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行走》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论行走》读后感锦集

2021-01-26 00:14: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行走》读后感锦集

  《论行走》是一本由(法)弗雷德里克•格鲁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行走》精选点评:

  ●我们每天都在行走,行走是我们身体的需求,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3.5

  ●“在行走的过程中,真正坚定的表现是一种缓慢的状态”。

  ●是一本正经的哲学书^_^ 。非常喜欢这个开本。

  ●看过之后想要迫不及待行走的一本书。有我喜欢的尼采和本雅明。尼采啊,虽然大部分时间是不快乐的,但行走的那几年应该是幸福的吧。

  ●作为一个日行三万步的人,书中的有些感受还是蛮有共鸣的

  ●跟那本走路的历史不能比。作为哲学文本,太浅了,作为文学文本,又太无趣了。比如我不知道作者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写奈瓦尔居然没提到他的龙虾。我买来恰恰是想看哲学家怎么写牵龙虾散步的…

  ●行走修行书。

  ●出发去森林。漫游构成了生命的主旋律。这是最高等级的自由。此时,如果再提到过去地狱中的那些古老符号:名字,年龄,身份,职业,我们就会感到一种无上的自由,因为这些符号此刻显得如此卑微、渺小、虚幻。我们不是那种只有在书中才能思考的人,我们的想法也不是只有在书页间才能迸发;我们的伦理道德是指在清新的空气中,通过行走、跳动、攀登、舞蹈的方式来思考。最好是在孤寂的山头或是大海的岸边,因为在那里,就连每条路都会思考。 正如查拉图斯特拉所言:我是一个行走中的人,我总在翻山越岭,因为我不喜欢平原,也无法长时间安静地坐着;无论我未来命运如何,也不管我今生怎样生活,我都需要缓慢前进,不断向上。因为人总是通过自己而经历人生。

  ●尼采、梭罗和犬儒这几篇还不错。整本书像是某省高考高分作文选,浅且鸡汤。

  《论行走》读后感(一):行走是一种真正的闲暇活动,为艰难的时光积存能量

  《论行走》是那种很好看的哲学散文,简短易读,你能从中毫不费力地采撷康德、尼采、梭罗、卢梭等行走爱好者的高见与体验,踩着犬儒学派的步伐,或追随本雅明对于城市漫游者的观察,以及作者对于矫揉造作的炫耀式散步的嘲讽。行走的缓慢、孤独、沉重与能量会印刻在人的精神状态,甚至写作状态之中。或许,所有久坐的文字工作者都需要补充有关行走的阅读。 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行走的人会对步行的身体感觉有如此丰饶的见解。《论行走》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格鲁说,我们很容易从一个人的作品中看出他的写作状态:如果一个作者是在弓着背、长时间久坐、独自面对着墨水瓶、埋首纸页的情况下获得想法,我们读完他们作品的速度也会非常快!格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精神医学史、刑罚哲学、西方战争思想等。学者显然是资料型写作者,但他对于那种禁锢在自己的座位上的写作方式,却有很多反思和批判:封闭空间里的囚徒,他写出的作品也只能是桌上其他作品堆砌的产物,“如果一个人从未起身真正地生活过,那么坐下来写作对他来说将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 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行走。行走是一种真正的闲暇活动,为艰难的时光积存能量。格鲁引用梭罗说,我们把在行走时感受到的多彩情绪和充满阳光的回忆都“转化成资本”,供我们在寒冷的冬日取暖。

  《论行走》读后感(二):灵魂出走般的阅读

  

“如果书的作者是封闭空间的囚徒,只知道禁锢在自己的座位上写作,那么它的作品一定晦涩难懂、严肃沉重。因为它们只是桌上其他作品堆砌的产物。这类著作就像被可以填喂的肥鹅:被作者强行塞入引文,填充参考资料,过多的注解使得全书显得臃肿不堪。出发去森林,漫游构成了生命的主旋律。这是最高等级的自由。此时,如果再提到过去地狱中的那些古老符号:名字,年龄,身份,职业,我们就会感到一种无上的自由,因为这些符号此刻显得如此卑微、渺小、虚幻。”

如果说掉书袋,以不断引用为约定俗成的学术文摘是“图书馆的书”,这本就是“森林的书”,或者“草丛的书”。里面包括了不同的文史哲名家行走的故事,也穿插了普通民众的行走,以及富太太在公园中展现自己傲人身姿以吸引男性,缓解自己困于家中之无聊而四处游走,到处吸睛。

这本书说到底,是以行走为切入点的名人传记,撰写了兰波在面对腿疾,尼采面对年轻时持续的头痛和呕吐,年迈时的精神错乱时,仍然坚持外出行走,他们都坚持着与自然连接,与身体对劳累和重复的排斥对抗。“出走即行动”这个论点,是在对“公共性创作,做生意,服务大众等直接回馈社会的工作才是工作“的论点进行抨击。这种“出走即行动”的论点本身是可贵的,因为它认同了人本身身体的动物性,即人对自然和运动的需要,当然也安慰了不爱去健身房或者进行其他系统运动的现代人,告诉他们说,“像哲学家们一样出去散散步,也算靠近伟人一步。”虽然这不过是个说法。

想写传记很容易写得泛泛,以“行走”为题目或者轴心无疑是聪明的,利落的方式去串联不同的文史哲大家的生活,也非常贴近普通读者。有时候读书不过是为了去陵园拜访伟大的灵魂,让他陪你走一走。

  《论行走》读后感(三):能走一步算一步

  2014 年读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时,聚焦于「西藏」而非「走」,那年执意认为西藏 = Peace。

  2015 年读 Rachel Joyce 的《一个人的朝圣》,仅关注于主人公 Harold Fry 的一生经历。

  2019 年初读 Robert M. Pirsig《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印象最深的是 Quality(良质)。

  原以为,对于《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个人的朝圣》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一类「行走作品」而言,「行走」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辅助。

  直到 2019 年 11 月读到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的《论行走》才恍然大悟,这些思想只有在「行走」过程中才得以体现。

从传统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行走就是浪费光阴,甚至是一段死去的时光,因为他完全无法进行生产,创造财富。然而,对于我们的内心和生活来说,行走所带来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因为这是一段能与自己保持垂直状态的时光,在此期间,我们不会受到日常琐事的侵扰,不会被烦恼折磨得晕头转向,也不会被那些无休无止的谗言所束缚。只有当我们不奢求从行走中获取任何利益,彻底把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抛在脑后、束之高阁时,这场散步的经历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段充满美感的时光。

  陈坤运作并组织了「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亲自带领十位大学生走进西藏。他希望借行走让大家感受在挑战身体极限的行走中获得正面能量,他相信只要你行走,就能与你生命中的真相相遇。

  《一个人的朝圣》中六十岁的 Harold Fry 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 天,627 英里,与 Harold Fry 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与自己和解的关乎内心的旅行。

  Robert M. Pirsig,曾因精神崩溃住院接受休克疗法。1968 年,他与长子 Chris 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开始一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想起 2017 年起我频繁地从香港南丫岛的一头翻山越岭走到另一头,流淌的汗水伴着沉重的脚步,内心自然而然地 Peace,累了便吹吹海风看看山下景色,内心愉悦油然而生。

  我想,这便是行走的力量罢。

  人生苦短,在能行走的年纪,希望自己能走一步是一步,早日寻得内心的 Quality 。

  《论行走》读后感(四):行走的意义

  “行走”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而言的答案都不一样。甚至,可能很多人没有把它当作过一个严肃正经的问题来好好思考。

  进入4G时代以后,我明显地感觉到,我低头刷手机的时间比以前增加了数倍。对我来说,“行走”可能就是意味着一段“可以边玩手机边做做锻炼,从而移动到下一个场所”的机械运动。

  这时候,《论行走》一书无疑是给我的当头一棒。在它的反复质问下,我不得不去逼问自己,寻找“行走”对我自身而言的意义。同时,那些很久以前读过的书,受到过的心灵震撼和感动,都慢慢回溯到记忆中来。

  乍一看目录,我差点以为这是一本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哲者文人与“行走”的故事。不过慢慢品读,才发现作者穿插了许多自己对于“行走”的注解,比如:

  行走能够改变空间秩序的认知,是“室内”和“室外”的过渡。如果要阐明何为“行走”,则必须先搞清楚“室外”和“室内”的意义。现代人其实比原来更接近穴居动物,“室内”是大多数人安顿和生活的场所,而“室外”对人们来说,只是充当了一条分隔的长廊、一条隧道、一间巨大的隔舱。但是,长久的“行走”会改变这种秩序。“身处室外”不再只是一个过渡环节,而成为一个稳定因素。虽然行走着颠沛流离,不断更换住处和落脚点,但此时真正变化无常的却是“室内空间”:行走者不会在一张床睡两次,每天晚上也会受到不同房东的招待。此时,“室内空间”就成为下次旅程的起点和在室外停留更长时间的保障,换句话说,也就是中转站。这样的行走,更像是游吟诗人的流浪,是审视自己居所的一种方式;

  行走也能够延伸对时间的感受,作者所推崇的“行走”不是体育运动,不是追求速度的较量。行走是“缓慢”的,“缓慢”并不完全是一个与速度相对的概念,和缓慢相对的概念是“匆忙”。仓促和速度会加速时光的流逝,匆忙度过的两小时会缩短一天的长度。每个时刻都被肢解成零星的碎片,或是过度饱和,濒临崩裂。而缓慢行走的一天是漫长的,因为它能够延长时光,任由我们自由呼吸,并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更富有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去填充每个时刻。“缓慢”就是和时间完美贴合,让每一秒都连成一气,形成一串滴注,犹如细雨掉落在石间一般;

  行走是一件既孤单也不孤单的事情。行走的孤单在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没有一个人的步伐能够完全贴合你的频率,没有一个灵魂可以完全洞悉你的意图。所以某种意义上,你的一部分自由总会被约束住,若要彻底地遵照内心的意志,长久地走下去,最后必然是一人为伍。但同时,我们在行走的时候决不会感到完全的孤单,因为途中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物体都能引发我们的共通感,不论是草木还是花朵。甚至,人们有时行走只是为了外出“拜访”:拜访那一片片绿地、树丛、紫色的山谷……

  除了这些对于“行走”的注脚,很多章节还写到了一些文人与“行走”的关系。

  对于尼采而言,行走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书的作者是封闭空间的囚徒,只知道禁锢在自己的座位上写作,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晦涩难懂、严肃沉重。而如果作者善于和热爱行走,他笔下的文字一定也会乘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翅膀,不受陈规旧俗的禁锢,轻盈飞升。

  所以,尼采曾这样说:“在评价一本书、一个人或是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抛出如下问题:他懂得行走吗?”

  对于法国诗人兰波而言,行走就具有更加激进的意义了。这位魏尔伦形容为“把风当作鞋垫的人”曾说:“一起来吧!行走、负担、沙漠、无聊和愤怒。” 行走是兰波内心的一团怒火。他从心底里对身处此地感到痛苦,无法继续在原地生活,无法在生龙活虎的时候埋葬自己。行走的意义对于兰波来说意味着逃离。这是一种行走时把一切都抛在身后的深切喜悦。一旦出发,就决不返回。当然,在行走时,这份巨大的喜悦也会伴随着一些其他感受:劳累、精疲力竭、忘却自我、遗忘世界。行走中,我们所有的过往和曾经的窃窃私语都会被湮没在掷地有声的脚步之中。

  对于卢梭而言,在他的生命之书满目皆是流放、奔波、驱逐和敌意。随之而来地,“行走”对于他的意义也越来越复杂。主动的行走是疗慰他内心的宝贵时间,而被动的行走则只为了到达某个地点。卢梭一生都在追求人类本原状态的纯粹品质。当他在林中的小径上漫无目的地行走着,一切都处于未知中。然而,这种迷茫的状态却能让他更好地听从自己的内心,甚至能够感知到那个最原始的人类原型正在自己身上跳动。然而很快,烦恼、困窘、拮据接踵而至。曾经的旅行让他感受到的是出发的欣喜,而如今的旅行却只剩下到达的需要。

  于是,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喜欢自在地行走,能够合乎心意任意停歇。漂泊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必需。在我看来,能在一个好天气不慌不忙地出发前往一个美丽的国家,并能提前为这次旅行制定一个令人愉快的计划,是一种最美好的生活方式。”那个年轻的、愉快的、热爱行走的卢梭,一直还藏在他心中的某个角落。

  最让我感动的是梭罗的部分。《瓦尔登湖》是我高三时最热爱的书,它温暖了我每个挑灯学习到精疲力竭的深夜。那种尘封已久的感动在读这部分的时候又回来了。也许对于很多人而言,“行走”是一件毫无收益的无用之事,而对于梭罗而言,行走确实生活的必需,因为它带来的收益是不能由别人替代而实现的。梭罗是一个骄傲的行走者,肩上挑着霞光和彩虹,呼吸着的是微风和清凉的空气。他身上无所牵挂,因为放弃了交通工具和舒适生活,他获得了真正的财富:思想。不论外界风云变幻,不论经济危机还是大繁荣,都于他的资产丝毫无伤。只有思想是真实的,只有身体是真实的。写作和思想的表达是行走的延续,通过感受行走的“真实性”,通过踩踏地面和感受自己的身体的动作,他被充盈的自信包围着,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每个清晨。所以,他的文字读来充满不拘于外物的坦然与勇气。

  从这些哲人的经历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热爱行走的人,似乎更可能具有轻盈而自由的灵魂。至于这两者的关系,我想是互为因果。

  作者的文字非常清新流畅,娓娓道来,这也要归功于翻译。在阐述“行走”的特质时,文字平白而有力。在记叙文人们的经历时,文风又随着不同文人的观点而变化。写到兰波时,语气铿锵昂扬,带着愤怒和决绝;写到尼采时,文字飘逸灵动,仿佛在努力证明着自己是尼采口中“热爱行走,轻盈飞扬”的那类书;写到梭罗时,语言又是这么清新自然,用明净的景物描写来衬托出其人的朴素和亲近自然。

  从这样的文字中,我慢慢地看到了一个行走的人,他迈着坚定又沉稳的步子,不紧不慢,眼前是无垠的美好风光,眼中闪烁着诗意和智慧的光芒。他看起来并不费力,似乎很享受又很认真的样子,轻轻微笑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