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作品研讨会演讲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文学作品研讨会演讲稿

2021-02-25 19:02:35 作者:独星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作品研讨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主席、领导、来宾朋友们:

  大家新年好!

  为回应时代主旋律,鼓励和促进文学创作,让更多的文学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助推社旗乃至我市文学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在传统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相聚在文化古镇社旗,召开“王育潮作品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社旗县委宣传部、文联、作协以及地方史志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才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召开,在此对他们精心的组织安排深表敬意。

  总书记在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还指出:“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认识育潮比较早,和他接触时间长,他是一个很有文学追求和理想抱负的青年作家。对文学艺术的孜孜追求,使其受到同行的广泛赞誉,尤其是近几年,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散文创作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散文陆续发表在《青海湖》《小说月刊》《神州》《牡丹》……尤为引人瞩目。王俊义老师这样评价育潮的《听潮》:

  “老家古韵,是一座长亭,孓立在心灵的路边。王育潮的老家古韵,就是那座赊店老镇。他的文字举着少年的灯笼,踽踽独行在赊店老镇的街巷里……通往老码头的石板路,戴望舒没有来过,但是和戴望舒一样拥有着雨巷情结的王育潮来过。

  戴望舒的那把油纸伞,不仅仅是戴望舒一人的。每个读过《雨巷》的人,都认为自己有一把少年的油纸伞,在霖霖雨声里,走过了江南的雨巷。

  王育潮举着那把怀旧的油纸伞,走过赵河的码头,那些淋湿了几个世纪的烟雨,淋湿了他的纸伞,淋湿了他少年时代记忆的小船。”

  育潮的散文集《听潮》出版后,各方面反响比较强烈,受到省内外众多作家、学者以及评论家好评,作为一个写作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深感欣慰,这也是我们南阳文艺人才辈出的一个缩影,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政策的结果,是南阳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都有一颗文学梦艺术梦,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追求,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此次研讨会能进一步打开我们的心扉,放飞我们的梦想,去感受那个“归来依旧少年”的王育潮,去感受那个“归来依旧少年”的我们。

  归根结底,文学是我们最后的归乡。没有归乡,也就没有少年依然。

  最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2020年2月25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