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刺客》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大刺客》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1-03-16 03:17: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刺客》经典观后感1000字

  《大刺客》是一部由杨锦泉执导,古天乐 / 梁小冰 / 徐锦江主演的一部奇幻 / 武侠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刺客》观后感(一):大刺客

  1—5《鱼肠剑》士为知己者死

  (郑则仕、潘志文、罗兰、傅明宪、刘家辉、马德钟、郭政鸿)

  第二单元《荆轲》主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薪火相传,精神不死)

  第三单元《刺马》主题:义无反顾

  第四单元《烟花杀手》主题:烟花绚烂,但短暂;刺客冷酷,但情长

  《大唐聂隐娘》

  (梁小冰、谭耀文、惠英红)

  第六单元《豫让击衣》主题:风尚亮节,舍命击衣

  第七单元《吕四娘》主题:盟誓,比爱情更重要

  《大刺客》观后感(二):刺客为什么一定要用剑?

  刺客们,以报恩为信念,以生命做代价,却只是充当了棋子,个个都很悲惨。TVB的剧集,用他们擅长的爱情和亲情,强化了悲剧。

  鱼肠剑、图穷匕现,都是藏剑的故事——为了剑,刺客和皇帝都机关算尽,比如搜身。可是,刺客一定要用兵器吗?既然甘愿为隐藏兵器付出巨大代价,何不训练武功更高的刺客,至少力气更大是很容易做到的。

  以此来看,《史记》纯属笑谈,至少没有脱掉中国式的“一根筋”!

  而张艺谋的《英雄》,更把“一根筋”发展到了纯粹的愚蠢。剑,是唯一的杀人方法;靠近秦王,唯一的方法是让很多人死。

  《大刺客》观后感(三):专诸擘鱼,烈士殉名

  

港版1997的《大刺客》片头曲叫做英雄热血。由巫启贤演唱,歌如其名。TVB出品历来精品,就是按照特定标准制作的,有精致的感觉,尤长于人物的塑造,近年看来以布景道具简陋为人诟病。TVB武侠的歌曲基本与剧集内容密切相关,当然不是字面上的相关,是其内涵意蕴的相关。《大刺客》是大一下看的,因为仰慕东周风骨,喜欢幽并本色,而在高中就已经学过《战国策》里荆轲刺秦的部分,关于荆轲刺秦有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虽然也拍出一种水平来,但毕竟不是传统的视角,是一种嘲弄戏谑的视角,以文革后惨淡的文化生活与市民狭隘的思想眼界对历史上赫赫有名英伟卓绝的英雄人物的刻意揣测,它将那些英雄们的内心展现在他们的语言之中,所以秦王显得疯狂(因为他内心疯狂),服饰与妆容是否符合历史我并不了解,但是我不能相信他们做不到好好扎头发和穿衣服,做不到好好说话,通篇的阴阳怪气,顾左右而言他,好处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坏处却不胜枚举。剑走偏锋如果走歪,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化庄重为儿戏。即便是秦王所谓统一天下,与民休息的热肠衷心,也在六国兵民被残酷屠杀的现实下显得虚伪诡诈。 大刺客里只看了专诸一篇,因为最好。荆轲那篇感觉没有出来,豫让那篇也不好。距离专诸虽然肥胖,但宅心仁厚,虽然剑术高超,却并不显山露水,与季梁(好像)比剑,点到为止,磊落非凡。公子光与伍子胥谋求刺客,重金下专诸之舍,厚养其母,恩遇既隆,专诸不得不赴人之难,但以奉养母亲为由推延其事。专诸不像《史记刺客列传》里寥寥数语刻画的那个思维清晰,明白自己要付出什么会得到什么的专诸,而是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他有见识但能屈身卖面,有才干但不恃才傲物,最终当烈士擘鱼,血溅吴宫之时,慷慨悲壮,仿佛世界的凝固。专诸并不是没有情感的道德君子,当凤君嫁给别人时,他也曾怒击排鼓。虽然,为人作工具使,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士为知己者死不应该只局限在这个层面,像荆轲的知己明眼人都知道不是什么燕太子丹,而是高渐离。一种平等的友情,或是知遇之恩,而不仅仅是卖命换钱爵。

  《大刺客》观后感(四):大刺客之刺马

  本来嘛剧要看全套才好,尤其是这种单元剧,不过鉴于我对古装的港剧真是无爱,就还是先看我最感兴趣的那个单元吧,其他的或者有天我剧荒时会去看

  大刺客之刺马,演张文祥的是钱小豪,知道他在电视版中演绎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时,那是非要看不可了,本来选他出演也是极好的(当然最好的当然还是小姜,这是废话),跟当年小姜的不同,这版三弟刻画的重点是豪气(虽然也有描写他不受束缚的一面,但我觉得过于单薄,不计入内),但这样一来就角色就片面了,而且与影版(我知道也不应该去对比,但没法子)最大不同,也是蛮失败的一点就是,视版里大大削弱了张文祥作为旁观者洞悉一切的身份,这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只着重刻画了他豪气重情的部分,人物不够丰满突出(而且这一面我觉得塑造得也太过于死板单一,如果不是钱小豪演的话我可能真会损他几句了)

  再者,此版的马大没有影版里来得深谋远虑,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他花言巧语哄骗米兰的情节(视版里名字改了,叫秀如,但我还是习惯用影版里的称呼),让人总是不禁想起<飞狐外传>里的田归农与南兰,而视版的米兰也不是影版里那么渴望出人头地仰慕人中龙凤的女子,只是一个期望被爱护怜惜的小女人,看到最后她以自杀收场,真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真借鉴了<飞狐外传>里的情节

  而刺马的一段则是太过于儿戏,以马大的身手,他怎会惧怕张文祥?而且校场里还有那么多兵,累都累死他,但却极其意外又顺理成章地被张三一刀毙命,而张三竟然没被官兵围截以非常轻松的姿态逃离了校场(不过也符合当时实情,TVB的临时演员你懂得。。人都没几个,还不如当年70年代的影版,真是退化)

  回到了自己的家,这里有穿插安排感情线,但是令人不满的是,视版里的张三可以为了义气、兄弟而置临盘的妻子而不顾,这样来表达兄弟情,真是有点太片面了(我好像又用这词了,我实在是词穷了)!,再到最后便是张三自己去伏案自首,然后,二嫂来看他,说了一番自己所称的肺腑之言后,就竟把将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妻子和孩子都可以搁置的三弟给说服了,而且还原谅了他们这对奸夫淫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三弟正法,二嫂自杀,主题曲响起,剧终

  很荡气回肠英雄就义么,没有,留下的或许只有那曲旋律,我又学会了一首港剧主题曲而已

  《大刺客》观后感(五):寂寞烟花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底最清晰的一幕不是这位玉树临风的刺客出场的俊逸潇洒,而是在漫天锦霞般灿烂的烟花辉映下带了一份满足的笑容长睡在爱人怀中的不舍的从容。

  有一部小说的名字叫做《她比烟花寂寞》,而宇文轩,也是一个寂寞如烟花,炫目如烟花,灿烂如烟花一般的人。

  长衫玉面,风标绝世,温文儒雅,却是令得许多人胆寒心颤的杀手、刺客。

  他的以双手,可以让众多的女子花颜照人,也让许多的人魂散杳杳。

  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就是杀手,那部小说的名字就叫做《杀手问情》。他叫“回雪惊鸿”,当时真的是爱极了这个名字,漠漠雪野,泠泠寒夜,有那一道影儿划过,带一份缥缈的孤零,一份坚毅的高傲,独往来……当他终于遇到自己的真爱,一只孤独的雁也终于有了停落的枝,不再寂寞沙洲冷……

  宇文轩,一定程度上很有些像这个杀手,他们有着同样的寂寞,同样的坚毅,同样的高傲,同样的执着,同样的专情……不同的,“回雪惊鸿”是一只可以找到家的幸福的雁,而宇文轩,是注定用生命演绎夺目绚丽的短暂烟花!

  杀手的刀是冰冷的,他们的心却通常是火热的。

  宇文轩,习惯了刀的冰冷的杀手,渴望爱的温暖的男子。我想,他对暖暖感觉的期望,一定是极其强烈的,否则,他又怎么会在遇到小乔之后,那样急切的坦承自己的爱,挥洒自己的爱?!他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的身份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又怎么会将摇摇欲坠,不可肯定的将来随便的摊付给自己深爱的人?

  面对温暖的爱的诱惑,他真的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一旦遇到,就不要放手。

  也许……他从小乔的身上也感觉到了与自己相同的一种气息?那种寂寞的游曳在世间的无依?所不同的,只是小乔初出茅庐的犀利逼人和他游曳于剑锋刀刃之类的幽幽杀气。

  一柄利剑,必经千锤百炼,方得吹毛断刃。

  一束烟花,也得捶捣束缚,再经烈火引信,方可以腾空冲霄,用生命演绎转眼间的勾魂夺魄的美丽。

  烟花……刺客……宇文轩……烟花……

  他明了自己的结局必定不会天青月圆,因此,他宁愿将自己的生命灿烂到极点。

  千回百转,磨难重重,水尽山穷,柳暗花明……他的一生简单到生和死,复杂到峰峦叠嶂,风雨雷电,云卷云飞,他的爱和恨,纯粹而透明,赤诚而热烈。

  对于他,命运是不公平的,但得小乔如此知己红颜生死相酬,不知算不算老天对他的一点补偿。

  看小乔拼死挖掘墓墙,那一刻,我泪湿眼眶;看两个如此相爱的人在锦绣烟花下做着生命最后的相依,我泪落双颊;看宇文轩轻轻合目,终于泣不成声……

  始终的……不想用死来定义他最后的结局……我只想说,他只是累了,在爱人的怀中小睡,终会醒来……

  《大刺客》观后感(六):烟花杀手

  下载了《大刺客之烟花杀手》的清晰版,忍不住重温了一下(其实就是第一集和最后一集而已)。有两个片段至今仍然很打动我,一个是寒食节郊游,宇文轩向柳梦惜解释何谓“人生最灿烂的时刻”;另一个就是大结局,宇文轩在漫天烟花中死在柳梦惜的怀里。两段都恰到好处的点了题,并且互相辉映,让这部只有五集的短剧像烟花般一闪而逝,美好而灿烂。

  <寒食节郊游>

  宇文轩:良辰佳节,美酒当前,加上有美人相伴,真是相得益彰。

  如此景致,逍遥一刻,已经不枉半生。

  柳梦惜:何以只是不枉半生?

  宇文轩:因为人生未到最灿烂的一刻,依然要活下去。

  等到此时此刻一到,才称得上是不枉此生。

  柳梦惜:那最灿烂的时刻,又是什么时候?

  宇文轩:就是当爱与恨到达最痛快淋漓之时,才称得上是最灿烂的时刻。

  柳梦惜:看你如此洒脱无忧,又岂会有恨呢?

  宇文轩: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其恨事,

  比如山河破裂,国运不振,许多地方仍然民不聊生。

  只有每个人将心中的恨事化为力量,才能够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柳梦惜:你有如此信念,难怪可以做到胸怀坦荡。

  <凄美的大结局>

  注:“烟花”和“小乔”是宇文轩和柳梦惜作为杀手的代号。后来二人身份败露,于是用回原名。

  烟花:小乔,我在临死之前能够见你一面,已经心满意足了。

  可能 死,是我最好的归宿。

  小乔:不会的!你不会死的……小乔不会让你死的!

  我们还有很长的日子……

  烟花:小乔,我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只要……只要能够在最灿烂的一刻死去,

  就算死,我也无憾。

  (空中燃起烟花)

  烟花:小乔,你看看这烟花……烟花就好像我一样。

  烟花的生命虽然很短,但是只要曾经燃烧过,发出它耀眼的光芒,

  就算只是一瞬即逝,都是美丽的。

  (小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烟花:小乔,我们虽然相爱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曾经深爱过。

  如今我大仇得报,而且在临死之前,能够躺在你的怀抱里,

  我今生今世,能够得到这样的妻子,何尝不是我最灿烂的一刻?

  小乔:你也是我生命中的烟花……

  烟花:小乔,你看,今晚的烟花,真是特别美……

  (小乔抬头望天空,烟花在她怀中死去。天上的烟花华丽地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

  主题曲响起:

  英雄 誓流热血 无惧霜雪厚

  豪情义气盖世 让名字记百世生命洪流

  熊火千载不朽 光辉在舍我葬身后

  英雄 但求曾经璀璨便足够

  啊…对与错进与退 生或死看透

  啊…若寻获好知己 生命复何求

  凭我两手 更改世代的春与秋

  绝情绝爱似我

  傲然踏千山 胜败不悔疚

  <剧终>

  .S. 某彩回复:“TVB那时真强,5集的故事,情节仍安排得那么好,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这个小故事现在看仍不厌烦。当然,这跟烟花实在太美了关系莫大。”呵呵呵~~

  《大刺客》观后感(七):让人无力吐槽的荆轲刺秦

  印象里看过的五小时武侠短剧,一部是《千秋英烈传》,另一部就是《大刺客》。《千秋英烈传》的演员大都是TVB班底,拍摄方却是中国星,所有的故事剧情全部是阴谋论,感情戏拍的直接激烈,另有一番风味(TVB曾今的一姐近距离激情舌吻,在TVB的剧集中貌似看不到);《大刺客》则是典型的TVB风格。从两部剧集的定位来看,都是讲述中国著名侠客(刺客)的事迹,《千秋英烈传》比较名不副实,8篇中有5篇连野史和民间传说都算不上,完全是编剧自己编的故事;《大刺客》的选材就好的多,只有烟花杀手一篇是纯虚构。说到历史上真实的侠客(刺客),首推太史公的《史记 刺客列传》,也是2部剧集的主要选材,而《刺客列传》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当属荆轲。所以《千秋英烈传》荆轲、聂政2篇,《大刺客》专诸、荆轲、豫让3篇,都有一篇荆轲刺秦。

  《千秋英烈传》由于贯彻阴谋论的论调,聂政被改的面目全非,荆轲虽然也大作改动,但史实的基本架构还在,阴谋论用的比较符合逻辑,格调颇高,是《千秋英烈传》中最好的一篇。《大刺客》的3篇都能与基本史实相符,其中专诸的故事最好,豫让次之,荆轲最差,甚至可以说是《大刺客》所有故事中最雷人的一篇。

  刘德凯饰演的荆轲具有坚毅沉静的气质,眼神常流露出英气,徐锦江满脸横肉,如果演鲁智深式的荆轲就恰如其分,偏偏《大刺客》中的荆轲也是儒雅的设定,所以被迫冒充斯文,他演的辛苦,观众看得难受。而女主角陈芷菁和袁洁莹的外形差距实在太大,已经不是演技可以弥补的了。至于秦王嬴政的饰演者都比较符合各自的角色设定,只不过《大刺客》中的罗乐林实在有些审美疲劳了。《大刺客》荆轲刺秦的感情戏不但典型而且敷衍,没什么意思,去掉也不会对主线故事有什么影响,而《千秋英烈传》本身就可以算作半部披着武侠外衣的爱情片,荆轲刺秦中的感情戏真情而不造作,与剧情密不可分,再加上男女主角的差距,比《大刺客》的感情戏强百倍。

  《千秋英烈传》荆轲刺秦的高潮部分是最后的刺杀,《大刺客》荆轲刺秦最大的雷点也是最后秦殿刺杀嬴政的一幕。两部剧集都将荆轲设定成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剑客,对普通剑客都是来一个秒一个,来十个秒十个,对刺秦行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最后都失败了,这样的失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千秋英烈传》中秦殿内外布满了侍卫,连秦王身边的太监都是持剑的高手,而且秦王还早有防备,说“都邟地图上地形凶险,暗藏杀机”,没等图穷匕见就起身向后躲了,荆轲总共只有一秒钟的刺杀时间,之后就被侍卫团团围住,不过这并不是刺秦失败的真正原因。真实原因是荆轲来到秦国后看到秦国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秦王英明神武、受人称颂,才知道受到了太子丹的蒙蔽,失去了刺杀秦王的理由,只不过侠客重然诺,上秦殿只为自我牺牲以履行诺言。所以荆轲最后杀完秦殿内所有的侍卫、自己也身受重伤时,在殿外侍卫尚未赶到的短暂空隙,将剑尖指向秦王,却引而不发,气绝身亡。虽然刺秦失败,但于荆轲天下第一剑客的英明无损。

  《大刺客》中的荆轲立志反秦,与太子丹是一拍即合,刺秦目标明确,绝没有半分犹豫和手软。虽然整个故事设定都是随意发挥根本不考虑史实,但秦殿内的布置居然与史实相符:“殿内众人不得携带兵刃,执戟郎中未经秦王传召不得上殿”,所以荆轲刺秦的障碍只有殿内几个手无寸铁的太监和近臣。《大刺客》对秦王的设定只不过是孔武有力和有霸气,而且直到图穷匕现时都对荆轲的图谋懵懂不知。于是荆轲拿起了由天下第一铸剑师精心打造的匕首对秦王刺去,于是《大刺客》中最莫名其妙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手忙脚乱的秦王狼狈不堪的躲闪翻滚,天下第一剑客荆轲却像中了邪一样一下下的刺击却伤不到秦王分毫,最后孤注一掷飞掷匕首居然被一直在旁边围观的御医(不会武功,否则应该上前阻止荆轲)用药箱砸落,然后为了捡回匕首被秦王砍断一腿,只能在地上爬了。从拿起匕首到断腿,中间足有一分钟时间,这时秦王才想起来叫侍卫上殿护驾。其实哪里还用叫侍卫,只用了一分钟,秦王就单挑无伤灭掉了天下第一剑客的荆轲,原来秦王才是真正的隐藏高手!

  其实除去荆轲刺秦,《大刺客》的整体水平原本还在《千秋英烈传》之上,《大刺客》中也有一场经典的刺杀,专诸刺吴王僚,表现的异常惨烈,与《千秋英烈传》中荆轲刺秦的悲壮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吴王僚身边除了众多侍卫还有大高手保护,让专诸的战死很合情理。紧随其后的荆轲刺秦却成了史上最雷人最莫名其妙的刺杀没有之一,种种设定让人无力吐槽,不禁感叹TVB编剧的水准实在过于参差。

  希望荆轲刺秦的下限不会再被突破了。

  《大刺客》观后感(八):颇有韵味的荆轲刺秦

  

首先看到很多人质疑这几个故事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戏说成分,那先来说说这个问题。

荆轲这一段,吐槽的无非是“徐夫人”,徐锦江的造型之类。实际上,我想奉劝一下,静下心想想,人家拍最后的刺杀戏,连“扯掉袖子”“绕着柱子跑”“剑拔不出”“剑推到背上”“医师拿药箱砸”这些细节都按照《刺客列传》去拍了,还能不知道后世普遍认同徐夫人是男子??你以为就你聪明,人家都傻子?

首先,要较真就来较真,因为本就没有明确的“真”——“徐夫人”原文中本就没做解释,出处就是《刺客列传》和《战国策》,原文都是一句“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本身是男是女,是什么人,都没有说明,凭什么就不能是女人?你说那时代女人不能铸剑,不好意思,又是谁告诉你他是铸剑的??只说从他那得的,告诉你是买的还是铸的了??(何况莫邪是干嘛的??)某个姓徐的女子拿来了家里不知道哪得来的匕首,不行??只不过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引里说是姓徐名夫人,谓男子也,做了拍板。也不知道隔了近千年,是怎么考证的。铸剑就更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现在徐夫人的百度百科直接就说他是铸剑师。只能说叫徐夫人的男子,铸剑出身的说法比较合乎常理,但也毕竟没有证据。

所以本就是个不确定是男是女,不知道什么职业的,这句原文的正统翻译只能直译为“得到赵国人徐夫人的匕首”。所以什么男性,铸剑师职业,还不都是一样都是猜测和戏说??就许你戏说,不许我戏说??

何况,这段感情戏并不是为了拍而拍,刚成婚就要生离死别,她为了不让荆轲有牵挂,新婚之夜选择自杀,更让这个故事增添悲壮气氛,这种把本就有争议,不确定的事情,做合理的艺术加工,无可厚非吧,人家本就不是历史剧,而且还是那话,就算历史剧,你怎么拍徐夫人?性别,职业,年龄,都是没有明确证据的猜测而已,随你弄个什么样的人出来不都是脑补?再说,你觉得弄个路人甲交完匕首就去领盒饭好,还是加进故事里,多这么一段死别更好??

而徐锦江的造型,看上去浓眉大眼五大三粗,却要演出斯文的样,初看是让人一愣,其实何必先入为主认为他只能演三级片和鲁智深这种粗人??本身荆轲在原文里的记载就不是单纯的武夫,原文说他爱击剑和读书,所以田光推荐了他跟太子丹商议国事,注意,是商议国事,不是一开始就以刺客的身份被推荐的。可以说他本就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同时,原文说他性格沉稳,但是又有粗犷豪爽的一面,在燕国市井和狗屠,高渐离结交,爱喝酒,在市井又唱又笑又哭,本就是个性格很复杂的人物。诚然,以徐锦江以往的戏路,这个人物确实不是为他定做的,但他的饰演,并不违背原文的人设,演的也很不错了。只能说选角让人意外,但是,这部戏本就不是tvb主打作品,基本上都是些绿叶演员来撑起,所以才有了徐锦江饰演荆轲,郑则仕饰演专诸。郑则仕的扮相岂不更怪?一个胖子饰演武艺高强之人,相比之下,徐锦江的荆轲,算还行了。再说,还是那话,你非要较真,那你是见过专诸还是荆轲咋的???

荆轲这一段,让我很感慨,港片瞎扯起来是天马行空,认真起来,是真的认真,这个故事里,连太子丹嘱咐田光不可泄露,田光因此自杀,这种小事都完全照搬原著,一切都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还有荆轲要等盖聂,被太子丹催促,也是基本符合原文,原文是含糊的说荆轲要等人同行,这既贴合了原著,又体现出秦舞阳作为副手不堪重用,太子丹的催促,导致了荆轲没有等到真正要带的副手,导致了失败,表现出一种扼腕叹息的态度。连高渐离是被“熏瞎”而不是“刺瞎”这种细节都是严格按照原文设定。

而刺杀那场戏里,撕掉衣袖,绕着柱子逃跑,剑拔不出,医师拿箱子砸,荆轲拿匕首掷嬴政,剑推到背后才拔出,砍断荆轲的腿,这些细节都按照正史记载拍摄。只不过顺序上稍微做了点改动。

在原文里(原文不贴了),是嬴政先绕着柱子跑,侍从们赤手空拳上来拖着荆轲,医师用药箱砸荆轲,给了嬴政喘息机会,然后侍从们只是大喊“王负剑”(把剑推到背后,方便拔出),然后嬴政就拔出了剑,就这么轻易地砍断了荆轲的腿,荆轲无奈之下只能用匕首掷嬴政,不中,完蛋。

这个记载其实很写实,但是若真按原文这么拍,观众会觉得荆轲太菜了,几个赤手空拳上来阻拦的侍从,嬴政拔出剑就能立刻反杀。其实呢,现实中哪有什么武功和剑法?他这样的刺客也就是善于剑术(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剑法),沉着冷静,可能力气也大些,有勇气而已,并不是什么超人或者武林高手,拿的又是短柄的匕首,再被几个人拖住,被本身也是勇力过人的嬴政拔出了长剑,反杀不是很正常么??而且原文的记载,荆轲是想劫持嬴政,逼他定一些条约,所以没下死手,所以一开始图穷匕见没一击即中就是这个原因。另外,原文开始介绍荆轲时,提到荆轲曾与盖聂论剑,盖聂瞪他,荆轲走了,盖聂说荆轲是怕了,不敢再留下来了。又与鲁勾践搏斗过,鲁勾践斥责他,原文直接说荆轲悄悄逃了。在刺杀失败后,鲁勾践评价他说,可惜,荆轲不讲究剑刺的技术,等于就是说荆轲剑术并不如何高超。所以根据原文看来,荆轲这些事迹能完全照搬么?本就是个奇怪的人,更加不是什么剑术超群的武林高手。

但是电视剧是按武侠风格拍的,结尾就不能轻易被嬴政反杀,所以只能做些改动,改为了荆轲被一帮侍从拖着时,情急之下掷出了见血就死的淬毒匕首赌运气,被医师拿药箱砸了(那也不是医师多牛逼,你理解为运气好吧,较什么真)。自己成了赤手空拳状态,所以只能去冒险捡匕首,才给了嬴政机会,这时候正好嬴政拔出了剑,砍断了腿。

所以还是那话,拍剧的都知道原文了,连细节都照搬了,还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么??别众人皆醉自己独醒的态度去批判,要想为什么。

喜欢荆轲这一段,就是喜欢这个故事对主题扣的很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正贴合主题曲里的“熊火千载不朽,光辉在舍我葬身后,英雄但求曾经璀璨便足够”。而这个单元的主题“薪火相传”,也是完美诠释,本身刺客列传荆轲这一篇就在写完荆轲后,特地又写了高渐离用筑砸嬴政的这一段,电视剧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拍出了这么个“薪火相传”的故事。荆轲死前,留下了像诅咒一般的遗言——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奋起抗秦,在最后高渐离和嬴政的对手戏里,那对白可谓字字珠玑,“荆轲之后有高渐离,高渐离之后会有更多的抗秦义士,其志不灭,杀之不尽”“荆轲未尝一败,若荆轲已败,何以会有盖聂,武平,高渐离先后为他舍命?民不畏死,愿意效法荆轲者继往开来,荆轲,嬴政,孰高孰低已是昭然若揭,想必你也心中有数。你权倾天下,可以尽骗天下人,骗得了自己么?”一番话,怼的嬴政不是愤怒,真的是让嬴政感到一种面对荆轲那句诅咒一般的遗言的无可奈何。

这段廖启智和罗乐林的对手戏我是百看不厌,没事都会翻出来看看,那时候tvb剧的中文配音也是铿锵有力,台词也比所谓正统的大陆历史剧更有古风的多,加上配乐,化妆,古装剧就得这么演才有味道。

不是愤怒而是无奈

结尾的设计也很妙,嬴政去荆轲的坟上屏退左右,承认荆轲有过人之处,但他依旧没明白真正能薪火相传的是什么,他只是替荆轲惋惜“英雄如你,也要借着朕名垂千古,你得到的只是个虚名,而朕拥有千秋大业,永垂不朽。”狂笑声中,字幕打出,嬴政不过以始皇帝之名在位12年,传位二世而亡,而荆轲却传颂千古。

最后,这故事,不要站在什么什么历史哲学角度去谈论,比如说荆轲死前指责嬴政吞并6国,最后高渐离的话贬低了嬴政云云。你非要说荆轲的刺杀和指责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是让历史倒退,贬低堪称千古一帝的嬴政是歪曲历史,拜托,你是来看电视剧的,不是来写历史论文的,我还觉得泰坦尼克号不过是个***,要不是船沉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呢,但有必要如此么?我倒是想起高中学这篇课文时,那恶心的引读特地指出,荆轲这种恐怖主义的刺杀行为是不可取的。我特么真是边骂边笑,看个刺客列传还怕我们去玩人体炸弹么?

这部剧,这个故事,要表达的就是刺客们舍身忘死的精神,没人想跟你谈别的废话。站在荆轲的立场,他懂什么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么?他只知道要回报太子丹和田光的知遇之恩,他认为嬴政侵略他的国家就是不对,他就要反抗,有错么??高渐离为故国,为好友报仇,面对秦始皇对荆轲的不屑,他当然要捧荆轲踩嬴政怼回去。难不成高渐离要说,我承认你是伟大的秦始皇,但是荆轲刺杀你,也是大英雄,你们都伟大?这么说有力道么??你特么是临死前怼人的,还是来劝架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