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沙乡年鉴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沙乡年鉴读后感100字

2021-03-02 02:5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沙乡年鉴读后感100字

  《沙乡年鉴》是一本由【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乡年鉴》精选点评:

  ●很好,能写得这么美,这么透彻没谁了。

  ●翻译非常好,文笔优美,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影响深远

  ●以四季为顺序,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

  ●值得一读,有关于生态理论的精彩描述,蛮超前,现在也不过时

  ●温和清淡 可读性远胜《瓦尔登湖》 当然有白左嫌疑……

  ●其实没有认真读完……喜欢封面和插图。

  ●这个版本的插图很棒呀。 很喜欢的自然散文之一,唤起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动植物的描写都非常生动。

  ●前半本自然散文,后半本土地伦理的议论

  ●写得真的太美了,思考也相当深刻。

  《沙乡年鉴》读后感(一):《沙乡年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

  我们每天呼吸着新鲜免费的空气,每天徜徉在和煦的阳光里,快乐的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 周末的时候,邀上三五个好友,一起去野外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小溪边嬉戏玩水,在山顶领略山河的壮观,在田野里听小动物们的嬉闹。大自然总是无私的把最好的自己奉献给我们,可是我们却在有意无意的一点一滴的伤害着它。 “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是《沙乡年鉴》封面上的一句话,随着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大自然却慢慢的被迫失去了自己本来的颜色。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他发表了大量有关“土地道德”的论文,将毕生奉献给了生态保护工作。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被公认为是“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很喜欢书中的语言,整本书款款道来,语言通俗易懂且很口语化,让人读来没有压迫感。作者以一种很平和的语气对于农场生活、动物变化、地貌特质娓娓道来,给人很亲切的感觉,同时也让人对渐渐变化的大自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本书《沙乡年鉴》由名家姚锦镕翻译,本名姚锦熔,浙江大学副教授、翻译家。主要译作:屠格涅夫、普希金、夏洛蒂.勃朗特的中短篇小说。 本书《沙乡年鉴》为插图典藏版,书中的插图黑白笔铅,写实的绘画完美的再现了很多作者描写的动物和生活场景,让人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内容。 本书的第一部分说的是作者一家人在农场的生活。写了作者一家人为逃避现代文明,周末在“木屋”里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在这一部分,作者从1月开始写一直记录到12月,每个月大自然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有其可爱的地方。 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记录了几种地貌特质。每种特有的地貌中都有其特有的一种生物,当现在文明与生态原貌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会为了文明的发展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当人们在修铁道的时候,周围的草木会影响甚至阻碍工程的进程。这时候人们为了铁道的顺利完成会采用农药喷洒的手段使草木消失。 我们人类的进步对大自然所带来的益处日渐减少,为什么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要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呢?目前,我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毫无进展,因为它与我们信仰的亚拉伯罕教对土地的理解是不相一致的。我们之所以如此滥用土地,源自人们普遍认为土地就是属于我们可以支配的商品。只有我们把土地看作我们共有的财富,到了那时我们才会怀着满腔的爱意和敬畏来利用土地。 我们这个越来越强大美好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疑难杂症的患者,只痴迷于自身的经济健康,反而忘记了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 希望我们人类以后不要以大自然的牺牲来换取我们的进步。

  《沙乡年鉴》读后感(二):掠夺、利用还是共存?这是个问题

  关于原生家庭这一块,讨论得可以说是很充分了。

  如何与家人相处?父母该对子女抱一个什么态度?

  不可否认,部分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存在功利心理,现在养育了孩子,将来是要靠他们来养老的。于是,重男轻女,将重心全部移植在儿子身上,万一种种原因没有生下儿子,那就全身心扑在女儿身上。弄得成年后的子女不堪重负,对父母的各种情感勒索吐槽不已。

  当然,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付出还是无私的。并没有要求回报。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来烦扰儿女。但这也不可避免地会让老去的父母们有孤寂无助的时候。

  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幼时父母细心呵护,成年时放子女自由。老年后子女体贴父母。

  但理想状态之所以称为理想状态,就在于它其实很难实现。这不仅仅是凭着血缘和亲情就能维系,即使父母子女之间,也需要克制与理解,方能辟出一片和谐空间。

  我们还在对家庭这个小单位的生态颇费心思,不断探索认识的时候,有许多人,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广袤的天地间,探究起人与自然的相处。

  上个世纪,美国人奥尔多·利奥波德,早在1933年,就已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地生态和大地道德观念。把目光投向了荒野大地以及荒野上的自由生命。探讨人类与自然、土地的关系和命运。

  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环保观点不同。利奥波德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们,获得经济上的满足。

  利奥波德对土地爱得深沉,对待土地上的动植物就像对待朋友一样。

  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他称作“沙乡”的地方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木屋,便成了利奥波德一家人在周末和假期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每到四月和五月的晚上,树林里就会出现空中舞会。那些舞蹈家家们“不但对演出时间有严格要求,而且对舞台的道具也严格地反映出表演者的气质要求。舞台必须是树林中或矮桂林丛中一块宽广的圆形平台,中间地带必须有一块长着苔藓的地方,或一块裸露的沙地,或凸出地面的一块光溜溜的岩石,或者是一条无阻碍物的大路,我知道,表演舞蹈的公沙丘鹬。

  利奥波德饱含深情地描给了那片土地上的动物。对那里的植物,他也是用情颇深。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阳光驱散了晨雾,你再来拜访沙洲。那时候,河流已经把色彩都涂在了画面上,关且在上面洒上了露水。此时,更加青翠的荸荠草地上,闪耀着蓝色的沟酸浆、粉红色的青兰,以及乳白色的慈姑花……”

  利奥波德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于种种打着环保名义,实为更方便人类掠夺的行径痛心疾首。人们总是本末倒置,把河流拉直,在落差处蓄水,改变了自然本来的模样,却难以达到共生的结果。

  然而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经济利益。已经顾不得地上的草与花。为了保护其他动物,又要人为灭掉其他大型肉食动物。

  这一切,到底是对是错?人为创造的生态圈会不会在若干年后改变食物链?利奥波德希望人们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自然的一切成员平等对待,把它们当成跟自己一样的平等分子。

  利奥波德把他的思考与探索都写在了《沙乡年鉴》这本书里,不过,还没等到该书出版,他就在奔赴农场救火的路上去世。康斯威星河畔的荒野里,再也见不到他倾听自然的身影。

  时至今日,我们固然已举着环保的大旗,却尚还未达到利奥波德这般悲悯又深沉的境界。那些他为之奔走呼号的土地与荒野,依然在等待。

  《沙乡年鉴》读后感(三):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

  1935年4月 , 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十三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我们尝试着用斧头和铲子去重建自己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通过野生生物的耕耘管理而发现了某一种或另一种深刻的满足感。冬天,我们给鸟戴环志和给它们喂食,砍取柴禾;春天,我们种松树,并看着大雁飞过;夏天,我们播种和照料野花;秋天,我们猎取披肩鸡和野鸭;在所有季节里,我们都做生物气候的记录。”

  《沙乡年鉴》一书让利奥波德成为了由梭罗开创的美国自然文学流派的重要作家。梭罗从康科德小镇走向郊外的瓦尔登湖,旨在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体味简朴生活的乐趣,探求个性独立的价值。但他侧重的是对自我的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背景、一种映照而存在。但对于利奥波德来说,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他看重的是自然本身的美、秩序和奥秘,而非自我。

  人们往往将《沙乡年鉴》作为环保主义作品来解读,但我们同样要承认他对于沙乡农场的描写是饱含情感和诗意的。特别是1到12月在沙乡农场的随笔,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作品。从这一维度,利奥波德是一个对人类与万物有着悲悯与忧患意识的诗人或思想家 。

  《沙乡年鉴》出版之时,正值美国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多数人不仅沉浸在对人类自身智慧和力量的巨大信心之中,而且对征服和利用自然的广阔前途充满期待。那时还很少有人想到要将自己看作生态共同体的普通成员。利奥波德首创的土地伦理观念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全社会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奠定了生态哲学的思想基础,并为之后的环境主义学者提供了思想启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犹如黑夜中的呐喊,唤醒了民众和政府对自然环境的真正关切,改变了人们头脑中关于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从而推动环境保护运动全面 发展。可以说,正是从利奥波德开始,美国的自然主义写作才摆脱了人类中心论的桎梏,踏上真正的生态哲学之路。

  在《沙乡年鉴》一书里,有专章“土地伦理”论述和深化了这一思想。土地伦理的核心观念是生态整体主义,它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它扩展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以及栖居大地上的人类。其次,土地伦理学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只是大地共同体的一员,而且是普通的一员,他没有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乃至非生命形态之上的特权,这从根本上否定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者说人类沙文主义。再次,土地伦理学确立了以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为前提的经济、生态、伦理和审美的多重价值评价体系。最后,土地伦理学规定了自己的基本道德原则,那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当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这是他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与命运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利奥波德通过他智慧的语言告诉我们,土地的伦理范畴包含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的伦理观就是让人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每一个伦理范畴内的成员暗含平等和尊敬,把它们当成跟自己一样平等的分子”。他倡导一种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

  利奥波德认为探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诗人的领域”。在推动环境保护、自然平衡、生态文明方面,在促进人和 大自然的和解与和谐方面,文学应该而且有能力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文学凭借自身依托形象、诉诸情感的审美特性所产生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更为生动有效地把有关思想理念 传递到人们心里,促使他们思考和行动。,通过美的描绘潜移默化地让人们对自然环境持有新的观念和态度,也是利奥波德所从属的美国自然文学这一流派的共性之所在。

  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海德格尔着迷于东方文化思想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是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最为生动的表述,这一境界,以其无限的魅惑,呼唤着《沙乡年鉴》以来的自然主义作家为之献身。

  《沙乡年鉴》读后感(四):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

  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大家都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户外走走,或是沾花惹草,或是征服一座山峰,无论哪一种都是惬意的。

  不得不说,户外活动成了时下流行的减压方式。仔细想来,它的流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高楼林立的城市,去往自然的山水之间,这对于每日坐在水泥混凝土格子间的人来说,是一次体力释放,也是对视觉疲劳的改善,当大片的未经人工修饰的绿色冲入你的眼帘,当整个人浸泡在天然氧吧中,心是愉悦的,身体是放松的,眼睛更是经历了一次饕鬄盛宴。

  由于物种内和物种间的永恒竞争,各动植物群落得以共存共荣。

  “一只燕子唤不来夏天”,但是,当一群大雁冲破三月迷蒙的雪融天时,人们就会感觉到夏天来了。

  三月的清晨,当你在屋外闲步,如果不抬头看看天空,不听听阵阵雁声,就会觉得大地一片灰黄,了无色彩。

  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这句话出现在《沙乡年鉴》的封面上。

  纽约时报评论《沙乡年鉴》是户外随笔写作的好作品......一本犀利的书,充满美好、活力和感染力。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他发表了大量有关“土地道德”的论文,将毕生奉献给了生态保护工作。

  《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瓦尔登湖》并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沙乡年鉴》被公认为是“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书中以四季为顺序,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至今依然受用。这体现出利奥波德思想的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利奥波德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到野外活动。位于密西西比河滨的伯灵顿有着绚丽的自然风景,利奥波德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被大自然的温柔之手爱抚着。

  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都是与林业与野生动物相关。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他称作“沙乡”的地方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木屋,便成了利奥波德和他的家人在周末和假期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沙乡年鉴》记录了有关小木屋的随笔。利奥波德在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至美而鲜活的乡野美景。更是借由很多物种的消失,引发出对环境保护的呼唤。

  一棵吸收了80年阳光的橡树在一道闪电后皮开肉绽。在一个晴朗的冬日,锉锐了锯子,从那如同堡垒班的树干底部锯起来。木屑如同历史的碎片,纷纷在锯条周围飞舞。锯子逆着历史的年轮,在木屑纷飞中回顾了橡树80个年头对身边自然变化的见证。

  “进步”无法容忍农地和沼泽、野生的和驯服的,和谐包容地共存。人们总喜欢残杀自己喜爱的事物,作为拓荒者,我们毁掉了自己喜欢的野地。

  每一条河流都在唱着自己的生命之歌。但是大多数的河流里,长时间听到的,是掺入其中的许多不和谐之音。过度放牧让植物惨遭灭顶之灾,继而殃及土壤;来复枪、陷阱和毒药害的鸟儿和哺乳动物几近灭绝;道路和旅游者在森林和公园里出现。公园的设立原是想让许多人听到音乐,然而当大家做好聆听准备时,听到的只有噪音。

  以前的人能够居住在河边,而不扰乱河流的和谐。

  小时候,屋后的那个荷花塘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平日里淘米,拿了米篮在水中,当一圈乳白色的淘米水晕开,总会引来一群小小的鱼儿在米篮子里游动。夏天的傍晚,村里的女孩子会沿着石台排开,站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洗头嬉戏。看荷叶圆圆,看荷花点点,看水中鱼儿在脚与脚之间游过。

  而今,故地重游,那一方美丽的荷塘已是一片狼藉,荷花不再有,水也不再有,有的只是充塞其中的垃圾和建筑材料。

  小时候生长的乡村有田野,有庄稼,有孩子们在田野中奔跑,田埂上散落的不知名的小花时时吸引孩子们的眼光。爱美的孩子,会采一捧不知名的的花儿回家插在茶杯里。看到那花,心里也会美上好多天吧。

  而今,庄稼不在了,许多不知名的花儿看不到了,那时常看到刺猬和各种鸟儿的田野也没有了。那片土地已被破土而出的各种厂房占领。现代工业在抢占着各种生物的生存空间。

  有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我们的世界布满了林立的高楼和电网,除了绿化带里培育的植物,再也见不到小时候长满各色杂草的田野。眼里的绿色都是循规蹈矩的。

  有的人的生活离不开野生生物,有的人缺了野生生物照样活得自在。像风和日出一样,人们一度把获取野生的东西当做理所当然之事。社会进步了,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便从我们身边逐渐消失殆尽。

  在《沙乡年鉴》一书中,利奥波德从三个部分告诉我们,是到了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第一部分沙乡年鉴,按月份记录了利奥波德一家人为逃避现代文明,周末在“木屋”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

  第二部分乡野的秘密,叙述了作者生活中的一些痛苦的小插曲。记录下一个个事件的清晰样本--一个又一个曾与我们人类相伴的伙伴们离开了我们,就此永别。

  第三部分是结论,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大自然回报我们的益处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递减。

  土地能够带来文化收获,这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的事实,但最近却被人们遗忘了。《沙乡年鉴》提醒我们,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土地是一个群落,是生态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应该被爱护和尊敬的。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一种道德上的延伸。

  人类与自然是相生的,人类和其它动物都是同路的旅伴,其它生物是我们自己的同胞手足。如果要拯救物种,那么必须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存活空间。

  《沙乡年鉴》读后感(五):天地万物,一切生命都值得敬畏

  自然究竟有多美?

  黎明的薄雾如纱般婀娜多姿,破晓的清风拂过,温柔如抚;夜晚,虫儿在草间清唱,星星在树叶间闪烁。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生命灵动,以最独特的手法装点了我们的世界,让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自然造化的美丽。

  然而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等等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快节奏生活中,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草原沙漠化,山林石漠化,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化的生态危机。

  《沙乡年鉴》一本是自然资源保护科学、政策及伦理的奠基之作。书中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作者利奥波德的职业生涯一直在研究生态整体主义,始终在自然中生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沙乡年鉴》中的生态思想已日益成熟。丰富的生态伦理的思想不仅丰富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决策行为。

  《沙乡年鉴》问世于1949年,以优美的文字、浓厚的情感和质朴的伦理,以四季为顺序,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历,以及他一生在美国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哲学、伦理学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在前人的基础上,利奥波德提出了生态思想的核心:“一个事物的正确与否完全在于它是否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美丽和稳定。”利奥波德这种前瞻性的思想开启了新的生态理论篇章,因此他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1935年,利奥波德卸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林务官,他选择威斯康星河的一个被荒弃的农场作为居所。此后十几年,他不断地在盐渍化的沼泽地和流沙堆成的小秃山上生活、读书、撰写“木屋随笔”。在这里开始了他与自然和谐并存的美好时光。

  在沙乡度过的日日夜夜都是令人难忘的,利奥波德发现,这篇貌似荒凉和贫瘠的土地,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共同体,是一幅不停滚动的绚丽多彩的生命画卷。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不论大小,不分贵贱,全都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共同体的运转。

  春天,雁群回到沼泽地,它们觅食了玉米的残粒,几个月后穿越云层到达北极,与六月白夜过剩的日光相结合,哺育了平原上的雏雁,一年一度,以阳光换取实物,整片大陆作为纯受益者,收获的是一首从昏暗的天际跌落至三月荒野的诗歌。夏天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驱散沙洲的雾气,随处可见半边莲向着天空伸出红色长矛,紫苑草在柳树墙的映衬下亭亭玉立,红色的鹿静立于齐膝高的欢乐园中。秋天在长满野花的地上,浣熊打开了冻住的水果,鸽子飞过来享用盛宴。冬天,栎木在白色的灰烬上烧成了红色的木炭,肥硕的松鼠一心一意收集橡果。

  从1月到12月,利奥波德每时每刻都在仔细观察和详尽记录这里的生灵,关注的动植物多达340种。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没有对抗,没有偏见,有的只是平等交流和真诚的赏识。他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北美土地上人与自然相处博弈中的成败得失,在感慨和担忧人类生存现状的同时,最后升华出了前瞻性的大地伦理观和生态整体思想。

  然而,利奥波德的理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受到重视。二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激情昂扬地利用和征服自然,人们缺乏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学的意识,而他的环境伦理思想并非主流,因此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末,征服自然所带来负面效应慢慢出现,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激烈,人们发现了《沙乡年鉴》的价值,他的思想逐渐被接受和运用,兴起了“生态伦理学”的激烈讨论。利奥波德的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被尊称为“自然保护之父”,他的《沙乡年鉴》和梭罗的《瓦尔登湖》、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起被誉为“美国环境主义的主要智力支撑”。

  《沙乡年鉴》中,倾注了利奥波德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有对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融入自然的呼唤。他认为,人类不应该贪婪地占有土地,而是应该学会尊重它们。“土地是一个共同体的观念,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土地应该被热爱和被尊重,这是一种伦理观念的延伸。”

  在自然面前,人类必须小心谨慎,谦卑有礼,因为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破坏它的生态完整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利奥波德告诫人们:只有当一种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他呼吁人们以新的意识对待土地,不再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在自然面前。这是一种深刻的生态学意识,也是一个新时代的预言。

  人类已经造成了与大自然的许多不和谐,如何重新与大自然同步,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利奥波德认为,自然资源保护是人和土地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与土地的和谐相处和与一个朋友的和谐相处类似,你不能因为珍惜他的右手而砍掉他的左手。也就是说,你不能因为爱猎物而恨捕食性动物,也不能因为保护河流而糟蹋牧区,更不能因为建造森林而炸毁农场。土地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组成部分就如同我们人类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竞争与合作都是这个有机体内部运作的一部分,你可以谨慎地对它们加以控制,却不能抛弃它们。

  《沙乡年鉴》改变和拓展了人们的传统思想,把关怀的重心延伸到动物、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在走进自然,了解自然的意义之后,人们才能热爱它、尊重它、保护它。正如美国著名的环境科学家诺曼·迈尔斯说过“科学家们说我们在挽救其它物种生命的同时,实质上我们是在挽救自己”。

  庄子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这个道就是指自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自适其适,人要学会与自然共存,而不是要自然去适应人类。如今,沙尘暴的肆虐、珍稀动植物的加速灭绝、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严峻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如果人类不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自然,那么唇亡齿寒的教训迟早会出现在人类自己身上。

  一草一木皆有情。这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自然主义代表作,值得我们平静认真地去读,去反思,去践行。让每个人都成为自然保护主义者,我想,这就是《沙乡年鉴》的最重要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