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的读后感大全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是一本由牧牧酱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一):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第一次看这样的书。一句话概括这本书:两个女生亲自动手改造一个旧屋的日记。
本书的作者吴桐,厌倦繁华城市的喧嚣,想停下忙碌的脚步,回归出生地宣城,觅一处欢喜处,享受生活的慢,看看书、种种草、撩撩猫。这是多少文艺青年的梦想!
吴桐是集运营主管、策划、编辑、平面设计师、店老板和畅销书作家于一身的狮子座女子。《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记录了作者与好友小乔,从2017年9月16日到2018年4月28日对一座旧房子的改造过程。有点文艺女汉子的味道。
小到买螺丝钉,大到抗水泥袋和亲自砌墙,一切都亲力亲为,我还是很佩服两个女生的动手能力的。或许文艺女青年都是猫咪控,书里的“三小只”不时地插科打诨,为枯燥而相对繁重的改造工程带去些许乐趣。
我喜欢那些用树枝做的灯饰和衣架,也喜欢刷了绿漆的门窗和窗台下的一排水泥砌的花圃,这给我老年回归故土装修自家的房子一点启示。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屋外那一排水泥砖路面和围起来的绿植杂草。不太喜欢那些云朵状的屋顶装饰,感觉很容易沾灰和易燃。
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水泥和沙子的比例问题,让我增长了一些知识。虽然17年的时候我们也在装修,不过是全包给土巴兔做的,因而对这块无法亲自体验。
我目前还不想远离城市,或许将来我老了的时候,我可以在远离城市的乡村的漂亮的小屋里坐着摇椅——撸猫。有花,有树,有轻风,是我喜欢的样子。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二):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是否曾经幻想过这样一种场景:等到老了,不再为生活奔波,为衣食发愁之际,去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自己建一个漂亮的小木屋。门前亲手种着许多果树,盛开着鲜花。搭建一个秋千架,做一个棚子,安置着一张石桌,放着几把椅子休憩。 门前有一条小溪, 养殖一点鱼自己闲着没事钓钓鱼,在院子里养一些鸡鸭,喂喂食,种些菜,绿色食品无公害,自耕自种,这么一种田园生活,是不是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呢?
许我一间漂亮的小屋这本书的作者就勇敢地做出了抉择,去过我们大多数梦寐以求却不敢随便抛弃现有地去追寻。
这本书以日记体的体裁记录了作者在9个月间自己动手旧房改造的心得以及生活感悟全过程。
作者和自己的室友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职位去偏僻的郊区去尝试过另一种生活。
她们打造一个旧房改造计划,她们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那样设计一张图纸而其他一切交给施工工人。她们是全程参与,自己动手,亲力亲为。包括自己粉刷墙壁,电路铺线,搞吊顶……
她们一步步的完成家的改造,从外行一点点摸索,去开始改造,让人看了无不生出敬佩之心。
而本书便是这个女孩在这段时间内对生活点滴的感悟、思考的有趣记录。
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满眼望去都是一群形色匆匆的人群,他们永远都是一副在赶急赶忙的模样,脸上没有笑容,眉头紧皱,全身散发出疲惫的信息。
车水马龙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钢筋水泥让人时刻都紧绷着一根弦,不能松懈下来。
也因此很多城市人在周末会去郊区散心,停下脚步,看看身边常见而被忽略的风景。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三):休息只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不知从何时起,“小镇青年”慢慢流行起来。许许多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从不断重复着“匆忙”的日子里,向往着小镇的悠闲时光。但是“小镇青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你得有一个熟悉的小镇,然后你得有一些让你在小镇悠闲生活的手艺或能力。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的作者吴桐,是个拥有运营、策划、编辑、平面设计、店老板、畅销书作家等多重身份,按时下的流行语来说,是个妥妥的“斜杠青年”。作者因为想要不枉此生而离开了宣城,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以为是见识了繁华,却发现在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中,反而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于是决定停一停,回到那座钟灵毓秀的古老小城,稍事休息,调整一下生活的节奏。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来讲述,其从北京回到出生地宣城,自己动手改造了一座小屋的过程。改造过程中虽有友人提供了帮助,但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女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之强悍。
我喜欢关注一些房屋改造的博主或是文章,除了感觉很有趣以外,也想从中学上一两样改造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看的越多越觉得,房屋改造真不是一般女孩子能胜任的工作。特别是那种本来就很破旧的房屋,需要彻底翻修的,整个过程都是重体力活,想想就觉得累。所以我对那些自己动手,就把一座屋子改造了的女孩,特别佩服。改造后我最喜欢的是墙上画的猫咪图;最为担心的是屋顶的云彩。虽然和墙上的那副庄子骑鲲图很搭,可是云彩的材料是易燃物品,加上之前的三合板、房梁等总觉得不安全啊。而且这种造型也不好打扫,估计没多久就会住满各种小动物吧。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这句话一直被我们用来鼓励他人或自己。但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没有哪个人,真的能停下来什么都不做。休息可以恢复体力,脑子如果长时间不动,是会越来越迟钝的,又怎么可能更好的前行?是以作者并不是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单纯的“逃离北上广”,只是想回到一个自己熟悉的、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的地方,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继续朝着心中的目标方向前行。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四):我也想有一间这样的小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偏远的山林之中,有那么一座小屋,依山傍水,有孤鸟为邻,与清风作伴。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拥挤,远离纷纷攘攘的人群,静下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白天,躺着躺椅上,看云卷云舒,听着风吹过树林的飒飒轻音,听着轻灵的婉转的鸟鸣。夜晚,望着满天繁星,抱着怀里的毛茸茸的猫,小酌几杯,岂不是一件雅事? 我喜欢这样的小屋,喜欢她自制的云朵灯、喜欢庄周梦蝶的壁画,喜欢门前静静开放的油菜花、喜欢软萌的小奶猫,更是爱上了书里那个世界。这里安静自在、空气洁净清新、花草丛生。作者在这里生活,养几只猫,种几丛花,率性而为的对小屋进行美化。 在这本书中,比起学到的一些装修改造知识,我更喜欢作者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心里的渴望被勾起,也想去体验一把“休眠生活”。 可是,我虽然也对那样简单的生活心向往之,可也难免会对大城市的繁华和无限可能产生浓浓的留念,无法过上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而休眠不一样,它并不是支持人们放弃现有的一切,选择隐居。休眠生活是作者提出的一种新的观念。就像电脑和手机需要关机休眠来维持良好的性能一样,人也亦然。人生活中社会中,都会产生压力,就像高速运转的CPU一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找一个疏解压力的方法,这便是我理解的“休眠生活”。可以是学一门早就想去学的乐器;可以选择健身;可以出去旅行去看遍世界上的大好河山;可以选择写作、绘画等自由职业;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放松自己,让自己的早已疲累不堪的心得到喘息的机会。而作者,则是选择启动埋藏在心底已久的小屋改造计划。 在这里,她遇见了“腌鱼”“毛肚”“火鸡”三只可爱的小生灵,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风景,也品尝了许多我未曾见过的当地特色美食。 看完这本书,我会心一笑,像是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我想,作者应该是一个安静的、有些可爱的、肆意洒脱的“帅气”姑娘。她敢于遵从自己的内心,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说所写的,不仅是一本小屋“变身”日记,更是作者九个月改造生活的心路历程,或者说,这是作者对小屋的改造,也是小屋对作者的一种净化。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五):彼此心悦,彼此成全
牧牧酱,本名吴桐,作家,崇尚自由、低调任性、不走寻常路的非典型狮子女,拥有运营主管、策划、编辑、平面设计师、店老板等多重身份。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在9个月间DIY旧房改造的心得和感悟,展现了自己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心与室友从繁华都市回到小城一隅实践旧房改造计划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女生并不是简单地设计了一个图纸便请工人来帮忙实现这个梦想,而是从装一个灯泡的小事到砌墙、布水电、刮大白、刷漆等较为专业的活儿都亲力亲为、共同完成,不仅全屋改造的费用不到1万元,而且装修思路清奇、效果美轮美奂。不仅如此,她们还收养了3只捡来的猫,看着它们从拳头大小到各自生儿育女,这个养猫的过程,也给了她们对生命和生活深刻的感悟。
有想法也有行动力的吴桐把自己在装修期间的点滴感悟以及有趣思考全都塞进了《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里,一方面,为大家呈现了一座小城中的世外桃源,分享自己闲适宁静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为有计划装修或者做旧房改造的读者提供了一些市场行情和创意灵感方面的参考。
就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她之前的生活,那就是“匆忙”——平日里起床后,便开始匆忙收拾,匆忙赶地铁,匆忙处理工作,匆忙回家。由于老家离北京比较远,一年也就回去一两次,仅七天的休息日,匆忙度过,再匆忙回京。
年轻的人们为求不枉此生,总是选择只身一人来到城市,想要看遍都市繁华。快节奏的生活中,一切都要靠自己,不知道为何忙碌,也没时间思考太多,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迈着脚步。直到在漂泊中蓦然驻足回首,才惊觉浮华半生已过。有些倦了,便又想停一停,做点自己一直想尝试的事情——
九月,小屋开工,要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十月,没了秋光流萤,有了璀璨灯火;十一月,努力搬砖;十二月,安慰自己,不苦,哪里知道什么是甜;一月,封冻,半停工;二月,阳光依旧凛冽,半停工;三月,即将完工,再回首恍然如梦;四月,生活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小屋完工,而故事正要开始。
从此便有了去处,累了就在小屋短暂休眠,静待复苏的那一天。
小屋与她,彼此心悦,彼此成全。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六):“驻足”,是一种智慧
如果对武侠小说熟悉的话, 就会对“闭关”这个词不陌生,小说家笔下的武学大师为了突破练功中的难点或潜心修炼某种新奇武功而“闭关修炼”,断绝一切事务与人事交往。结期的时间,最短者为三天、七天,中等者为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三个月,长者可达一年乃至三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掌门张三丰就是通过闭关悟出了太极剑、太极拳的精妙,后于大敌当前之时传于张无忌,化解了武当派的一次重大危机。
当然,这是小说中的情节,实际上,“闭关”一词来源于佛教,本义是指个人或数人结伴,闭门专心结期修禅或学经、忏悔、写作等,不与他人、外事接触。对于普通人来说,“闭关”显得有点“高大上”,大家一般喜欢用“修行”来表述,无论是佛教还是道家,都注重“修行”,但是其核心要义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修心”,也可以称之为修炼或者修养德性,并且,这种“修行”是广义的,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只要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就是“修行圆满”。
对于个人的“修行”,有这么几种形式: 一种是海子式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乡土的烟火气。”
一种是陶渊明式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当然还有更加“无我”的,即王维式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当然,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对于普通人到底该如何做?
一本叫《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的书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讲的是作者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心和自己的室友,从繁华都市回到小城一隅,没有选择静止,而是去做了自己一直想尝试却没有机会实践的旧房改造计划,投入并开始体验一段新的生活,待休眠期结束,再次回到都市,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书中,作者重点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日子过成诗,如何从头做起。从理想迈入现实,再在现实中打造理想国。有了这样的探索,“驻足”“休整”将会更有美学的意义。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七):生活的理想
作者吴桐她的新书《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以日记体的呈现,完整地记录了她在9个月的时间里DIY旧房改造的心得以及生活感悟的全过程。一开始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一位内容会是描述一个故事,没想到真的是作者自己对自己的愿望的期许并且做到了,读完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和生活方式,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羡慕作者的勇气。
作者曾经拥有运营主管、策划、编辑、平面设计师、店老板等多重身份,曾经惜时如命,努力奋斗,如今拼命偷懒哈哈啊哈。作者牧牧酱本名吴桐,她在《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的卷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初,为求不枉此生,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想要看遍大都市的繁华。……有些倦了,便想停一停,做点自己一直想尝试的事情”。大都市的匆忙,很容易让人迷失最初的梦想,也很容易让人失去面对未来的勇气。所以,她带着疲惫的身心和自己的朋友,从繁华都市回到小城一隅,没有选择静止,而是去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尝试却一直都没有机会实践的事情——“旧房改造计划”,而本书便是这个女孩在这段时间内对生活点滴的感悟、思考的有趣记录。《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给我们的启发:短暂休眠,复苏后,再重新出发,也相信这样的再出发,这样心适意舒的轻装再出发,也会让人走得更远,再轻松。
两个女生,并不是简单设计了一个图纸,便请工人来帮忙实现这个梦想。而是全程亲力亲为,从简单地安装一个灯泡,到复杂的砌墙、布水电、刮大白、刷漆等,都是两人合力完成。这也是最让我惊讶的地方。不仅如此,仅短短九个月时间,她们还收养了3只捡来的猫咪,而养猫的过程,也带给了她们对生命和生活深刻的感悟。理想的生活并存。
把房子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只是一张图纸,不只是说说而已,两个女孩开始撸起袖子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生活就是这样吧?做自己喜欢的事,住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岁月如此短暂,如何让我们的一生过得更有意义,或者多留存一些值得回忆,义无反顾。
就像《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放下一切,建一座属于自我的舒心小屋,从此开此自信、自立勇敢的快乐时光。
最后 愿你我都有作者那样的勇气,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真正的自己。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八):《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来场心灵逃离之旅
感觉就像成熟逆旅的浮冰,不依赖冰冷而生,却接受不了任何温暖。
现在越来越多的市场调研发现,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和年轻化,更多的人在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支撑下,更愿意自己在自己的房间的渡过时间,而不是去社交和与朋友在外面有更多的交流。生活上的物质压力和工作上的繁琐之各种不公平职场生涯早已压迫着更多的向往的心路
而正是如此,这本书的主人公却毅然而言的远离城市去寻找已迷失的生活和向往,人总是要有个目标和压力,不然总觉得生活过的没有期待,如果期待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念头呢,自然而然也没有意思了 而这本书本书以日记体呈现,记录了牧牧酱在9个月间DIY旧房改造的心得以及生活感悟全过程。
前段时间,有部韩剧《恩珠的房间》讲述的便是30岁的女主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坎柯,忙碌而拼命的加班工作,不理解的上事,没有多余的时间整理自己的人生,连同房间般也随着人生般乱遭遭,而生活在这样的房间里也更是让人觉得压抑
在决定辞职后,恩珠开始停下来整理她的人生,凭借当初对装修的梦想的兴趣开始自己手工的 制造,而对于房间的装修和主题风格的墙纸的色彩的搭配对人生和朋友间的交往都会变得顺利很多。而看过这样的题材之后,我也非常的能理解为什么牧牧酱愿意去花时间和经历的去打造场属于自己的漂亮的小屋
只是逃离的成居,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而里面也多是牧牧酱的的每天自述的散文般,已一篇篇日记得形式般向我展示了生活过成了喜欢的样子,有花,有树有轻风,有猫有花有你我。在自己动手操作得那段劳动得所物,虽然熬夜设计图纸的辛苦,每个设计角度的一改再改,对环境布置的不满意,工人的错误,和平时难以想象到的各种困难总是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波动着神经,随时都可能的奔溃,但是其结局是美好的,那座小屋,真实存在
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段的过渡后才会显得更加的珍贵和有趣,像是一场短暂的旅行之后,重新找准了自己的定义之后,会更好的所处理和所判断其以后会发生的未来的困难之所在,而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平凡也是我们自己的,即将发生的所有的都是我们所自己选择的生活,而希望我们的内心也会有那么一座小屋存在,在内心的深刻而美好的那座漂亮的小屋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九):给心一个栖息的角落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初看是被标题所吸引,作为一个爱好装修和改造的人来说,能拥有一个可以被自己随意改造,实现自己梦想的家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本书以日记体呈现,记录了作者在9个月间DIY旧房改造的心得以及生活感悟全过程。
作者从繁华都市回到小城一隅,没有选择静止,而是去做了自己一直想尝试却没有机会实践的旧房改造计划,投入并开始体验一段新的生活,待休眠期结束,再次回到都市,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而本书便是这个女孩在这段时间内对生活点滴的感悟、思考的有趣记录。
从现在起,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本书,虽然看上去是一本集装修和改造于一体的书,但实际读起来,却是一本整理心情,学会规划和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
很多事情规划的并不一定能按照预想实现,偏离轨道不可怕,很多时候意外并不一定是惊吓还可能是惊喜。
整本书的文笔诙谐幽默,读起来没有一般装修文的教条和传统,有的只是有趣和放松,如第一篇的日记,作者刚到了那个房子就被虫子吓到,然后她想到了用母鸡吃虫的方式来解决,结果母鸡被野狗吃掉了,作者用“愿天堂里没有狗子”来结束了这一节的内容。
虽然作者只是两个小小的女生然而在工作中确是一丝不苟和行动派,从买建材批水泥,样样亲力亲为。这些执行力不禁让人钦佩。很多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能带给人很多思考。作者在真正开始看泥瓦匠的活之后才体会到这些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对建筑工人多了理解和敬意,生活不易,理解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在这个社会,只要努力愿意用心付出,就能拥有令人满意的薪酬,这也是作者在改造民居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人生哲理。
这套房子是作者接近自然,寄情山水间的一个寄托和桃花源,在这里,作者可以缓解在平时工作中的烦闷和压力,在自然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我们很多时候追求生活的快节奏却忽视了生活中最单纯的美好。在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忙着在职场拼杀却往往忘了停下来休息一下,感受身边的花开花落。就像动物一样,冬眠是为了储存体力迎接春天的复苏。这座小屋就像是内心的一块栖息地,给作者带来了内心的宁静和重新迎接新生活的勇气。
希望每个读者都能找到这样一个小屋,可以是一座实体的房子,也可以是家里一个温暖的角落,一个身体和灵魂都能妥善放置的角落,一个给自己充电和整理再出发的角落。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读后感(十):用我清冷,许你繁华
梦想的日子啊,就是这样。
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渴望孤独的时候,就窝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不顾其他,无论外面怎样喧嚣,那也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配乐,安乐就好。
自己也曾有两次装修房屋的经历,就是那种城市的毛坯房,按部就班的找工人,提建议,选材料,也想着搞成什么心中式、土耳其风啥的,最后连设计师也没有找一个,走到哪一步遇到什么就是什么。第一个房子基本就是框架基础上刮个大白,没了,然后钉柜子,买家具。第二个房子亦如是,乳胶漆,铝扣棚,主卧榻榻米算是据理力争的结果,梦想中的读书一角,绿植一角,层次感,空间感,啥都木有。两个不同想法的人去弄一件事情,就是哪个都不如意。我,如今依然郁郁不得志。所以胸中依旧燃烧着一个梦,还想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40平也好。弄成心中酝酿了十几年的美丽地方,心灵港湾。
这两个姑娘呀,真的厉害。首先是献给自己的假期,然后是全程的不假他人的身体力行,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得下来?!那些卖力气的工人们做的体力活,或许尝试做一天可以,一直坚持下来着实是不容易的,那种身体强度上的折磨,不仅是毁了姑娘们重视的那一双娇嫩漂亮的手,漫天的水泥灰,也是很难受的,再不要说新手干活会经历的返工!装修,在我们眼里就是设计,但在工人的身上,是各种工具,各种手法,各种刁钻的身体施工角度,还有可能遇到的危险。除了身体上的疲累,心理上要经历的各种打击和沮丧失败,也是会时时来袭,要如何战胜这些,她们显然,完成了此项命题。
这里没有富丽堂皇,没有吊灯浪漫,没有高级设备,有的是浓浓的自然气息,勃勃生机,自食其力后劳动成果的品尝,当然还有浓浓的爱。
她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成长的时光。那里没有高楼没有封闭的铁门,那里打开房门就是满眼绿意的小园,脚下踩着园里清香的泥土,就那样大喇喇的走进屋没有顾忌,小猫小狗跳来跳去慵懒又肆意,天特别蓝,空气特别清新,吃食天然绿色,劳作筋骨舒展。再没有更惬意的生活了。炊烟袅袅的傍晚,葡萄架下的畅谈,捉蜻蜓,放小鹅,栽花种苗,起薯收货···
太多的人如我一样,靠着回忆去想象着那样的美好,或许我们也需要尝试一下,实实在在的放空自己,这种身心的修炼,就是一次闭关,一次修行,当你再次踏出脚步,一切,都已经改变,只是它很悄然,用短暂的时光,换今后的长途景然,我们,不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