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谜案1937》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上海谜案1937》影评摘抄

2021-02-18 23:07: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海谜案1937》影评摘抄

  《上海谜案1937》是一部由柳国庆执导,保剑锋 / 王丽坤 / 郑晓宁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谜案1937》精选点评:

  ●桑天是香港皇家警察吗?你们看看他拿枪的姿势。何天佑腿部中弹,到了晚上健步如飞。我晕····结局让我蛋疼,秘书突然爱国起来了。

  ●看之前还以为很狗血,其实看完后才发现竟然有点文艺。

  ●无下限

  ●本来以为会很狗血的,其实看下来发现竟然有点文艺,还有淡淡的影射当朝局势的味道。。。不过推理太弱了= =尼玛老娘看到第二集就猜到boss是谁了。。。

  ●王丽坤

  ●当观众是白痴的片子,破洞百出啊,一点逻辑性都没有,演员极其做作,我妈居然没事就看看,无语了

  ●挺喜欢

  ●剧情再敢狗血点吗

  ●结局有些差强人意。

  ●其实我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女演员

  《上海谜案1937》影评(一):“去延安”是所有借古讽今电视剧的护身符啊~~

  说的事都不是时下发生的吗

  他娘的 局长日记都出来了

  不过最后那出去延安 把所有官司都解了。

  以此类推

  让子弹飞 最后来出去延安 你看广电总局还封杀你不?

  《上海谜案1937》影评(二):不仅仅是名字没取好

  片名非常失败 基本剧透 谍战嘛 抗日嘛

  开篇的情节却又是烂熟于古今传奇的俗套故事:女明星命案!奶奶的 这都是八十年代的桥段了 再看主演阵容:基本是二线里不上不下的主儿 演技死板得要命 后面的几位龙套更是垃圾得掉渣 不过他们有一点是很统一的 就是念台词:标准的舞台腔

  不过 此剧再怎么烂 还是有亮点的 就是那个(农民伯伯下乡)的男一号有出现了 依然是一副僵尸脸 哈哈

  《上海谜案1937》影评(三):挺好的剧

  这部电视剧拍的不错,民国背景还原的挺好,其实也还蛮有史实根据的,胡玉成应该就是当时的傅筱庵 ,后来任上海伪国民政府主席,被自己的仆人手刃。至于李梦露是影射当时哪位明星,就木知道了。

  其实这场权力下的系列谋杀案又何尝不是现在的官场写照呢!

  一个高干,就可以趾高气扬,理直气壮地对侦探说,“你算什么,你不过像一只蚂蚁,我一脚就可以踩死你。”

  一个高干,就可以拿枪抵着舞女的脸,阴狠地说“你不过是我空虚时的玩物!”

  没权力的人,没有自尊。有权力的人,拼命作践没权力的人,哪怕你是顶级的侦探,顶级的舞女。唯权力至尊。

  如果没有结尾出现的“有个光明的地方,叫做延安”,估计会被严重审查

  《上海谜案1937》影评(四):借用了很多旧上海的典故和元素

  ·李梦露就是阮玲玉+陈白露,连李梦珠的台词都是《日出》里面的(太阳高高的升起来,我们要睡了)。美女早逝,总归是能吸引人的桥段;

  ·刘笑荣被毁容那段儿模仿《夜半歌声》(很奇怪杀手怎么不一枪毙了他,反而要毁容,后来才明白)。刘笑荣莫名其妙地跟坏人打斗,又莫名其妙地赴死,完全是套用《夜半歌声》里的情节。当然,《夜半歌声》也是在模仿《歌剧院魅影》;

  ·周小林杀害舞女那段模仿《阎瑞生》。阎瑞生是上海滩一买办,吃喝嫖赌样样俱全。1920年,因为赌输了钱,伙同另一狐朋狗友,邀请老相好红妓王莲英坐汽车出门兜风,半途中用迷药将其捂晕,夺去她身上的贵重首饰。此时王莲英未死,醒来后哀求二人不要杀他,但二人还是把她勒死抛尸麦田。后来案发,阎瑞生及另一人均被枪毙。此案轰动一时,很快就有人将其改编为话剧、相声、越剧、扬州小曲;1921年,这个故事被搬上银幕,成为中国最早的故事长片(片长超过1小时)。

  为了拍这部影片,竟然真的找了一位已经从良的妓女王彩云来扮演王莲英,阎瑞生的扮演者也是阎瑞生生前的好友,长得也有几分相似。后来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一般都是“内容腐朽,情节反动”之类,其实对这部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还是理应结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作出中肯的评价。

  过了90年,郭德纲将这个故事改编为相声《枪毙阎瑞生》。

  ·花溅泪的名字来自40年代一部电影《花溅泪》(当然了,原创是杜甫);

  ·胡玉成的原型这儿有人说了,就是傅筱庵,因为投靠日本人被家仆手刃。

  《上海谜案1937》影评(五):失败的象征

  

国庆假期和妈妈看的一部剧。 总体来说悬疑的味道不浓,最笨的观众估计也在十几集的时候看出来真凶是谁了,但剧情迟迟不发展,让人看得很憋屈。 这部剧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对“李梦露”的塑造,我从她身上看不到任何的人性的美,她却好像成了一种美的象征,这显得所有迷恋李梦露的男人都很肤浅。因看不到李梦露的美,并且意识到其后所有人的枉死都与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无数无辜的人成为了李梦露贪恋荣华富贵的陪葬品。这让我更痛恨这个角色,也显得这部剧立不住。 我当然知道导演过编剧给予李梦露的人设过意义,这些人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借刘笑荣之口说了出来。太愚蠢了!太直接了!太迟钝了! 每一个为李梦露流泪的人都太愚蠢了! 立意失败了,悬疑推理的部分亦不够精妙,为了剧情的发展,逻辑上的小错误接二连三,譬如最后刻意强调“只要找到钻石金表就能定胡玉成的罪。”细想想其实是没有道理的。诸如此类的错误还有很多,让这部剧显得很粗糙,没有质感。

失败的电视剧往往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没有什么值得人喜欢的角色。迷失的李梦露,愚蠢的胡蔚蔚,工具人李梦珠无一不是角色塑造失败的典型。留恋男主角,看起来“智勇双全”的罗桑天探长,也没有什么魅力。这部剧的正面人物里,值得喜欢的大概只有何娟红和马朝。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刘笑荣。一部悬疑剧里塑造的一个真正的文艺中年。政客、舞女、侦探都可以以讨论文艺,文艺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巧言令色”,只有刘笑荣一个人真的信仰文学,信仰艺术。就连他的死,也颇具文字欣赏的价值。当然,他(人物塑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爱李梦露。他爱李梦露让我很失望,但他又不得不爱,否则剧情无法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李梦露的形象塑造得太差。

  李梦露案的结局最终还是不了了之,证据被毁了,好像侦探三十多集以来忙了个寂寞,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作为观众,我却毫不遗憾,因为我并不期盼李梦露被“沉冤昭雪”,她应当沉默地吞噬这一切黑暗的果实。我也不心疼几乎所有为本案枉死的人,尤其是爱李梦露的人。只有何娟红一个人是值得同情的。我也不心疼罗侦探和李梦珠付出的努力,某种程度上,他们并不是在为正义努力着。

  大结局,罗桑天“死而复生”我并不意外,可能因为提前看了剧评,知道了结尾是“去延安”。这个结局被很多人调侃,我却觉得不错。当现实不如意,只好逃到梦里去。

  回过头来,想想这一切从开端但结局,更觉荒诞!

  (没写完困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