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摘抄

2021-01-31 04:3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摘抄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是一本由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一):弃物而生 生而自由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感觉太忙,忙得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时光飞逝,而我们的生活也在忙碌中度过。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在加班,我递上一个咖啡图标,他回敬我三个阿拉伯数字996。笔者也是晕啦,996的真实意思,也能猜到几分,但是不够准确。于是,笔者去百度了,明白了,非常体谅当下的工作节奏和生活处事节奏。虽然有些大环境,我们一己之力可能无力回天,也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和周围小环境却是可以改变的,走,去读读《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这本当下流行的网红断舍离吧!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就是一本倡导大道至简、大道无为的精简生活模式,倡导如此一种生活理念,让我们更加轻松地生活,而不被生活中的那些繁文缛节所困惑、包围。犹记得,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活着就是为了颠覆世界。这个颠覆世界并不是改变世界,其实他想说,颠覆世界的认知、创新出更多的更新的苹果产品。苹果的系统倡导大道至简的金原则。多余的按钮、冗余都是可以删除的,其实这些年来自日本的断舍离思想就是删除不必要的多余部分。

让生活恢复简单,让生活高质量发展与运行。其中书中第27页指出,目标并不是成为极简主义者。这里 注意两个极端,一方面,不是说是什么都有,就是幸福;另一个极端是,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就是真的“断舍离”。书中第57页中这样写到,和精挑喜欢的事物一同度过自由且充实的一生,一无所有的生活别有味道。留下精心挑选后的所有优质物品,也就说跟我们生活关系不大,用处不大的物品大可不必,没必要非要去摆阔、作秀,只要自己心灵的舒适与物质的占有相匹配,就一切OK了。

人生苦短、何必作秀,只要自己快乐就行,只要自己的内心舒适就是最大的幸福,其他都是身外之物。有哲人曾经做过调查,人生只有30%的钱是我们生活中真正用的上的,而剩下的70%几乎是我们生活用不上的,也就是说,其实有些东西我们比较奢求、想得到,可是历尽千辛万苦,得到手之后,缺有些失落感,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则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不是有个词叫“刚需”,还有个词“急需”?此言棒也!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二):生活可爱,未来可期

  

生活可爱,未来可期

——读《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文/苇眉儿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极简主义,是指通过极致简约的生活,收拾心情和思绪,让每一个人都能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日本有极简生活研究会,专注于研究有特色的极简生活方式,强调收纳的技巧是四个字:实用,有效。

这个研究会的代表读物是《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告诉人们如何摆脱物质束缚,拥有生活乐趣,获得内心幸福。

这之前,我也读了很多与家居收纳、整理打扫等有关的书籍。

如日本山下英子《断舍离》。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强调生活在当下,站在自己需要的角度考虑物品的去留。一言以蔽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并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从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如美国杰夫·戴维森《更简约的生活》。在这个纷繁芜杂的时代,如何简化生活,如何将生活过得简约不简单从而过上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事情。

如日本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如何决定物品去留?依据很有意思:这件物品是否令自己心动。也就是说,从离自己心脏最近的物品开始整理。真的超级好玩。

还有韩国赵允庆《超级收纳女王的3倍速魔法生活》,还有日本有川真由美《极简生活》……

现在,这本《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又刷新和颠覆了我的收拾整理一切的世界观。空无一物,意思是空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实际上本书所说的“空无一物”,指的是没有任何无用之物,只有喜爱之物的房间。这样的“空无一物”,于我很是喜欢和受用。

没有人不喜欢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没有人不喜欢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没有人不喜欢安室利处的居家处所。《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一书,其实就是选择在物品超简单的空旷房间中生活。书中漫画家缓莉舞的家,宜居,与邂逅的物品共同生活;插画家小荻将生活化繁为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家庭主妇小豆用一把扫帚将生活变得更简单、更明亮……书中选取了日本10个普通家庭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极简主义的方方面面、前前后后,用直观醒目、漂亮大方的图表,还原原味家庭在贯彻极简生活的理念和方式,或是想给家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或是因为一次地震后的醒悟,抑或是在纷扰冗挤的物品中寻觅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之后的反思……奉行极简主义的原因多多,奉行极简主义的好处也多多。

房间虽空,但干净舒适,还有被自己真正喜爱的物品包围,内心宁静清澈,好想吟一句“夜静春山空”,没有什么比内心的富足更美好的事情啦!

打扫更简单,开支零浪费,行动无阻碍,遇事不焦虑。整理房间,整理生活,整理思考……之后,收获一个放松、舒适又安逸的家。恭喜你,从此拥有了一个真正“空无一物”的家。

生活不再充斥无用物品,精神的丰盈富可敌国,就像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寡言的人,内心却拥有一片繁花似锦的田野。“整理,将会改变你的生活。”这,是《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电影中的一句话,也是我阅读完《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一书并付诸实践后的心得。

选择空无一物,过极简生活,简单的日子一样美好明媚。

生活可爱,未来可期,践行极简主义的人是如此富有,真好。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三):生活可爱,未来可期

  

生活可爱,未来可期

——读《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文/苇眉儿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极简主义,是指通过极致简约的生活,收拾心情和思绪,让每一个人都能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日本有极简生活研究会,专注于研究有特色的极简生活方式,强调收纳的技巧是四个字:实用,有效。

这个研究会的代表读物是《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告诉人们如何摆脱物质束缚,拥有生活乐趣,获得内心幸福。

这之前,我也读了很多与家居收纳、整理打扫等有关的书籍。

如日本山下英子《断舍离》。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强调生活在当下,站在自己需要的角度考虑物品的去留。一言以蔽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并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从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如美国杰夫·戴维森《更简约的生活》。在这个纷繁芜杂的时代,如何简化生活,如何将生活过得简约不简单从而过上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事情。

如日本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如何决定物品去留?依据很有意思:这件物品是否令自己心动。也就是说,从离自己心脏最近的物品开始整理。真的超级好玩。

还有韩国赵允庆《超级收纳女王的3倍速魔法生活》,还有日本有川真由美《极简生活》……

现在,这本《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又刷新和颠覆了我的收拾整理一切的世界观。空无一物,意思是空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实际上本书所说的“空无一物”,指的是没有任何无用之物,只有喜爱之物的房间。这样的“空无一物”,于我很是喜欢和受用。

没有人不喜欢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没有人不喜欢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没有人不喜欢安室利处的居家处所。《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一书,其实就是选择在物品超简单的空旷房间中生活。书中漫画家缓莉舞的家,宜居,与邂逅的物品共同生活;插画家小荻将生活化繁为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家庭主妇小豆用一把扫帚将生活变得更简单、更明亮……书中选取了日本10个普通家庭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极简主义的方方面面、前前后后,用直观醒目、漂亮大方的图表,还原原味家庭在贯彻极简生活的理念和方式,或是想给家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或是因为一次地震后的醒悟,抑或是在纷扰冗挤的物品中寻觅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之后的反思……奉行极简主义的原因多多,奉行极简主义的好处也多多。

房间虽空,但干净舒适,还有被自己真正喜爱的物品包围,内心宁静清澈,好想吟一句“夜静春山空”,没有什么比内心的富足更美好的事情啦!

打扫更简单,开支零浪费,行动无阻碍,遇事不焦虑。整理房间,整理生活,整理思考……之后,收获一个放松、舒适又安逸的家。恭喜你,从此拥有了一个真正“空无一物”的家。

生活不再充斥无用物品,精神的丰盈富可敌国,就像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寡言的人,内心却拥有一片繁花似锦的田野。“整理,将会改变你的生活。”这,是《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电影中的一句话,也是我阅读完《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一书并付诸实践后的心得。

选择空无一物,过极简生活,简单的日子一样美好明媚。

生活可爱,未来可期,践行极简主义的人是如此富有,真好。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四):新的一年,从身到心,开启全新“空无一物”的生活方式

  2020年要结束了,这一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有的人永远离开了,有的人幸运地活下来。

  巨大的苦难总会教会我们一些东西,在经历过那些生死之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曾经买买买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中心,618,双十一,燃冬节,一个个概念都在促使我们剁手不要停。

  然而越来越泛滥的物质真的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了吗?疑惑迷茫中,我看到了这本书:《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作者: 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 出版社: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作者: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是一个来自日本的编辑研究会,专注于研究有特色的极简生活方式,致力把实用、有效的收纳技巧带给广大读者,让每一个人都能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断舍离之类的书籍,作者也可能并不擅长收纳,所以也不是教给你怎么去断舍离的。而是通过十位作者的分享,让我们跳出消费主义陷阱,在“空无一物”的生活空间中,感受人生的从容与惬意。

  不要利用物品来夸耀自己,那不过是一种降低自我价值的行为罢了;家里只要留下能让你愉悦的东西就可以了。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花巨资买的东西或者不是真正需要的,有时只是为了炫耀而买,大部分人只需要最低的基本生活用品就可以了。

  我们楼下一楼的邻居,经常开着窗户,所以我们经过的时候总是不经意的看一眼。有一次,6岁的儿子对我说:“妈妈,这家的老人家真的好穷啊,家里什么都没有。”

  我觉得这是教育他的绝好机会,就循循善诱地对他说:“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穷吗?一个人穷不穷不看这些外在的东西。再说了,这个爷爷家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有那么多书呢。人最重要的是精神富有,你明白吗?”

  儿子听的云里雾里的,他只有6岁,自然还不明白。只是后来偶尔跟一楼的爷爷聊天,儿子才知道,这个爷爷是大学退休的老师,他实际是生活在这个小区另外一套房子里,但是他太喜欢看书,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遛弯后一个人静静的看书,家里有个小孙子太吵闹了,所以干脆单独买一个房子,只放书。

  我接着告诉儿子:“听到了吗?不要再根据表面的肤浅的东西评价别人了。而且,虽然这个家里只有书,但是爷爷很开心,所以我们想一想家里什么物品最让你开心呢?没有用的物品我们都扔掉吧。”

  物质上的”空无一物“终是为了心灵的治愈,为自己赢得喘息的机会,才能活的从容平和。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书中的十位作者,都是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些变化后,开始空无一物的生活方式的,而这种生活方式恰恰给予了他们最温暖的心灵治愈。

  漫画家、公司职员、生活规划师、家庭主妇……他们拥有着不同的人生,却因为地震、失恋、工作不顺、婚前焦虑、养育孩子,渐渐开始审视自己拥有物品的价值,舍弃无用之物。回头再看时,家中已是空荡无物,却久违地令人心满意足。

  当生活空间中摆满了物品,在拥挤压抑的环境中,跟爱人家人的关系难免会带上各种情绪,“烦闷”“不满意”的情绪油然而生。我们的家里总是放着很多物品,多到已经看不清“家”的最初样子…

  我在2020年搬了一次家,我对那个家不满意已经很久,但是找不到原因,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感觉不舒服。包装师傅将所有的物品打包带走后,我站在洒满阳光的空旷房间中央,那一刻,内心的感受一定是宁静、平和、闲适的。我在想一直以来的压抑,不舒服或许是家里囤积的无用之物太多太多了。

  在新入住的家中,我开始丢弃很多东西,只保留自己一年来经常用到的或者有珍藏价值的,其余都扔掉,果然我的心请跟着舒畅起来,每天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感觉真的给了我久违的幸福感。

  越是生活在充斥物品的时代,越需要在空无一物的家里找回生活的实在质感。

  湖南台著名的天天兄弟组合,有一次钱枫在节目里诉苦,说自己被汪涵删除微信好友了。汪涵回应道:“不光是你,就连陈坤、范冰冰我都删除了。”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因为在普通人看来,这都是多么有名的人啊。 汪涵说他直有定期清理微信朋友圈的习惯。他曾说过:“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我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 ,全都删掉。”

  一个人的层次越高,越懂得做减法。物质上心灵上都要作到空无一物,才能真的沉淀出人生的美好,精华。

  写在最后:

  简单空旷的生活空间让人的思维更容易集中,心情更舒畅,也让人更容易对生活本身进行思考。

  在这个物欲极其容易被满足的时代,过一种极其清减的生活,用极简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开启一段不同的人生。2021年,让我们一起“空无一物”的生活。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五):当你还在犹豫断舍离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极简生活

  

文/舒念

断舍离的概念诞生在2009年,生活规划师山下英子的系列著作里巨细无遗地列举了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从收纳整理开始,管理自己的生活物品,进而对时间进行管理,将生活有效地分配,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断舍离的根本是由人来掌控物品,而不是让物品去支配生活,而经过十年的演进,当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对生活进行断舍离的时候,日本的生活规划师们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是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汇编的一本生活规划管理书籍,在书中介绍了十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极简主义者的生活,不仅介绍了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更着眼讲述了如何从自己原本纷繁冗杂的生活状态中挣脱出来,进入现在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当中,不管是漫画家、企业职员、家庭主妇亦或是专业的生活规划师,他们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在实践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当你找准一个方向的时候,生活自然会回馈给你新的可能。

你的人生中也有这样的物品吧,小时候获得的三好学生奖状、第一次收到的情书、朋友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旅行过程中淘来的各种小物、还有自己各种爱好实践后留下的物品……生活中的幸福感就来源于这些小物件所保存的回忆中,但当这些物品一股脑堆积在生活之中,它们又严重阻碍了日常的幸福感,找不到的必需品,兵荒马乱的打扫清洁,甚至还有经济上的负担,囤积的乐趣远比不上我们为之付出的精力,因为每件所有物都会消耗我们的日常精力,有时候幸福感就渐渐变成一种生活的负担。

在断舍离之后,人们也开始反省,我仅仅是将这些东西收纳起来,它们仍旧占据着自己的生活,纷繁冗杂的状态并没有退场,那么是不是就到了需要舍弃一些物品的时候了。极简主义者开始重新定义必需品的概念,对自己的物欲重新洗牌;他们的家里空旷得仿佛有回声飘荡,但也收获了敞亮与安宁;他们梳理自己的收藏,也保留了为数不多的挚爱之物……当你只有为数不多的名额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所爱与所求,生活也进而变得豁然开朗。

当然,乍一看到这样空荡荡的家的时候,总是有些不适应,仿佛原本熟悉的生活以下掉进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而且大多人最终都要和家人一起生活,极简主义者又是怎样与家人之间达成和解的呢?在《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中,每个受访者都提到了这样的话题,对于爱人与孩子的生活,是否也要践行这样的极简主义呢?尤其是对于还没有健全世界观的孩子而言,极简主义一定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观念,又怎样让他们明白生活其实有很多种选择,极简主义只是其中一种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看到阪口优子对于丈夫和两个孩子的态度,好像极简主义这件事也变得更加豁然开朗了,阪口优子的两个孩子中,儿子会主动选择极简的生活方式,但女儿则更注重整理和收纳,但一家人的价值观之间并没有冲突,反而非常融洽地进行了互补,这样的生活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空无一物,更展示了内心的充实美好。

我想,每种生活方式都没有什么对错可言,我们对生活的践行不过是在实现我们自己对人生的预设,只是每个人生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追求,对于体验型的人生,每种选择都无可厚非,而最重要的其实是如何让自己与所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无论是极简还是极繁,都要热爱自己的生活。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六):你真爱空无一物的生活?

  

作者:弥生

不知从何时开始,周围开始流行起”极简主义“风潮。大家争前恐后的开始”断舍离”,仿佛扔掉暂时用不到的身外之物,就可以连身心也变得清净起来。我呢,也掌管着一个小小的家庭,对它充满热爱。平平凡凡的自己心里却总想来点特立独行,让自己的小窝也变得与众不同,和婆婆妈妈的传统家庭彻底区分开来。看着日式收纳那种近乎变态的整洁,我心生艳羡,或许这就是我梦想的家呀。

摄影:弥生

作者: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 出版社: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原作名:「何もない部屋」で暮らしたい 译者:白娜 出版年:2020-12 页数:128 定价: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05749757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由“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随机采访了10位极简生活居者,在深度对话后,探寻出了他们的极简生活之路。内容包括10个家庭的介绍和生活者的访谈。照片和文字一如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一样,简洁平和,像看杂志一样,茶余饭后,很快就可以翻阅完,毫无阅读负担。不是天生派极简主义者的他们,在追求自己觉得舒心的空间和生活时,正好形成了这种生活状态,渐渐过上了空无一物的生活。

书的开始,以一位因为震后感悟而选择极简生活的女孩开场。“我的简约生活并不是将所有无用的东西全部排除在外,而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上,用人生旅途中邂逅的能带来幸福快乐的物品装点房子的各个角落。”她在采访中表达的观点也是人到中年的我正在践行中的。选择贵点的、耐用的物品,会给人带来珍惜的乐趣。相比于日日新,充满自己印记的独一无二的物品才是弥足珍贵的。

摄影 弥生

随着采访的深入,面对书中的很多的观点我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公司职员肘先生的家里,厨具只有一口锅,一把刀和一块砧板,餐具更是精简到他和女朋友各一套。时至今日,烹饪除了是生存必须之外,更是生活无上的乐趣。汁水在牙齿咬合中迸出、炸过的碎片在嘴巴中发出咔嚓的脆响、糯米和牙齿交融的粘腻温柔,这才是煎炒烹炸料理艺术带来的享受呀。而餐具,则是承载料理艺术的舞台,用美好的色彩和温润的材质传递幸福的味道。我自己的生活可决绝不同意只用一套锅和餐具就潦草的应对一日三餐问题。

小荻女士偌大的客厅里只有一个茶几,而小豆女士的卧室则是空无一物,褥子寝具白天全部塞到柜子里去了。这样的极简生活因为太过一览无余,反而需要加倍打扫。没有了桌椅板凳的遮挡,透过光线就可以看到平面上的灰尘。书里的图片一页页看过去,更多的是一种类似浏览样板间的赞叹声,整洁却遥远,少了生活里小琐碎带来的暖意温度。

摄影:弥生

我喜欢橘色的灯光,夜幕降临代替阳光带来融融暖意;我喜欢傍晚时选择适合的餐具烹调拿手的菜式,随心用不同色彩的餐具搭配时蔬;期待看到先生一进门就吸着鼻子说“好香好香”时惊喜的神情。很多家庭的琐碎,不是凌乱而是记忆。静静的窝在沙发上,目光所及皆是过往里美好的故事。

书里的十位主人公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感到幸福。我也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梦想的家。

其实,空无一物的家,固然干净。接待客人的时候会迎来许多赞美,拍照时候会有很好的“无印良品”风,然而家的味道,未必真有。所以,不管哪种生活方式,用积极的心态,在喜欢的事务包围下生活,就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出品:海阅会 × 柒溪書社 策划:司空 作者:弥生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七):选择极简,高效工作的法宝

  

我的同事小青,最近天天都被领导骂,原因很简单,小青总是丢三落四的,工作上纰漏不断,我们的领导本来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日积月累,更加是要火山爆发。这不,小青又在微信里找我吐槽。实话说,我也看不惯小青的状态,不仅仅是工作上,她的工作桌面,按照我们老同事说,简直就是一个掩体,反正各种纸质的文件纵横交错,简单一个字:乱。直接的后果就是:什么都找不到。为了她工作上的事情,我也试过红了一两次脸,但是她确实就是这么乱的。还有一点,小青很喜欢囤积,其实也是一个90后,经济条件也很好,反正她就有这种习惯。

趁着她今天又来吐槽,我赶紧送她一本书:《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其实我自己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因为书中结合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的10位极简主义者的实际,还有他们家里或者是工作间的实物图片,通过他们的心路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是如何走向极简,如何布置极简,还有就是各自从极简中收获了自己的安静人生的。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的主人公有漫画家、公司职员、生活规划师,还有家庭主妇……他们的人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没有进入极简生活和工作之前,各种的焦虑和不如意,在经受了人生的挫折后,他们开始检视自己,然后尝试极简的生活,有些朋友甚至是家里客厅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却说自己前所未有的满足,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顺利。

我自己是已经参照书里的介绍整理自己的家,还有工作位置,得益良多,所以我也希望小青能从这种杂乱无章的工作中走出来,起码是不被领导骂,也是一个好事吧。

打开《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我赶紧先和有阅读困难症的小青简单介绍一下书里的内容:

一、 极简到底有什么好

几乎是异口同声,《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的所有受访者都对极简生活赞不绝口。让自己拥有的物品减少,进入了极简生活和工作后,大家都觉得压力慢慢减少了,注意力集中了,人自然就轻松了很多。无论是和伴侣分开的,还是家里新增了成员,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无一不觉得极简带来了更加宁静的生活。

我回想一下我自己也是。我日常工作很忙,所以各种收文,转发,都是多得不得了,再加上我还要写,特别是刚刚开始做文字秘书的时间,前任又留下了一堆纸,所以真是一团乱麻。我自己后来慢慢的收拾,然后我看了《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后,按照文中的极简者的做法,尽量做到桌面减少杂物,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自然就觉得工作得心应手了。

二、 极简带来的时间管理法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不止一位极简者提到,当自己的物品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需要管理这些事情或者物品的时间也减少了。东西少了,最起码是打扫的时间也少了,这几位极简者有些还是要经常搬家的,极简后搬家就更轻松了,收拾一下子就完成了,轻松进入新居。

在进入了极简后,不少极简者,有时收拾物品只需要短短的五分钟,这样有些极简者还通过自己如何极简,开展了副业,向网上的其他朋友介绍自己的极简之道,不仅仅是收获朋友,还收获了自己的副业成长。这不得不说是因为时间管理得当。

三、 我们不是物质的标签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有位极简者提到:利用物品夸耀自己的,是降低自我价值的行为。其实我和小青都是差不多的一类人,我们两个都很喜欢买买买,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是被物质簇拥的感觉,让我们两个有安全感,盈余的物质表面上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满足。

自从我按照《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的教法,特别是同类的东西,比如说冬天外出的外套,我就只有三件:棉质、毛呢和毛衣的各一件,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足够了。自打这样,我的衣柜也不再是杂乱的,以前上班,哎呀,这件衬衫找不到了;哎呀,那条裙子又不知道塞到哪里了······现在好多了,清清爽爽的衣柜。

另外《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也说到,如果一件东西,你不确定是不是必需品,那就不要买,这不是延迟满足,而是你都不需要。我现在也是这样操作的,包括我的工作文具也是这样,过去我很喜欢各种的本子,各种的笔,现在减少了,反正笔就一定要写完再买新款、本子就也只是用一款,也必须是用完一本才能再买一本。自打这样以后,我的工作桌面不仅仅是整洁了,重点是要找什么都是容易找到,毕竟是只有那几样。感觉从根源上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心里闹哄哄的感觉,就算我领导再怎么各种严标准、高要求,感觉也就是静静的做完交货,再也很少被她催得手足无措。

小青听我介绍完,感觉她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她马上就照着《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里面其中一位极简者的桌面,照葫芦画瓢的收拾起来,然后我亲眼看到她翻出了一大堆废纸。这不,这些都是以前的没有的稿子呗。

其实《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不仅仅说的是一种物质上的极简,重要的是,这种外部的极简,会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让我们更容易专注到自己应该重点考虑的事情上,减少了物质的束缚,人不仅是变得清爽,重点是极简渐渐抚平生活或者工作上的不顺。极简它不仅仅是带来高效的工作,容易把控的职场之路,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在物质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平衡。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八):空无一物是安宁

  

极简生活,并不是让你舍弃生活的乐趣,而是帮助你摆脱物质的束缚。——题记。

最初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会有这样的疑惑,空无一物是否就是没有物件的程度?开篇的序言就为像我这样困惑的读者解答:书中提到的“空无一物的房间”,指的是没有任何无用之物,只有喜爱之物的房间。在书中翻阅读到的10位践行极简主义生活的人的房间,着实很像样板间的房间,除了必要的喜爱的物品,其他的一概都被精简又好好收纳起来了。

这10位极简主义生活践行者的职业不尽相同,有公司职员、生活规划师、家庭主妇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精简生活必需品,创造高效幸福的生活。

⭐说起为何成为极简主义生活的人,他们的理由非常多样:

○搬家(越搬家发现要收拾和搬动的物件越多。每当要搬家的时候就会后悔为什么不提前把一些不用的东西整理处理掉或者送人。不精简搬家的话,费时费力又费钱。)

○失恋(前任伴侣过往美好记忆的礼物和纪念品需要处理。有关情感的物品纪念品相对鸡肋。看着它们会想起往日恋情,情绪会变得反复多变。)

○离婚(跟失恋同理。有小朋友的话大人还得处理小朋友的玩具和日常用品。)

○地震(堆了好多东西的房间在强烈震动下全部倒下来。家中为此变得更加凌乱。当下必需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着。)

我没想到的是,地震也成为了他们选择过极简生活的一大理由。几年前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让第一位受访者缓莉舞老家的祖母遭遇了危险。长辈们从小就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用着什么都不舍得扔,致使家中杂物堆放太多。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警醒着那些人们,东西太多会容易倾倒,特别会伤到家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而他们最急需要用的手电筒,却在紧急关头不知去向找不到了。

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真的深有同感。家里也有很喜欢收集各类memo还有现在用不了的台灯等小家电的爸爸。(我每次都很想偷偷地把那些已经坏掉的小家电或者看着没有用处的小纸片扔掉,但是怕爸爸发现会痛骂我。)上次他要翻找需要的小纸片,却发现自己的抽屉满是乱七八糟的没整理过的memo纸(连路边派的名片也塞里面去了)。

⭐精简生活,从这里做起。

虽然自己尚未处在以上的任一状态(也并不想处在那样的状态),但我还是想要让自己生活的空间像书中受访的主人公们一样精致整洁又空无一物。该是时候好好参考他们的做法了:

○单纯弃物

超过一年以上没有穿过的衣服就可以选择捐旧衣服或者送给有需要的人。处理掉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如何用一个东西替代另一个东西。剔除可被同款替代的东西,整洁简单随之而来。

○精简衣物,实现“私服制服化”

“穿着真正喜欢的衣服,就可以度过开心的一天。我们的目标不是买衣服,然后再扔掉,而是真正地享受时尚和装扮。”

○尽量少在地板上放东西

关于这点做法,我暂时还是做不到。我的房间的地面上开始堆积了非常多纸箱装着的还没读的新书。我大致想过,如何才能减少在地板上放东西,或许只能把书柜或者其他能腾出空间的地方腾出空间放新书,又或者以更快速度读完新书送人或出掉。这可能才是解决我房间地板上放东西的唯二方法(苦笑)。

○精心挑选私有物品

这点与消费观和物品使用寿命相关联。在自己所需的物品上选择经久耐用又在自己能承受的消费范围内最好的。精心挑选的结果是,这件物品能陪伴你很久很久。(这跟花小钱买便宜货是一样的意思。并不是说便宜没好货,只是便宜的物品很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坏掉需要替换。这就需要再花时间和金钱去购置新的同款替代。)

○物品保持统一感和可视化

⭐极简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我原本只是想过极简生活能减少购物欲望、必需物品可视化和收拾心情。是书中受访者告诉读者,践行极简生活可以提高打扫房间的效率(外置物品减少,空旷空间变大,打扫难度降低)、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夫妻分工打扫变得不会互相推托)还有个人能腾出更多时间经营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的长处(这点我确实很惊讶!高效带来更全方位多领域的个人拓展)。

这样看来,极简生活主义带来的不仅是低欲望的物质需求,还有更多空余时间的自我发展。用极少的物品满足幸福感的最大化。我亦想高呼,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九):庆祝2021就要“买买买”?对不起,舍弃才是为了从“心”开始

  

01

时间过得好快,过完圣诞,转眼就是元旦,2020年马上就要结束了。

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是和家人围坐一起,边讨论边看跨年晚会?

和朋友在餐厅小酌,共赏窗外的烟火?

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方式,我都真诚建议你,其实可以用“断舍离”的方式,来接纳新的时刻。

“断舍离”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日本。别看现在我们对日系家庭的印象,是整洁、一尘不染。其实上个世纪,他们也是很爱囤积物资的。

后来,随着经济的衰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房价昂贵的屋子被不需要东西占据,其实是更大的浪费。

家,是我们心灵休息的场所,应该是舒适、整洁的。如果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平米空间,堆满了瓶瓶罐罐,那就是对生活的亵渎。

《整理术》一书中说:

“每收拾掉一件物品,就感觉似乎打开了一扇沉重的窗户,阳光瞬间洒满了房间。”

断舍离,与其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如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选择断舍离的人,真的会更开心吗?他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读一读这本《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他们书中并没有大肆鼓吹自己的理念,而是记录了10位“简约生活家”的个人经历,深入展现了极简生活对个人的影响。

他们中间,有普通上班族,也有自由职业者;有漫画家,也有家庭主妇。但是每个人都品尝到了从“买买买”,到“空无一物生活”的转变过程,也都从中收获到了幸福与爱。

02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荻的人生改变。

小荻是位公司职员。婚后的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但是离婚后,当她需要把个人物品搬回老家时,才发现根本办不到,因为东西太多了!

父亲开来的小汽车,只能面前塞下被褥和极少的行李。为了赶紧搬离,小荻一口气扔了好多东西,也从此开启了她“极限生活”的按钮。

学会取舍身边之物以后,小荻发现自己的时间都变充裕了,因为生活变得简单。因为有了空出来的时间,她又变成了兼职插画家,享受极简生活带来的美好与从容。

03

也许有人说,极简生活,不就是不买东西么?其实这种理解过于偏颇了。

我们要做的,是整理所有的物品,过期的要扔掉,没用上的抓紧用。如果有些东西,已经完全用不上了,可以进行捐赠或转送他人,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超商便利店的免费筷子和吸管、 早已不再用的电子产品和五花八门的数据线、 冰箱柜门上的快餐外卖单、 从未使用但感觉未来会有用的廉价小赠品 ……

让我们的整理时刻,变成一次次反思的过程。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学会取舍身边的物品,入手每一件东西都仔细思量,也会避免自己陷入“买买买”的物质黑洞,不把钱浪费在身外之物上。

这将是一个无比正向的循环。

写在最后: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曾说: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在商家鼓吹消费主义的今天,“囤积癖”成了很多人的通病。

在他们眼中,购物节、双十一下单的书,就算在书架上落满灰尘,也总觉得某一天会读;

躺在收藏夹里的各种讲座、视频,就算课程失效了,但是点赞的那一瞬间就彷佛自己学会了;

跟着大V、网红买的同款衣服,明明知道不适合自己,还是安慰说哪天瘦下来就会派上用场。

关键问题是,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呢?

不管是书、衣服,还是其他东西,囤积并不代表拥有,更不代表珍惜。

“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学会人生取舍,不仅会释放你的房间,更会释放你的大脑。

不信?那就试试看吧!

  《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读后感(十):极简很难吗?这10个日本家庭的极简方式值得每个极简主义者学习一下

  

在豆瓣上各种省钱小组不断兴起的今天,断舍离与极简主义理念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凡是对极简主义略做过一些了解的人都晓得,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金钱、精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更能将我们有限的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极简主义好处多多,但问题也是有的,那就是如何实践操作?具体说,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断舍离,怎样实地践行极简主义?

借助于网络的便利,许多收纳整理达人对此专门开设网课传道授业解惑,有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忙不迭地跑去花上三位数的钱报课。

不过少年且慢,先别忙着花钱报班,先来围观一下别人是怎样断舍离的更能有所收获。

要践行极简主义,真正是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事情。

我国彼邻,对于任何事情都喜欢提升至“道”之层面的日本,专门有日本极简生活研究会这等专心研究如何让人们更好的过上极简生活的研究会,此会专注于研究各种极简生活方式,致力于把实用有效的收纳技巧带给广大读者,让每个人都能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该会出版的新书《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便是选取了10个普通日本家庭践行极简主义的实际操作范例,向读者分享他们贯彻简约生活理念的原因、过程、方式,以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向读者们科普如何通过“极简”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更有质量一点,打造属于自己的极简天地。

从内容上讲,我们也可以将这本书看成10位极简主义者的访谈录,这10个范例中的极简主义践行者们背景不同,身份不同,书中选取的人,有些是漫画家生活规划师,有些只是普通职员,家庭主妇,有些是极简主义者,总体来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罗大众。

因为大家所面对的问题不同,所以选极简生活方式的原因也大不相同,有人是工作压力过大,想给生活留出喘息的空间,用极简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减压。有人是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腾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孩子,甚至有人是因为家中老宅地震时,家中杂物太多,真正需要的手电筒、收音机难以找到,物品从高处掉落还给家人造成伤害时,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而且被杂物包围,会有殃及生命的可能,于是一下由囤积者变成极简主义者。 许多人将断舍离,简单理解为扔东西,极简主义就是空无一物,其实不是这样,极简主义是通过一种极致简约的生活,收拾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和思绪。在极简主义者看来,看清事物本质,不再去做无意义的事,积极对待人生,正是极简的生活方式带给了人们正向力量。

在《我选择空无一物的生活》中,虽然每个范例中的主人公选择极简生活原因不尽相同,但大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物品简单房间空旷的极简主义生活。在对自家进行过极简之后,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有了明显变化。

有人通过极简生活,感受到正面影响,压力得到舒缓,内心变得宁静,注意力更加集中,不再与他人攀比,可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有人在贯彻极简以后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家中没有多余的杂物很干净,放着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觉得每天在喜欢的事物包围下生活就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有人因为贯彻极简主义以后生活变得非常简单,时间上也变得充裕许多,可以重拾自己以前画画的爱好,也有时间写博客了,内心变得更加充实不说,还得到了撰稿人的工作。

有人在办公室也进行极简,对大部分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极简后可以在任何场所工作,提高了注意力,缩短了工作时间,简约的办公环境提升了自身工作品质,工作效果也比以前好很多。

有人将房间中的物品大幅减少后,生活也变得轻松很多,以前堆积的东西越多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现在搞卫生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必需品维持在最低限度也没有任何不便之处,还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人践行极简主义后,不再轻易被广告杂志诱惑,对于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界限更加清晰,只专心于思考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少了很多日常支出,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省钱效果。

有人对家居环境进行极简以后,空闲的时间多了很多,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到个人爱好上,学会如何高效生活后,日子也变得比以前更轻松了,于是开始更积极正面的看待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生活的压力也在不断减轻。

可以说,这10位工作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自身各具代表性的通人的断舍离过程,为我们有图有说明的演示了一番如何走出脏乱,让自己的家、自己的心达到极简的过程。

如果说这本书与诸多讲述极简生活方式的同类书有何不同之处,或许是,因为这次出现在书里给大家做演示的人由以往经常在各种收纳书中做主角的专业收纳师,比如近藤麻理惠、山下英子,一变成了和我们一样的普罗大众,所以他们所分享的实际经验更具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因为每个当事人背景不同,操作方式不同,所以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可以借鉴的东西。这就让读者在阅读时见到与自己情况相近的范例时亲切感倍增,且更容易将书中的操作实践到自家生活中。

许多以往看了那些专业整理师的论著后大呼“这个太难了,我实在学不来”的读者们,不妨来看看这本超级接地气的极简生活指导书,把生活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让自己在极简的空间里度过更多美好的时光,也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新的转机与希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