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寺内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寺内读后感锦集

2021-03-22 00:49: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寺内读后感锦集

  《寺内》是一本由刘以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寺内》精选点评:

  ●美丽的东西必具侵略性。

  ●非常不错,实验性的文本充满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炫技,而又出奇的好理解,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一个人物乃至一个时代,作者深厚的积淀更增添了本书的可读性,我得说我是第一次读到这样的华语小说

  ●不是写的不好,是我实在不喜欢这种书……

  ●能让人皮肤高潮的奇书

  ●断断续续翻了一个月,索性都是很短小的篇目,拿得起放得下。短篇十分见功力,但有些并不喜欢。最爱《对倒》意识流终结时的妄想和交汇,《龙须糖与热蔗》《吵架》的细致很有电影般的画面感。但要说惊喜之作还属《除夕》和《寺内》。前者模拟了曹雪芹死前的一夜,酒醉在风雪里难以畅言的往事和交迫困窘的现实,结局看到“曹雪芹”,眼底里真的有热泪;后者的笔法更加跳脱,意向不断在句与句间堆砌、场景辗转腾挪、声色味通感的贯穿、现代舞台剧一般的台词,实在是叹为观止!单以等候音信为例,月光、骤雨、星穹、田野、深渊,天上地下,动静结合。爱慕和欲望直白又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升温!妙啊!

  ●「对倒」比「寺内」好,后者太刻意,于炫技一途实未精进。且作者的意识流小说充斥着作为失败小说家的苦闷。附录里的几篇评论,像隔夜饭拿出来重新上锅蒸一蒸,比鸡肋还多一层馊味。

  ●小说里的男男女女,大多在汲取回忆的养料生存。这或许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刘以鬯生于上海,内战时流落港岛,一直以“异乡客”的身份自居,小说里对自身存在的叩问意味明显。

  ●意识流、蒙太奇、双线结构、文本互涉……刘以鬯对短篇小说结构与写法的实验放在现今的中国文坛也很先锋。这本集子收录了14篇作品,《寺内》属故事新编,精心雕琢,有着戏曲韵味;其余作品大多为现代主义的简约风格,视角新颖独特,镜头感精准到位,不愧被王家卫所钟爱。

  ●微信读书借阅。风格各异,各种尝试~我还是挺喜欢开篇《动乱》的非人视角~《除夕》更好~

  ●崔莺莺和张生的内心戏那段描写精彩 最后的蟑螂,丁普的很多内心活动都很有意思 生命又脆弱又顽强 如果人类一直在毁灭自己然后循环往复,那真的是个悲剧了吧

  《寺内》读后感(一):短

  

几乎每一篇都能为我带来一些冲击。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家,对小说的样式不断有突破。对于一些主题的处理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刘先生是香港作家,一只脚踩在泱泱五千年传统上,一脚踏在现代化后的城市环境里。

刘先生有两个题材处理得很好,一个是对于现代化都市的表现,一个是对传统题材的镶嵌和反叛。前者这本里收的《对倒》是最好的代表,作者不断切换一个无聊的活在回忆里的男人和一个热爱幻想的少女之间的视角,贯穿了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没什么重要性的人物,呈现了现代都市的很多方面。最终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形象在春梦里获得了统一,除了性欲之外,他们不过如两只麻雀一只向东、一只向西。后者《除夕》和《寺内》两篇都挺好的,我个人便好〈寺内〉一点,对于《莺莺传》文本的挑战,加入了性欲的元素。个人感觉比《青蛇》改编的成功,应该是因为其中富有象征性的句子吧。总的来说,刘先生的作品技巧很惊人,是以技巧取胜的一流作家。

  《寺内》读后感(二):《寺内》(刘以鬯)

  短篇集子最适合用来换口味。刘以鬯的书让我想起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典型的意识流写法,不适合刨根问底地逐句分析,看下来畅快就好。写作手法很奇特,好几篇都是新体验,比较建议有兴趣的人都尝试一下,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和《蟑螂》,对同名短篇倒是没太深感悟,可能我还是不太习惯这种诗体叙事手法,尽管它很浪漫,也很热烈。

  《吵架》也是很特别的一篇,用静态的陈设描写表现出两人吵架的动态画面,精彩之处全部浓缩于文末寥寥几行,读来给人的感觉和曾经流行的一段小诗很类似:“我跑上门,打开楼梯。说完睡衣,穿上祷告,关上床,钻进灯。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道晚安时你给我的一吻。”

  《圣水》和《一个月薪水》比较特别,前者想起曾经在微博红极一时结果轰然倒台的某游戏还X,后者很容易让人控制不住地鼻子酸。作者喜欢用很多奇妙的句子,摘一些:

  “一切都已失却重心,连梦也不敢闯入这杂乱而阴沉的现实。”

  “他常常企图将梦当作一种工具,捉拿失去的欢乐。纵目尽是现实,这现实并不属于现在。他是回忆的奴隶,常常做梦,以为多少可以获得一些安慰,其实并无好处。”

  “语音未完,她提着藤箧走进客厅,好像被一个可怕的思念追逐着,走得特别快。”

  “一堵墙等于一把刀,将一个世界切成两个。寺内的岁月,又让寂寞啮去。少女叹息于无力反抗,流泪时,乃有老妪心情。”

  “既有钥匙打开心门,何必嗅取镜中花香?”

  《寺内》读后感(三):家丑

  暴动、宵禁、偷窃、栽赃,救赎……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发生了很多事,多到刘以鬯无以应对年华仓皇的流转。物质基础刚刚建立,人民将精神和情感作为补充,但终其自身的匮乏来看,这种补充仍旧只是隔靴搔痒。不然,冬日的风怎么会正好给人提醒人心与人心的时差。

一.夜巡里荒诞且必须的喘息声

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末的香港局势紧张,无人操纵的动乱和骚动笼罩在港人人人自危之中。人们像是大多数感到生活窘境来自匮乏,但又对人生的觉察略感麻木之人一样。他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别的仅仅只是报纸新闻的一角。

繁荣和恐怖同时映衬着香港即将发生的事情,提供着一种剥夺人安全感的拮据日常营业。似乎扰乱人们生活,却也承诺带给人们渴望的生活,这一瞬一瞬诱骗的背后,欲望在找到掩饰它存在的考量。

香港的生活是细腻并且回味无穷的,可能细腻到让人一眼就寻得到彼此之间的悬殊落差。在拥挤的环境里耕耘生命,在琐碎的言语里察觉变动,在寡淡的言语里寻访熟悉,这是断断续续谓之居住于香港而显现身份感的东西。每个人都要自己确认这份骄矜。

香港并非第一个出现物价高昂问题的地方。从世界各地包括大陆源源不断的涌向市场的蔬菜水果日用品,品质保证但价格不菲是用来证明谎言的世界也可以是兑现承诺的世界,恐怖的另一面也可以是安逸生活人们的敢死队。既然言语无法驾驭,等待的人就会纵身一跃,如暴徒忘记了孤独的分量,如幼童还未识别恐怖的源头。

幻想放纵着肾上腺素的喷薄,而不能再多的欲望都在这种无法兑现、解答、识破的隐秘关系中发酵。作者可能也没有借幻想关照自身,他用词墨起承转合回避着用零碎现实的拼接也无法讲透的事情。刘以鬯是喜欢用环境描写贯通文章始末的,各种琐碎的情愫在幻想细节中突显,寻味到那种短暂倾吐后得到的安慰。

二.忙碌中风尘仆仆的人在群像中掩饰的爱

拮据使得节日的气氛变得沉闷,而愤怒又赶走了将在身上的一起优越感。掉价的个人性格成为了制约人在欢愉中迷失的习惯。这大概就是“痛苦的成长”,甚至和个人的年龄没有什么关系,交集在人们岔路口的疑问,最终都将以不重要的形式陆陆续续的回应着,而且被迅速的一笔勾销。

古人的胸怀里装的是天地经纶,觥筹交错的夜晚也是古人不眠不休的天地经络。只不过现代人没有食客的命,挥霍在只能在自家门口,心里面还是在想日常的开销和自己的衣钵是否正经,并非浪得虚名。现代人模仿的最多的也只是彼此慢条斯理的规矩,越过规矩,抵达诚恳却少了内心执着的戾气。

因为积蓄贫穷而导致思考多发的浅见,维持不了个人在人群中的体面。甚至在支支吾吾的辩解中人们尤其烦腻那种没有出路的死循环思考模式。住在旅馆里的人尽管都在维持特殊时期自己最大限度的果腹和舒适,但歧视永远不会因为格局的一致而停歇。有些人总是不服软,觉得自己还能与财富称兄道弟,还能在改造过的旧屋里怠误年华。

“叹息与廉价的同情都缺乏真诚”。那么,窥探人心底秘密后那一瞬的侥幸在人的脸上表露无疑时,我们都无法讲清楚是否存在一种责任既包容自己的懦弱,又能表达自己的失落。好像是没有。在刘以鬯娓娓道来的故事里,短暂的聚集过一些迷惘的人,他们会时局、对人生,乃至对人性有些坚固的认识和无法伪装的好奇。可是回过头来,几十年的软磨硬泡几乎使他们丧失了所有的热忱。留下的都是命运,而不是情感,情感只是一种结束的姿态。

那是关于克制的故事,年轻人可能会误会克制些什么。年轻人克制命运,命运不值得可惜。

三.构成了遗憾和终结的

这是关于短篇小说《寺内》的思考。它问,“如果孤独也有颜色的话,不知道是黑还是灰。”

这是个清净无染的寺庙,寺内的一切也是远离嚣尘的。小飞虫不理解人世的纷扰,它只会纠缠于馥郁而迷失方向。小和尚也不知道情感的薄厚,他只管于揣测寺内人心的偶然乱动。张君瑞、红娘、莺莺生命里那本烂账,可能是小和尚、小飞虫都难理解的。他们只能追溯今夜的月亮圆不圆,明天的馒头圆不圆。

二十三岁的张君瑞在墙左的西厢房,崔莺莺在墙右的别院里。饥不择食的小飞虫冲着光亮砸昏脑袋,两个人光天化日的羁绊成了喂养欲望的牢笼。谁能看破一切,只有小和尚闷头大睡。爱情游戏只在红娘那里指点迷津。

没过多久孙飞虎的五千贼兵包围了普救寺,小飞虫不理解压寨夫人什么意思。潦倒困窘的书生不见得取得功名,孙飞虎峥嵘百川必不虚此行。但孙贼得到如假包换的宠物,不过也仅仅是狂妄和随性的产物。如果要寻的更多,国相的尊严在寺内,而家族的命运则在山河中。

一个文弱书生张君瑞要名无名、要财无财,三天病五天衰。崔莺莺不势力,红娘不势利,相国呢,相嫂呢?或者说千古流传的故事里哪里会少有看清门道,看清时务的人。年轻人的欲火和世界上纷繁复杂的利益勾连相比,就像一场暴雨的前几滴雨水,它不是彻夜彻夜的哄响和击落。

青春会逝去,无法追随那些情真意切、恩重如山的画面。一切都像放凉的水夹杂着风霜雨雪的气息,外在的温度低落,脸上容留的皱纹再无收敛。老夫人也有青春,可是她挥霍完了自己的青春就去搁置崔莺莺的青春。崔莺莺的青春没有私密可言,她的青春是老夫人的筹码,她等待了十几年,再一次回春。皱纹依旧在老夫人脸上,年龄在她身上拉大旗做虎皮。

张君瑞上京赶考了。崔莺莺在国相府上等。张生连登及第,中了探花郎。莺莺让红娘送去线绒衫、袜子和诗,让张君瑞别辜负她,别对她始乱终弃。毕竟张君瑞是吻过崔莺莺在先的。这时候郑恒出现,一切都将终止于浮华泡影。。。

四.丁普的文弱和才恃

丁普想改行,他吃了一肚子的墨水如今让他犯愁和厌倦,更让他唏嘘岁月流逝。他在赶他的稿子,晴空万里、黑灯瞎火、嗫喏着一千字一千字的赶。他分神了,一个蟑螂肆无忌惮的戏弄他,他拿出苍蝇拍捕捉这个不速之客,蟑螂被他打掉了一个腿,贴在墙上。

之后丁普又找到那只短腿的蟑螂,百般刁难它让它生不如死。丁普太太每日与蟑螂缠斗,蟑螂阴魂不散,丁太太受尽骚扰。丁太太不知道丁普不止白天被蟑螂缠斗,梦里也被蟑螂吓的魂飞魄散。只是丁普找话岔开了,不然一定是两个人臭味相投。

丁普的祖母断了两条腿,给他小时候留下深刻的印象。祖母信慈悲,信善事。长期卧床却依旧坚持吃素。祖母噩梦里却要去尖刀山,醒来睡去分不清,简直是活受罪。但她从为动摇过自己的信仰。病魔和噩梦一直摧残着祖母,让她醒来时做鬼,睡过去也做鬼。

丁普还是决定在房子里每个角落喷洒杀虫水,接着继续写他的东西。被抓住的蟑螂喝了水走不动被抓住,在盒子里死绝。这让丁普想起他断腿的祖母。确切的说,丁普想到一屋子被人折腾,也折腾人的蟑螂死于药水,就像轰炸了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的威力。兴许一点都不意外。

圣诞前夕,丁普再次看到那只短腿的蟑螂。它衰弱到极致,仍然在挣扎在爬走,远离人类。痛苦。丁普给它一个家,一点浆糊作为食物,于心不忍将它直接踏死。平安夜,圣善夜,他也许看到了人类自己的残缺。

  《寺内》读后感(四):,

  

刚才本来打开电脑,想快乐地噼里啪啦一阵的,但是已经过了零点,室友也没声了,寝室里太安静所以我还是用经常作践我的九宫格慢慢打吧。很后悔,下次一定早点写。

这本书昨天乱走图书馆的时候拿的,看到刘以鬯就拿下来了。整本书大概有二十多万字吧但是没想到很快就考完了,可能是因为作者写的片段都比较分散,每段又比较短,比较容易读,好像那些字溜进眼睛里。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也有点在变,我之前看书没有这么快,小学的时候也挺喜欢看书的,每次看的时候如果沉浸进去了就感受不到时间流逝,也没追求要看得快。但是越长越大了之后,心很浮躁了,然后时间又很宝贵总想快点考完,所以老觉得看不完,而且一本书好不好读这种主观感受总是在刚读一本书的时候迅速行成了。

我以前买过一本刘以鬯的书,初一或初二吧,那段时间补完王家卫,看到说《花样年华》取意《对倒》,高中的时候看到黄球球买了《对倒》,不过我猜她肯定到现在也没看。希望这件事我没记错,因为我忘记了太多关于她的事了,到我觉得有点恐怖的程度。我觉得她好像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莉拉,莉拉对莱农说自己要离开,然后关于莉拉的东西都逐渐消失了,她留下来的信件、物品,在她离开之后都不见了。我当时觉得很神奇,无法想象这种事情应该怎么用科学解释,我想着这小说也不是高科技也不是玄幻的哇,这种消失要怎么做到。但是当我很真切地开始忘记很多黄球球跟我说的东西的时候,我感觉我能稍微理解一点了,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关于某个人的记忆会消失了。

然后我那个时候买了一本刘以鬯写的《酒徒》。我不想去标了,我不想费周折把几百年前读过的书都补标,说实话我觉得初高中的我读过的书已经不能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算是读过了。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我现在相对于以前已经算是个brand new person了,以前的不能再算数。我买的那个版本封面很好看,上半部分是纯绿色的,下半部分有一个很高的书腰,黑底白字印着意识流的语句。买过来的时候才十几块,刚百度了一下,看到孔夫子上面卖55了,不过我没有想卖。我当时看的时候的体验也很不错,除了觉得自己算个亚逼(总觉得现在亚逼这个词偏离本意了。亚不就是相对于主流来说的吗,只要是小众的、非主流的,就可以说是“亚“,但老觉得现在大家都觉得只有打扮成怎样怎样才能算是亚逼。主要我是想说,我当时觉得自己很小众并且以此为豪),还有也觉得他这个文体也真的很新颖,以前从未见过。他有几段完全没有标点符号,乱七八糟的一长串也看不出来联系的东西写在一块儿,但我乐此不疲。

然后回到这本《寺内》吧。

我曹很困,先写这么多吧,手机写太累了,明天开电脑爽快地打。主要还是我逼话太多,不然绝不能要求这么多。我想先分别地说说各个故事给我的整体感受,然后再说说有几个点的描写让我想起的东西。最近觉得看书速度变快了,可能也有开始微信读书的原因,用电子设备看书确实比较难受一开始,但是一旦开始接受这种,逼迫自己眼珠子快点转的时候也多了,说实话我看书的时候神游的时间很多,而现在这种时间少了。

————————2021.3.19 00:46——————

现在又过了凌晨了,今天是虎的生日。虽然现在又饿又累,但还是把读后感打完吧。因为天亮之后就是周六了(我说什么呢现在也是周六啊?),她们好像有睡懒觉的打算所以现在都还没睡的样子,所以我就打了,打他吗的,不知道为什么老是搞到这么迟,每天读书回来还要洗澡洗衣服,虽然没有当过农民,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劳累程度有到那里。

我发现豆瓣很垃,刚才打了一段字了结果直接把我的网页关了,之前有一两次发出的时候还说要审核,甚至不让我看到我原来写的,说是如果审核不通过的话,就会发到我的邮箱里。他吗的,就像你在写稿子,豆瓣在你还没写完的时候就把稿子收走,完全不给你修改和增减的机会。太垃圾了了,不敢在豆瓣直接写东西了,尤其是我这种逼话多的人,写的字没了真的损失很大(这么说起来搞得我写的东西很宝贝似的,不是哈,我是想说这么多字没有损失很大,写的东西是垃圾跟我说字没了损失很大没有冲突哈)。晕死,我今天到底在说什么啊,我写下来之后就觉得词不达意,完全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动乱》和《链》都是不停转换第一人称主体的文章,我还蛮喜欢这种的,好像电影很丝滑地不停转场似的,出现的人物很多,很能营造那种热闹生机勃勃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前段时间看的《看不见的城市》里面有一篇也这样,一个人串着一个人,然后一个小镇的人都串了起来,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很有生命力。

《吵架》这篇我蛮喜欢的,挺新颖的吧他的描写方式。里面有一句“香港的家居装饰摆设是中西合璧古今共存的”,感觉很有画面感,香港确实是这样的吧,我甚至觉得这是殖民地的必然成果。还想起来之前看公众号有个人写的,说香港来的小姑娘做的设计,总有一股精致香甜的小蛋糕的味道。这篇文章就是讲一个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把家中捣烂一番,最后写了个字条说自己走了,要签离婚协议的话call她阿妈就行。我觉得很不错,他描写的这个女很符合我刻板印象里港女的形象,就是比较自立比较强势的那种。

《龙须糖和热蔗》也很喜欢。说到这里我觉得刘以鬯写的文章总是一股浓浓的香港味道扑面而来,像这种很明显的象征,比如说热蔗,总是在东南才出产的,只有那种冬天不下雪的闷热地方才生长的。还有各种地名,观塘、红磡、油麻地、旺角……因为知道这是hk的地名所以给我一种很hk的感觉;但是这两天看的《奥古斯都》就不行,里面写的地名我毫不概念,虽然他的描写让我知道这是意大利或者地中海的某个地方,但是我完全不能很好地感知那个氛围,因为不熟悉,并且作者说为了给读者酝酿异域情调,所以人物名字都采用了拉丁文拼写而不是英文拼写,比如说安东尼(Atony→Atonius),但是中文版的反正都是翻译过来所以也感受不到,更不能译成安东尼乌斯,看的更繁琐。说实话我现在就已经觉得看得很累了,这个人名真的毫无记忆点,而且每一篇都换一个人作第一人称然后开始写信或者写日记。

说回《龙须糖和热蔗》,很喜欢这篇的原因还有一点是,这篇让我想起王家卫了,虽然刘以鬯确实和王家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现在在我们看来的话,而且像我这种人估计只能通过王家卫来认识他。我以前看《重庆森林》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有人说这是在讲几个爱情故事,就是人和人之间莫名其妙的缘分,然后发生了完全无法预想的故事。这是故事,所以你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是故事总给人留下点什么,可能是欣喜的泪,或者悲哀的叹息。看完这篇我就突然好想写一篇关于我cp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的文。卖龙须糖的男人和卖热蔗的女的,互相生出了好感,可是他们之间什么都还没有发生,故事就讲完了。可是真的什么也没有发生吗,真让人唏嘘。

这本书是有上辑和下辑,上辑全都是短的,看的很快,给了我一种我看书很快的错觉,从而产生了信心。下辑是三个中篇。

《对倒》里面一男一女交替出现,很像电影说实话,就是两个没有交集的人,分别拍摄他俩的故事,然后穿插着剪辑,最后让他俩碰面。不过这个故事里他俩碰面了也没发生什么事,如果按照正常恋爱小说的话他俩应该继续发展下去,但是这边就是这样就结束了,又想起《重庆森林》了,王菲给了梁朝伟一张手画的机票,约他在加州见面,然后电影就结束了。他们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就不再继续拍摄,随我们想象了。

《寺内》这篇我一般吧,他这篇感觉走的是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那种精致的文绉绉的路线,我一直不太能get这种的,但是还是有他自己的味道,有几句我也还蛮喜欢的。

那下面我就摘抄一些我喜欢的句子。

“这天下午,气候更冷。买龙须糖的人,很少;买热蔗的人,更少。亚滔望望坐在热蔗档边的珠女,想起那些坐在电炉旁边打麻将的女人,觉得珠女很可怜。珠女望望站在龙须糖箱旁边的亚滔,想起那些在暖气房喝酒的男人,觉得亚滔很可怜。”

这一段描写我能感受到他们两情相悦了,而且他们的感情很美好很淳朴。因为我是个受抚慰,每次感觉到一个人可怜的时候,就是最爱他的时候。

“上海是紧张的,整个上海的脉搏加速了。”

“两颗心接吻时,另外一个自己忽然离开自己。”

“美丽的东西必具侵略性。”

“年轻人有纯洁的感情。年轻人有完整无缺的感情。”

“崔莺莺用手抚摸自己的胴体,爱上了自己。她是因为爱自己才向张珙挑战的。”

“希望被冷水淋湿。”

“这不是裂痕,只是情绪受了伤。”

——————————2021.2.20 1:1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寺内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