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摘抄

2021-02-05 01:32: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摘抄

  《不让生育的社会》是一本由[日]小林美希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一):我想逃避这个话题

  我是两个宝宝的职场妈妈,在没有任何人及机构组织可以给你兜底的社会,女人要觉醒,仅靠职业没有任何安全感,要做自己的事业,带领周边女性提升思维,自我觉醒,经济独立是一个女人最强的盔甲。

  说说我的处境,80后,大宝4岁小宝1岁,在一家小公司做汽车电器工程师,976工作制,路上时间一耽误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成长,内心愧疚,又不甘心全职太太,主要是经济实力也不允许,丧偶式育儿,不要嘲笑我,相信你周边90%是丧偶式的家庭。觉醒中,每天学习新思维新模式,决心做自己的事业,每人都不易,女人不易,男人也不易,生活就是让你不断选择不断精进,但别忘了生活就是谋生并好好的有意义的活下去。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二):不让生育的社会

  

选题很好,成书很差,相当失望!一度怀疑是不是书名起错了,不如叫《日本妇产医疗及育婴行业之怪现状》,不能或者说不敢生育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且错综复杂的,医疗只是其中之一罢了,用整本书大量的篇幅介绍医疗机构和育婴行业存在的问题对生育的影响不是以偏概全吗?更有几章还不断地出现相关医院或者机构的名字作为正面典型的举例代表,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猜测作者是不是收了钱在为企业做软文宣传。

“生育离职”“妊娠解雇”“孤独育儿”“职场流产”都是很好的着眼点,可惜作者没有抓住,反而罗列堆砌了无数个案,单单撇开最核心的思想不谈,写着写着就离题万里,难道实例不是用来当作论据佐证论述观点的吗?中心思想不突出,要这么多例子叠床架屋地摞起来有什么意思,反而显得文章又臭又长,毫无营养。另外,可能是职业病,我极力反对写报道或者调查报告时作者带入个人情绪,甚至对被报道或调查事件及对象进行主观渲染,如果想象力这么丰富以至于按压不住喷薄涌动,不如去写虚构作品更合适。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三):不是“不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不是“不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生育率问题是所有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生物学角度来说,有点残忍,一个族群,一个物种,不可能长盛不衰一直存在,不过人是社会性生物,面对这种问题一定会想要找到缓解问题的方法。 其实,和其他千千万万种问题一样,首先要承认问题的存在,这是基础前提,你承认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情,掩耳盗铃或者视而不见只会让问题愈加严重,成为沉珂旧瘤…… 正视问题的存在,然后才能够分析问题,想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解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是需要循序渐进,还是需要多方合作,但是好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抛开旧的传统,积极寻求改变,这是最为重要的,用开放的心态,用真正为民众谋福利的心态去设想,有些问题,就算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至少可以缓解。 总的来说,他们的现在可能是你我的未来,这个时候一味地强调集体主义忽视个体需求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让问题解决,相反的可能会让矛盾激化,可能会让事情向着更为恶劣的态势发展,从别人的身上预见自己可能的未来,然后去思考对策,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个人评分8.5分,推荐指数四颗星。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四):胡说八道

  前些日子 突发奇想特想生孩子 理由是:不想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羁绊,双方都能在恰当的时间段成长 待ta成人 我也有时间去再次体验世界 没事干时顺手开掉了这本书 前三章展示的是现实的生育社会 最后一章还是纪实系列老惯例呼吁人性的回归 营造适合生育的社会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 作为女性 生育或者拒绝生育是自身的选择 我不能讲自己的意愿强加到还未孕育的孩子身上 扶养孩子长大的过程 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对于孩子好像更加向往 但又好像里离得更远

  我试图想象 当我躺在手术台上分娩 医生告诉我 要开y或者剖宫产时的情形 突然就不想生了 我在医院可能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为了自己的宝宝拼尽全力 而只是一个工具 达成医院指标并且尽量创收的工具 我内心是抗拒这种场景的 尽管我非常非常理解医生的工作 但我不愿 在最幸福的生产时间里经历“屈辱” 在那个手术台上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类 只是一个繁衍的动物并将自己的生育过程无偿贡献给医生“观摩”

  但还好 对于孩子 我仍充满渴望 如果日后 有了宝宝 非要让ta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只希望 ta是健康的!

  “个体意识的觉醒终将促成社会的改变”

  21年的第一本书 沉重且深刻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五):《不让生育的社会》|日本不是女性天堂

  

刚看过喜欢的博主,kindle就来推荐了。

日本以前有个社会现实,曾经在中国舆论界很风靡,即“为什么日本人素质高?”——

日本女性追求高学历,却很大比例在家做全职主妇。由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种观念,可推想这样一位高学历的女性会带给孩子较高水平的教育和养育。……所以,从肚子里就开始抓素质教育的日本人素质高。

——这样的观点很洗脑了。日本的教育体系相对成熟,不仅高等教育叫教育,还有健全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日本的法律对个人“没素质”的行为要求十分严格,垃圾不分类或者买东西不排队都会收到严厉地惩罚。还有很多。

单纯从日本女性做全职太太就能培养全民素质高这一点就有些夸大了。事实上是不论哪个国家,仍然是经济决定行为。任何国家的女性都会面临无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问题,过去只要求女性屈居内室,相夫教子。现在不仅如此,还有女性要有事业,女性要兼顾社会责任,女性要家里家外两手抓。社会对女性确实是公平的,因为它要求你生儿育女履行“本职”(狗屁),又要求你功成名就不做寄生虫。它赋予你更多责任和义务,但本质上它最看不起你。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六):母与婴

  

本书的优点是揭示出女人做母亲前中后期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造成的困难。

各种论坛和生活里经常听到对“不想生孩子,害怕生孩子,产后抑郁,产后疾病,生育耽误事业……”的嘲讽。认为产后抑郁就是闲得没事瞎想,或觉得带孩子需要别人帮忙就是娇生惯养事逼的人非常多。

这本书里就以许多鲜活的真实案例告诉大家,生育中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女性对生育的担心和母亲身受的痛苦都实在而深切。

所以,请不要再以旧社会贫下中农母亲对生育和生活的隐忍为标准,来要求任何一位女性了!

弱点是受日本社会意识情态影响,整本书一直在讨论一些浮皮潦草的事件,而不探索找寻说明造成这些事实的根本原因。并没有点明症结所在——育儿并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 甚至在整本书里一直在强化一个观念——育儿是一个女性最重要的事,是一个女性能做的最伟大的,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事。把育儿的责任完全按在女性身上。男性神隐。 书中只用几句话提到:“父亲下班后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母亲的身心能得到一些休养。”“父亲休育儿假可以让母亲延续职业生涯,因为育后妇女在职场的表现更好。“ 其中有这样的潜台词:育儿任务是女性的,父亲为了家庭健康考虑来给母亲帮忙就太好了。 在对社会的呼吁中,也将照顾孕产妇和接受育后妇女工作当作善举,而没有将其当作现代社会中理所应当的行为准则。

书中也并没有对女性生育中身体巨变,生育后所面临的各种后遗症的描述,和相应的,对社会的要求。

所有呼吁都是:请帮母亲看孩子,请解决母亲就业难带来的经济问题。就好像成为母亲后只有担心孩子的身体状态这一件烦心事似的。

在健康关心方面,母亲被彻底忽视。

或者说,就好像本书代表的社会观察,其实只关心生育率似的。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七):一个“好妈妈”的生长所需

  这个时代,女性首次作为独立的个体而生活,并不是任性的体现。排斥女性怀孕的企业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价值。为了增加托儿所、创造让女性安心工作的环境,必须提升育婴师的待遇。不过,孩子的存在即意味着需要扶养,一味将孩子丢给托儿所照顾也是不行的。父母有责任扶养自己的孩子,为了让自己“做好父母” 实现工作生活的平衡,必须让男女共同参与育儿。 ——《不让生育的社会》小林美希 据报道称,日本年年出生率降低,不仅如此连结婚率也在下降,为此,日本政府于今年决定发放结婚补助金,最高为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9000元),除此之外也提高了剩余奖励。不过街头随机采访结果揭示这些经济支援的吸引力也不过尔尔。 想来也是,因为这一施政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未触及养育困境的本质,译文纪实这次出版的《不让生育的社会》一书则将整个社会环境中不利于生育的事实一一阐述。 首先就是职场对怀孕育儿持否定态度的居多,有四层女性只得“生育离职”,这其中有七层之后再难得到正式录用。这在只靠男人已经无法养家的时代,着实增加了经济负担,而60万日元只是杯水车薪。 其次,由于家庭组成方式由三代同堂像核心家族转移,甚至在大城市年轻夫妇远离自家父母的情形常态化,社区疏离,使得女性往往出于孤立育儿的环境之中,也让她们倍感压力。 其三则是现代出生的婴幼儿过敏现象频繁,患病率增加,加上之前两个因素,就让育儿更成为挑战。 此外,作者还详述了产科医生、护士和育婴师的人员配备问题和待遇问题,幼儿园和托儿所的乱像,以及因“便利”“效率”等思维方式影响而改变的育儿观念埋下的隐患,比如经常让学步儿童坐娃娃车,让小孩不接触外界更多窝在家里看iPad,会让ta更早骨质疏松,老后更容易失能。 我国之所以开放二胎,也是因为已经看到少子化的威胁了吧,好在相比日本,取得育儿假并不是那么困难,家庭内部给予的育儿支持相对也比较多。但生活成本的增加,育儿支持的商品化,育儿女性的孤立化都降低了生育意愿,尤其在当今社会,依然认为父亲是帮助的角色是极端错误的。《不让生育的社会》虽然说的是日本,但它从根本上提醒了育儿的本质:它并非一个独立事件,它需要整个环境的整备,我们如果需要社会多一个“好妈妈”,那就同时需要有造就“好爸爸”,“好社区”,“好育儿设施”的大环境。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八):也许会有一天,女人都不想生孩子了。

  

《不让生育的社会》

(日)小林美希丨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纪实丨女性主义丨采访录

译文纪实的另一本读物,打着女性主义的噱头,连封底的宣传也是选了一段煽动女性情绪的文字。实际上,书中对“不让生育的社会”的阐释远比宣传中呈现的要全面和深入。围绕着父母在生育中的困境(对女性主义的阐释大多包含在其中)、流水线化的分娩过程、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阻碍三个方面,讲述了先存日本社会中的生育困境,最后一章呼吁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对前三章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回应。

从内容上看,主题鲜明结构完整。但从实际的阅读体验上看,过于逻辑化的论述和大量的数据论证降低了阅读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感觉自己走在一个严格限制的方框中,就像读一篇流水线化的议论文,文字也没有纪实文学应用的灵气,难以让人共情,无法得到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甚至有点枯燥。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对婚姻、生育和职场之间的冲突理解的非常深刻。在就业中,多多少少也承担了些对已婚未孕的女性的歧视。书中也详细描写了这种冲突。“医学上的适龄期,恰恰是千佳小姐这样以社会人的身份在职场勇往直前的时期”。这样的社会,无疑是在逼迫女性做选择,选择生育的女性,若家中没有可靠父母的支持,势必要承担所有的育儿重任,而丈夫则会因为要养育一家人而更拼命的工作,进一步造成了“父亲缺席”和“孤独育儿。”,这又会引发女性的“妊娠抑郁”或“产后抑郁”,简直是多米诺骨牌般的大灾难。

而作为我自己,在面对国内的就业歧视时,选择在职场上投入更多精力,不过早的考虑生育事宜。我相信肯定有很多对职业生涯有要求的女性会和我做一样的选择,也不乏有更喜欢回归家庭,想要孕育宝宝的女性,两种选择都非常有意义。我看过大多女权主义者对步入婚姻,生儿育女的女性进行抨击,言辞激烈。其实,选择不同不代表彼此敌对,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出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更应该彼此团结,为不同选择的姐妹们争取更多利益,才是女权主义关注的重点吧。当有一天我们不再把枪炮对准异见者,而是怀抱真诚和宽容理解更多不同的处境,女性的斗争才可能有胜利的一天。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九):对抗生育困境,不只是女性的事

  

1.中日两国孕妇产妇和育龄女性遭遇的职场困境是相似的—— 比如,近日,因拒绝降薪,上海女员工产假后返岗被要求哺乳期每天手写销售心得,每小时600字,错别字罚款,重复语句罚款。还有大量未曾跃入公众视野的因生育或仅仅因为已婚未育遭受职场歧视的情况。 在日本,【以生下头胎为契机,有四成女性会选择“生育离职”,合计有七成女性处于待业状态。根据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第14回出生动向基本调查》(2010年)所示,这一状况已持续近30年,从未改变】 2.在日本,人与人之间维持着礼貌的界限感。但在面临生育问题时,这种“礼貌”反而体现出冷漠无情的一面。 比如,因为生孩子被同事和邻居孤立,同事会抱怨某位孕妇同事申请了生育假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国内绝大多数同事也会这么想)。 但被社区和同事(尤其是女同事)孤立?what?在国内绝对不可能发生!单位同期怀孕的同事彷佛自动结成了小联盟,产假归来母婴室的吸奶时光也是大家交流育儿的高峰期。在社区里,帮助带孩子的老人们会很快熟悉起来

3.书里好几位二胎孕妈,对生娃分娩毫无认识,夸张到上产床了还不晓得何为开指,自然会很容易出现诸如难产、顺转剖等分娩不太顺利的情况。还有因为对孕产育儿知识一无所知,间接导致产后抑郁、虐童的情况。 出现上述问题,固然有医院、社会关爱不够、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孕妈自己及其家庭也存在问题好不?自己不会了解下孕产知识吗?家人不知道做点功课,关爱孕妇和下一代吗? 4.中日两国的妇产科人士面临的困境是类似的:资深医生和助产士的经验不被重视,职业成长频频遭遇天花板,收入低工时长,医患关系紧张等,甚至妇产科女医生也会遭遇“生育辞职”等困境。 5.书里最让人感动的是达雄先生,他在妻子结束育儿假回归职场以后,对抗世俗的偏见和单位因循守旧的“惯例”,执着地申请育儿假,几经周折终于获批。他不仅从中收获了育儿的乐趣,也真真正正地体会到把育儿责任全推给孩子妈妈,对家庭和公司而言,都是不合理不划算缺乏同理心的做法。 期待中日两国能出现越来越多的达雄先生,家庭需要你们,孩子更需要你们! 6.生育不仅仅是女性的事。迎接和养育家庭新成员,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付出心血的。从孕育本身开始花心思做准备,医院、社区、工作单位乃至全社会都给予支持和必要的帮助,才能构建出适宜生育、适合下一代健康成长、适合职业女性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社会。 育育的最后一部分,爱婴医院的增多,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呼吁,职业妈妈小组的出现等,算是当下日本消极的生育环境中不多的几抹亮色。

  《不让生育的社会》读后感(十):选择不选择

  

随着各大城市都表现出生育率下降的趋势,这类话题也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关注。这本书还是很全面地研究了与生和育相关的各类问题,至少为不同性别、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一些相互理解并理解整个体系问题的契机,因此在得知这不是电视台团队出品而是独立作者的时候真的很敬佩。

图表好感up

女性事业家庭两难(至今当初综评面试的时候一个女教授就问我学医怎么平衡生育和事业,我说我学医和家长也说过不想要小孩,老师露出了迷之微笑)、生产痛苦且高风险、高龄产妇增多、人工授精重指标不重质量失败率高等等状况都并不陌生,书里则通过宽美、纪子、京子这些具体的名字将这些事实原原本本真真切切地呈现在面前。

国家政策都在通过层层转嫁回避问题,名为考虑婴幼儿教育的“延长育儿假”使得女性在求职和晋升时处于劣势,遑论政策与实际执行间的差异:许多领导都会直言要休假不如辞职,或者通过合同上的巧妙措辞让女性职工毫无选择余地。

产科医护的待遇和处境都甚堪忧,超负荷的工作和上级的KPI导致操作日趋流水线、人文关怀难以实现,身怀六甲的医生还在上门诊、流产风险极高的护士也请不到假,有素养的医护在面包和情怀间挣扎。而生产环节,书里的情况和国内现状也很像:能无痛就无痛、能侧切就侧切、要剖腹就剖腹,全上海只有红房子还有技术、还愿意做徒手转胎位,更多情况下孕妇和新生儿都不过是个需要速战速决的病案号。

仿佛整个社会环境都在对女性说:“这么担心小孩的话,让母亲在家守着吧。”

更令人悲伤的是,在她们被迫选择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后,才发现这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一系列艰难困苦的开始。丈夫因为一人承担家庭收入的压力而频繁加班无暇他顾,没有亲身经历也往往无法设身处地地体谅妻子的艰难;初为人母的女性缺乏经验和正规的教学科普,不是整日手足无措求助无门,就是在各类广告宣传中迷失了方向,婴儿本身的脆弱多变、家人和社会的期许、不健康的peer pressure,都在将她们逼上情绪崩溃的边缘;如果孩子有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母亲就更难了,从幼托开始的各级教育机构都会客气地拒绝孩子入校,24小时的看护和教育责任都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

于是很多母亲抑郁、情绪崩溃伤害孩子或者选择放弃他们,在儿科实习的时候,日常要给被遗弃的孩子们喂奶,很多罹患先天疾病的孩子就这么被抛弃,是父母责任感的缺失还是产前检查未普及,是经济还是社会包容度的压力?

仔细回想上面的每个问题,其实究其原因都涉及性和生命的教育、社会福利、医疗资源等等诸多问题,而通过作者的分析其实可以看出,这条关系链上,哪个环节都有不够。而这些环环相扣的“不够”,累积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家社会问题,落到每一个个体身上就如同泰山压顶,让人无力反抗。

都说产科是最幸福最有职业成就感的选择,因为这是医院里唯一常能说“恭喜”的地方。但是事关生命的大事如今看来也多有纠结痛苦无奈,好在作者最后还附上了传递了些许希望和经验的的学界研讨、社会团体的努力和教授的建议。这些个人和小团队的不懈坚持努力在这样的现状下,倒是反而更让人生出改变的希望。

毕竟我也愿意相信,个体意识终将改变社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