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法有法》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书法有法》读后感锦集

2021-01-26 03:0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法有法》读后感锦集

  《书法有法》是一本由孙晓云著作,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法有法》精选点评:

  ●我的字。。

  ●哈哈我们宁波人啊~算一个书法的历史介绍吧= =

  ●可以当工具书看了!!!赞

  ●书本身是相当不错的,治学严谨且通俗易懂,不过,这种学问做得比较足的人总会带点莫名其妙的装逼感,令我十分讨厌,包括一些不错的学友。

  ●认真思考的人

  ●大约2009年9月在网上读过,版本不详,生活形态决定了笔的形态和运笔法的演变,很有意思,4星。2010/6/13夜,pdf下载于新浪iask爱问·共享资料(浏览一遍,发现网络版似乎不完整),把从上至下、由右至左书写原因解释成转笔方便,不认同,应还是因为竹简问题,甲骨文时已有竹简了,而且转笔未必一定要从上至下、由右至左更方便;所附之阿城与孙晓云的对谈,阿城实在是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所有的文章都在说两个字——笔法

  ●关于书法的法,写的很有道理

  ●学习书法的好书,值得推荐,可惜不好买了

  ●很好的一本书法“解剖”书,获益!

  《书法有法》读后感(一):书法有法

  花了两天时间读了孙晓云先生写的《书法有法》,颇受见教。书中探讨得最多的是笔法:笔法的形成,笔的材质变化,书写姿势的更替,书写工具的不同等对笔法的影响,大多是一些问题,作者也做了一些设想和解答,确系真知灼见。

  这两天还正好看了李松先生谈《张猛龙碑》谈笔法问题,原来临摹了好几年的魏碑是走了歪路了,或者说在笔法问题没有入门。李提出“切翻之法”来达到魏书方笔之道,是一大创见,这也正印证了孙先生提的书法有法。这个法概括起来讲就是转笔的技法。我以前一直受唐楷所囿,临写的魏碑形似神不似。李得出这个方法的直接依据就是:用最简单、最轻松、最便捷、最清晰的技巧写出最准确点画的方法是最佳方法,最科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很实用!

  孙还提出了书法界中一直存在的误解,都是很有意思的,值得书法爱好者一读!

  《书法有法》读后感(二):金陵才女

  南京是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暑假,顺长江而下,夜晚江轮停驻南京,对其三大火炉之一的称号,略为有所感受。南京古称金陵,历来为学术、军事重镇。近代以来如当年太平军坐镇石头城,虎瞰东南半壁江山。我熟知的两个文化人,其一朱苏进,军旅作家,《康熙王朝》、《让子弹飞》这些知名剧作的编剧之一;其二张一兵,哲学教授,他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是领先全国的,足见南京人文之厚重。《书法有法》这本书作者孙晓云女士,南京人,没半点秦淮河的脂粉气。文章老到,书法厚实,有古人之风。孙女士书中主要讲书法的笔法。她对古人转笔的运用,有精到独特的看法,令人叫绝。循古人书法的脉络,与书法技术的演变,笔法传承有脱节的情形。孙女士重回书艺的起点,对古人笔法做了令人信服的详尽阐释。不禁让人感觉,现在众多书家的风格,严格说来,不成写字,而是画字了。这一状况引起了书法界重视。《书法有法》一书,屡次脱销,已印行到第十版,很能说明问题。孙晓云女士写此书时,尚未到天命之年。十年过去了,她对艺事的执着追求,是不变的。此书一扫浮躁之风,让人对今日书法的状况,增添了几分信心。

  《书法有法》读后感(三):“笔墨”官司

  □瑶草

  吴冠中先生去世后,他的画论集《笔墨等于零》,又一次登上了众目焦点,只是斯人已逝,再没有硝烟火药刺鼻气味的笔战,留下大家深切的追思和尘埃未曾落定的谜题。相信“笔墨等于零”还是“不懂笔墨等于零”的纠葛,将会像大卫·希尔伯特对数学界提出的问题一样,让美术界几代画家思考。

  “笔墨”在传统中国画理论中是核心概念,包括用笔和用墨的技巧。用笔可以勾、勒、皴、点,持笔流转;用墨则有烘、染、破、积,墨分五色,宿墨、含胶,各有用途。懂得笔墨是看懂中国画以及提笔创作的前提。在中国画学院的学生,往往用数年的时间去学习线条的运笔,白描时所用的铁线描、柳叶描都需要经年累月的功力才可以见效。以吴冠中为代表的现代画家则不屑于此,他们常认为中国画院的气氛陈腐古旧,殊难创新。他们从传统中国画中选择石涛等极具个性的画家作为榜样,以整体构图的独出心裁、气势磅礴,色彩上匠心独运,立意上独辟蹊径,无可否认,他们大大开阔了中国画的境界。除了像吴冠中先生这类有意避开笔墨的画家,还有像石鲁这样天才如梵高自学成才的画家,石鲁的画作还依规矩用宣纸渲染,吴冠中的画则全盘用水彩画材料作画,跳出了中国画范畴,因此画界称其为彩墨画更为合适。

  审美本身是抽象的,基于假设一种具有主观普遍共通感的标准,那么当社会总体审美品位变化的时候,审美标准也跟着变化。当王羲之的书法作为整个社会审美标准的时候,自然社会共通的意识认为王羲之书法是最高标准,但这标准是抽象的。如果给一位不懂书法的人看黄自元或者颜真卿的书法,就很难让他理解哪一个更具美感。孙晓云先生曾再版5次的《书法有法》一书,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笔墨之所以作为中国画的核心概念,是因为书法是每一位传统文人晋身的阶梯,中国画从发源就是书法的一个分支,是文人闲情雅致的余事。中国画所设定的目标观众群,就是熟知书法运笔的同僚和文人,在与书法相似的线条会心中,达到观者与作者的默契,从而达到社会交际的作用。悲哀的是,这个目标观众群现在已然萎缩消失。因此在讨论笔墨是否等于零的问题时,参与者都是专业人士,难得场外高手的嘘声。幸亏如今书画还不分家,遥想几代人之后,画家都不懂得书法,只懂得西方绘画理论技法,恐怕没人再理解笔墨的概念。

  钱穆先生说我们了解自己祖国历史的时候,要先怀有一种温情,不能总是立足于批判。这也适用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医学、技艺各个门类。中国的传统技艺历来学习耗时久、博大精深,但也有早熟、程式化、积重难返的特点。仅就书法来说,孙晓云先生认为文人书画是贵族的艺术,与年画、工尺画等民间匠人艺术拉开差距。因此坚持笔墨为核心的观念,就透露出一种没落贵族的傲慢。不懂笔墨而只论画法,对天才画家来说是一种解脱,因为天才画家的指纹无法模仿;但也造成了一批粗略的现代画家,既无笔墨也乏创意,创作一批简笔画,真作与劣作甚至伪作杂陈。斤斤计较传统笔墨,对平庸却认真的画家是一个避风港。西方现代艺术,在现实主义描绘走到尽头之后,开始着力于绘画材料本身的展现和发掘,用大块颜料渲染形成强烈笔触的效果,与中国古代追求笔墨的效果如出一辙。未来的大师,必然在熟稔传统技法而又刻意求新的人们中产生。

  《书法有法》读后感(四):“笔墨”官司

  □瑶草

  吴冠中先生去世后,他的画论集《笔墨等于零》,又一次登上了众目焦点,只是斯人已逝,再没有硝烟火药刺鼻气味的笔战,留下大家深切的追思和尘埃未曾落定的谜题。相信“笔墨等于零”还是“不懂笔墨等于零”的纠葛,将会像大卫·希尔伯特对数学界提出的问题一样,让美术界几代画家思考。

  “笔墨”在传统中国画理论中是核心概念,包括用笔和用墨的技巧。用笔可以勾、勒、皴、点,持笔流转;用墨则有烘、染、破、积,墨分五色,宿墨、含胶,各有用途。懂得笔墨是看懂中国画以及提笔创作的前提。在中国画学院的学生,往往用数年的时间去学习线条的运笔,白描时所用的铁线描、柳叶描都需要经年累月的功力才可以见效。以吴冠中为代表的现代画家则不屑于此,他们常认为中国画院的气氛陈腐古旧,殊难创新。他们从传统中国画中选择石涛等极具个性的画家作为榜样,以整体构图的独出心裁、气势磅礴,色彩上匠心独运,立意上独辟蹊径,无可否认,他们大大开阔了中国画的境界。除了像吴冠中先生这类有意避开笔墨的画家,还有像石鲁这样天才如梵高自学成才的画家,石鲁的画作还依规矩用宣纸渲染,吴冠中的画则全盘用水彩画材料作画,跳出了中国画范畴,因此画界称其为彩墨画更为合适。

  审美本身是抽象的,基于假设一种具有主观普遍共通感的标准,那么当社会总体审美品位变化的时候,审美标准也跟着变化。当王羲之的书法作为整个社会审美标准的时候,自然社会共通的意识认为王羲之书法是最高标准,但这标准是抽象的。如果给一位不懂书法的人看黄自元或者颜真卿的书法,就很难让他理解哪一个更具美感。孙晓云先生曾再版5次的《书法有法》一书,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笔墨之所以作为中国画的核心概念,是因为书法是每一位传统文人晋身的阶梯,中国画从发源就是书法的一个分支,是文人闲情雅致的余事。中国画所设定的目标观众群,就是熟知书法运笔的同僚和文人,在与书法相似的线条会心中,达到观者与作者的默契,从而达到社会交际的作用。悲哀的是,这个目标观众群现在已然萎缩消失。因此在讨论笔墨是否等于零的问题时,参与者都是专业人士,难得场外高手的嘘声。幸亏如今书画还不分家,遥想几代人之后,画家都不懂得书法,只懂得西方绘画理论技法,恐怕没人再理解笔墨的概念。

  钱穆先生说我们了解自己祖国历史的时候,要先怀有一种温情,不能总是立足于批判。这也适用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医学、技艺各个门类。中国的传统技艺历来学习耗时久、博大精深,但也有早熟、程式化、积重难返的特点。仅就书法来说,孙晓云先生认为文人书画是贵族的艺术,与年画、工尺画等民间匠人艺术拉开差距。因此坚持笔墨为核心的观念,就透露出一种没落贵族的傲慢。不懂笔墨而只论画法,对天才画家来说是一种解脱,因为天才画家的指纹无法模仿;但也造成了一批粗略的现代画家,既无笔墨也乏创意,创作一批简笔画,真作与劣作甚至伪作杂陈。斤斤计较传统笔墨,对平庸却认真的画家是一个避风港。西方现代艺术,在现实主义描绘走到尽头之后,开始着力于绘画材料本身的展现和发掘,用大块颜料渲染形成强烈笔触的效果,与中国古代追求笔墨的效果如出一辙。未来的大师,必然在熟稔传统技法而又刻意求新的人们中产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