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1000字

2021-01-21 04:09: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1000字

  《八大山人画传》是一本由周时奋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大山人画传》精选点评:

  ●哭之笑之。

  ●这些评价的人难道真的看的是这个吗? 这写的什么嘛 画传也不能太胡搞啊。搞出几个女人来很有意思??

  ●小说形式,读起来不费劲!

  ●这样的人生,读的都觉得很心痛,很混沌,不知道八大会不会觉得

  ●很可惜,书中的内容没有与同时期的画作做一定程度的对应,显得有点混乱。

  ●还好,俗,不恶俗

  ●哭之笑之~~~

  ●叙述了朱耷从皇叔到和尚的悲剧一生,大起大落,可见一个画家的艰辛困苦!

  ●翻白眼的鸟和鱼

  ●八大和吴冠中的画都是中国美的大成,至简至美。经历都很曲折。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一):醍醐灌顶

  刚又看了一遍 我觉得能在中发现自己并帮你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灵感,这就好好书。很轻松,像是那个知己翠屛一直默默注视着她的一切。。。算了 不写了,已经洋洋写了一大篇字了。。。此书对那些模模糊糊,似进非进,思想跳出去的人帮助甚大。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二):名 ,字

  对他的东西了解不多

  大学交过一篇论文,论文就不必提了。不过,他的名和他的字 是我喜欢的风格。

  “难得糊涂”。

  他的字里,藏着茁钝。

  一定是个老小孩,聪明人,曾经很悲痛的人。

  锋芒毕露必伤气。

  不可太过执著,

  另一只看世界。

  退一步,绕道而行,仍有一番风景。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三):也说八大山人

  作为明王室的后裔,八大山人的艺术始终被我们冠之以“遗民”的话题。以至于哪怕在关于八大山人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审美方面,我们也很难走出这样的影子。似乎不谈“遗民”,就不能展开话题。也许,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但是,这样做,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们对任何艺术家的评价,一旦陷入某种思维模式,我们可能就在这轻易的惰性当中让我们的思维随波逐流。对八大山人的认识,除了以往的那些角度,我们其实还可以发掘一些新的角度来谈。这不能说就是一种文化考古,确切地说其实也是文化现实主义使然。不怕跟你讲,我信奉那个老外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眼中和笔下的关于八大山人的历史,理所当然或者说简直就是无可回避地必然成为我们所经历的“当代史”。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关于八大山人的“原语境”,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我们的当代生活的印记。

  给八大山人写传记的人,很多。仅仅是我读过的版本,就有很多。内容大致接近,无怪乎说他从旧时王孙,在遭遇了兵荒马乱之后,出道入佛的人生经历。所有的传记,都把焦点聚集在“哭之”、“笑之”的话题上,尤其是对八大山人的花鸟中的“白眼向人”不厌其烦地夸张描述,以尽口水之谊。我经常想另外一个问题:八大山人的少年时代,在南昌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时候,曾经倾城轰动。那个时候,他正是董其昌(1555—1636年)的私淑弟子,走的是董其昌乃至往上的元四家,或者再往上的宋院风格。后来他的风格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你说这是社会生活与个人经历的变化也罢,你说这是八大山人由技而进乎道也罢,总之,它确实在发生变化。我认为,就算八大山人不经历这样一场社会变革,他从少年往中年乃至老年的艺术风格,也有可能会往这个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时代审美趋势使然,只不过他的个人经历,加强或推动着这样的变化而已。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八大山人(1626—1705)的《芦雁图》,跟后来的扬州画派的边寿民(1684—1752年)所画的芦雁,在风格的延续流变中,有着很紧密的上下传承关系。如果我们局限在“白眼向人”这样的简单化的社会学或政治家的术语,而不把问题拉回到风格与审美本身,我们就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四):哭笑不得

  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哭笑不得大概是很接近这种状态的一种情形.

  忽然说起这个不是因为悲哀,也不是无聊,

  只因无意中翻到余秋雨关于八大山人的一篇而想到.

  他是明朝遗老,流亡乱世做过和尚,后又改做道士.

  他生活清苦,大半生靠卖画讨食物为生,却活到了80岁,当算长寿.

  正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道世人看不穿......."

  世间冷暖,荣辱兴亡大抵已冷眼看了个遍.

  只是世上没有八大山,何来八大山人呢?

  本人并非学者,相当业余,也就是胡乱扯扯而已.

  记得在李敖的节目里看过他的画作,当时并未留意,后来却渐渐觉得很见神髓,格外喜欢.

  最喜欢的莫过于他笔下的动物们,全都是副满不在乎,桀骜不驯的神情.

  他用寥寥几笔勾勒出大千世界寂寞众生.

  一个个翻着白眼,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

  就连山山水水,假山兰花这些没有生命的景物,在他笔下都是那么的寂寥.

  欣赏这样的简单,更喜欢这样的清心寡欲又我行我素.

  这样的作品放在现在只算得技法高超,若在当时却是相当叛逆.

  比之吴道子这样的大家,他的画里渗透着太多的个人情感,而不是一味的歌舞升平~

  据说后来的齐白石对他也是格外欣赏钦佩.

  因其落款时总把名字连笔做"哭之"或"笑之"状,后人也把他称做"哭之""笑之".

  大约是取哭笑不得之意,

  这对于他这样的背负着国恨家仇,又无法了结的前朝遗孤,实属无可奈何.

  其实哭与笑的差别很大吗?

  很早我就知道哭笑两个字的共通之处就是,它们都要10划.

  很凑巧吗?

  我是永远都学不会连笔字的人,若是连了,必然让人误解.

  尤其是哭笑二字,

  以前同学总说我是哭笑不分的,我的这点特长也曾格外出名.

  试图改正,又总也不对.

  所以高中以后很少用到这两个字,以免误会.

  现在旧事重提,忽觉有趣的很.

  悲欢离合,都不妨看淡吧.

  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轮回,说不清.

  不可说,开口即错

  《八大山人画传》读后感(五):一派荒寒寄此身

  一派荒寒寄此身

  中国艺术史上将荒寒孤傲一境推向及至的,是连姓名、身世都还如谜一般的八大山人。

  这位出身朱明王室的奇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知是造化捉弄还是故意地隐去了自己的名姓,只留下一大批浓郁张狂,酣畅淋漓的精妙创作让后人惊叹不已,他简直就是一位先验的“行为艺术家”,连留下的名号都费尽人们的纷纭口舌。

  回望元明以来的中土画坛,先是异族践踏,后是文网密织,士人断绝了仕进的路途,退而结网。寄情山水,啸傲风月,流连诗酒,隐避江湖,居然开创出一片“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新奇境界。杂剧散曲的萧瑟纵逸自不必说,山水画的发展,更是到了风神疏朗的化境,南宗绘法的清闲澹泊恰好契合元人退避隐忍的心境,自然相得益彰,应手得心。赵孟頫的圆润精熟,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的清远细密,吴镇的苍润古劲,倪瓒的淡逸空灵,王蒙的郁勃繁密)的千百成峰,既是后人的膜拜对象,也成为难以逾越的磅礴山岭,轻视不得。艺术上的传统,风格,若无天纵之才的吐故纳新,只能是镣铐桎梏,于是一片死水,了无生趣。八大山人的出现,似乎正是为中国画的脱胎换骨埋下伏笔。从此,天远海阔,又是一番胜景。

  八大山人的书画,究竟特出在哪里?黄苗子老头儿说得好:“这八大山人大半生饱经忧患,阅历了多少人世的变迁,领悟得权势富贵滋长侅贪欲,乃是罪恶渊薮;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更使自己饱尝颠沛流离,种种苦劫;空门禅榻,亦非遁世之所。叩阍无路,天地茫茫,只得把满腔抑塞磊落的情怀,一股脑儿都洒泼在毫端纸上。八大山人的书画,不管是山水也好,花鸟也好,行草真书也好,只是借这些山水、花鸟、书法来发挥郁结在心的感情和意志。风雨晦暝、人情世态的磨炼,使他的作品现出一种倔强屹傲的精神,他画鱼、画鸟,爱用浓墨在眼眶四周作一圆圈,然后狠狠地用焦墨点在眼睛上部,观者一眼就看出那咄咄逼人的怪眼,具有炯炯有神的迫力,那不是什么鱼眼、鸟眼,恰正是八大山人那双愤世嫉俗的‘冷眼’、‘白眼’!”

  比如这款<孤松图>,作者完全摒弃了传统绘画技法里对松树的表现,没有苍劲清葱,没有铁干虬枝,画面也不对称,倔强的枝干,用几乎是枯笔的线条立了起来,好象会硌着你的眼睛,枝条看似平淡且稀稀落落,然而它有劲儿!整个画面给人以力度,以支撑,正是八大山人人格力量的外化。再比如<墨荷图>,蓊郁,饱满。荷叶用泼墨法,铺天盖地,力透纸背,更难得是叶叶生动,或特出如擎盖,或萎折如蕉叶,各具情态,恰如亲见。荷茎挺立如屈铁,一气呵成,刚柔相济。荷花则以单线轻轻勾勒,整幅画只让人觉得墨气淋漓,欲生风雨。格局,气度之大,令人咋舌。最后再来看这幅<双鹊大石图>,最能见出八大性情。石是怪石,没有江南园林里太湖石的瘦透玲珑的美感,浑浑噩噩,仿佛立足不稳,让人紧张,收敛。石上石下两只鹊鸟,一俯身以请,一昂首斜视,似在交流,又更似在对峙,同样传达着紧张的情绪。鸟的技法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怪眼鸟”,倔强,冷漠,好像对这世界充满太多的怀疑与愤郁,欲说还休,欲罢不能。

  八大山人的画不仅仅是纸上的水墨,所有的意象都是他“自我情感”的全情抒发,“自我”是作品里唯一的主角,一松一竹,山花山鸟,都不过是这位“艺术狂人”自我的投射。时光可以消逝,山河可以沧桑,这画中的激越不平,傲视独立将成为永恒,在来来往往前仆后继的敬仰目光里永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