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摘抄

2021-02-17 03:0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摘抄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本由孙震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一):永久的智慧

  写在之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孟之道见证了中国朝代的几多更替,孔子及其弟子留下的文字,也随着日月更迭流传至今,一部论语,谁主天下?春秋时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间的屏障在快时代的现在社会仍旧实用,足以见得论语简单的对话中深藏的哲理精华,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到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见小到行为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大到修身立德,为政处事,治国理政,无一不涉及,无一不需要学习。

  记忆初见

  “用经济学视角全新解读《论语》,在焦虑时代找回迷失的自己。”最初见这本书以为这是一部指点现代人如何在职场中成长的思维类书籍,后来发现这本书的主干仍然说对论语进行深入的解读,从孔子当时所处到环境,当时到政治局势,当时到人物关系等等,剖析论语到对话中所真正反映出的寓意,设身处地的让读者了解到论语里博大的中华文化。该书分为十八篇,每篇不超过6个小结,读起来并不长篇累牍,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从方方面面都考证清楚,更容易让读者置身语境中受教,学习,感悟!

  自身感受

  从我自身而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我步入社会后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年轻人总容易沾沾自喜,容易自视清高,容易因一点点小的进步而对团队中稍显笨拙对同事产生异样的情绪。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每一点沾沾自喜的下一秒就是狂风暴雨的洗礼,也有对社会不公或对领导不公产生忿恨的时候,一步步的成长后,终于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义,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在浑浊中前行?是新时代年轻人永久的课题。中国人重礼,谦虚谨慎是美德,君子也恶吗?小人也善吗?论语里都给予了最详细最直白都解答,你是君子还是小人,你是善是恶,你是有礼还是无礼,我相信读完这本书,你都会有更新的反思。

  未来之路

  儒家人格的特质:温良恭俭让,贫而乐,富而好礼。现代人总是忧郁的,总是想要的太多太多,总是暗中使劲默默攀比,总是心生悲念,不快乐总是围绕着我们,往往就是在急功急利中迷失了自己,不得不承认的是,孔子是百师之师,他留给他的弟子和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的智慧是最纯真的,能够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所以这本书,虽然没有具体的教我们怎么去做,但是足以让我们在对《论语》的又一次理解中寻找到未来到方向。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二):一本所有人都能够看懂的《论语》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此言是有夸大但治家足以。 孙震是台湾大学原校长,知名经济学家,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经济学博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本书孙震先生以论语为基础进行解读让我们这些并没有什么文化内涵的人也可以轻松的读懂论语。 论语经过历史的洗礼时间的锤炼在当代社会它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论语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小到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大到修身、治国、理政他无一不涉及。不管我们想要干什么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 提到论语我们第一想到的一个人就是孔子,这个已经逝去了千年却依然在中国发光发热的一个人。我们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思想指导让我们中华文明才能够更加的璀璨,让我们才能够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是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人;应该怎么修身;应该怎么治天下。《论语》这本书我买过各种版本,每一个版本都翻来覆去的看,而每看一遍都能够有新的体会。往往一本书会让我翻的不成样子,但我还是乐不彼此的在翻。因为我坚信读论语可以提高我自身的内涵,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提高之后做事更加成功的几率。 儒家提倡人的特质应该是温、良、恭、俭、让。 孔子首先以身作则他的性格首先是温和的,不管对任何人谦谦有礼和蔼可亲。我们随时都要抑制自己的情绪,要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有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只要我们心地善良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只有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往才能够得到朋友的真诚相待。 我喜欢论语是因为论语他不是一个特别死板的书好比是一个书呆子,他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懂得变通这才是孔子真正的高明之处。古往今来学富五车者如过江之卿太多了,但是真正能把书读透读明白者却少之又少。很多的人读书读着读着就读傻了读成了一个书呆子,而孔子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在《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典故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孔子一直教育自己的学生仁爱,要做一个谦谦君子礼让别人,先人后己。但是有一部分的学生却把老师的一些思想有所有曲解。一天一个学生跟孔子说“我要做一个有德之人,不管别人对我怎么样即使是别人打我我也会以德行教化他,好好的跟他聊天笑脸相迎”。孔子听完以后跟他说“如果别人打你你都用自己的德行来对待别人笑脸相迎,那别人如果对你好你又拿什么来报答别人呢?”。 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论语》更是我们中国的葵宝。时至今日有很多“半吊子”总喜欢咬文嚼字断章取义,把古人的智慧狭义的运用到自己的身上。所以我们在读《论语》学习古文的时候一定要全方位的去学习,这样在用的时候才能够恰到好处不至于闹笑话。即使是读半部也应该读一本好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三):心有戚戚焉

  《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时至今日都是不可动摇的。华夏文明的核心就是儒,也就是仁者爱人,以此为起点,去了解国家、民族、社会、经济、政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反过来说,仅仅以儒家经典《论语》来治理天下,是无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过去,我们常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其中有很大的夸张成份,地球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人定胜天”。我们学习《论语》的目的是为了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跃迁,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只停留在第一步——修身,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许由于现代媒体的发达,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看见别人的生活,也给了我们评说别人行为的权利,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过多地把目光放在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面,我们就会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也就做不好自己,正如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所形容的那样,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 并不是说古人的智慧一无用处,而是说我们并不具有将古人的智慧与今人所遇见的实际相结合,在此,我们希望有明师如灯塔,指引我们从此岸到彼岸。孙震《半部论语治天下》给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孙震,是一位台湾学者,获得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经济学博士,虽然所攻读的并非文化学,但是以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去解读传统文化,他是做得极为出色的学者之一。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学科之间是贯通的,而不是分裂的,经济学学好的人在文化学、政治学方面也能有所造诣,我们当初对学科分类,更多的是为了学习的方便,而不是为了专攻一科不及其余,另一方面孙震正因为出于热爱,他将《论语》进行英译,让世界发达国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出了这么一位杰出人物,在孔子学院的创办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由于《论语》是文言文,其修辞规则与行文方式与今日的白话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要以《论语》为镜,修身养性,但由于读者的古文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孙震就把《论语》中的经典段落与主要观点条分缕析,以现代人的观点进行了解读,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体现了与时俱进。 不熟悉《论语》的读者,以为这本书说的都是大道理,其实恰恰相反,全书中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观点并不多,并没有成为主流,而在于如何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道德楷模,涉及得较多,认为“求学是为自己,不是别人”“仁就是克制自己,依礼而行”,这些观点仅仅在客观上强调了要“慎独”,但如果人人都能按照“高标准”去执行,我们就会发现少了纷争,多了和谐,在孙震看来“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天下就大治了。”

  《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后感(四):详解论语之《半部论语治天下》

  xiaoxiaoblue编辑

  谈到中华文明我们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纵横上下五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涌现出的无数经典。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就涌现出好几位圣人,其中的孔子孔圣人则更是其中的代表。

  提到孔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代表作《论语》。这部著作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日常言行来进行整理而成,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里,思想言行是相当自由的,各种观念彼此碰撞,但能够一直流传至今的理念却很少,但儒家思想保存了下来。

转自网络转自网络

  《论语》究竟在我国的文化领域内有多大的地位,从它是儒家学说的首部经典就能一窥一二。如何让这部曾经被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一代又一代奉为经典的经典在当今社会重现绽放其闪光之处,这是我们来重读《论语》的读者应该思考一二的。

  阅读经典,尤其是像《论语》这种有着“半部论语治天下”传闻的经典之作,如何提取其中的精华,是我们在阅读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今天带来的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来自台湾的台湾大学原校长孙震编著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书就给了我们一个如何重读《论语》这部经典的阅读方向。

转自网络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讨论的主题还是《论语》中的内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段几乎人人都能背出来的经典句子在大多数读者这里的理解可能就是将其用现在的语言进行翻译,最多也就一段话的内容。但是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作者不仅仅对这段话从字面意义进行了翻译,更是结合了当下现实探讨了快乐的来源是学习和实践,引出了“价值”的概念。

转自网络

  而且我们书中了解“学而时习之”这段话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些话语与“学而时习之”这段话连起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何为君子安身立命之道。而且作者在解释的过程中也没有一昧的盲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理解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孔子时代交通不便,旅游困难,有朋友远到而来,就是很快乐的事了”。而至于在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自己的大前提就是要对自己的成就满怀信心。

  以上仅仅只是作者对于“学而时习之”这一段话的探索,通过这我们也能够看出不仅仅只是一部《论语》的解释指南,更是一部针对《论语》阅读的问题启发指南。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学习,你会找到《论语》在当今社会的具体应用前景,也能收获一些关于阅读经典的方法(如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够真的如书名那样带着半部论语去治理天下,但如能从中学习到对个人修身养性有帮助的方法的话,那也是一件极好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