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2021-01-26 01:47: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是一本由【英】马特·摩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一):你将如何出现在别人的生命中

  

近来对一个icu医生颇有好感,机缘巧合读完一本国内重症医学专家的一本书《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又碰巧遇上译林新出的这本书。将两本书做一个对比就发现前者更擅长于说故事,把医生描述成英雄;后者是将生命、生理娓娓道来,描述重症医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在病人毫无任何隐私可言的身体面前,在机器的警报声、液体出入量之间感受生和死的界限;在值班的咖啡和休息日的酒精里感知生活和工作的界限。这本书就洋洋洒洒讲了这么些…好像讲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讲,可读性一般。

于我来说,也是医疗体系中的一员,或许更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和认真去给到每一个在医院寻求帮助的人。礼貌又有道理的出现在别人的生命中。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二):重症监护室

  

本以为这书会象《豪斯医生》或者《实习医生格蕾》那样,讲医生妙手回春拯救病人的故事,结果发现穿插书中的医患故事很破碎,阅读起来很费劲。看来当医生和当作家完全是两回事,医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作家却抛出一个个问题,让你有兴趣和耐心读下去。

从小开始,我的生活就和医院有关联。母亲是医生,有时候她值夜班会带我到医生值班室,让我在那里做作业、吃饭、睡觉。我还记得医院食堂的饭很好吃,母亲在搪瓷饭盆里打上肉末蒸蛋和青菜,我能吃一大碗饭。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医院管理很宽松,也不象现在人满为患。当然也有可能儿时记忆留下的总是快乐。

作者在书中描述的第一个病人,是个在非洲旅行受感染得败血症的英国青年。虽然小伙被紧急运回英国治疗,但故事结局是个悲剧,他最终没能活下来。

2020年初的某一天,哥哥给我打电话,说父亲因为发高烧,在医院挂盐水。用了药后,烧是退了些,但父亲的左腿突然不能动了,连到厕所都要人扶。医生怀疑是脑梗或中风,做了CT与核磁共振,结果没有异常。在后面几天里,父亲的低烧一直没退,挂了很多水,腿也肿了。父亲住的算是当地最好的医院,主治医生年纪不大,瘦高个,戴眼镜。有一天他拿着父亲的血液检测单告诉我们,父亲被黄金葡萄球菌感染了。“也就是得了败血症,”他皱着眉头说,“很麻烦,查不出感染源在哪。”

现在我知道,当医生说麻烦的时候,是真的有麻烦了。后面几天父亲的情况急转直下,不仅烧没退,还出现了腹水。又有一天,医生把我叫到走廊上,告诉我说,药效最强的药已经用了,如果明天烧还不退,就没有办法了。我问医生这个没有办法是什么意思?医生说就是人救不过来了。“会很快,就这二天,”医生说话的时候很平静,一点没有生与死的凝重感,说完他就走了。我完全懵了,在廊上傻站了半天。

我一直记得那个时刻,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有些我觉得恒久不变的东西,竟然那么脆弱,那么容易离我而去。所幸这故事的后半段不是悲剧,我们把父亲转院到了国内最顶尖的感染病科室,开药,挂点滴,两天之内父亲病情就有了明显了好转,渡过了危险期。这医生也是个高个,只是说话的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

虽然受人景仰,但做医务工作实在不容易。象作者这样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估计更是压力巨大。有一次母亲在上海一家著名的胸科医院动手术,术后转到了重症监护室。我算是见识了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繁忙与高效。这家医院的手术量很大,病人术后被推着转进重症监护室,挂上各种各样的监护仪器,打针,挂水,有特殊情况还要进行紧急处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很高效,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安排得清清楚楚。特别是护士,她们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想聊天也只能边做事边说,一个个变得嗓门大,语速快,做事却干净利落。

与医院打交道这么多,其实接触最多的还是这些护士。有些护士很有特点,让人难忘。父亲在杭州市二院住院的时候,有个胖胖的小护士对父亲说,你这么胖,要控制饮食,不要象我一样,控制不住嘴。那个戴眼镜的小胖护士还说她本来应该去读师范学院做老师的,结果她妈妈没让她去。父亲在浙二医院住院的时候,有个主管护士的声音很特别,音调有点低,却很有穿透力。让人难忘的不只是这她的声音,她会时不时到病床前来看一下,和你聊几句病情以外的东西。虽然戴着口罩,但还是能看得出她画了比较精致的妆容。有时候隔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再去病房,和很多人一起经过护士台,她会从人群中认出我,和我打招呼。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医院不象它墙壁的色调那么冰冷。

有时候我想,如果一个医生,象作者这样,或者护士,或者做其它工作的人,把他或者她自己的工作经历写下来,写成一本书,会不会有人看?我觉得会的,如果他或者他的工作中,能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或者碰到一些有意思的人。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三):《重症监护室的故事》:“我们没有忘记你”

  

小时候不懂事,看关于医生职业的港剧总是无动于衷,甚至觉得过于煽情。渐渐长大成人后,而又加上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更加关注医疗卫生方面的健康常识,或者关于医疗方面的人文励志故事。

君不见,就出版业而言,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多关于防疫和卫生等方面的科普童书,也有成人科普书张文宏医生的《张文宏说传染》,而作为人文故事的成人医疗书《目光》就最为亮眼了,因此也使得此书获得了“南都2020年度十大好书”奖项。非常感激眼科医生陶勇和作家李润,给我们带来记录平凡生活的点滴之事,同时也展现他从医二十年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患者和朋友身上以及书本里吸收到的正能量的故事。这对于在新冠肺炎的环境下,读到这样温暖人心的故事是非常棒的和治愈的心灵奇旅。

而放眼世界,无独有偶,英国重症室医生兼作家马特•摩根通过在他的著作《重症监护室的故事》,也去讲述了重症医学背后的历史故事,讲述一名重症监护室医生如何通常需要掌握13000种疾病诊断、6000种药物和4000种外科手术去救人。 对普通人来说惊心动魄的时刻,却是他们经历的每分每秒。另外这样是他职业生涯的反思录。让大家更为客观知道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从而减少偏见,从而冷静地客观地积极地面对病症和死亡。从而使得这本书是关于讲述生命、医学和人文的沉重但又温馨的故事。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就是我们常说的ICU,这种病房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作者就是在英国这种ICU病房工作的医生,也是他工作备忘录背后的故事。此书主要分九章,几乎每一章都是讲述作者医生与患者身体各个器官出现严重情况的故事。

其中第一章就是大概简述了世界第一家ICU的由来。书中就较为详细介绍了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脊髓灰质炎大暴发,12岁女孩薇薇是感染者之一,当她被送入院时,已经出现了呼吸道深度衰竭。幸好在麻醉医师比约恩易卜生的救治下存活下来,此外在当时长达6个月的疫情期间,有超过1500名医学生来到这间病房,帮助因脊髓灰质炎而失去呼吸能力的病人存活下来。

因此,比约恩易卜生功不可活因此被誉为第一位重症监护室医生。当然这种头衔作为医生是不喜欢的,但正是因为作为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本就应该有着迎难而上,和病人去努力战胜病魔的敬业和普世精神,是尤为让世人敬佩的。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发展到摩根医生,他也依旧传承了IUC迎难而上的精神,继续走去救人的路上。

在第一章中,作者不仅介绍了薇薇和比约恩易卜生的故事,也讲到了作者关于IUC医生的日常运作、职业素养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如就提到了病人是从前门、侧门和手术室门进入IUC的,也提到“915”的寻呼机是让医生肾上腺素上升的,这些都是说明作为IUC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是很大的。另外文中也提到了中国治疟的成功案例,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医疗卫生的进步,同时也影射了和肯定了中国在这次新冠疫情说的防疫工作是非常成功的。

职业素养方面,就提到作为IUC医生不能依靠枯燥的医学知识,而是学会灵活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也说明这种医生是应该追求零错误的,毕竟“简单的错误有可能会要了病人的命”因此说明IUC医生的责任重大。那么如何减少失误呢,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方面论,其中就提到了葛文德的《清单革命》,以及提到借鉴航空等行业的实用技巧来完善IUC团队的运作机制,最后也提到催人奋进《思考,快与慢》是很有心得的,这对于IUC的从业人员而言,此书也是不错的职业指南之书。

紧接着,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就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与病人“相处”的故事,展开了对死亡的理解,对病人和医生的理解,也让我们更明白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故事。其中第二章将的就是关于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病人故事,故事就讲到了立志“扶贫”非洲志愿者克里斯托弗,却得了肺实变和败血症,但作者与克里斯托弗“相处”因为克里斯托弗的善行和坚毅,使得作者更坚定走医生这条路。

在第二章中,作者也用悲悯的笔调说明了IUC病人不同的人生病历际遇,如几乎有着同样的病历的克里斯托弗和萨姆,虽然克里斯托弗还是死亡,但萨姆却能度过难关,从克里斯托弗的事例之所以影响作者深刻,还有让作者作为医生认识到医生也是有无能为力的情况,这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悲悯,也希望世人对这类医生应该多一份理解。

第三章就将到了皮肤和骨骼有重大问题的病人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罗布。这个故事有个背景就是黑天鹅事件,所谓黑天鹅事件就是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是的,罗布是一个恐怖分子的罪犯,因为在2002年印度尼西亚的事件中而烧伤。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罪犯被被救活了,但他和他作为警察局长的日子是艰难的。这成功的案例之所以拿出来谈,是因为作者就想从职业素养和伦理角度去探讨,到底一个罪犯在IUC了值不值得救?当然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必须救,因为这不仅是关乎人伦,更关乎事件的真相的探寻,医生救人就是责不旁贷了。也说明IUC医生应该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另外,在这章节中作者由于罪犯病患的例子回忆了自己的青少年立志做医生的成长经历,内容真挚感人。

第四章就说到心脏有问题的病人的故事,这章节的科普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毕竟我们日常中因为心肌梗塞而死亡的情况是屡见不鲜,这就要我们做好防范。如书中所言甚是:任何损害心肌挤压能力的情况都会导致心脏衰竭。于是我们要注意慢性健康,如我们就要注意血压不能高,不能肥胖,不能吸烟和注意补血等注重个人健康的重要性。

第五章就讲到的是肺部有问题的病人的故事,这种举了事例,来说明一点那就是肺部仍是面对世界的窗户,但它们需要医学研究和人类思维改善所带来的新鲜空气。这种新鲜空气不仅是医院的环境和医疗设备对病人尤其是肺部病患者的影响的重要性,还包括医生与病人的沟通,尊重隐私的相处方式,作者没有一昧自吹自擂自己的职业佳绩,也指出了自己严重的错误,如这章节中就提到了他没有事先打招呼就在病人海伦的诗人时间进入她的床帘,侵犯了她的隐私。因此作者这次的以儆效尤的例子,说明,医生要给病人合理的新鲜的空气和空间,才会让病人过得很好,这就说明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尤其是对肺部病患者的影响很重要性的。

第六章就是说到了脑部有问题的病人的故事,第七章就讲到消化道的病人的故事,第八章就讲到了血液病患的故事,其中值得留意的是,在消化道这一章就讲到了剖腹手术给病人带来的三大挑战,是非常临床经验的陈述,十分值得医务人员的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在九章说到灵魂的故事里,是非常好的收尾故事,也是升华故事。这里从人文的角度去讲述关于死亡和灵魂的故事,讲到的是一个重症病患,她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身为蒂勒女子舞团一员,也是《穿斑点裙的姑娘》的作家帕特里夏。本来作为医生与病人相处融洽,并想要跟病人要签名的,但人生讽刺的事,病人过世了,作者没有拿到作家的签名,倒是医生作者他自己为病人作家的死亡证明上签了名。这段文字就既体现了人生无常,以及满满的关于生命的灵魂延续的故事,虽然作家去世了,但她为世人留下的“穿斑点裙的姑娘”的照片以及同名之书,以及病人的坚毅抗争病魔的精神,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最后在最后的灵魂部分,非常喜欢作者反映病人死亡的态度、对生死的看法:对噩耗的反应无关对错,一颗心首先是爱过,才有可能破碎,这是一种治愈,也是教导大家勇于面对生死的正确态度。

还让我们读者值得注意的是,此书的亮点还在书的结尾附录了薇薇和比约恩易卜生的故事的难得的纪实照片,也有克里斯托弗登山照片,以及说明克里斯托弗家人为亚洲筹建了学校的动人壮举。也有帕特里夏为世人留下的“穿斑点裙的姑娘”的照片。

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英国暴发后,摩根医生说:如果所有医疗手段都无法起效,我们会和你,还有你的家人在一起。我们会诚实相告,我们会握住你的手,我们会一直在这里。我们会改变医治目标,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放弃救治。我们没有忘记你。这是多个充满人间大爱,和积极面对人生的励志感言啊。

而从这部书,透过摩根医生为我们讲述了重症监护室的日常运作,深入认识人体不同器官的功能与奥秘,让我们懂得面对无法救治的疾病要尊重医生,也教导我们也在生死关头应如何救人或自救。摩根医生的这部医学反思录和病人备忘录,就既体现了他无私奉献、救济苍生的崇高职业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医学和人文的沉重但又温馨的医疗励志故事。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读后感(四):【主编序】生命、医学和人文故事

  编者注:《重症监护室的故事》是译林出版社“医学人文译丛”的第一本书,今后我们将给读者带来更多关于生命、医学和人文的故事,以下为丛书主编梁贵柏老师的主编序。

在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现象中,生命现象是最神奇的。

伟大的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他的畅销书《费曼物理学讲义》的开篇指出:“如果某种大灾难摧毁了所有的科学知识,我们只有一句话可以传给下一个(智慧)物种,那么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多信息的陈述是什么? 我相信这应该是原子假设,即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一刻不停地运动着,在彼此分离时相互吸引,但被挤压在一起时又会相互排斥。只要略加思考和想象,你就可以从那句话中得到关于这个世界的大量信息。”

“一切生命世界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原子的颤动和扭动。”

一堆杂乱无章的原子在一定物理规则之下排列组合,变成了性质各异的分子,这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我们所了解的所有生命,都是建立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一堆性质各异的分子在一定物理规则之下排列组合,又变成可以从外界获取能量,从而完成自我复制的细胞,这是生命的原始状态。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一堆完全相同的细胞,在外界能量驱动下不断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随机的错误,生成了性质各异的新细胞,这是生物世界多样性的基础,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美丽的生命形式,竟然都源于这些“不经意的复制错误”……

细胞的协同形成了器官,器官的协同塑造了小草和大树,塑造了小狗和大象,也塑造了你和我。

下一次,当你看到一棵枝叶被压弯的小草,奋力托起一滴露珠,在阳光里闪烁着晶莹;当你看到一株挺直了躯干的大树,轻松抖落一身雪花,在乌云下舞动着狂野;你是否会想:若干年前,我们都曾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原子?

下一次,当你看到一条摇头摆尾的小狗,当你看到一头步履沉重的大象,你是否会想:曾经有一天,我们都只是一个尚未分裂的卵细胞?

科学把我们带到了生命的源头。

费曼教授在谈及生命现象时还指出:“ 我相信,(艺术家)看到的美丽对我和其他人来说也都是可以看到的,尽管我可能不如他在审美上那么精致……我也可以欣赏花朵的美丽,但我对花的了解比他所看到的外观要多。我可以想象其中的细胞和内部的复杂机制。我的意思是,(花朵)并不只在宏观的尺度上很美,在微观的尺度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进化过程也很有美感……科学知识只会增加花朵的美感和神秘感,人们对花朵更加兴趣盎然、惊叹不已。”

将在10个月后长成你的那个受精卵细胞开始分裂了。

在第7周时,当超声波的探头第一次“听”到你的心跳,你的整个“躯体”才一颗蓝莓那么点大!

到了第9周,你长到了一颗樱桃的大小。你已经不再是胚胎,而发展为胎儿,虽然消化道和生殖器官已形成,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技术员,要辨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尚为时过早。

第15周到了,你仍旧只有一个苹果的大小,但你的大脑已经开始尝试控制你的肌肉。你能够活动肢体,甚至可以翻跟斗,吮吸大拇指的“坏习惯”也有可能已经形成了,但是你妈妈还不知道,也管不到你。

在第23周时,你猛增到一个木瓜的大小。这时你的听力已经相当发达,开始能识别妈妈的声音,以免日后一“出门”就认错了人。至于爸爸的声音嘛,没那么重要,再等一个月(第27周)吧。

第32周到了,你差不多是一颗大白菜的尺寸。这时你的味蕾已基本长成,你会在吞咽羊水的时候知道妈妈今天是不是吃了大蒜。你没有选择,只能习惯于妈妈常吃的食物,日后挑食也不完全是你的责任哦。

终于到第39周,你已经长到了一个西瓜的大小,感到了周身空间的狭小,稍稍展臂和伸腿都会引来妈妈的注意和安抚。于是你们俩默默地“商量”:时机成熟的话就到外面的世界去(来)看看吧。

从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开始,你踏上人生的旅途,义无反顾地一路走去。虽然欢笑多于苦恼,但是每个人都会生病,这是生命的一部分。

没有人能真正记住第一次生病吃药的感受:妈妈说你很乖,不哭也不闹;爸爸却说你一口全吐了出来,弄脏了他的衣裤。也没人能真正回忆起第一次看病打针的情形:妈妈说你很勇敢,还冲着打针的护士阿姨笑呢;爸爸却说你哭得那个惨啊,两块冰激凌才止住。

因为每个人迟早都会生病,所以我们有了医药学,一门专门研究疾病与治疗的学问。千百年来,医药学的精英们一直在探究生命的奥秘、疾病与健康的奥秘。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于生命、疾病和健康的认知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深度和广度。

1981年4月26日,在迈克尔·哈里森医生的主持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医院进行了世界上首例成功的人类开放式胎儿手术。接受手术的孕妇腹中的胎儿患有先天性的尿路阻塞,出现了肾积水,这很可能导致胎儿在出生之前就肾脏坏死,危及生命。为了抢救胎儿的生命,做手术的医生给胎儿做了膀胱造口术,在胎儿的膀胱中放置了一根临时性的导管让尿液正常释放。胎儿出生之后,医生又进行了尿路再造手术,彻底解决了这个婴儿的遗传缺陷。

也许你开始想象,手术时这个胎儿才多大?他能感觉到疼痛吗?做这个手术的医生必须何等精准?也许你还会想:这种先天性的遗传缺陷是如何发现的?是哪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隔着肚皮还有如此高的可信度,可以让接诊的医生如此精准地知道是胎儿的尿路出现了阻塞?

每年在美国出生的约400万婴儿中,约有12万(约占3%)患有某种先天性缺陷,其中一部分可以在出生后得到成功治疗。随着胎儿影像学和各种无创产前检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对胎儿发育的了解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诊断工具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识别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及其恶化的程度和速度,同时辅助我们开发新的医疗技术来帮助子宫内的胎儿早日康复。

如今,胎儿治疗被公认为儿科医学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而产前手术正成为越来越多具有先天缺陷的婴儿的一种治疗方案。在婴儿出生之前我们就可以相当准确地了解其发育和成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病变并实施治疗,这是所有家长的祈盼,也是几代医生的夙愿。

2012年4月17日,年仅七岁的美国女孩艾米丽成为第一个接受“融合抗原受体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简称CAR—T疗法)治疗的儿科患者。在其后的几个星期里,费城儿童医院的医生从艾米丽的血液中提取她的免疫T细胞,将其在体外培养,然后用最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对这些免疫T细胞进行了化学修饰,使得这些免疫T细胞能有效识别正在艾米丽体内野蛮生长的癌细胞。体外实验成功之后,这些修饰后的(融合抗原受体)免疫T细胞被重新植入艾米丽的血液中,再次与癌细胞决一死战。

从五岁开始,勇敢的艾米丽与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癌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顽强地抗争了两年,她的医生穷尽了当时已有的一切治疗方法,在短暂的疗效之后,癌细胞总是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侵蚀着她越来越虚弱的生命。这一次会有不同的结果吗?修饰后的免疫T细胞移植后,剧烈的免疫反应开始了,昏迷中的艾米丽在生与死的边缘足足挣扎了两个星期。她战胜了死神,苏醒过来,随后的测试震惊了所有人:癌细胞不见了,而那些修饰后的T细胞仍然在那里,准备清除任何试图卷土重来的癌细胞。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样的描述似乎只应该出现在科幻作品而不是科普作品中。如今,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的医疗技术已经精准到了患者免疫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的水平,大概不能更精准了。当然这只是开始,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我们对疾病和健康的了解才刚刚揭开了一角,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深入探索。

如果说产前手术与CAR-T疗法代表了医药学发展的深度,那么全球基础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和疫病防控则体现了医药学涉及的广度。例如,天花病毒被牛痘疫苗彻底灭绝,引起河盲症的盘尾丝虫已经在伊维菌素的围剿下成为濒危物种……

2019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以“从3 000万到零:中国创造了无疟疾的未来”为题发文,高度赞扬中国人民在消除疟疾上所取得的成就:自2016年8月以来,中国尚未发生任何疟疾本地病例。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每年有大约3 000万例疟疾,其中有30万人死亡。1955年,中国卫生部制定了《国家疟疾防控规划》,各社区团结一致,改善灌溉条件,减少蚊子滋生地,喷洒杀虫剂并推广使用蚊帐。地方卫生组织建立了防控体系,以尽早发现病例并及时制止疫情的蔓延。到1990年底,全国疟疾病例总数下降到12万左右,疟疾相关的死亡人数减少了95%。从2003年开始,在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的支持下,中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培训和灭蚊措施,人员配备、实验室设备、药品等方面都有改善。在其后10年间,全球基金提供了总计超过1亿美元的支持,帮助中国的762个县终结了疟疾,使每年的疟疾病例数减少到不足5 000例。

2010年,中国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在2020年之前消除疟疾,这是对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疟疾目标的回应。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实施了一种高效的监测策略,在病例传播之前迅速发现并制止疟疾,它被称为“1—3—7”策略:在1天内必须报告任何疟疾病例;到第3天结束时,县疾控中心将确认并调查该病例,确定是否存在传播风险;到第7天结束时,县疾控中心将采取措施确保不再传播,包括对发现疟疾病例的社区成员进行检测。

在2016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仅报告了3例本土疟疾病例,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均未发现本土病例,实现了3年无病例、彻底消灭疟疾的预定目标。

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们离高枕无忧的日子还差得很远。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全球化经济持续发展,对抗传染性疾病的基础公共卫生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挑战。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全球疫情,很及时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截至近日,全球被感染人数已经超过250万,死亡人数也超过20万,同时还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停摆,各种次生危机与相关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有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行动,有众多民间组织的志愿加入,有医药界的全力救治和疫苗及药物研发,人类终将凭借集体智慧战胜疫情。但是我们必须警钟长鸣,进行更多的战略投资和储备,健全及时的多重预警系统,才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的全球性健康威胁;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实现公共卫生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因为疫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我们走在人生旅途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节奏、色彩和旋律,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结局没有丝毫悬念,哪怕百转千回,必定殊途同归。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畅销书《解析彩虹:科学、虚妄和对奇观的嗜好》中写道:“我们都将死去,因为我们都是幸运儿。绝大多数人永远也不会死,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出生。那些本来可以成为你我,但实际上永远看不到这一天的人,加起来比阿拉伯的沙粒数目还要多。那些未出生的灵魂中肯定有比约翰·济慈更伟大的诗人,比艾萨克·牛顿更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可以肯定这一点,因为我们的DNA可能造出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实际出生的人数。在这种令人感到渺小的赔率中,却是你和我,本着我们的平常心,来到了这里。我们这些赢得了出生彩票而享有特权的少数人,怎么还能因为我们都要不可避免地回到出生前的状态而发牢骚?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与生的权力一同降临你我的,是死的归宿。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拒绝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的作者厄内斯特·贝克尔指出:死亡的威胁始终困扰着我们,但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贝克尔认为,我们有许多行为都源于对死亡的恐惧,都是为了减轻我们对即将不复存在的恐惧而进行的无谓努力。在这种恐惧心理的影响下,我们很难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死亡,以及死亡带给我们的悲伤。

2017年4月20日,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早晨,87岁的查理·埃默里克和88岁的弗朗西·埃默里克紧紧地手牵着手,这对住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老夫妇已经结婚66年了。

查理退休前曾经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五官科医生,在2012年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症和帕金森氏症。在与多种疾病的抗争中,查理的健康状况愈来愈糟糕,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他夫人弗朗西曾在查理工作过的一家印度医院负责营销和公共关系工作,晚年后一直被心脏病和癌症严重困扰,健康状况极不稳定。

2017年初,查理感觉到终点正在临近,得知自己可能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便跟弗朗西开始认真地讨论他们人生的最后选项: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有尊严地死去?埃默里克夫妇仔细研究了俄勒冈州《尊严死亡法》的规定,该法律要求两名以上不同的医生进行检查,确定生存期6个月或更短的预后,并多次确认意图以及患者自行摄入致死性药物的能力,整个程序不得少于15天。非营利机构俄勒冈生命终选(End of Life Choices Oregon)的资深专家为埃默里克夫妇提供了专业的咨询,解答了他们和亲属的各种相关问题。

埃默里克夫妇做出了他们自己的选择。

在那个最后的早晨,查理和弗朗西坐在轮椅里来到大厅,与家人告别,然后紧紧地手牵着手,在处方药物的辅助下一起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令人留恋的世界,他们的遗体捐赠给了科学研究。

女儿和女婿在二老的许可下记录了他们的谈话和准备工作,直到最后时刻,记录下他俩最终抉择的背景以及坚定的信念。这本来只是为家人留作纪念的,但最终埃默里克夫妇同意将这些影像记录剪辑成短片《生与死:一个爱情故事》,公之于众。“他们没有遗憾,没有未了的心愿。感觉这就是他们的时刻,知道他们能永远在一起真是太重要了。”女儿如是说。

自俄勒冈州1997年成为美国第一个将医学辅助死亡合法化的州以来,已经有1 000多名临终的患者在那里完成了医学辅助死亡。从许多方面看,医学辅助死亡仍旧极具争议,但关于死亡的选择和讨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今在发达国家里,绝大多数人死于繁忙的医院或养老院中,通常是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陪伴下。殡仪馆迅速移走死者并进行最后的护理和化妆,几天后在殡仪馆或教堂举行短暂的仪式,随后下葬或火化,一切就结束了。

我们能做得更好吗?如果可能的话,每个人是不是都应该在何时何地死亡方面有所选择?这不再是科学问题,而是人文的问题。

我们讲述生命的故事,在任何一个尺度上它们都是如此神奇美妙。我们讲述医学的故事,从防疫到治疗,它们都是如此鼓舞人心。我们讲述来自生命和医学前沿的人文故事:有急救病房的生死时速,也有重症监护室的悲欢离合;有法医显微镜下的蛛丝马迹,也有微生物世界里的隐秘凶手;有离奇死亡的扑朔迷离,也有临终关怀的爱与尊严……

译林出版社的“医学人文丛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

梁贵柏

2020年4月于美国新泽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