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英国》的读后感大全
《漫画英国》是一本由李元馥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画英国》精选点评:
●李元馥 我最喜欢他的漫画国家,这一系列书籍,都好赞。。 以前把每本都看了,但是现在出了美国的两册还没看。。 上个月买了这本彩色版的来珍藏,结果借亲戚给没了。。。。 囧。。不过很赞。。 (韩国很多书籍都挺不错的)
●为徐荦童读书!
●这一系列的都值得买
●写这书的作者明明就很自卑嘛!!
●稍感虎头蛇尾。斯图亚特王朝以后的时代就一笔带过,最伟大的维多利亚时期以及后期出现的牛逼首相们都仅仅被提到名字而已。尽管稍有遗憾,但是作为历史漫画已经相当棒。
●历史和风俗都是财富……这套书都如是~~~
●很有趣味性,选英美概况看这本书巩固一下啊知识。但是资料不太准确,很多地方有问题,不知道是翻译还是画者本身的问题。读韩国人的书还能感受他们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老想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试图证明自己是独立生长出来的,从石头里跳出来的,小气吧啦的。
●很有意思
●几年前看的 画给少年儿童看的
●第二遍,对我这种白痴来说很适合
《漫画英国》读后感(一):极为有趣
将英国历中以漫画的形式展现,非常生动形象。从没如此全面的了解过英国的历史。阅读本书,你会了解到英国人的构成;英格兰,苏格兰的关系;北爱问题;英国国旗为何是米字旗;议会、首相的来历;国王为何会被保留;英联邦为何还会存在,并有那么多成员;等等等待。而且仅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把这本书轻松翻完。
历史,有时真是一种偶然。
《漫画英国》读后感(二):一定要给我未来的Baby看的书~
喜欢历史却一直在枯燥的历史课本影响下 自卑姐的记忆力为毛奇差无比。4本历史书都快被咱翻烂最后高考还是只能得到那一点分数。
大学之后也看过各种纪录片、英国史书。。。可还是被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斗争绕得晕晕乎乎Orz
而这本35元的漫画竟然能把 大不列颠土地上的凯尔特人、维京人、诺曼人、伊比利亚人的移民史和战争史清清楚楚烙印在我SB的脑袋里。
难得碰到的一本真正寓教于乐的书啊...内牛满面 T T
《漫画英国》读后感(三):透过历史看现在
学校没教过英国史,我也没读过英国史方面的书籍,对我来说,这本漫画英国史就是讲英国历史的启蒙教材了。
虽然是启蒙教材,不过这本书确实很好。以漫画的形式讲东西,总是通俗易懂。加上书里从英国的人种历史、到因地理位置的缘故而发生的事情、到宗教、皇族历史、以及皇帝与议会的权力斗争,都一一描绘出来了,全面而深刻,获益匪浅。
读这本书,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民主绝对不是轻而易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够达成。没有哪位皇帝肯轻易交出手中的权力,每一次权力的争取都是国王在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得以签订的。甚至有时候权力的取得还需要要运气。在经历了长达500年的艰难,在拉锯战中,权力一点一点从国王转移到了民间。
1215年,国王约翰因为领土纠纷和法国开战,战败;苏格兰瞅准机会偷袭英格兰;国王约翰因背叛父亲理查一世才得到王位又残暴无能;陷入绝境的国王在贵族们的胁迫下,签订了《大宪章》。
1265年,英国召开了第一次议会。因为国王丢失了民心,而被贵族的妹夫讨伐成功。
1453年,英法百年战阵结束,贵族间的“红白玫瑰之战”又削弱了贵族的实力,国王又开始了最强大的王权。
接下来的150年,亨利八世创造了英国国教圣公会,到血腥玛丽,到伊丽莎白一世都是王权高涨的时候。
1628年,查理一世同样面对着与西班牙和法国开战却战败、对内从即位之日起就因为宗教婚姻问题和议会与国民不和,签订了《全力请愿书》,再次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在权力斗争中,议会与国王两次发生战争,两次战败的查理一世被判为死刑,1648年,送上了断头台。
1673年,通过了《人身保护法》。围绕着国王即位的问题,议会裂变成王党和自由党。
1689年,威廉三世通过了《权利法案》。
1714年,从德国迎回来的乔治一世,因为语言不通,不管国事,于是出现了首相。从此,权力从国王到了议会,而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主人。
联系现实。中国自古就是集权统治,至今如此。权力何时能归于民间?参考这本书,理解英国人是怎样一点一点从国王中收回权力。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漫画英国》读后感(四):给大人看的极好的小人书
《漫画英国》是我读过最有趣的“历史书”。在书中,李元馥以时间为枝、人文为叶,用生动的笔触、简略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大不列颠帝国的前世今生,极具概括性也很容易吸纳,可以说这是一本给大人看的极好的小人书。
为什么是英国?这要从英语的普及说开来;为什么英语普及?这要从日不落帝国的殖民策略说开来;为什么日不落帝国有今日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的殖民统治霸权?这要从大不列颠帝国错综的君主制历史说开来。。。同样是岛国,作者以日本为参照物,为我们详述了英国与日本在成长道路上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也阐明了作为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为何在二战后逐渐走了下坡路,终于成为一个虽担负着英联邦魁首重任,却又保有着无伤大雅的平和绅士面貌的国度。
作为一个南北地形差异明显的岛国,英国毗邻着当时强盛且版图博大的法国,又不幸的将自己具有致命吸引力的肥沃南疆在强权帝国面前展露无遗,于是乎,凯尔特人、罗马人、撒克逊人、盎格鲁人、维京人纷至沓来,沾染着这片土地,掠夺与融合从来都是并存的,时间的推移消弭了这些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一部分隔阂,成为英国人的前身。此后随着新大陆被发现、海上贸易的繁荣等迅速刺激经济发展的事件发生,英国开始对于贸易被他国垄断不满,也对于本国疆域不断被侵扰而展开反击,开始统一岛上不同民族和小国家的思想,并建立海军直至成为海上霸主,极大的此促进了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阿尔弗雷德大王和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无疑是英国统一和繁荣的顶峰代表人物,前者一统江山,后者强大军队,坐实了英国殖民地霸主的地位。
自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之后,英国的君主制度经历了太多动荡,历朝历代的君主似乎都不太安生,君主们或者有太多子嗣争夺皇位,或者是没有子嗣导致“外借”君主的狼狈局面,而这样的动荡直接导致了更多的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血腥的镇压又引发的民怨丛生,政局益发动荡。风雨飘摇间,此前对明君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俯首帖耳的议会开始展露逐渐强硬的一面,他们趁机以血的代价夺回了话语权,并逐渐描摹出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度、宪法等重要政治要件的面貌。当朝代更迭到乔治一世,为避免英国君主继承的尴尬与动荡,君主继承制的细则终于产生了,也恰好是在此时,语言问题引发了“首相”的产生,此后,英国君主逐渐成为民族灵魂载体式的人物,而实权落入了议会和首相的手中。
即使到了今日,民族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在每个国度都是通用的规则,极端恐怖组织应运而生。然而即使在恐怖组织的不断侵扰之下,看似毫无作为的王室依旧有着很高的民望,对于大众而言,王室代表的更多的是一个庞大民族前世今生所遗留的念想,只要好好的在那里就好。
虽是一本图文并茂“小人书”,却极厚,在一个温暖的下午晒着暖读完,品读历史不一定要用太厚重的感情,也许温柔的心就够了。感谢这本书让我在短促的时间就领略了一个神秘国度悠长的历史。
《漫画英国》读后感(五):我要做胸怀世界的“世界人”
李元馥的《漫话世界》系列丛书是以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多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民族特质与思维方式。我一共买了七本(好像大陆暂时只出版了这七本):英国、瑞士、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目前已经读完了英国、日本、韩国,很喜欢!
漫画的形式,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当某个现象有生动的漫画配图加以通俗有趣的语言说明时,形象而易于理解。
虽然漫画也有局限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来说,难以介绍得很全面深入,但这套丛书是很好的入门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地了解最宏观以及最具特点的内容,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找更多的书来看时,也就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了。
从我已看的三本来说,《漫话英国》是以英国历史为主线,详略得当地绍了英国两千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很是不易。《漫话日本》只讲了一小部分历史,以分析日本及日本人的主要特征为主线,追述历史渊源为主。《漫话韩国》也是如此,可能是因为原本是写给韩国人看的,他们对自身以及邻国的历史了解较多,所以侧重以解释社会与文化现象为主。而英国这样的欧洲国家,需要系统的介绍历史历程。
因为曾经留学英国的缘故,一直对英国历史很感兴趣,但长篇大论按时间写的历史正史往往比较枯燥,因为有很多陌生的名字要记,比看只有几个主要角色的小说累多了,所以一直都没有把一本英国历史的书完整看完,《漫话英国》总算让我很短的时间对整个英国历史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和印象,再去看那些书就容易多了。
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的邻国,自然也感兴趣,《漫话日本》让我知道了日本和韩国原来有那么多的不同,虽然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日本有了更多的了解,包括有关天皇的背景知识,为什么日本制作的产品精益求精等等。最让我吃惊的是,《漫话日本》和《漫画韩国》里说“和”是日本人最珍贵的价值和理念,意思包括“和平、调和、和好、和气、和睦”(估计“和谐” 应该也包括)。可是绝大数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使我们对日本人留下好战者的印象,所以让我很吃惊。
由于四面环海,除了二战以外,日本一直没有侵略别国也没有被侵略过,作者说,在岛国上最大的危险不是外敌,而是到国内部的战争,一旦发生战争,人们无处可逃,因此必会两败俱伤。所以日本在6世纪时就把“和”作为国家的最高理念,写入了宪法第一条:“惜和而勿战”。作者继续从“怎么才能在岛国内互不打斗、和平相处呢?”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天皇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以及日本人尽量避开冲突因素的基本思维,这是了解和理解日本人习性的钥匙。具体我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
值得一提的是李元馥写的《中文版序》。首先吹捧了一下中国的历史悠久以及近年的经济腾飞,指出中华民族的自信及包容精神是关键所在。然后提出19世纪来西方文化的主导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挑战。随后的这一段话让我最为欣赏:
“为了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需要以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眼光看待世界。中国应该努力采取全新的视角,从“世界人”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审视中国以外的国家——不管是亚洲的还是欧洲的。我相信,中国的这种努力会给亚洲乃至全世界带来新的秩序,带来健康、可靠、和平的未来。”
“这套书里介绍的几个欧洲国家,如果仅以其领土论,可能加起来都不及中国领土的1/10,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是经历了各种挑战才创造了今天的繁荣。。。如果这套书能够给中国的年轻一代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以新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世界,使他们能够对中国和亚洲的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自豪。”
中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身份有根深蒂固的认同,那么什么是以“世界人”的角度?现代中国人是否普遍缺乏“世界人”的眼界和视角?是否需要这样的眼界和视角?没有这样视角的中国人可能会犯什么错误?这些可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但我想从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质与思维方式开始,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肯定能有助于我们中国人站得更高,胸怀世界。这套《漫话世界》丛书无疑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2007年3月3日 于上海浦东互欣 8楼
http://www.freeyu.com/blogview.asp?logID=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