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摘抄

2021-03-22 00:2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摘抄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一本由张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精选点评:

  ●人的一生基本就是在失去挚爱,爱人也许会有许多,母亲却只有一个。

  ●前面比较冗长,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很多怨念。后面写的很动人

  ●推荐本书,不是为了催泪排解忧伤,不是为了立转赞颂伟大,更不是为了缅怀那些再也无法重生的逝者。我的推荐,是为提醒! 提醒你一个最紧要的事实: 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正在,渐行渐远……

  ●张洁,最温暖的爱

  ●在图书馆哭了,张洁融入了最真的亲情在里面。

  ●2013年8月5-6日读。2013-172。这书名不得不让人关注和感动。

  ●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和妈在无休止的争吵

  ●现实无情,吓我一身冷汗。人生好多遗憾,追不回来的,记录下面警示往后的生活好好珍惜。

  ●读张洁是因为小学四年级的一本《少年文艺》。改天做一记录。

  ●读一遍哭一遍。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一):珍惜一世缘

  

有些亲密的感情因为太琐碎、伟大、细腻、无私而无从下笔,比如母爱。结果就像“无字碑”一样,似乎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众所周知。不过,张洁的这本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却剖开自己,通过记录母亲生命最后的时光,展现出血浓于水的不灭亲情,令人读之动容,不能不说是抒写母爱的佳作。

张洁是唯一两次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狠”。这种“狠”可以在《无字》里把男人写得体无完肤,展现出人之卑微、真实,而这种“狠”用在自己身上同样毫不留情,她的高度自省让其超然自我,在严厉地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中,把两代人的依赖与独立,理解与不理解,全然展示,让我们看到在表面上所谓“生活习惯”或“代沟”的背后,是深潜的个人史中的惯性与伤痛,无形中呼唤着更大的理解与爱。

这样的散文,从文学的角度上,重现着文学不可或缺的细致入微,感情真挚。而从思想的角度上,启示性更大,她在现身说法之下,字里行间仿佛都在告诉我们“珍惜一世缘”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老师上课推荐的书。

  老实说,书名比内容更吸引我。

  书的前半部分有些烦絮,读不太进去。后面写她母亲去世前做手术的事情,掏心掏肺,非常动人。作者的文笔很好,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点点滴滴都写尽了,心思特别细腻,百转千回,读来真叫人难过。我第一次像她这样“郑重其事”地面对死亡,大概是奶奶的作古吧,勾连起了我的很多回忆。

  从她给母亲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托关系找人排队插号做治疗……这些事情来看,历历在目的都是“有关系真好”。所以说,人呢,那么努力地往上爬,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日后办事求人方便,真是尴尬。我想起了之前蒋学长对我说他考选调生的初衷是“为了谋求一份对自己和对家人的相对公平”,真的非常现实。这也反映了中国当前医疗环境的险恶,即便离张洁写作这个故事过去了那么多年,这些糟糕的现象不减反增。所以改革改革改革,到底在改革些什么呢?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是死在医生的误诊里?这些无能的医生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作为一个女人,张洁的一生真的惨,在婚姻的苦海里断断续续地沉浮。她和她先生的关系,在她看来或是尊重,我却感受到了男女关系的不平等。我不太能接受女性这么卑躬屈膝地为对方付出,即便是她心甘情愿。而且,她潜意识里或许也承认了自己对对方好,只是因为一直在麻烦人家,攀附男方的权势。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妈妈好一点吧。我不该在去年妈妈手术的那段时间,一直在心底埋怨她让我失去自由。做饭送饭刷碗洗衣拖地帮她洗澡,手上忙着这些事,我心里却都“呼哧呼哧”地带着怒火和怨气,这些难道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吗?我想,等到我六七十岁再来重读这本书,心境应该会很不一样。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三):亲情就是一场离别的目送

  读这本书是因为书名:【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温暖而充满对旧日的回忆。

  张洁用十几万字回忆母亲自身体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一个五十几岁的女儿用生命在回忆着母亲的最后时光,也深深地道出自己的悔恨,自责,伤心,遗憾。

  初读这本书,不解于作者对母亲的言行,像个涉世未深叛逆的孩子:假装听不见母亲的话,和母亲暗暗较劲,处处都是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隔阂和代沟。

  可是,生活中每一个子女不都曾复制过这一段历程呢?

  这样的描写真实而不做作。曾几何时,习惯了看书中作者和书中的人物站在道德的高度讲述故事,完美的叙述,曲折的故事情节。但是放在生活中,却不接地气。

  其实,人生,不是少时书中读到的那么光鲜亮丽,完美无瑕。

  后来知道,我们要接受生命中的残缺和不完美,那样的人生才够真实。

  书中这个让人心生疑惑的女儿,这个本来可以把自己塑造得形象高大的女儿在书写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

  这是一本和逝去的母亲的对话,她不隐藏自己情感中的弱点,不隐藏对母亲深深地亏欠,就这么平实地娓娓道来。

  她说:妈给了我一个了结我们这辈子缘分的机会,让我能够对她说一句:“妈,请您原谅我。”那是她最后对我的疼爱。也是上帝对我的恩惠,对我的了解,“他”知道我不过是要妈更好地活下去,只是我的办法过于拙劣,又急于求成。

  有一日朋友谈起她的奶奶总是说自己有病,大惊小怪地惊动全家人,看病的过程劳心费力等等。她讲这些的时候语气里全是不满。

  其实老年人越老越像小孩子,越发缺乏安全感。做后辈的真的要好好地体会一下老人情感的孤独和无奈,那些大惊小怪其实都是在寻找被关注不被遗忘的感觉,就像小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扯着嗓子唱歌的时候希望周围的人夸奖,希望大人们看着稚嫩的自己在台上唱歌表演,或是迈着正步走上领奖台的样子。人人都有被关注的渴望。

  想到这一点就想到作者的母亲的伟大了。这个独自含辛茹苦抚养起女儿和外孙女的老人,一个人熬过了贫寒的岁月,忍耐了外孙女出国女儿再嫁后的孤独,即使是生病也处处顾及着女儿的感受,不愿意为女儿多添加烦扰。而最多的只是在临终前,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说:“我今天特别不舒服。”在女儿没有什么表示的时候就不再提起,一个人默默地吞噬着生命最后的孤独。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亲情,从来就是无法考量付出与回报的。父母的默默地付出,是一生都偿还不尽的啊。十月怀胎的辛苦,出生之时的阵痛,童年时期的悉心照料,少年时代事无巨细的体贴,青年时代孩子的叛逆和不理解,成人后代沟越发明显,两代人渐行渐远。

  这一切,父母又曾控诉过吗,又曾不甘过吗?你以为是他们沉默,他们愚钝,其实你错了,他们用大爱包容了你。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四):《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书评——世界上最疼你的人,正在,渐行渐远……

  世界上最疼你的人,正在,渐行渐远……

  作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书评:阮颖

  与挚亲、与挚爱、与这个世界告别,终将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致《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

  读《世界》,是因为至交好友的推荐,她说:很感人、很催泪。可说实话,读完这10几万字,实没有预料中的那些痛彻心扉、涕泪满襟。

  如果有,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内心拷问后的愧疚与后怕

  其一,母爱绵延不绝,常常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甚至已经习惯了母亲的陪伴和照料,慢慢也就习惯和麻木。

  其二,母爱无私无畏,常常侵入孩子生活的独立和自由,导致孩子的逆反,因此我们常常不接受母亲的行动,也就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加上朝夕相处、相知,我们更难感受到母亲的变化,她日渐老去、力不从心,但我们就是体察不到。

  这个世界上最疼你的人,正在,渐行渐远……

  古语:子欲养、亲不在。

  这份“欲养”的心,说到底,是觉醒的太迟了。

  所以,这本《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于我,是一份真切的警醒,让我意识到: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短暂和珍贵,那个你可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习惯了、麻木了”的母亲,可能已经:渐行渐远……

  正如张洁在书中写的:

  “小洁”这个称呼跟着妈一起,永远地,从世界上消失了……

  我自己常常觉得,孩子与父母,随时光和成长,终将渐行渐远,甚至离心离德。不是第一次读有关父亲、母亲的作品,从文学价值上看,当年朱自清的《父亲》,如今蔡崇达的《皮囊》,都更触动人心一些。而关于母亲,我也觉得有很多更深远、更蚀骨的佳作,例如:

  胡适《我的母亲》

  冰心《荷叶母亲》

  史铁生《我与地坛》

  贾平凹《写给母亲》

  而我个人读到过最震撼人心、最蚀骨销魂的作品,当属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在1987年(我出生的第二年)完成了小说:《宠儿》。《宠儿》曾获得过1988年的美国普利策小说奖,是我个人认为上世纪最优秀的美国小说之一。

  而《世界》之所以值得推荐,大概是因为,这份母女之间的爱与纠葛,够写实、够平淡,也就显得更加真实。正如你我正在经历的,与母亲之间,多多少少的不堪和琐碎,尤其母亲掩盖在愚钝、沉默、无知之下的大爱和包容,是张洁替我们拨开的亲子关系真相。

  如细读,你可能还会有点讨厌张洁,恨她矫情、恨她自我、恨她无知。

  我也一样,实在无法接受那个自以为是的张洁,在母亲的风烛残年,她完全无法接受现实,一味地去要求、去激励、去苛责母亲。张洁用心回忆母亲自身体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细节,甚至70多张书信、单据和照片犹在。有读者评论说:初读这本书,不解于作者对母亲的言行,像个涉世未深叛逆的孩子:假装听不见母亲的话,和母亲暗暗较劲,处处都是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隔阂和代沟。我们似乎是选择性忽略了作者出生单亲家庭、深处纷乱时代的特殊性,遏制不住地去惋惜和憎恨:为什么张洁如此幼稚、如此执拗?在母亲最后的时光里,张洁实在算不上母亲的“贴心女儿”,一个五十几岁的女性,恰如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过于拙劣,又急于求成!

  而反观这个独自含辛茹苦抚养起女儿和外孙女的老母亲,一个人熬过了贫寒的岁月,忍耐了外孙女出国女儿再嫁后的孤独,即使是生病也处处顾及着女儿的感受,不愿意为女儿多添加烦扰。而最多的只是在临终前,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说:“我今天特别不舒服。”在女儿没有什么表示的时候就不再提起,一个人默默地吞噬着生命最后的孤独。

  其实,张洁也是充满自责与悔恨的。她与母亲最后一句话,就是:“妈,请您原谅我。” 张洁说:爱人是可以换的,而母亲却是惟一的。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地失去自己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地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的伤痛。面对感情,一切道德伦理批判都显得如此渺小无力,即便是自责。

  所以:你,我,恨的不是张洁,恨的恰是自己。

  张洁说:我终日为他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的妈着想,老是觉得“来得及,来得及”,妈的日子还长着呢,好像妈会永远伴随着我……我甚至荒谬地觉得,妈还年轻着呢。虽然我知道谁也不会永远活着,但轮到妈身上却无法具体化。

  试问:生活中,身为子女的自己,是否也在复制这一段历程?

  母亲的坚持,是否让你习以为常?

  母亲的独立,是否让你心安理得?

  母亲的包容,是否让你自以为是?

  母亲的奉献,是否让你麻木不仁?

  所以,推荐本书,不是为了催泪排解忧伤,不是为了立转赞颂伟大,更不是为了缅怀那些再也无法重生的逝者。我的推荐,是为提醒!

  提醒你一个最紧要的事实:

  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正在,渐行渐远……

  作者微信:ruanying1986

  2017年12月 于杭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