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摘抄
《攻壳机动队2.0》是一部由押井守执导,田中敦子 / 大塚明夫 / 山寺宏一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一):期望这样的作品更多些
无话可说,岛国这种片子太符合我这种宅男胃口,冷峻的画风,充满反思意味的画面,配合古朴的音乐,总让人有太多感触,作为最高等级的物种,我们的ghost即产自于肉体,却又限制于肉体,当科技可以生产一切的物质甚至于身体之后,我们彼此的区分只在ghost,但又因着这种多样性与进化,人类得以不断繁衍,而死亡只是其中一环。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二):把我拉入硬科幻的坑
第一次看攻壳。我感觉我喜欢上了硬科幻的作品,曾经想过未来人和机器的区别,也想到人类终会抛弃满是缺点的肉身,选择机械化的身体,完成另一种的进化。当时自认为,绝对有自我意识,或是说灵魂的存在才能称之为人,没错我是唯心主义,直到阿尔法狗的出现,让我产生了怀疑,如果机器也有了自我意识呢!现在又看到了攻壳,至此我已经深陷科幻这个坑了。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三):炒冷饭也那么嗨 原著光环很强大
其实现有的《攻壳》系列,不论是哪个导演的感觉都很不错 只是观众群的不同喜好及不同导演的风格差异。但个人更喜欢1.0。《无罪》中押井大叔展现了过多的个人情感,难免给人感觉不知所云;不过就个人而言还是蛮喜欢的,就当蝉文一段慢慢品味也不错。
感觉还是优秀的原著奠定了这一系列的高品质。给这么高的分数还是出于对1.0余温的感觉。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四):评论攻殻機動隊2.0
攻壳机动队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电影,片中引用了大量的哲学概念,这个在国内的动画乃至电影中都是未曾见过的。但是这次看的是翻拍版本,08年的动画的技术高于之前的Animatrix。三维的人非常真实,主题曲配合也相当适合。另外动画的细节可以在人的动作以及武器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如果说有什么缺憾的话,就是对于ghost、义体等概念解释的不是很清晰,对于第九课、第六课等分工也不是说的很明确,而香港所遇的洪水仅仅是带到,没有一点说明。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五):傀儡师的配音
撇开画面色调风格差异不谈,部分95极端粉对08重制版的不满还体现在傀儡师的配音变化上,这原本各随各的喜欢,但硬要攻击这一处理不如95版配音“深刻”就真让我有点莫名其妙了。
95版对两性融合隐喻的表现当然很精彩,但细究的话,傀儡师有生理性别么?他的本质是体现在男声之上吗?某种意义上说过于直白、浅露的“男女”交融反而妨碍了更进一步、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导演也正是出于此种考虑才作了修改,换成女声配音实则更为含蓄、邃远,如何能想当然地反指08不如95“深刻”?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六):10年再看神作。
想想第一次看已经是1998年了。
那时候还是一个老师用录像带在明珠台录下来给大家看的。
第一次看已经被光学迷彩,义体,ghost这些字眼真镇住了!
一直到后来看过tv版,漫画版,才对攻壳机动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在船上自我质问ghost那一幕,实在值得一看再看。
感谢押井守再次为我们送上这个美味丰盛的思考力大餐。
这次的重制除了音效画面3d有所更新之外。(草薙素子的空中飞人和水中潜游还是觉得原来的2d版自然些)更重要的是,令你有理由把一部已经看过多次的片子再看多一遍。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七):虽然不满意但还是经典
再次重温新版,发现导演脑残了,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弄出这个版本,多了几段CG动画。和其他的2D画面格格不入。你以为这是玩游戏吗?过场剧情时不时蹦出个3D动画。当然了,其他的影迷找出了不同的地方不仅仅是增加了3D动画,而是重新进行了渲染。我给此片的高分不是因为这次的新版本,而是本身此片的原版就是个经典,这次的新版就算再怎么样,既然和前面的一部一模一样,那也是个经典。导演的名字大家要记住:押井守。没有他就不会有《黑客帝国》的电影出现。没有《攻壳机动队2》的出现,也不会有威尔史密斯的《我,机器人》。此片强烈推荐。无论你有没有看过原版的,都应该看看此片。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八):我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人身体全部义体化,当然也包括大脑,这之后的电子脑是之前肉体的信息存档,还是真正的把一个人的思想转移到义体上?这是否还能算得上是一个生命体?于是出现了ghost这一概念,相信自己的ghost是证明自己的根本,亦或者根本就无ghost这东西。义体人只是根据生前的信息做出的各类反应,并加以学习,这根本算不上是生命体。但是,我们身上的DNA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可以繁殖的,可以进化的,这才是生命体吗?或许是吧,义体人除了这些条件之外,其他东西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对了,他们只要有持续的维护还能长生不死,你还是可以和他进行情感的交流,探讨人生的未来,表面是完完全全的正常人。在视觉层面,在精神层面,我们超脱了自身的躯壳后的存在,不禁让我在问多一句: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这是我在探索的其中的意义。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九):攻壳机动队
一部根据日本动漫改编、面向全球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其改编极大还原了原版动漫的经典场景,而且原作本身也十分紧贴时代的脉搏。 要知道,士郎正宗这部曾被押井守改编成经典动画、讲述未来打击虚拟犯罪的警察部门公安9课成员处理网络恐怖主义的经典漫画,其实并没有脱离我们的生活现实。 毕竟,索尼影业遭朝鲜黑客攻击、大量内部邮件和未发行电影被泄露,就是不久前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震惊全球的国际性政治事件。在此之前,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普遍刺探各国通信的棱镜门事件也离我们并不远。而且现在虚拟现实的游戏时代也已经到来。 《攻壳机动队》改编电影的消息公布之初,确实让广大影迷和动漫迷大为兴奋,但随着主创人员确定并宣布斯嘉丽·约翰逊扮演主角,立即引来了无数的担忧和抱怨。果不其然,最终电影确实没有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也没有埋没经典原作的招牌。
《攻壳机动队2.0》观后感(十):当你变成万事万物的时候,视角不是我等凡人可以体会的。
我们接受我们和细胞一样是生物,我们终将接受我们和一段代码一样是生物。
生命的定义将被打破重塑,也必然被打破重塑。毫无疑问。
周日一天,看了攻壳的两部电影。包括这部2.0的和《innocence》。看完很累,伤感。 所有宏大智慧的电影,恐怕都是这个基调吧。无论如何也是快乐不起来的。
95年的故事,如果结尾悲怆就好了。或者导演把所有的悲伤留在了续集里,留在了那个男人的生命里。终将是孤独,收敛的怀念。印证了那句”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温柔的男人,在他给狗喂食的时候知道撩起它的耳朵,知道一如既往地为素子披上外套。我在这一集里才落下眼泪。
当你变成万事万物的时候,视角不是我等凡人可以体会的。”只要你连上网,我就在你身边。"
续集里素子的道别和吕克贝松的LUCY一样,“I am everywhere."
冷酷的。迷人的。不可追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