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培根随笔全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培根随笔全集读后感摘抄

2021-02-09 01:55: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培根随笔全集读后感摘抄

  《培根随笔全集》是一本由[英] 弗朗西斯·培根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培根随笔全集》读后感(一):永不过时的人生指南

  

永不过时的人生指南

有人说:“读一部小说,不要看他写到了什么,而是要看他没有写到什么”。那么,我想说:“读散文或者随笔,不要看他写到了什么,而要看他写透了什么”。在这本《培根随笔全集》里,笔到之处,心到之处,处处有共鸣,处处有惊喜。

这本书里,作者的文字看上去很随意:花园、建筑、朋友、学问、死亡等,字里行间透露着大家的风范。我想这可能跟他的出身有关。培根出身豪门贵族,而且热衷仕途并饱尝其苦。人在仕途中,巅峰时期的自己可能容易迷失自我,当他晚年脱离政治,最容易看见或者看透一些事情。在18章《论善与性善》中说:“我把善称为习惯,性善成为天性。它是心灵的所有品质中最强大和最高尚的。”作者在这里把善称为习惯,把性善称为天性,为善的倾向深深的印刻在人的天性上。在这里,作者引用了意大利的一句名言“太善良了,以至于无善可言”。这就话在我心里引起了深深的共鸣。让我想起那句“你的善良,要带点锋芒”。有时候,善良不能没有锋芒,否则真等于零。越是善良人,底线越要高一些,才不至于纵容他人。越是善良的人,越要懂得拒绝,才算是对自己的保护。在48章《论朋友与随》中,这样写道:只听取少数几个朋友的意见总是值得称赞的,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峡谷之中,才更能看见山陵的高峻”。这让我想起我们做人做事,不能高高在上,只有在最低处,才能看清楚人的真面目。看清楚这个世界究竟怎么样?在50章《论学问》中,作者对学问的理解可以用一句话“学问改变气质”读上去感觉千篇一律,在读一遍的感觉就是独树一帜,他说“读史可以明智;读诗使人灵慧;学数学使人缜密;学自然科学使人深沉;学伦理学使人庄重;学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短短几句话,可以让我们用一辈子去学习。这就是他文字的独特魅力。

谈瀛洲教授在序言中这样写道:“翻译的时候感觉文笔很密,密的叫人透不过气来。这种密的感觉,来源于意义的浓缩、思想的浓缩,差不多每一句都可以作为箴言。”人到中年,如同谈教授说的那样,对这本书的感觉是相见恨晚,感觉每一句话,都有价值,都值得一读在读。

“永不过时的人生指南”是对《培根随笔全集》最高的评价。“过时”这个词语太过残酷,不管是用来修饰容貌、服饰、思想还是理念。而弗朗西斯. 培根诠释了“永不过时”的意义,让我们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能在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指南中,找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都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这个冬天,夜深人静的夜晚,隔着时空,和培根进行对话,一篇篇有共鸣的文字,会让你感觉生活无限美好。

  《培根随笔全集》读后感(二):培根随笔,我们这个时代必须修行的智慧

很多人对于培根可能不是很熟悉,或者对于这个名字比较熟悉,而对于他的作品一无所知,而《培根随笔全集》带领我们了解培根留给世界的智慧,书中内容是他30多年的心血之作,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契合点,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而他更和我们熟知的“莎翁”被誉为“英国的骄傲”。而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到自我,对于那些误入歧途的人来说,甚至可以重拾人生。

正文部分包含他的59篇文章(第59篇《论谣言》为残篇),每一篇都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这些文章中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包含亲情、爱情和友情,还包含真理、宗教和死亡等,而培根在哲学方面有很大成就,这可能也和他的天赋有关。培根是热衷于做官的,当然他的志向不仅仅在于此,他在政治方面有很多的主张,他想通过著书立说来推行他的主张,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经历,使得他在思维和著作方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成就。而《培根随笔全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很短小,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字数是不对等的,每一篇都堪称经典,而对于我来说,有几篇印象非常深刻。

在《论友谊》中,他告诉我们,友谊的一个主要成效就是宣泄各种激情引起的心中的憋闷。这是友谊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有很多的药方可以养肝、健脾、舒肺,甚至可以活脑,但是没有了真正的朋友,所有的处方都是无用的,而挚友就是与你同笑同哭,可以宣泄心中的所有情绪,而无所顾忌,这是真正的朋友。而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有真正的朋友吗?我们有所谓的知己吗?也许你搜寻大脑中的所有记忆,真的找不到这样的人,这当然也不是我们的错,可能真的没有找到对的那个挚友,时代在变化,而人心不变的可能是极少数。我们希望得到真正的友谊,而这也需要时间。

在《论礼节和恭敬》一文中,作者告诉我们,要做到举止得体,只要不轻视它大致就可以了。总体来说,礼貌也就是表现得自然一些,而不要处心积虑一番,最终让人看出了破绽,其实这是非常可悲的。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不要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要学会为他人着想,另外,不要让自己成为马屁精,否则的话,会让人觉得自己太过随便。人的举止应当像身上的衣服,不可太紧,不可过于精当,而应宽松一点,便于活动。

虽然培根距离我们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文章还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以小见大,给我们人生以智慧。

  《培根随笔全集》读后感(三):一本永不过时的人生指南

  弗朗西斯·培根不仅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大文学家和哲学家以及历史学家和法学家,也是世界上所有爱读书爱学习的读者们所熟悉的大文学家,“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著名的格言就是他说出来的。

永不过时的人生指南

  这是作家帮经典名著精心策划出版的一本世界名著,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谈瀛洲翻译,谈教授的翻译别具一格,很有新意,读后感觉耳目一新,记忆深刻。特别是书本前他写的导读,短短几页就把这本书的浓缩精华都呈现了出来,如同他说“最喜欢培根随笔集的肯定是中年人,因为中年人有人生经验,知道培根的话的价值;最该读培根随笔集的是青年人,因为早读培根的话,人生也许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事实上确实如此,此言不虚。我读过后深有同感!如果你在人生低谷,这本书能让你脱胎换骨。这是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盛装出版的一本收藏和送礼佳品!全书纸张精美,字迹清晰,配了很多幅世界名画的精美插图,还有精美书签和明信片。

值得共读和收藏

  “ 一个人的心思如果都能出于慈悲,合于天道,行事正直与诚实,并以真理为轴而运转,那他就是生活在人间天堂了”这是本书第一章《论真理》里面的一句经典原话,这和我们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社会上很多人对人生漫长的道路感到迷茫,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好这一生,怎样才能有真正好的生活。看看培根说的这句箴言,简短有力,一针见血。大家如果都能如此的为人处世,大家就都能过上幸福而美满的生活,而我们这个世界也就变成美好的人间天堂了。书中第8章《男人该在什么时候结婚》所言“妻子是年轻人的情人,中年男子的伴侣,老年男子的护士”这句话更是精辟!第32章《论谈吐》里还有“人还得注意,要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说话时少提到自己,提到的话也要谨慎择言,涉及个人的话应当少说,出言谨慎,要胜于口若悬河”等等这些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读者来说确实值得借鉴,能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第34章《论财富》里有“不要追求用来炫耀的财富,而是去追求你可以正当地获得、有节制的使用、高高兴兴的分配、心满意足地留下的那种财富”同时他还引用西塞罗对拉比里厄斯·波斯图玛斯的精辟评述“他努力致富,却显然不是为了满足贪欲,而是为了获得行善的资财”他也告诉读者要铭记所罗门的话,不要追求暴富“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这些劝诫的话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繁荣的经济社会还是很实用的财富哲理。还有“不要计较小钱;钱财会长翅膀,有时会自己飞走,有时还还必须把他放飞出去,让他带回更多的钱财。”这是对待金钱财富绝佳的理财方式和经验。第42章《论青年和老年》里有句“但生性从容的人,年轻时就能有所成就,有激情和活力的老年人,其性情也适合从事公务”这是一句一语道破天机的话。读懂这些对人一辈子都有益处。第50章《论学问》里更有“学问可补天赋的不足,经验走可补学问的不足。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笔记使人精确。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不要为了谈资而读书,而是要为了能斟酌轻重、慎思明辨而读书以及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慧;学数学使人缜密;学自然哲学使人深沉;学伦理学使人庄重;学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学问改变气质。”等等这些经典的至理名言都是出自培根随笔集里。

处处都是箴言

  这本《培根随笔全集》是作者一生的智慧和经验的浓缩精华,作者一生勤劳好学,成就非凡并且处处留笔写下了他的这些宝贵经验。除了我上段节选的经典语录还有论真理、论父母和子女、论爱情、论宗教统一、论迷信、论游历、论友谊、论有息贷款、论人的天性、等59篇论文经典。涉及面之广,论述之精辟,总结人生之经验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这就是作者的伟大之处,他把他一生成功的方法和经验都分享出来留给了后人!

无所不及的每一篇

  这本书适合每个社会阶层,每个国家以及各党派人士阅读。开卷有益!每个人都能从本书里汲取无限的知识和经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