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锦集

2021-02-01 00:53: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锦集

  《花甲之年吃花甲》是一本由张弛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一):宋朝趣事多如毛《花甲之年吃花甲》

提及宋朝首先想到的是比大清开明,比大唐富裕,比大汉繁荣,然经济强势、文化巅峰、军事孱弱同样也是宋朝的一大弊病,可以说宋朝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抛开军事方面,它的文化底蕴是其他朝代无可企及的存在,而宋朝年间的雅俗趣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作者张弛在《花甲之年吃花甲》中通过对李清照流寓生活的追踪和描述,并以此为线索,对宋朝的审美进行了重新审视。让我们通过本书对宋朝的绘画、汝瓷、园林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宋朝的军事、医学、货币以及交通方面加以阐述,继而从中一窥大宋王朝由盛至衰的全过程。

在宋代,文人尽得时代之幸,朝廷“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使得他们有极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在宋朝武人一旦犯错轻则受罚重则砍杀,而对文人却无比的宽容,甚至有些君主可以容忍文人与之嬉笑怒骂,最严重的惩罚也只是流放而已。

宋代文人很多都是艺术家,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面对纷扰的外部世界,他们还多存隐逸之心,热衷园林艺术。

在这样对文人如此宽容的时代背景下,在宋朝的历史当中出现了许多的杰出诗人,例如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张先、晏几道、秦观、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纲、李重元、孙光宪等。

其中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生平最为精彩。宋代王灼曾评: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在众多历史评价中不论是古代亦或是现代,对于李清照的才情无人质疑,但是其晚年生活却成为一生中的污点,甚至有人称之为好饮好赌好色,中国一千年来第一风流才女,然李清照的才华,李清照的家国情怀,李清照的胆魄骨气,足以让那个时代失色,风流无二。

跟汉朝比,宋朝无内乱。跟唐朝比,宋朝更繁华舒适。跟明清比,宋朝更开放平和。宋朝是一个不太强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二):《花甲之年吃花甲》

  《花甲之年吃花甲》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讲述了宋朝的很多故事,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李清照和清明山河园,因为作者张弛本人对李清照有一知半解,所以书中对于李清照重点描写。 说起李清照,记得初高中读过她的一些诗,是婉约派的代表诗人,有好几首因为爱情的诗,具体的名字不大记得了。 书中获悉,李清照与赵明诚并不富裕,虽然赵明诚后来做了官,但从描述中,李清照买东西有时还要去典当一些东西,才能去买,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是因为在相国寺赏花灯相识,早年间,赵明诚曾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故一见其人,便产生了爱意。 因为李清照个人原因,赵明诚纳了一个妾。可想而知,李清照以后的生活,她的诗词我们也理解这爱情之苦了。 李清照旧居在章丘市,2017年并入济南后,章丘从县级市变成了一个区,可以说变大了呢。济南内百泉争涌,享有72泉之称,其中章丘就占了好几个。 读完此书,获得了很多知识,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看过也听过吧,但是至今为止,我才知道原来清明上河图共824个人物,每个人都有名有姓,其中还有大辽和西夏,高丽密使等等,如果对于宋代有一定的了解,你会发现,宋代其实挺富裕的,传承了很多代,但也创造了很多东西。 清明上河园建立在黄河的边上,据说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图建设的。张弛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最近几年,上次来已经有十余年之久。看来,清明上河园早已建立,其中还有很多游乐项目,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好了,咱们来说说宋代,在《中国灾害通史•宋代卷》有详细的记载。书中共用了接近4页的字做了详细介绍,关于历史,还是要了解的。 宋代可以夜晚出来,而且宋人花钱,不管是什么阶层,花钱都大手大脚,甚至钱不过夜,甚者,钱花光了,去当铺把衣服和值钱的东西当了,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西湖边上的当铺就是为了这些人开的。 曾经读过一些宋代的书,但这本介绍宋代的书其实真的不错,有很多干货,而且我也记住了。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三):宋代女词人的别样人生!

  最近决定二刷《知否,知否》,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剧可以看,明兰和二叔的故事还是很有看头的,最起码集数够多,剧情方面也比较丰富。新上映的《有翡》,注水也有些严重,男女主的配音也没有选好,等到把所有的集数都养起来,在一起刷完。 提起《知否,知否》这部剧,除了故事情节外,还有便是这首诗的作者李清照,毕竟也是大宋才女,好的不仅仅是出身,连才华也是不在话下。对于李清照,中学生实在再熟悉不过了,她的那句凄凄惨惨戚戚,以及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每月语文古诗词必考之一,当然,很多人会认为能写出这么温婉哀怨的诗句,莫不是一个每天躺在榻上,需要吃冷香丸,按时灌汤药的弱女子。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你对李清照这个宋代女诗人还不算太过于了解,这位宋代著名Rap,不仅仅能填词造句,那也是怼天怼地的一把好手,喝酒也不在话下,比他的丈夫赵明诚还能喝,而且还是一位赏雪小达人,一到下雪天,就穿的暖暖和和的,带着自己的丈夫去赏雪,可能是宋代既没有网络,也没有扑克,所以赏景来打发时间吧! 作者通过自己亲身参观李清照所生活的地方,来同步讲述李清照夫妇是如何相知相识以及日常生活的,看完觉得很有意思。 提起宋朝,还有一个和现在一样先进的设置,那就是夜市,在宋朝依然可以夜间来混小酒馆,当然对于一个吃货而言,如果有穿越的能力,除了想要去唐朝,那么下一个就是宋朝,因为好吃的也很多。

  这本《花甲之年吃花甲》便是讲述了一个流俗和不流俗的宋朝,我是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才入手这本书,我原本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吃货图鉴,或者是美食分享,比如花甲的做法和吃法,没想到是一本介绍历史的书,这本《花甲之年吃花甲》不仅仅介绍了李清照的故居,以及李清照夫妇的故事,作者还认为李清照写的那些幽怨的诗,并不是她备受冷落,而是她撒娇的一种形式,毕竟她也是曾经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书里还大体的介绍了李清照的平生。 当然,对于民间故事感兴趣的可以先看这本《花甲之年吃花甲》里的《骨偶记》,先看几个新奇的故事,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游历来走进不一样的宋朝,以及作者的一些奇遇。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四):易安的泪水你不懂

  著有《花甲之年吃花甲》的张弛显得老到而平实。不像一些老年文客,总喜欢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仿佛随着年岁的增长,成仙成魔,以说人话为耻,尽管全书有些寻章摘句的卖弄,但总归还是很有人间烟火气。

  张弛对于宋朝的喜爱,足见其是性情中人。即使想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却无奈菜香酒浓的诱惑。也许,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宵禁,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希望在欲罢不能的夜SHENG活中找寻苦趣。 历史,向来是任人打扮的不姑娘,不同经历、阅历、性情的人总能从历史长河中捞出一些适合自己品味的食材。张弛的“捕捞”无伤大雅,它不专注于山珍海味,而仅就花甲来助酒兴。全书主题统一,聚焦宋朝的风土人情,谈及人文的深层意味,尤其对李清照与赵明诚情有独钟。 研究李清照的文字很多,或许是因为性别原因,但关于赵明诚的探究就少之又少。通常而论,先有李清照,后有赵明诚,与古时男尊女卑的传统背道而驰。举证之例,往往来自文人小说或野史,姑且信之,姑且疑之。无论是比较文采,还是计量生活,二人不可并驾齐驱自是客观存在。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李清照写过很多诗词,一大半是压着赵明诚的,好比当世的笼中金雀,吱吱呀呀地叫着不停,无非是在彰显生命的鲜艳与活泼。然而,赵明诚终究是无法承受这份情、这份爱,养家糊口必然是男儿的责任与担当,哪有那么多花前月下,只不过将山盟海誓化作柴米油盐。留得住今生的清醒与坚毅,放不下来世的相逢与厮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面上看是叠词运用的最佳境界,实则是对文字的畏惧与反感。当建康成为了李清照的伤心之地,此去经年的回忆却无法抹杀,这才是最令人无奈的。没有赵明诚的映照,李清照余下的人生只能在痛苦与孤独中度日如年。反顾古今,生命有时如烈火烹油,有时如落花流水,美则美矣,则更多地基于旁观者的感受。

  以今人之目光,审视宋朝人,总能发现各种差异。不仅体现在遣文造句的习惯上,而且执着于吃喝拉撒的闲逸中。宋朝人在中华文明史中的标签是“文明”,而非“野蛮”,是“柔肠”,而非“侠骨”。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五):宋朝、李清照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引用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格的一句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经千载之演进,造极与赵宋之世。”

也许我这种说法很多人都诧异,“我们课本上都说了封建王朝最鼎盛时是唐朝!怎么是宋朝呢。”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首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或出现是在北宋年间,例如火药首次记载被用作为武器使用,是出现在《武经总要》里,由宋仁宗时期的曾公亮等人编纂。明确记载指南针的装置和使用方法的,是宋仁宗时期《梦溪笔谈》另外还有我们最熟悉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所发明。除此之外,唐代贞观之治时期,人口有300多万户,开元盛世也不足800万户,而到了宋代仁宗盛世时期,全国有1200多万户,仁宗在位的42年间,国家人口净增长379万户,光是这个增长的户数,就相当于贞观之治时期的总户数了。

此外在文人方面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出在宋朝: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作为封建王朝最发达的一个朝代,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都在那时到达了巅峰。然而美好可说非常短暂,1126年北宋经历了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一个从繁华到灭亡的朝代就此陨落,这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南宋的接手,由于皇帝的昏庸,政府的腐败,内斗严重,老百姓的生活苦难不堪。

而说起文人宋朝有个不得不说的文人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可她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与无奈。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的一生无疑见证者宋朝的繁荣到衰败。

《花甲之年吃花甲》中作者张弛对宋朝的审美进行了重新审视梳理。从绘画到汝瓷以及园林等,同时也对宋朝的军事、医学、货币和交通并通过对李清照生活的追踪和描两者结合述讲述宋朝百年兴衰,让人们从更多角度了解宋朝的这段历史内幕。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六):这本书走进李清照的一生,再现宋朝鲜活场景,和别致的风土人情

  

说到宋朝,肯定很多人会想到才女诗人李清照,想到她“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清新灵动,也想到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苍凉沉郁。

李清照笔下的诗词,前期和后期的风格是出了名的大相径庭。这主要和宋朝当时的动荡,以及李清照自身的经历变化有关。而《花甲之年吃花甲》这本书,追随李清照的生活经历而写,并巧妙地融入了宋朝的趣闻和风俗等,让我们得以从不一样的眼光看大宋,从不一样的视角了解李清照。

比如讲到李清照在明州稍做停留的时候,就提到了明州在当时的饮食:杨梅烧酒、猪油汤圆、臭冬瓜和臭南瓜,这些,李清照自然是吃不惯的。

除了吃喝上面的差异,明州的风俗习惯也让李清照觉得独特,就像大家过中秋都是在八月十五,而明州的中秋却是八月十六。明州人还习惯在冬至吃番薯,因为他们觉得这寓意着把一年的不如意“翻”过去了。

所以在读《花甲之年吃花甲》的时候,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李清照的一生履历,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宋朝鲜活场景的再现,还能顺带涨知识,长见识,了解到很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说来,宋朝的繁华还是让人羡慕的,比如在书中《相国寺》一篇中提到的每月五次的瓦市。那卖蒲合的,卖簟席的,卖时果的,卖珠翠的,卖书画的,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确是有不小的吸引力。

而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姻缘际会,其实也和这样的热闹场面有关,只不过那日不是集会,而是元宵节。赵明诚早就读过李清照写的诗词,自然也是对惊才绝艳的李清照欣赏已久,又恰逢赏花灯时,他得以一见李清照的模样,瞬间倾心。

后来俩人结婚后,也经常去相国寺旁的书画摊逛,有时候手头没钱,又心痒痒想要买点东西,就会去当铺典当几件衣物。像这样的琐事,在李清照的生活中虽然平淡,但却又是极其温馨,极其难忘的。

当然,对于喜欢李清照的诗词的,或许也能在《花甲之年吃花甲》中寻到更深的造诣。比如书中提到,李清照的诗词押韵,而且大都是按明水,也就是她的故乡的口音压的韵。在了解到这一小细节后,以后阅读李清照的诗词时,也许还会再多出一丝意犹未尽的感觉。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七):别样宋朝

  

花甲二字,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可以指,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有“花甲”之称;最后一个指的是我们平时常见的一种贝壳类软体动物,又称为花蛤。

《花甲之年吃花甲》一书,仅仅是书名,就出现了两各“花甲”,虽然读起来有点拗口,但却增加了趣味性。

作者为张弛,1960出生的,至今2021年,确实是到了花甲之年了。身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张老先生,著有长篇小说《北京病人》《我们都去过海拉尔》《琉璃琉器》,短篇小说《夜行动物馆》,随笔集《像草一样不能自拔》《发乎情止乎礼》。主编作家各式食谱《西红柿炒自己》《素食有素质》等。导演电影《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盒饭》以及编辑过剧本《修桥记》《抓捕戴炳南》,先后荣获了广电总局2014,2017的夏衍剧本奖。可见,张老先生在各个领域确实涉猎广泛,是一个多才能之人。

《花甲之年吃花甲》,张老先生将宋朝的雅俗趣事,开明、富裕、繁荣等都一一道来。用自己的观点将近些年关于“宋代”的热门话题,如“汝瓷”、《江山万里图》、插花、熏香等宋人之雅以及无论是艳俗还是恶俗,宋朝的地域歧视等等,都不避讳的道给读者,让我们见到“宋朝”的另一面。

提到宋朝,当然不能不说到才女李清照了。李清照不仅仅是著名的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更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用十四个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分具有独创性,渲染愁情,也十分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张老先生在“百脉泉”一章中提及,他游览了李清照故居,清照词园,漱玉堂、百脉泉、相国寺等。对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写作背景都有提及,这给想去李清照故居这一线路游览的书友备好攻略。

《清明上河图》的“马受惊”,徽宗通过这幅密集嘈杂的生活图画,与民同乐,通过花去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乐”。

书中的插图皆是关于宋朝的东西及书文字帖,有钧窑月白,有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南宋马远的《雪履观梅图》,辛弃疾的《去国帖》,欧阳修的《灼艾帖》等等,在看书休憩时,可以欣赏一下古人文墨的风采。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八):归来依旧是少年

  人到60该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刻,偶尔闲逛,闲聚或是闲坐时,会突然感慨前半生,回首往事种种。叹时光之快,生命之短。然而,有一类人例外,他们的生命就在于折腾,生命不止,折腾不息。张弛就算这一类人。张弛,生于1960年的沈阳京派作家。1979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他学外语,当导游,开古玩店,做编辑、记者,拍广告,写剧本,还演过电影,现在还涉猎纪录片和网络电影的拍摄。他的折腾并不是去追寻年轻的好奇与刺激,而是在这大千世界里,探寻将平淡无味的生活如何过得活色生香的方法之道。正因为他看过这世界,触摸过这人生,所以,他活得愈发洒脱。他深谙"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之理,故而,他将自己抛身于红尘,以"北京饭局西局局长"自持,享乐世俗,挖掘人生的每一点乐趣,并将这种乐趣体验的淋漓尽致。他就像我们常说的"老小孩"历经世间沧海山田归来依旧是少年。 《花甲之年吃花甲》是他在花甲之年算是为自己创作的新著吧。就像他曾经接受采访时说的,以前总想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所以说得多,但现在发现说得多不好,应该少说。因此,阅读此书时你会发现书中的主人公一半是张弛,一半是李清照。那一半的张弛一路南下,与友人聚餐,游玩景点,品味美食,感悟历史,感叹人生,这又何尝不是当年李清照的心路历程呢?年过花甲,却国破家亡,孤身一人飘零所以会写出"凄凄惨惨戚戚",但一路南下江南,风景优美,美食众多,还有三两好友以及奇异轶事,谁又能说明此刻李清照是否还是郁郁寡欢呢?只不过,欢愉是短暂的,前路是迷茫的。就像作者在花甲之年,也始终茫然得无所适从。因而,才会追寻李清照的脚步,去寻访宋朝的踪迹,这其中又何其不是在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呢? 就像作者介绍宋朝是优雅与粗鄙共存般,文人笔下的人物,事件,乃至作者本身及其文体风格都是"雅俗共赏"的,正如作者所说:宋代的雅,雅的让人绝望。它甚至没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却给我们解读那个时代,提供了一条线索。故,作者对于宋代雅俗的解读以及随处可见的插图都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为自己的转型之路留下了不限的解读。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九):花甲之年吃花甲:一场近千年的追星之旅

  《花甲之年吃花甲:大宋王朝的优雅和粗鄙》通过对李清照流寓生活的追踪和描述,并以此为线索,对宋朝的审美进行了重新审视。之前也看过关于宋朝的书,也对李清照的生活轨迹一知半解,和这本书比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以前看的书是以李清照一生的轨迹按时间先后写著,或者是由作品引出当时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和际遇,而这本主要是写了李清照的流寓生活,偶尔提及一些青春年少的趣事。作者顺着线索,一路寻找大宋的痕迹,带领我们看过清凉寺的汝瓷,章丘的泉水,相国寺的集市……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女词人: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正所谓字如其人,由词也可知人知事。

  相信很多人都是从语文书里知道李清照这个人的,伴随而来的是一首首惊艳的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绝句,后来敬佩称赞者如过江之鲫,如沈谦在《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李清照无疑是一位相当优秀的女词人,在封建男权至上的大环境下,还能以一女子之身在文化界占据不俗地位,实乃女中豪杰,我辈楷模!优秀的人,总是散发着迷人的风采,带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魅力,为此也给李清照带来了一段令人艳羡的爱情。据本书所知,元宵节时,赵明诚在相国寺结识李清照,知其文采,心生爱慕之情。回家便对父亲隐晦的说及自己的亲事:“言与司和,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其父思索三日,才知其意是“词女之夫”,遂到李清照家去求亲。是年,二人在汴京成婚,婚后二人琴瑟和鸣,令人称羡。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趣味相投,就算放在当代,也是一段佳话。

  《骨偶记》章节写了三个民间故事,奇异且流传甚广,带着一些神秘色彩。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都很简单,和邻居聊聊天,街上看看杂耍,玩一些小游戏等,科技的不发达导致人们的思想还比较闭塞,对于一些流传的神鬼之说深信不疑。当然,到现在对此看法也还是颇有争议,不过无法否认的是,从此间衍生出的神鬼故事,也是民间文化中一笔璀璨的财富。否则,后来备受欢迎的《聊斋》又是从何而来呢?

  书中穿插多地还有一些吃食,比如章丘的大葱,李清照途经明州时,有当地产的杨梅烧酒,第一次吃猪油汤圆,还有店家招牌菜臭冬瓜和臭南瓜,还知道了当地在冬至这一天吃番薯寓意着过去一年霉运“翻”过去的习俗。也提到开封和杭州饮食风俗的异同,杭州虽极力模仿开封,不过也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现在的杭州也算是弯道超车的成功典范了。作者每到一个地方,几乎都会谈及当地的吃食,或者是作者本人的食记,寥寥几语,透着烟火气。所谓大俗即大雅,简单的吃食里,凝聚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书章节取名多为三字,简洁明了,篇幅不长,茶余饭后可当消遣,文中所引用也多标有典籍出处,偶有一些附注贴在文后,解释或者扩展,有时最后还附上一张古物图片。虽然有很多注解图示,但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文中引用了一些文言文,没有翻译出来,导致我看的时候有些费解,还需要借助网络查询(也是我文化素养不高)。

  从绘画到汝瓷以及园林等,同时也对宋朝的军事、医学、货币和交通等方面有所涉及,作者把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以及宋朝的逸闻趣事糅杂在一起,相映成趣,来一场跨越近千年的追星之旅。

  《花甲之年吃花甲》读后感(十):不一样的宋朝,以及不一样的李清照

  

导语

宋朝这个朝代,总是会被大家赋予一些它们本来不拥有的东西。

而且事实上,宋朝确实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的。

比如前段时间开心爸爸看的关于宋徽宗赵佶的故事,这个因为靖康之耻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的皇帝,却又因为独创的瘦金体而被后人所熟知;比如文化的瑰宝《清明上河图》,从古到今伴随着这部绝世名作,有着很多的衍生创作,而且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更是指导了一大批的后代文学一书创作;比如很出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其所作词背后的意境,以及词人本身的思想境界都让后世研究的人们叹为观止,毕竟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思想确实是有点超前了;再比如宋朝的先进社会,居然有了夜市这个奇妙的设置,晚上大家可以出来赏灯看花喝酒打趣,这个在现在是平常事情的设置,在古代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这个朝代从皇帝开始就有点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争前恐后的去研究宋朝,以及宋朝的人,宋朝的事物。

而这本《花甲之年吃花甲》就是一本讲述宋朝的书,说实话这个书名很有迷惑性,开心爸爸刚开始的感觉就是这应该是本美食类的书,涉及到了海鲜以及大家对于食物探索的整个过程,结果一看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明明是本历史书啊!

跟随李清照的词,踏遍李清照的生活

李清照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女词人。

她嗜酒如命。

据史料记载,她活了73岁其中有60多年都是在喝酒中度过,甚至可以说这个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80%的生命都是在酒中泡着的。而且她写的70多首诗,有1/3以上的都和酒有关。

我们耳熟能详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的不就是一个“酒驾”后开船迷路了,然后把人家在那里睡觉的鸥鹭给惊醒了,并且吓飞了的故事吗?

所以,这个女词人其实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她是公认的才女。

这个身在深闺的奇女子,才华和见识却超越了很多同龄人。据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写过一首歌颂了平定安史之乱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寥寥几句就把那个宏大的场面,以及血腥的过程描述的栩栩如生,而且读起来有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满满的都是大场面。

然后当初才10来岁的李清照,看完了居然也提笔加了几句诗,作为对这首诗的读后感吧!其中就有这么几句: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同样的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同样是大气磅礴气概的表达,如果不说的话谁又能知道,这些词是来自一个10来岁的女孩子?

这种绝艳的才情,在李清照的词中比比皆是。至于那句更加大气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惊奇了一个世界的人。

她和赵明诚的感情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李清照的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及到了和赵明诚的感情生活。

那时候的人们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会像我们现在比较直接,什么“XXX,我喜欢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之类,但是在这个女词人的笔下,爱情还是那么的令人期待。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没有一个词说什么我爱你我想你,离开你我就茶饭不思,我们还是结婚吧之类表达爱意的话,但读后却满满的都是爱情的美好。

这其实就是她们感情的一个缩影,什么样的契合都比不上精神上的合拍,那种你懂我我明白你的默契,真的是难能可贵。读着读着让很多人都着实的吃了一口狗粮,变成了柠檬树下的你和我。

而这本《花甲之年吃花甲》就是作者沿着李清照的故居,然后通过一个个的民间故事,像是串珍珠一样,一点点的串起来,点点滴滴的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不一样的,一个全面的李清照,为我们用另外一种角度来讲述了宋朝。

这种随着痕迹写人物的方式,很是新颖,读来也很是有趣。

最后

说实话开心爸爸本来对李清照的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但是通过这本书,还是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人,以及事物都是这样的,当我们有机会去深入理解的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那个信息,而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