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100字

2021-02-10 00:1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100字

  《拎起寂寞的影子》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一):雨夜听林

  纠结一二点了30小肉串,在等待外卖的时间里看着林清玄《拎起寂寞的影子》,一本以‘寂寞’为名,却在字里行间透着温暖的小书。不同于‘菩提十书’中满溢的佛教气息,和后期‘大成自如’时那种璞玉般的抒情与美感。这本明显摘取自他人生早年,在报社从事记着期间,对台湾乡土的追访,有种初出茅庐的新嫩和认真。 在少年林清玄所描写的台湾人文中,我看到很多在大陆文化断代中遗失的人情,看到中华传统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中那些缺失和补全。也感受着一个青年用心关注社会,用心从事自己事业的那份真心。 想着他在早年,从杀猪铺子出来洗完手就扑倒案头写文章的经历,想到书中他采访刀匠,戏子,妓女……在乡间山林里却并没有什么区别般写下文章的自然。开始明白他曾说过的‘在内心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花园’。

  年少的时候看林清玄,中年的他给了我感恩感动与太多感念;青年之后再看青年的林清玄,他给了我很多真诚很多勇气很多启发。像是第一次看到的,他曾经喜欢过的,一个怀孕女孩‘小玉’,他也一直是真实的有着丰沛感情的,也会所有顾忌的人啊。人活在世,顾忌世人,顾忌亲朋,顾忌至亲,而无法做自己,那终归事痛苦的。终于不过是,勇敢地去奔跑,不顾一切地去爱。 感恩林清玄,总在我的生命明暗间,给以指引。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二):来自过去的守望

  对我来说,今年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学年。不论是《经典里的中国》,还是近期有点种草的白居易,虽然攀越文言文的“高峰”怕是不可能的任务,但那些韵味还是强烈吸引着我。一直觉得林清玄的文字中飘着一股禅味,一种恬淡、坦然的态度,文字本身就是一盏回味悠长的茶。

  从前读的林清玄都是散文,这次的林清玄感觉更偏带有个人情感的纪实。字里行间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城市化发展吞噬乡村的惋惜,对城市钢筋水泥冰冷的疏离感。我本身是一个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城市的人,对自然的了解十分浅薄,也没体会过真正的乡间生活。可以说我本身是习惯于也受益于城市化发展的人。如果真的长期让我生活在连交通都不是很方便的武陵农场,恐怕我会赶着回到城市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子柒式的生活看着的确美,可背后付出的辛苦也比常人多了更多。看她的手就知道,“悠然”有多不容易。

  城市化不仅是带走了自然和乡村,许多传统文化也随之逐渐消失了。皮影戏被电影院替代,信仰和祭拜被理性科学怀疑,对于从“过去”走来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可一味守着“过去”就真的好吗?

  传统文学因为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拒绝了像我这样读不懂文言文的读者,皮影戏因为其内容的(或者说形象?)疏远了观众,我想也许随着时间,如果只是固守传统,传统会变成传说。

  今年的阅读里,我尝试通过《经典里的中国》这样讲解版的内容读了《老子》《庄子》《诗经》。书后附录里是文言文的原文,我依然读不懂,但正文部分里作者对其内容的解读让我多少可以触摸到文字当中的思想。随着阅历的丰富,也许能够慢慢消化这些内容吧。有能力当然是读原文自己体会更好啦,可这种解读版对我来说降低了门槛,引起了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难道就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了吗?

  去年B站掀起一股文学名著热潮,诸多读书up都来分享名著阅读感受,我也从中种了不少草。有些名著因为时代的关系我的确是无法体会其中深意,甚至有些观点完全不能认同。可借这股热乎劲,让那些用来镇书柜的书们可以被翻开,能够被阅读,也是好事吧。部分传统留存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春节吃饺子,比如三伏吃面,但还有一些传统文化需要传播才能被世人知晓。看日剧的时候女孩子们会穿着漂亮的浴衣逛庙会,会穿着振袖和服参加成人礼,漂亮的传统服饰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国内也逐渐有了汉服热。这不也正是宣传的作用吗?

  时代跑得很快,社会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那些被留在了过去的传统如果想能够保留下来就必须也做出一定的创新。而如何创新,怎样宣传,正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三):台湾旧时光,挡不住的逝去与新生

  林先生的书,总给人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淡然。这本《拎起寂寞的影子》也是。这是一本缅怀回望的书,因为书中讲述的乡村和都市发生的故事,是即将要远逝的皮影戏,虔诚向妈祖进香的老人,小渔村里坚守的老师,还未商业化的如室外桃源的武林农场,在北投温柔乡的侍应生,没有中国内蕴的台北建筑等等,都隐约感到他们在挥手告别。这些时代的产物纵然是叱咤当时,午夜梦回之际,恐怕也要黯然。

  开篇的皮影戏,奠定了全书的基调。颇暮气的演出团队,连评委都不清楚皮影戏的审美,何况观众,大家像猎奇一样观看着。“地方戏剧的命根在民间,愈是通俗愈是大众化的地方戏剧,它的生命也愈能长久,反之,如果它失去了民间性,也等于浮动了命根,随时都可能灭绝”台湾最老的皮影戏师傅蔡龙溪接受采访时,说他90多岁了,收过9个徒弟,其中8个去世,还有一个也改行做房地产生意了,他本想培养自己的儿子,反被儿子说:“阿爸,你不要害我,皮影戏没前途了,你演一世人的戏有得到什么?”

  书中还有写了几个远离城市喧嚣和文明的小岛和乡村。作者对小岛的景色做了如诗如画的描述。在小门岛上的居民顺应大海的脾性,在贫瘠的岛上讨生活。稻田的周边,用珊瑚礁堆砌出正方形石墙,房子也是用珊瑚礁堆砌的,冬暖夏凉,经久不坏。目前生活了四十六户人家,男人出海捕鱼,小孩钓鱼挖蚵,妇女种植花生番薯。夕阳下,海边拾贝的女人,映照着斜阳红霞,美丽的身姿显得深刻鲜活。但在离岛上生活,也面临着教育资源缺乏的窘境。比如大仓岛上,那些老师来岛上教学,要么是退潮是涉水而过,要么涨潮时等船过来。

  在美丽的小乡村,美农小镇,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香蕉,稻米,烟草,大片的种植地像油画般,美农的格调不是高贵如兰,而似开在野风中的小花。这三样作物都要付出持久的劳动力获利确相当微薄的。他们培养下一代受高等教育。但是基本会留在城里工作。虽然也怀念故土,但对于一个落后乡镇,怀念又有什么好处呢。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着重写了城市的阴暗一面。在北投,允许卖酒卖唱卖笑卖青春。在浓妆艳抹的脸庞下,女侍应生每天和陌生人打交道,职业化的笑容,苍白乏味的生活。很多出卖青春并不是自愿的,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解救经济窘境的工作才选了这条路。面临废除女侍应生户的营业,作者是更关注她们后续的生存问题,但这并不是一纸废除通知可以解决的。

  在面临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些东西会随着时代远去,即使不舍,也挡不住历史的齿轮。会有新的文化覆盖,像层层的化石。这个过程也会产生一些毒瘤,能否转为良性,需要我们找到病根。我们能做的是记录,试图去理解。我们缅怀过去,后人也会缅怀我们的当下。春天过去,百花凋零,我们会哀伤,可是郁翠的夏天会到来,一边逝去,一边得到,这就是林先生笔下的台湾旧时光。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四):你好,旧时光

  林清玄一个出现在教科书的名字,多年以后再读他的文字,《拎起寂寞的影子》是城市化背后寂寞的身影,是城市中某个角落存在的寂寞。 皮影戏,剃头匠,进香,烧陶,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像一个个陌生字眼组成的风俗画,让我心旷神怡,心向往之。烟波江上,香蕉王国,吼门海道,对于北方人来说又像是台湾海岛风情的另一种体验。 第一辑中用大篇幅为我们展现了皮影戏寂寞的演者,年寿有时尽,艺术无穷时,他们一辈子追赶皮影戏艺术的脚步纵使不停,在时间的冲流下,恐怕终究到头来也是一片惘然吧?在景区观看过皮影戏,也是唯一的一次,就记得听不懂的唱腔和爸妈解释的旁白。那是一出《铡美案》,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老艺人手中活灵活现,最后以陈世美人头落地收场,在场的孩子都紧紧闭上了双眼不敢去看龙头铡落下,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我想好的文字和戏剧是可以穿越时间再次来到我们的眼前。从寂寞中走来,时至今日已是很少见的文化活动,在台湾乡土气息的浓厚的地方亦是如此,作者用悲悯之笔大声问出,如果我们的地方戏已经是一辆破旧失了轮的牛车,谁来安装车轮让它继续前进呢?或者,我们愿意让皮影戏像记忆沉淀,数十年后留下老艺人口中那一点点昔日的辉煌?这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种职业也会随着历史的车轮消逝或改变,农业社会的解体让昔日的台湾“江湖三刀”——剃刀,阉刀,槟榔刀,生锈的生锈,过分犀利的把社会割裂,不再是口传的,美感的,而是更深更广的触点,以及更确实的消息捕捉,这里的作者林清玄极其像一位社会学家,观察着社会经济演变的情形。 众所周知林清玄曾做过多年记者,他的文字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逻辑清晰地带读者进入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就算是那个远方没去过岛屿也能在文如流水中想象出来。第二辑中都市的脸,从建筑到卡通,乐器。这些看似现代化的字眼,其实也透露着六七十年代旧时光的痕迹和透彻的思想。传统不是单纯的古老,故步自封,不是形态的,表象的,而是内容的,精神的。接续传统并不是承继传统的大帽子,而是它的情趣和格调,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他们组成了会呼吸活生生的社会。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不如说它是社会生活画卷,跟着作者一起探索社会生活的变迁。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五):寂寞,是自己的回忆无法感同身受。

  

“明天交香蕉,在橘子园那个场,不要忘记了。”

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20年前的老家。“明天收麦子的过来,咱们一起去场上交。”

  睡梦的呼吸中,鼻子已经把稻草烧焦伴着饭香味儿传递到了大脑。我还没来及睁开眼睛,脸庞已经被妈妈略带冰冷的手轻轻地捧住,“该起床了,今天要过麦熟了”。

  麦熟,就是北方对于小麦收割季节的一个方言。由于北方都是平原地貌,每家每户耕种和收割的时间都差不多。在商定好的收割时间内,劳动力多的帮助劳动力少的,没有一户会掉队。

  就像林先生在书里描述的那样“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们兄弟唤起来,给我们每人一件沾满香蕉汁的香蕉园工作服及一顶遮阳的斗笠,然后吃一顿丰富的早餐出发。等我们到抵香蕉园时,爸爸和工人们已经忙了一段时间,成熟的香蕉已经收割好摆置在地上。”

  到达麦田的时候,能看见一大片麦子已经被割倒了打成捆放在地上,大人们还在弯着腰挥舞着镰刀继续收割。我挎着一个大竹篮,里面放着鸭梨、苹果、还有装着白开水的大水壶。长长的田垄,南北有1公里,我选在中央的地段,找个树荫凉坐下来,等着大人们呼喊:“来点水喝!”“来点吃的!”我就会挎着大竹篮送过去。天很热,但是能感觉到一丝丝的凉风。伴随着风,你能闻到刚割下来的、麦茬的青草香,有的时候我会特别顽皮地闭上眼,靠鼻子闻麦茬的味道来判断目的地的距离。

  太阳西斜,大人们已经将小麦捆儿都运到了打麦场上。打麦场往往是几家通用的,每家守住自己的地盘,开始给小麦脱粒。几轮劳作下来,会有一个小小的中场休息。热心邻居摊开一张桌子,买来冰糕招呼大人小孩过去吃。这时候我的邻居——老二叔儿,拿出他的二胡开始演奏。

“嘿嘿,我也是瞎拉,瞎拉,你学不学,我教你?”

  老二叔只有一个老母亲,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更别提一儿半女。一辈子勤勤恳恳,经常主动帮助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家庭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就在红白事儿上打打杂,北方俗称“捞忙”。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他嘿嘿一笑,然后掏出糖让我抓着吃。

  二胡的声音包围了打麦场。这时候我会找个高高的麦秸堆,躺上去边吃雪糕边听。你说,这个曲子是怎么被他的作者想出来的呢?为什么我听这曲就会快乐,听另外一曲就会悲伤呢?

  慢慢地,二胡的声音就被大人们聊天说笑的声音盖过去了。某个人小声的说个荤笑话,大人们哄笑成一团,打打闹闹的就起身继续干活去了。老二叔红着脸,双手极不自然的继续拉着剩下的曲子,声音越来越小,后来完全听不到了。等我爬起来看的时候,老二叔连人带二胡已经不见了,大人们还在热火朝天地干活,仿佛他和二胡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第二天碰见老二叔,我称赞他昨天的曲子不错,他特别兴奋的跟我说;“嘿嘿,我也是瞎拉,瞎拉,你学不学,我教你?”我笑着摇头跑开了。

寂寞,是自己的回忆无法感同身受。

  林先生是一个很细腻的人。细腻到他字间流露出来的每个情绪都能够及时触达到你的内心里。他描写的关于皮影戏、关于某个年龄段、某个信仰、某个人群,不论哪个点都能触动到我们的内心。关于寂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的内心深处,每一段回忆都是快乐伴随着痛苦相互交织而来。回忆小时候的麦田、小时候的打麦场,是因为长大后再也闻不到空气中的麦秸香,再也没有全家上下有序分工去完成一项任务的团结和快乐。回忆老二叔的曲子,是因为没有延续乡野艺术的那种传承。回忆本身是快乐的,但是回忆的过程真的很痛苦。

  人生海海,我们都是寂寞的演者,但是我们不要。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六):因为故乡,所以温暖,因为乡愁,所以寂寞

  有一个地方,只要提起就会觉得心暖,有一个名字,只要说出就会觉得心安,有一群人们,只要遇见就会觉得可爱,这个地方叫做家,这个名字叫故乡,这群人们叫老乡。

  林清玄《拎起寂寞的影子》是一本描述乡愁,追忆过去的散文集,书中写出了早些年间城市与乡村的变化。有些变化可喜,有些变化可惜。

  林清玄是一个极具特点的作家,他是文坛有名的毒舌,前不久豆瓣发起来一个“最毒舌的作家”,林清玄就榜上有名,这是因为他的文字总是透着一股意想不到的转折与起伏。

  就是这样语言风格活泼幽默的作者,在《拎起寂寞的影子》一书中所表现出的文章却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林清玄。书中的林清玄对故乡的情愫极其温柔,对待往日的时光有着留恋与不舍,无论是写《乡村的脸》亦或是《城市的脸》,林清玄都体现了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爱。

  故乡应该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们来到人世最初的记忆就是在这片土地,很多为人的道理都是在这里学习,很多难忘的时光也都是在此度过。

  越长大也就越辛苦,小时候的快乐也就显得更加珍贵,所以故乡对于每一个辛苦奔波,勇于追梦的年轻人来说都是最想要回去的地方。故乡也许并不繁华,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亦或是绿水乡村,这都不妨碍家乡对我们的意义。

  《拎起寂寞的影子》书名采用寂寞二字,林清玄先生在书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往日一去不复返,心中的世界难免寂寞。

  过去的日子真的节奏很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之间的情感也没有慌慌张张,少了功利多几分真情。

  林清玄先生笔下的乡村和小城都具有台湾最典型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在变化,小城在发展,那些记忆中最熟悉的景色也在消失,有些崭新的记忆成为我们生活的日常,故乡也许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但它还是我们爱的样子,从未改变。

  本科开始在故乡的日子就很少了,我们都奔往别人的故乡,然后发生一段故事,也许拥有荣光,也许身上带伤。但是故乡总是我们最想念的地方,仿佛只要踏上那片土地,心中的热血就会奔腾而起,温暖我们的心房。

  台湾其实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他们的故乡情节更为浓厚,故乡一旦回不起,心中情绪自然寂寞潦倒。

  林清玄笔下的故乡安静祥和,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有乡可回,有家可盼。寂寞如果有影子 ,就让故乡照亮前方。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七):那里有儿时看过的最好的戏

  皮影戏、剃头刀、进香、烧陶……小镇的唐宋山水、繁花的都城,封面的茅屋、炊烟和狗,是安静的,又略显寂寞的,就像是这本书的书名。

被封面的设计吸引

  林清玄的文字,总是能够给人一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感觉,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而与他的的散文不同,这本书的内容算得上是他的报道文学。

  书中记录了作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他踏上了乡村,见到了乡村的淳朴风气,也在思考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些该何去何从。他也见证了城市的阴暗的一面,温柔乡的吉他、华西街印象……这些又将如何走向光明?

  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皮影戏。一场公开的皮影戏比赛,会场中坐着满满的观众,这些观众大多都没有看过皮影戏,所以大家的兴致都很高,而讽刺的是,比赛的评委对于皮影戏却一无所知,只能用其他的剧种的标准来评判,虽说对皮影戏不公平,可是又确乎是很无奈的事。

  “一位艺人当他卖命地演出,竟找不到一位看懂的相知的人,他心中的灯如何能不黯淡呢?”是啊,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呢?就仿佛这些皮影艺人们手中拎起的不是皮影人偶,而是一个个寂寞的影子。

  在现如今的这个信息快速,声影交错的世界,皮影戏是寂寞的,甚至于整个地方戏剧都是寂寞的。

  我想起儿时,家乡一到某个节日,村子里也会请戏剧团来唱戏,也许是歌仔戏,又或者是潮剧吧,对于戏剧了解不多,只听得家乡人这么说过,却已记不清。

  那会露天戏台下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在那站着看上几个小时。通常傍晚的时候会有一个“扮仙”的仪式,戏台下那些卖零食的小摊也早已摆好,小孩子们在这个时候便是最欢喜的,一方面可以看到画好妆的戏子们,一方面还可以吃到好吃的零食,一些调皮的孩子还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溜达后台去看个究竟。

  这样的一台戏,通常可以持续到深夜,远远地便可以听见锣鼓的声音,间而还能听到戏子们的唱曲,节日的氛围便在这些声响中愈加浓厚。

  如今,到了家乡的特有节日,请戏团唱戏的习惯依然还保留着,只是戏台下只剩一些稀稀落落的人,孩子们也不爱去“凑热闹”了,远远地还是能听见锣鼓的声音和戏子们的唱曲,只是这声音仿佛徒增了他们的寂寞。

  我在想,当他们在台上唱着戏,底下却没有观众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书中皮影戏的师傅们有着一样的寂寞?又为何以前有那么多观众,现在却越来越少了?

  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现在的电影、电视节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的娱乐需求,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的节奏也比以前更快,也就没有了耐心再在戏台上站着听上几个小时的戏。再者,现在能够欣赏这些戏剧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不了解,也就更没有耐心去看。

  小时候常爱去戏台下凑热闹的我,如今是几乎没怎么去过了,那些看戏听戏的日子都成了久远的回忆,就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看着这些地方戏剧走向寂寞,心里生出一种落寞的感觉,究竟我们的这些传统该往何处走?何时他们能够不再寂寞?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八):殊途同归,寂寞却不尽相同

  “任何一块石头都有它能相合的另一块石头,如果能找出相合的地方就咬紧不放了。” 乡村的寂寞是宁静是,茫茫大地坠落一根芦苇的声音,旁观者感觉不到,当局者心头落寞,若能理解,一切皆是情怀,如石头契合形状大小,冥冥之中,心有灵犀般无形拥抱。 皮影戏、剃头刀、进香、烧陶,城市化背后的落寞,林先生这本《拎起寂寞的影子》的前半部分是乡村的脸,后半部分是都市的脸。 乡村的寂寞无人听,都市的落寞无人懂,通读一遍后,感触并不明显,了解一些生活之外的知识,可是当放下书本,回归生活,一起都回到了书里的内容。 唱戏者的落寞,听戏者的茫然,进香者的虔诚,摩拜者的归程。农村的朴素在于心的真诚,一切都来自纯粹的感受,妈祖的灯亮在街头,却在心中黑暗的角落永不熄灭。 城市的华丽背后,生意人的头脑风暴,浓妆艳抹的女侍,生活赋予人们的压力,塑造了不同形态的人性,若说乡村的寂寞的宁静的,城市的寂寞则是喧嚣的,在喧嚣中,寻找自己的声音,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的呐喊声。 为了发现自己的落寞,生活的苦又算什么,尽管农村和城市的节奏不同,但是信念却好无冲突。 回想自己那一年乡村的生活,宁静的夕阳,刮躁的虫鸣,作物的香气以及植物的锋芒,这一切对于一个城市人是多么的美好,离开了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本以为可以学做陶渊明隐居田野,却怎么样也排解不了宁静的寂寞,终于在一年后,离开了乡村,离开了植物,离开了那宁静的空气。 可是当我又回到了城市,拥抱着马路和高楼大厦,拥抱快节奏的生活,拥抱下班后冲去超市抢购仅剩的新鲜蔬菜水果回家饱腹,在机械性的完成日常的洗漱后,看着钟表已到了深夜。此时此刻的乡村已经漆黑一片了吧,而此时此刻的城市,马路上仍旧有奔波生计的车流行人。 有时候也会思考,在这般热闹的环境,在孤独什么,午夜12点,窗外灯光闪烁,楼下夜市繁盛,楼道里仍旧有刚刚下班的工薪阶层,超市阿姨还在等最后一波租客购买矿泉水。大家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之下上演不同的寂寞,我们的路不同,影子却无二,殊途却同归。 终归于内心,不是乡村的安静使我们寂寞,也不是城市的喧嚣使我们渺小,只是因为,无人懂,它自寂寞来,又从寂寞去。

拎起寂寞的影子9.3林清玄 / 2020 / 天地出版社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九):《回不去的旧时光,流转中的新时代》

  这几天在焦虑与紧张之中准备研究生复试,松弛了几个月的大脑神经迅速收紧。夜深人静之时,坐在伴我长大的书桌面前,尽管功课任务还没有完成,手边的这本书总让我忍不住拾起。“拎起寂寞的影子”------看来是和伴着一灯如豆埋头奋斗的人十分搭配的几个字。此时这般的人是寂寞的,亦是不甘心就此轻易下坠的,是需要人提携鼓劲的,又是唯恐自己不争气叫人拎也拎不起来的。

  正如这个流转过渡中的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一本越读越有味道的散文集,是一本尤其适合回到童年的家乡时的读物。台湾当代散文家林清玄以文人敏感细腻的故乡思忆来关怀当下棘手痛心的社会现象。书中细细琐琐地记录了林先生自己目之所及的台湾,它的过去和现在,我们了解的那个表面和我们未曾知晓的层层内里。

  每篇结尾作者会以精辟的发问与点评来抒发对上述社会现象的思考,令读者受益匪浅。每一个故事都娓娓道来,又有理有据;文笔生动,又引人深思。平日读不惯散文的读者也可当做社会学的吸收一览为快。

  从乡村到都市,从面临后继无人的皮影戏到如今红男绿女的商业社会。我们见证着这一巨大的社会转变,便禁不住思考------与中国社会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应该如何自处?又如何保护好过去的,又开拓出前沿的?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的一隅”。看得见的是古旧传统文化遗产的消逝,现代人无力抓握的叹惋。看不见的是眼下晃眼的一切,其实也都在消逝的路上。以积极的心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是我阅读这本书最大的体悟。

  不用“接客”的时候,台湾女侍应生如何度过漫漫白日?传统皮影戏为了存活于新时代,又有了哪些奇思妙想的创新?曾经火红一时的商圈被摩登大楼取代后,能否又如何于夹缝中复兴?

  闲时读书,会有自以为把人生看得通透渺小的清冷优越之感。住在陪伴自己长大的儿时房间,吉光片羽的偶然遇见,我会回忆起现在看来十分稚嫩可爱的童年时光,正如《拎起寂寞的影子》中,作者笔下那个质朴简单的年代,紧绷聚焦太久的眼神也清澈透亮了几分。现在,忽地又来到了现实生活的竞争赛场,我感到从孩提到成年,这一切的发生似乎都是没有过渡的。人生不是一条可以随时追根溯源的线条,“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成年后的故乡似乎也伴随着我一起长大,少了些言语,多了份沉稳。因备考与疫情的缘故,最近一年难得有机会再次完整地感受一遍家乡的四季,心里是有些怅惘的。家乡的冬天也许仍是热闹温馨的,春秋却其实是乏味的。现代人的情绪沸点随着住址迁移到了城市,从街市转移到了互联网。我们似乎什么都了解,却又什么都没有意识到。

  “人声车声忽焉在前,忽焉在后,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驻足。”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十):《拎起寂寞的影子》:读懂人生寂寞,燃起乡愁之情!

  早期读过林先生的《和时间赛跑》与《桃花心木》,先生的质朴文字让都市焦虑的心灵进行着无数次洗礼,读先生的作品,总给人心静的感觉。

  近期拜读了先生的作品《拎起寂寞的影子》,作为一个小时候接触过农村生活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缩影,很容易让人产生乡土情怀,忆故乡,思故人。

  文章的开头,是以传统文化皮影戏拉开序幕,黯淡的灯影下笼罩的乡村,锣,鼓,木鱼夹杂着胡琴的声音把原本寂寥的乡村衬托到更神秘.....

  先生笔下让我们从皮影戏历史、现状、原因、演员及传承五个方面去认识皮影戏。

  小乡村即将远逝的皮影戏,传承人们在台上认真的表演,而台下人能懂戏的人却没几个,唱戏者的落寞,听戏者的茫然,林先生把慢慢正在走向衰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描写得像一个无人读懂内心的老者,寂寞又无奈.....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觉得落寞的事情,也都有觉得寂寞的时候,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上,没人懂无人理解的时候大概最寂寞吧,就好像自己与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是宇宙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时刻清醒的提醒着自己,或许人生来就是寂寞,而人生的寂寞总是会各处泛起!

  远离城市的小岛与乡村,虔诚向妈祖进香的老人,小渔村里坚守的老师,还未商业化的如室外桃源的武林农场,他们在间接性的与时代告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在慢慢走向城市,从此故乡慢慢变为他乡。

  读到这里,让我 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儿时生活的地方,到处充满乡土气息清澈见底的水坝,绿油油的竹排,河对面小岛的西瓜,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妈妈的菜园子,坐在门前石头上与父亲一起拉二胡吹笛子的村人,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都慢慢成为了我脑海深处的记忆....

  初中开始远离了家乡,去了城市求学,大学毕业留在了城市工作,后来回想,那段成长的时光,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但是时过境迁,儿时的小伙伴也早已失去了联系,家乡的房屋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

  《拎起寂寞的影子》前半部分是在写乡村,而后半部分是在写城市,农村的朴素与城市的华丽形分层,朴实的乡村人与浓妆艳抹的女侍应生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赋予人们的是窘迫,无论职业的高贵低下,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奔波....

  皮影戏表演者的职业变更,女侍应生的窘迫职业,乡村的衰落,城市的进步,我们无法阻挡人们前进的步伐,每件事务都在随着岁月的轮廓改变着,或大或小,甚至有些细微的变化,多数人都是很久以后才感受到.....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条直线,不同阶段的情绪与寂寥,会时刻提醒着自己去重新解读生活与世界,记忆里的家乡也会慢慢成为故乡,所以背井离乡之人有了乡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