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100字

2021-03-14 02:50: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100字

  《过剩时代的学习》是一本由方柏林(南桥)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剩时代的学习》精选点评:

  ●国家图书馆看完,前面有些干货,后面的学生视角有些出戏。信息过剩,所以要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挑选:对目标直接有用的,使用频次高的,对个人有益的,对之后的学习有帮助的可学,能用其他低成本方式搜索到的可不学。判断之后再进行信息输入。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看到作者方柏林是课程设计总监,我以为书中会提到一些课程设计的方法的,其实并没有。话说,把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各种)都做成一门课程,是一个很诱人的想法。书中有不少闪光的金句。整体看,口语化很重,更像是讲座的整理集子。每一篇目之间也是顺承关系。读的过程中,发现我读过的励志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就是他翻译的。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真知灼见,看着像论文,不知道目标读者是谁。

  ●整体还是不错的,对比了中美教育中的一些不同

  ●转发方老师微博得的赠书,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技术都不错。

  ●不错的一本书,不过更重要的是掌握其中的精髓

  ●说到底,这是一本有关学习的鸡汤书,有几章内容比较空,而且对中国读者来说意义不大。当然学习一些有关学习的技术性手段(很少)还不错。

  ●感觉像一部关于学习的大杂烩论文

  ●要学的东西太多反而会不想学,即使想学也难免遇到精力不够或时间不够的难题……我们的学习是需要被设计的。

  ●有几页有真知灼见,比如美国人的终生学习,学生晚上不做作业,阅读的根据水平分级等。整体而言,把任何事情做成课程的思路是性感的。

  《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一):会选择是会学习的一项内容

  2019书展上偶遇了这本书,所吸引我的就是过剩时代这四个字吧。每一天都被铺天盖地的咨询所袭击,会选择,会坚持,有方法特别重要。这本书还是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法的,值得一读。阅读者不局限于教师,当然,教师在阅读时会有很多实例的联想,此书也值得始终视自己为学习者的读者阅读,以期学习效率的提高。

  《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二):不盲从国外的教育模式,而是专注于一件事的终生学习

  #2018读记6#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而学校教育大都停留在“识记”上,走上社会又或会患知识焦虑症,四处“求知”。方柏林,文学译者,移居美国,中年转型,现任美国高校课程设计总监。他在《过剩时代的学习》提出“常用的知识放在大脑里,另一类知识放在世界上”,有选择、有效率地学习。同时,他观察身边的中、美家长,认为人们应该走出“人造的气泡”(自身所处环境),提出“教育即生活”,倡导终身学习。

  全书从“布鲁姆的学习分类论”开始,介绍学习的分类,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之处,接着从学霸思维(开放性思维)、学习情绪(克服负面和培育坚毅)、高效练习(驱动力、效率和技术)、考试助力(项目测评和评分细则),四个方面完整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最后落脚在“寻求终身教育”,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不盲从国外的教育模式,而是专注于一件事的终生学习,这是全书的价值所在。一席上有作者的同名演讲,可以搜了看看。

  《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三):《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

  首次阅读时间:2018年09月18日

  笔记时间:2018年09月22日

  ##阅读感受

  - 影像阅读感受:作者是教育工作者,用学生视角阅读这本书,好像有些偏。或许这本书更适合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来阅读这本书。

  - 第一遍阅读感受:关键词抓取有限,虽然通读过程中,对第1、2、3、6章觉得有重读价值。

  - 制作电子笔记感受:如第一遍阅读,在制作笔记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收获,本书对自己的触发感较小。尽管在阅读中对第1、2、3、6章有价值,但是在制作笔记时,仅对第1、2章进行了少量摘抄。并没有太多收获

  ##收获

  - 布鲁姆6层次的分类让自己认识到,之前的学习都是基于低纬度的技能层,这也是学了很多,真正用起来很少的原因。

  - 负能量和正能量一节中,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常听到的话语,其杀伤力依旧存在。好在作者给出了正能量的说法,让自己受益匪浅,非常推荐家长阅读该部分。

  - 对什么东西要学,什么不要学,原先进行过思考,阅读了作者给的话术后,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作者给出的话术还是非常不错的。

  #Changelog

  2018年09月22日

  《过剩时代的学习》读后感(四):过剩时代治一治“干货”饥饿症

  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新观念,新方法,比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新观念一波接着一波来,落实好的却少见。每个人找“干货”,藏“干货”,囤积居奇。收了藏了“干货”,也不去消化,就狗熊掰玉米一样,一路走一路丢,一个干货没派上用场,又匆忙收别的“干货”去了。那些别人提炼出来的东西,都有过各自积淀的过程,你不能把人家的盐当饭吃。

  在过剩时代,我们囤积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都不难找到。能学进去,产生变化,这才是王道。教育者应该是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在走街串巷收干货,从结果上看,跟什么都捡、什么都不舍得扔的收藏癖并无两样。收一堆微信文章和各处寻来的文档在家,束之高阁,不过是知识从一个人的电脑,下载到自己的电脑。这中间一切未曾经过自己的大脑。快速便捷的传播,只是造成了大量信息泡沫。

  美国学校里新观念的传播、接受过程缓慢得多。翻转课堂我们花了两三年时间在琢磨、实践,让老师反复参加培训,互相观摩听课,然后回头再反思,再修改,结果老师慢慢上了路子。网络课程的推广,更是耗费精力,大家一点点在商量流程、政策,创建示范课程,然后一门课一门课慢慢推广。老师一旦上手,就真的尝到甜头,再也不走回头路。

  在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时候,反刍、消化、反馈、纠正等过程不可缺失。光顾着飙名词、理念、模式是没有用的,这是识记范畴的事,可以吹吹牛,让他人大跌眼镜,但这也是一时的,对自己思维的进步无益,最终也让人看扁。如果我们对新的方法和观念感到有所共鸣,应扎扎实实去试验,其中包括通过错误而纠偏的过程。

  我们对于慢速的改变要有耐心。教育不是商业和军事,争的不是速度,没有先下手为强一说。得到长进,笑到最后,那才是能耐。教育的改革,和任何创新的推广一样,须从试点到扩张,从少数人到多数人,逐步接受,步步为营。慢点是正常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师能定下心来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对学生也是教育。

  干货饥饿症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在机遇的把握上,生怕自己会错过什么,于是一个都不能少。这往往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机会多,抓不住也是常态。如果贪多,则好比把手伸进罐子里抓糖吃的猴子,会把自己的手给困住。算上各种非正式教育机会的话,这年头机会也是过剩的。但很多人身子在过剩时代,脑子在稀缺时代。就好比从生存经济里过来的人那样,穷怕了,短缺怕了,有人在巷子里喊一声副食品要涨价了就倾巢而出。这种思维的人习惯性地贪多求大,在囤积中寻找安全感。

  在机遇上“穷怕了”的人,会怎么和世界互动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凡是仍处在稀缺思维控制下的人会分享什么样的信息?我发现有这么几种人,欢迎对号入座:

  瞬间过时论:“再不看就删了……”删掉算什么,走红的东西很快网上别人会转得到处都是,不耽误你时间就谢天谢地了。

  信息特供论:“这资料难得,好不容易找来,与大家分享。”有些信息其实俯拾皆是,少见多怪的人,将其当成奇货可居的“特供”产品。教育资源和信息已经不是少数人占有。任何人通过合适的方法都能获得。

  收藏综合症:“全是干货,赶紧收藏。”收藏了没有消化就是废品。这种囤积习惯,会把人变成废品站。

  这些吸引眼球的标题,都还是依赖于人们的稀缺思维,可见稀缺思维当今如何普遍。

  在美国上大学也一样。华人家长争相进名校,以为名校机会多。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其实以自己时间、空间上的诸种局限,再多机会,孩子们往往也只能领取一个。多未必是好,能用上才是王道。而今国内中产家庭孩子们面临的教育,选择多而复杂。把北上广房子卖掉,很多人就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留学。再算上慕课等诸多新型教育模式,新生代面临的教育资源空前丰盛。再过十年,我相信教育更是面目全非。那么处在丰盛的资源中,本该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呢?

  培养批判性思维。信息众多,鱼龙混杂,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甄别与选择,否则吃了半天,发现全是垃圾食品。这需要我们培养精致消费的习惯,别像吃自助餐那样,把自己撑死,吃得极不舒服。资源丰盛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在消费信息时,不妨对信息进行图书馆系统常说的CRAP测试,也就是该信息是新还是旧(currency),来源是否可靠(reliability),作者是否权威(authority),目的(purpose)是否合理。

  优化资源。教育资源难有绝对好坏之分,要看相对于自身兴趣和能力,能否合理支配,能否和现有资源优化组合,达成最佳结果。求学当中,但凡造就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如果能去一个名校,而不被关注,放着大量资源也是枉然。诚然,去所谓“好”学校,会有更多和名家接触的机会。若只为了求知,同样资源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名家讲座有现场感,末了大不了与名家合个影、握个手,发发朋友圈,回来洗下半盆手汗。

  放眼长远。人生的成效是做除法。分子是你的机会,分母是你的投资。如果你用10倍的投资,只能得到1.5倍的机会,你的成效是减小而非扩大了。从长远规划上看,如果为了追求“一流资源”而透支,需要用力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这会拖累日后发展,什么都比人慢一拍。

  求精求深。人生早年,不知兴趣所系,能力所在,故而四处开花,这可以理解。最终我们都会发现,成功者往往都是盯准一件事,做深做精,找到稳妥的立足点就受用一生。长期处在“宽以里计,深以寸计”的状态,会导致已有资源更趋稀薄,且会形成倦怠。早年四处开花,若不能及时收敛,终会一无所成。

  对于机遇的领取,就好比人体补钙,不是你一次吞下四五瓶钙片就能解决什么问题。更应考虑的,是在特定时间内,到底能够吸收多少。教育也是这样,吸收才是关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