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代汉语(第四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古代汉语(第四册)》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26 03:2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代汉语(第四册)》的读后感大全

  《古代汉语(第四册)》是一本由王力 主编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249-18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汉语(第四册)》精选点评:

  ●在读,现在的想法是当时应该让你买拉丁文教材@杨花轻易飞 不过繁体也真心好看嗷

  ●2013最后一本翻过的书,汉赋芬芳,六朝刚健,诗俊,词丽,曲泼,停下来读注释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又走马观花一遍,连常用字也是囫囵吞枣,改天找相关作品选读好了。

  ●读完了四册,心里很虚

  ●课本。

  ●好的要命

  ●13年8月读。值得反复读的书。

  ●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豆瓣上标注这种书,更没有想过我真的会在课后找出来读。

  ●学句读的时候沉不下心,但的确是痛并成长着

  ●真感谢没选几篇赋。。。对扬子云是童子雕虫小技,对我辈真是看到就心颤。。。於戲~~

  ●考研。

  《古代汉语(第四册)》读后感(一):读文言兴趣

  我本身喜欢读古书,(最好是泛黄的二手书),读古文观止时看到这套书,是繁体字版本,就买了。不是为了学校的学习,因为我不是文科生,纯粹兴趣。

  书很好。

  若朋友们单纯喜欢读文言,可以买来作为参考。附录有繁简对照字表。很实用。

  《古代汉语(第四册)》读后感(二):韩子你高大上的形象崩塌了……

  看到韩愈的《进学解》,感觉整篇文章就是:

  韩愈(作为大学校长发表新生讲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你们只要担心自己努不努力,不用抱怨郭嘉选人公不公平。

  熊孩子:老师你忽悠我呢!老师你工作勤奋,著作等身,为人诚恳(此处省略相当于篇幅1/2的马屁)……结果仕途一塌糊涂,家里穷的要命。不想想自己,反倒忽悠我们?

  韩愈(语重心长脸):造房子呢,大木头也要用,小木头也要用;配药呢,灵芝也要用,马尿也要用;国家的人才,锋芒毕露的要,不露锋芒的也要。当年孟子和荀子,那是何等的高人啊,结果怎么样呢?现在先生我虽然是很勤奋但没跟上路线,德行虽然是很高尚但不出众,只会说点古人说过的话。虽然这样,家里也是衣食无忧。没被领导找麻烦,过过闲散的生活也是应该的嘛。怎么能还计较工资多少呢~

  我感受到了认知失调……

  《古代汉语(第四册)》读后感(三):与詩有關

  有一天,這本書不見了。找回後,立即捧著它去爬岳麓山。就是在那一天,我終於又能寫詩了,並一口氣寫了兩首詩,一首五律,一首五絶。就是在那一天,那種久違的豐富而安靜的美又回到了我的生命。

  在麓山寺,只覺園內的桂花格外地香,很自然地就吟出了一句“桂樹園中鎖,秋來分外香”。自覺有漢魏之風,甚為欣喜。不由得想起當初讀《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時的心境,在泛黃的紙業間,尋覓著一道道古樸、遒勁而又蒼涼的風景。想著想著,不禁有些懷疑,我偶得之句莫非是前人已寫?於是,百度了一下,前人並無此句。看來,這詩句是我自己的了,可以如朱熹寫愛晚亭附近的蘭草一般,續成一首五言絕句了。

  那天在山上,我還寫了另一首詩。卻不是即景詩,而是一首回憶某時某地某景的五言律詩。回宿捨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山中所作的兩首詩謄寫到詩稿本上。卻發現,在三月份時,我也寫了一首關於麓山寺的詩。仿佛我每去一次麓山寺,便能寫出一首詩。我突然就產生了一個想法,何不將這兩首贈給麓山寺。雖則我的詩是如此微弱。

  撫摸著這個陪伴了我已有三四年光景的詩稿本,許多溫馨的記憶在字裡行間鋪展開來。在第一頁,曾經有朋友指著我的詩,歎息道:“哎,你什麽時候才能寫出一首有意境的詩來?”第四十頁,曾經有一位長者評價我那首閒適詩寫得“不錯”,而那首諷刺詩“不夠溫柔敦厚”。第四十一頁,有我寫過的格調最為高昂的一首詩,尤其喜歡那最後一句“好風合是近天高”。繼續往後翻,再吟詠,覺得有些詩句真的很有韻味。儘管筆力仍然不到位,或許離真正的詩還很遠,卻也見證了,我真的進步了許多。

  我終於又能寫詩了,這是怎樣地一種失而複得的快慰。

  猶記九月初,我總是一個人走在路上,思考未來的道路。一切那麼靜,仿佛空無一人,衹有我一個人,踩著背向陽光的街道,漫無目的地走啊走,踩在一種讓人絕望的窒息里。然而,正是在這深深的驚恐与悵惘中,我終於清楚,有兩點是非常確定的:一,寫作是不能放棄的。二,詩歌是不能放棄的。這樣想以後,在那樣的容易讓人有輕生念頭的悶熱的午後,終於有了一絲活潑的氣息。儘管仍不清楚,我三年後或者更長的時間後將會從事什麽職業,但是那非常確定的兩點,讓我不再迷茫。

  《古代汉语(第四册)》读后感(四):古代汉语入门读物

  终于断断续续看完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我是在某个名人的推荐目录里看到这套书,说如果想要阅读古文原著,这是一套不错的入门读物,在豆瓣上查到,评分居然这么高,一本教科书可以做到这样真是不容易。

  时间跨度很长,能够记得的东西不多。印象深刻的是有这么几个:

  1、对字形来源的解释,比如说,我知道了作为偏旁的“页”最初是指人头,他的繁体“頁”是倒悬的人头,于是对“领”、“项”、“颈”这些字理解起来就更形象了。

  2、古代文体一以贯之的关系。最初的古文大多是不讲究押韵的,仅有诗、骚等讲究押韵,即使诗骚,对对偶的要求也不高。到了汉朝,主体是“赋”,是从诗骚发展来的,但盛世浮华,堆砌辞藻的情况就多了一些。到了两晋,士大夫阶层发达,骈体文对形式和用典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不实用。但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做到形式和内容兼顾。唐朝的诗、宋朝的词也是受了骈体的影响,一脉相承。诗和词对平仄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宋以后,上层文化遭到破坏,民间文学发展起来,因此此后的文学现代人读起来更容易;宋以前,上层文学延续上古(秦汉)的一些用法,但在民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对平仄有了更多的了解。古代的入声大多归入了现在的上声和去声。而我理解所谓平仄其实就是它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平就是波动不大的音,而仄则是转音或重要,这样两者间隔着搭配起来首先是读起来容易,再者就是有音律感。以前觉得七步成诗有什么,不就是说四句话吗?(当然我也不会),现在才知道如果要做出一首完全符合要求的诗,对偶、语法、押韵、平仄,哪一个都要极为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而要短时间内做出来,又要极为熟悉才可以。

  另外,以前读《滕王阁序》,觉得如此优美的文章简直是平原里崛起的一座高山,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看过其他山,就妄下断言,这次看了其他作者的骈体,才知道一个完美的作品一定是在一堆优秀作品诞生的时代产生的,而且它也不可避免的会借鉴其他人的成果。

  感慨王力那个时候的学者的认真、专业和实在,即使一部古代汉语的教科书,也会让人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读完它并不会让你的古代汉语突飞猛进,但是它是系统的,至少比起网上的碎片知识,可以让人对古代汉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