现!

  然而,人家于连又何尝想潜入这坛子酱缸呢!于连在东方智慧中游历的目的,根本不是要用东方的“智慧”把西方“哲学”一棒子打死,而是为了再给“理性”打开一扇门而已。

  圣人不意,圣人不言,圣人不争,圣人不教。

  圣人很平常,圣人很内在,圣人很整全,圣人很自然。

  圣人是智慧的化身,浑身上下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然而这种光芒又不像“红太阳”,而是在内在中闪耀——这就是所谓“葆光”,所谓“怀玉”,所谓“光而不耀”。——然而,对这种智慧领悟久了,却又难免想成为耀眼的“红太阳”。

  智慧是没有外在历史的,它只有内在性,因此,它拒绝辩论,也不屑思考。在智慧的映照下,中国的学问永远不会争论“是非”,而只关注“全偏”或者“好坏”。

  于是,智慧的行文中永远充斥着的字眼是“然”,也就是“但是”,——“你的观点也有道理,但是……”;还有“可”,也就是“行啊”,——“这样也行,那样也好……”。

  正如于连所说:“中国的思想家在表达中之所以如此委婉,是因为他们并不想通过种种理由让对方信服自己,而是想操纵对方,使对方让步。他们绝不会公然采取完全相反的立场,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

  这种“智慧”,诚然内在而整全,但是,智慧的“自我参照性”却使中国人丧失了对“公共性”的兴趣,也丧失了对“立场”的坚守,不仅为专制主义的盛行提供了内在的根据(100-101页),也为善于和稀泥的士大夫人格提供了学理的保障(214页)。当然,这种弊端不能怪“智慧”,在于连看来,“智慧”本身即应该是与“政治”无关的。中国思想的所有价值便在于对“智慧”的守护,然而,中国思想的所有不幸也在于“智慧”与“政治”的纠缠。

  我觉得,中国人看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看于连在100、101、214这三页纸中的论述。我们不能只留恋于于连的精彩论述之中,并自觉得意洋洋、高人一等;我们更应该看到儒学或国学并非一粒“政治神丹”,如果不幸看不到这一点,就只能永远活在智慧的内在性之中,却在政治上注定“低人一等”——即便某些人荣升为了“国师”!

  而对于“中国哲学”这门合法性都岌岌可危的学问来说,正确的路向也绝非闭门造车,试图酿制“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而要想于连一样,直面并解析“他者”,并且不仅仅是简单的以西方为“哲学的他者”,而是“智慧的他者”,这样,庶几才有几丝希望吧!

  圣人无意,哲人有意。然而,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圣人,却确实需要智慧的哲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