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茶经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红茶经读后感摘抄

2021-03-20 04:47: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茶经读后感摘抄

  《红茶经》是一本由叶怡兰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元,页数: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茶经》精选点评:

  ●红茶入门,茶具和红茶品牌值得购买时再看

  ●是一本很好读很详实的红茶入门书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和红茶给人的感觉一样平易近人,温润扎实。从今以后,开始入茶坑了。

  ●通俗易懂,介绍的比较全面客观,对于红茶爱好者,特别是入门级的比较适合。 读起来整体感觉很舒服,不像有些装❎嫌疑的文字。 排版看着也不错,准备再和之前买的一本讲茶叶历史的书再结合起来看一看。

  ●红茶入门,学到了些新的知识,对红茶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于金骏眉来历那段还有点意思。我果然目前还是只能欣赏没什么品味的调味红茶,对啥产地茶园没什么感觉。

  ●想读专业的放过吧,一本生活态度的小资情调书

  ●内容很浅显

  ●忽然想喝红茶,因为前不久读完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生活中有一些事物会让你觉得能够保持一份做人的尊严,向往美好的生活。有关红茶的中文书很少,这本算是入门,内容一般,但聊胜于无。不过,最主要是茶是要亲口品尝的,加上典雅的瓷器,和诗意的环境,希望有一天能够在下午温暖的阳光下,坐在伦敦喝一杯清透的红茶。

  ●书的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但是这书真得好到这么多五星推荐么?保留意见。

  ●农业出版社以外,写茶最好的书了。

  《红茶经》读后感(一):喝一杯红茶

  

叶怡兰是真的把生活当做事业在经营,我也借此提醒自己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切出发都是为了生活,一切目的都要回归生活,能在过程中将二者统一,我觉得叶女士是有智慧的人。红茶于我是入世的、温暖的,喜欢的人自然懂,而喝茶当然不只是喝茶,它是一个切入点,借此看清你的生活,怎么喝,用什么喝,在哪喝,跟谁喝…问的越多你的生活越清晰,再追问一句为什么,便离自己的心又近了一步。

  《红茶经》读后感(二):适合休闲阅读

  叶怡兰的书早几年看了很多《寻味红茶》《家的模样》等等,这种生活美学类,让人想到了日本的松浦弥太郎,阅读起来让人觉得生活气息扑鼻而来,没有任何的压力,且里面的生活方式,茶具,厨具等所有跟家有关的物具,看起来都让人心生向往,透露着一种生活的闲适之美,这可能也是现在快速的生活当中大家内心所特别渴望的东西。书里提到的锅煮奶茶自己很早就有做过,确实味道不错,看到书中水果茶的介绍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准备尝试看看,感觉水果比较多,稍显复杂。阅读书籍知道了原来金骏眉是红茶当中的新品,以前只知道它比较贵。作者介绍了一些红茶的品牌,好像没有看到国内的牌子,可能我们这里更多的做的是茶叶出口,但是在品牌营销方面打造似乎没有国外做得好。平时不怎么喝茶,可能大概知道哪个地方盛产什么茶叶,但具体要说出国内的茶叶品牌,确实报不出名字。

  《红茶经》读后感(三):以一盏茶,踏上通向内心与美的日常小径

  “以一盏茶,踏上通向内心与美的日常小径。”这是《红茶经》作者叶怡兰女士对一盏茶的认知。 感受到作者对红茶的热爱以及红茶生活之乐。

  正如作者书中说, “文字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我自己拍摄的图片,除了茶之本身、茶具,更收录了我于世界各地旅行之际随手拍下来的,在茶乡、茶馆、咖啡馆、餐厅、旅馆里,以至火车上、帐篷边,当然最多还是在平常自家里,悠悠看茶饮茶时光。” 感受到作者由对红茶的热爱升华到对生活的哲学的领悟。

  正如作者书中说, “浓不如淡、多不如少、热不如冷、高不如低、重不如轻、快不如慢。繁不如简。唯愿,浓淡冷热高下贵平繁简之间,都有滋有味有悦有乐无入不自得。” 感觉属于红茶的入门指导书。很适合初步想了解红茶的读者群。脉络清晰,可以一窥红茶全貌,听作者分享这么多年的习茶心得与收获。也比较有趣。文字比较口语化。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产地茶Vs.混合茶的概念诠释很清楚,这是走进专业的茶叶店,购买时经常会遇到的选择。

  产地茶,追求的是单品单一、来自地域风土自然的当地风格。

  混合茶,强调的是茶品牌与调茶师于各茶款中,应不同目的或需求所塑造的独特风味。包括混合调配茶(BlendedTea)和混合调味茶(FlavouredTea)。

  简而言之,前者是指各品牌调茶师以来自不同产区的茶叶(一般以印度、斯里兰卡、中国为三大最主要拼配茶叶来源)。

  最常见的就是英国早餐茶。而后者是指在不同产地来源茶叶的混合调配之外,再掺入水果、花、香草(herb)等素材或精油予以添香、熏香,以塑造出多元多香气的茶。外出购买红茶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包装信息,以免混淆,不知如何下手。

  《红茶经》读后感(四):读记110丨叶怡兰《红茶经》

  看到叶怡兰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家的模样》,越来越喜欢这样找书看,几年前看一本,几年后看到另一本,怎么别人的学习能力就这样强呀。

  一、看书想到习茶上。

  1、红茶三雄: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

  这本书打开我对茶的世界观,在这之前看过有关茶类的书籍七本,这本为第八本,此刻才惊觉到茶的世界性及包容感。作者是台湾人,书中所述二十年的红茶路,跨国走茶山,叶怡兰同时喜欢咖啡、奶茶等等,所以在创造茶式上也很有私人经验所得与分享。我就一本书的功夫,能“听说”到这么丰富的茶分享,真好。

  2、茶与茶具:西传后东渐,艺术品到生活品。

  红茶的起源虽说公认最早始于中国,却是在远渡重洋到欧洲后才真正完整发展、发热发光。想到过去的中国,战乱影响经济发展,过去留下的美好艺术品都被别国所用,真可怜。所幸,今天,让我们也能接触及获得,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好好珍惜之余,也要懂得运用。看向未来,茶与茶具的演化相信也将越来越变化多端、趣味横生。

  3、奶茶:先奶而后加茶。

  在茶觉上课时,其中有红茶环节,记得那时芳晴带入了奶茶,后来我在教学中,也将此带入,实在是因为太好喝了。书中作者总结奶泡茶的几种方法,我都可以尝试,学茶有趣,看书有益。

  二、自问。

  1、作者叶怡兰以“享乐”作为终身职业,我能行吗?

  答:不行。只能偶尔拍下美照欺骗下朋友圈,自认为自己在高逼格的生活当中,实际并非如此,我的实状是在一家大型的港资企业里工作,现实企业不断在“缩水”当中,哪有“享乐”的条件,在个人经济条件下边学边乐,喜欢家装,省吃减用飞去北京上了生活整理课;因为茶,跟着芳晴学,开始兼职茶觉基础课;条件没有达成享乐,但可以做快乐的上班族。

  2、走茶山,我可以吗?

  答:可以。今年走了两个地方的茶山,梅州(今年5月)和潮州(今年6月)。前一处是观光式打卡游走,后一处是直接与当时茶农打交道,看做茶,逛点试茶。走不出中国,先从省内走走总是可以的吧,这比单纯旅游好玩有益得多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都在生活,需要心安、理得。知道和理解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一切还在尝试,希望有一天,能做到作者书中所说,茶与人生哲学:“浓不如淡、多不如少、热不如冷、高不如低、重不如轻、快不如慢、繁不如简。唯愿,浓淡冷热高下贵平繁简之间,都有滋有味有悦有乐无入不自得。”

(作者:叶怡兰)

  《红茶经》读后感(五):生活美学达人叶怡兰新作《红茶经》热烈上市!

  

叶怡兰新作《红茶经》热烈上市

文 / 叶怡兰

  睽违两年,2015年《家的模样》之后,仲夏七月,叶怡兰新书《红茶经》,终于正式和大伙儿见面了!

  《红茶经》,我的第十六本着作。是2005年初版,继而长销热卖十二年、影响深远的首本红茶书《寻味红茶》的全盘翻新之作。

  内容虽大致保留了《寻味红茶》既有架构,却是每一篇章字句都重头写过,数倍丰富于以往,包容更多、行脚更广、探讨更精细。

  书里,除了身世知识门道和冲煮技法均重予增写盘整外,还进一步收录了印度大吉岭与锡金、锡兰各茶区、中国武夷茶区之见闻旅记与归纳所得,以及我的红茶品鉴法与世界重要茶品牌的记述和列举。

  而备受大伙儿喜爱、流传广远的锅煮奶茶,以及技法配方都再次重整过的水果茶的Step by Step 详细食谱与步骤图解,也首度纳入书中。当然,从当年的新芽初透,一年年发热生光、百花齐放以至名扬天下的咱台湾红茶,也特别专章介绍。

  全书共分六个篇章:

  【Part 1. 红茶身世】涵盖红茶的定义、品种、制法、分级、调配、历史等基础知识。

  【Part 2. 红茶门道】则茶叶与茶包冲泡法、冷泡茶、冰茶、奶茶、锅煮奶茶、奶泡茶、水果茶与其他风味茶之步骤与私房诀窍均囊括。

  【Part 3 红茶产地】从印度、锡兰、中国以至肯亚、尼泊尔、印尼、日本等产地之特色梗概与经典茶区茶款皆有深入浅出记述。【Part 4 红茶台湾】娓娓述说了台湾红茶之近百年发展与鱼池、花莲、阿里山三大茶区今昔面貌。

  【Part 4 红茶具】自茶具的西传东渐史事,一路说到我的茶具茶杯哲学与浸淫此中之乐。

  【Part 5 红茶世界】则勾勒了东京、伦敦、巴黎的红茶风景以及不可不知18个世界红茶品牌。

  完整体现我投入红茶研究、写作、推广与教学二十多年之所学所见所历所得所感所乐,以及《寻味红茶》后这十二年来,我于红茶世界的精进、深入、无入不自得。

  全书之装帧设计出自长年合作的杨启巽之手;算算,在我的历来著作里,这已是第九度携手。说来奇妙,我与小杨的初相识,恰恰就始于《寻味红茶》;悠悠十二载,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作品一年年越发简雅精练、见山是山,和我于红茶里的一路历程,不谋而合。

作者:叶怡兰

  值得一提是封面,首度打破惯例,以我的个人照作为主视觉!其实过往也常有出版社怂恿,但我却始终羞怯犹豫不前;直到这本,才终于奋勇跨出这一步。

  为此,写乐文化(台版《红茶经》出版方)特别大手笔邀来活跃于台日两地、为不少知名艺人与创作者留下无数美丽影像的摄影家Ivy Chen掌镜,在我的厨房里、餐桌旁为我拍下一系列冲茶试茶饮茶照片。

  成果寄来,果然是Ivy向来最打动我的自然写意风格。大伙儿几乎张张都喜欢,不知该选哪张好;几度左右为难、热烈讨论后,我们选了现在这一张,所流露的沉着宁谧自在氛围,与书名、与封面设计正相匹配。

  新书《红茶经》,中信·大方出版,我的出书里程上的又一新作。即日起正式于网络与实体书店推出,请大家告诉大家,一定捧场支持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红茶经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