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云X 忒弥斯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星云X 忒弥斯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22 03:28: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云X 忒弥斯经典读后感有感

  《星云X 忒弥斯》是一本由江波 / 阿缺 / 许刚 / 鲁般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云X 忒弥斯》读后感(一):【须叔试读】《星云》MOOK重出江湖 四小说各有千秋投石问路

鲁般,可不一般。去年读完了他的小说《未来症》,我感觉这个文笔细腻、具有赛博朋克风格构思的写作方式,可能会有利于他从出道到成功立足为新生代科幻作家群体中的一员。这不就来机会再次展示实力了么,2020年末,归隐八年之久的《星云》MOOK重现江湖,便是拿鲁般的文章《忒弥斯》做了副标题,可见他的实力获得了《科幻世界》编辑团队的一致认可。这次的《星云》MOOK一共收录了四篇本土科幻,不乏江波、阿缺等人的作品,若把四篇小说比喻为餐桌上的四盘菜肴的话,《忒弥斯》毫无疑问算做主菜,它占据了全书几乎50%的版面。

我认为《忒弥斯》几乎是《未来症》的电子世界版,在被称作“忒弥斯”的数据世界中,90后鲁般凭借丰富的上流社会社交功底,娴熟地将品酒、度假、奢侈品、世界地理等知识运用在故事情节当中。“忒弥斯”统治者杜鲁、作为最高权限继承者的作家阿丹、金融从业者茉莉,这些具有人的生存权但没有现实肉体的数据意识体人类,在遇到“忒弥斯”突发巨量不明流量,现实世界遇到冰封期人类无法生存时,继而爆发权力争夺,几十亿个数据意识体人类将遭遇消解(我认为即格式化),风起云涌,阿丹和茉莉这样一对儿恋人,开卷入了代表背后两大势力(创造者安德森和统治者杜鲁)的权力争夺战。看来,虽然是“忒弥斯”系统中自动拼接意识体片段生成的数据人类,肉体人类中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依然少不了,这大概是《未来症》的延续,高级人工智能AI植入人体中,控制人类社交的更高级形式——人类直接被数据化,包括情绪、感官、周围的一草一木,数据化劳动产生数据价值,以字节代替金钱价值等社会现象,也充分照搬到“忒弥斯”系统中,这说明只要有人类的存在,无论是现实社会或是数字世界,稳定统治是个大问题。

所以,我感到,鲁般擅长利用眼花缭乱地修辞,将情节点缀得丰富细腻,在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上联想能力高超。但文章内核期待能有地覆天翻的突破,否则读者会腻。

另三篇小说组成了《星云》的另一半。因为没有读过江波的《机器之魂》那个系列,这篇《最后的地球》看得不是很明白,单就情节而言,我更欣赏星际战争的描写,极具画面感。阿缺的小说,我读过《神农后裔》。这次带来《与机器人同眠》,描述了老年人晚年在机器人陪伴下的凄凉困境,构思比《神农后裔》更有意义。许刚《旗人荣耀》则有一些梁清散小说的影子,重写清朝宫廷下的人物事件,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写得稍有漏洞,便会被挑剔的读者指出来,因此这篇文章是《星云》中我最推崇的。

  《星云X 忒弥斯》读后感(二):【须叔试读】星云下的赛博世界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星云合辑,共囊括了4部中篇科幻,其中我只读过阿缺的另一部作品,而其他三位作者都是第一次接触。

整本书的科幻小说的水平还是不错,但离国际科幻优秀水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如果让我个人给个排名,我最喜欢的是阿缺的《与机器人同眠》,其次是江波的《最后的地球》,接着是许刚的《旗人荣耀》,最后是鲁般的《忒弥斯》。

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相对而言水准较低的《忒弥斯》会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呢?难道因为这篇最长么?

总体而言,虚拟的世界的设定还是有一点意思的,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但这也许也是这个故事最大的弱点,一个架空的世界,虚拟人生与现实人生的相似度太高了,高到没有足够的虚拟感。

个人感觉是,以架空而反映现实不代表照搬现实,如何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来表达同样的内核,才是架空的意义所在。这一点,可以参考刘宇昆和特德·姜。

而且,人工智能的思维与现实人之间,应该会有本质的不同,但整个故事中除了意识来源不同,现实人与代码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旗人荣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许刚写了一种历史,却又不是历史。架空的故事里对现实的反讽挺巧妙,不过略显刻意。其层层剥茧的推理性,有足够的阅读吸引力。最大的亮点或许在于结局,不同的世界,最终走向同样的衰败。

我想,用“四平八稳”来形容《最后的地球》在整本书里的特点,最贴切不过。

由于没看过前篇,所以背景上还是有些东西不理解,但无疑是篇有情怀的作品。其中不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的梗,都不新鲜,但这仍然是个好故事。它让我有点想到了《谍影重重》,伯恩寻找的是身份的真相,而罗伯特寻找的是人类文明毁灭的真相。

我发现国内的几个作者里,阿缺的作品看了两部,都挺喜欢,或许我是比较喜欢这种以戏谑的口吻讲一些略沉重内核故事的风格吧。这一次,阿缺在《与机器人同眠》中关爱的是老年人。故事分为两条线和两个视角,虽然结局略俗套,但整体读下来还挺有意思。

沉重的生活内核并不一定要苦大仇深来表达。我们缺的或许并不是深沉,而是幽默。

或许也是因为人到中年,对此才更有感触。我们对父母的态度,从儿时的崇拜,到青年时的鄙疑,到如今中年的理解。我们曾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而在见识了世界之大后,感受到了落差,甚至因为他们“跟不上时代”而不耐烦;直到有了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付出。我想人能做的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事,是不像那些老王的子女们一样,去榨干父母最后的本钱。我们对孩子最好的付出是陪伴,对老年人亦是如此。

总体而言,整本书还不错,国产原创加成,4星推荐。

略遗憾的是,“星云”的大标题下,大部分却没有走向星辰大海,更多地陷入了赛博朋克。

  《星云X 忒弥斯》读后感(三):【须叔试读】在星云系列邂逅个性鲜明的4个故事

  

上次读星云系列的作品好像是钱莉芳的《天意》,时隔多年,很高兴星云系列又重启了!两天读完这本姚海军主编的《星云x忒弥斯》,不负期待。全书一共收录了4篇作品,前三篇每篇50页左右,最后的《忒弥斯》大约120页,大概因为体量最大的缘故,全书以它命名。

第一篇是江波写的《最后的地球》,我看过他的银河之心三部曲,也曾为《机器之魂》写过书评,算是很熟悉的一位作者。意外的是,这篇故事竟然是《机器之门》和《机器之魂》的完结篇,原以为第3部也会是厚厚一本,没想到作者用一万年之后毫无人类生机的地球轻轻画上了句号……那些脑库和智库千百年来的争斗,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李将军,都全部化成了前尘往事。当机器人罗伯特从遥远的星海中归来,抽丝拨茧一步步探寻到真相的时候,发现打破地球平衡造成现在结局的的人竟然是自己——反转的巧妙设计,更令人无比感慨!好在人类最后的大脑被解救,和机器之魂中赢得无数好感、让人牵挂的机器人大帝合二为一,护卫了地球,开始银河之旅。在这篇故事中,江波对星际战争的描写很是壮观,非常有场景感。写在水底去探寻上海中心的历程,也带着一种怀旧影片般的苍凉,值得称赞!不足的地方是故事写得稍微有点匆忙,情节转折节奏较快,很多地方还没有展开就一笔带过了。总感觉机器之魂的系列还没写完,应该再补上浓墨重彩的第3部。

第二篇是阿缺写的《与机器人同眠》,作者驾驭中短篇的确比长篇更得心应手,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阿缺也是我熟悉的作者,他的第一部长篇《星海旅人》和去年出的《神农后裔》我都写过书评,在这两本书中能明显感觉到阿缺在故事架构上的成长。本书收录的这篇故事更多讲述了老年人生活的困境,很多情节都能与现实生活一一对应,年迈后的亲情淡薄、孤单凄凉、疾病缠身、来日无多……都在笔端呈现,即便插科打混幽默调侃的文风,也不能让生命时刻逝去的趋势稍加缓解,让人唏嘘。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上篇的讲述,老头与机器人相依为伴的生活让人动容。下篇讲了机器人如何戳破永生的谎言,最后在老人墓前倒下,消亡在这个世界……其中有很多起伏反转的情节设计,但感觉过于刻意,没有上篇那么真切动人。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会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纪实书——《无缘社会》,如果没有亲人,在去世后很久才被发现,甚至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说不尽的凄凉。

第三篇是许刚写的《旗人荣耀》,这位作者的作品之前没有看过,这篇故事却别具一格,颇有些平行宇宙的感觉:故事背景是清乾隆年间,和珅,刘墉,这些名字都出现在书中,但整个国家是通过学堂里的学子们打游戏进行练兵,有一些荒谬,又有一些真实……故事有两个地方值得一提:第一是情节中用到的很多历史掌故都能在史书中找到对应之处,虚实结合,作者的历史功底应该也不错。第二是结尾,乾隆依然拒绝了代表先进的火器,如果历史重来一次,结局好像也已经注定。想起曾经去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展览,讲19世纪美国的专利发展史,有1797年华盛顿签署的专利证书。看完之后到了另一个展厅,是展览清代皇家使用的精美瓷器。当时感慨万千——当新生的美国在鼓励大众发明各种机器的时候,同时代的乾隆一心研究的是怎么烧出漂亮的瓷器来把玩——百年后的国家命运注定截然不同。

最后一篇是鲁般写的本书同名作品《忒弥斯》,去年读过他的处女作长篇《未来症》,也写过书评,不想在此重逢。这篇作品和未来症的第一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在思考虚拟与现实。相比上篇,这篇文笔更加流畅,没有之前晦涩,也是不小的进步。在这个赛博朋克风的故事里,作者虚构了一个网络的社会系统,里面的人物意识有的来源于现实社会的真人,有的是纯粹的数据人,这套系统本来是为身患绝症的人上传意识用的,后来又容纳了很多被剥夺了现实生存权的人的意识,各种来源的人格意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秩序和能量消耗原则。当地球将被覆灭的时候,现实人类的意识如果都涌入虚拟的系统,虚拟社会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作者设置的人物故事基本合理,但是在情节转换的时候不够流畅,有些地方显得突兀,结尾的时候作者刻意留下了悬念,但感觉笔力还不太够。总体而言,这篇小说并没有带给人太大的惊喜,但也算一个还不错的故事,可以一读。

在这本书里,4位个性鲜明的作者,写了4篇风格不同的故事,共同之处是故事都讲得不错,各有所长,推荐一读。期待星云系列重启之后,能为读者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本土原创科幻作品。

  《星云X 忒弥斯》读后感(四):【须叔试读】一席丰盛的科幻盛宴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考虑要不要读新一期的《科幻世界》,实话说,参加工作之后,想象力仿佛被生活束缚住了,不愿意在幻想上花费时间。于是,科幻作品也读得非常少,有时候,宁愿读一些没营养的爽文,都不会去碰一篇短篇科幻小文,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正好浇灌了我几乎枯竭的科幻之地。

全书分了四个故事。第一篇《最后的地球》,描述了一幅末日景象。地球人类全部消失,极端气候导致地貌出现大幅变化。一个曾经流浪在外的机器人罗伯特(这也是所有机器人的统称),作为地球文明的代表,像带着乡愁的旅人一样,回到了地球。

文中对地球末日景象的描写,让我想起了BBC的一部纪录片《人类消失后》。人类消失后的1万年,所有人工痕迹就都不存在了。生命依然在地球上活跃,只是没有了人类的足迹。在这本书里,也一样如此。所有的人工建筑都成了动植物的乐园,一篇荒芜的同时,又不乏生机。书中,脑库代表了所有最智慧的人类,智网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只是,他们替人类选择了沉睡不起,替人类选择了独善其身,这也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灭亡。

人类在甜美的睡眠中走向灭亡,又让人联想到黑客帝国,庄周梦蝶。倘若人类醒来,看到地球早已是满目疮痍,会不会也宁愿选择沉睡不醒?

“机器人是人类永远的守墓人”,多愁善感的罗伯特,唱出一曲挽歌。为了守护人类的家园,他打造出一支军队,打一场必败的战争,这里的场面描写十分宏大美观,而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守护家园的情怀。

人工智能毁灭了脑库,而机器人救回了最后一个人类大脑,这也使得人类文明终究保留了一点火种。

末日的景象,其实只是对人类而言。文明总说拯救地球,地球根本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自始至终拯救的,都只是自己罢了。小说中没有人类的星球,星际大战的描写都十分有画面感,读来很是过瘾。

第二篇《与机器人同眠》则用诙谐的语气写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和他的陪伴机器人的故事。故事前半段有多风趣,后半段就有多辛酸。老人年龄大了,机器人也老了。他们都处在英雄迟暮,日落西山的状态,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去。读完不觉会想象,这是否也是我们的将来?

人老了,就会怕死。于是,有企业针对怕死的老人推出了“永生”系统,吹得天花乱坠,让老人在剩余不多的老年里,还能在虚幻中享受更长的人生。但这个老人和他的机器人揭穿了这一切,原来所谓“永生”,不过是一场骗局。老人想要永生,企业则想要的不过是老人的钱财。这多像如今的各种忽悠老年人购买各种保健品的公司?吃不死人,但绝对不管用。

老人没有进入这个骗局的唯一原因,就是还牵挂着唯一的“亲人”——他的陪伴机器人。而老人因为维权死后,机器人为了老人讨回公道,才无意间撞破了永生的秘密……

到最后,机器人与老人实现了真正的同眠。

整篇文章语言轻松,节奏安排也十分抓人。

第三篇《旗人荣耀》,很明显看出来是仿某荣耀游戏的名称。在一个平行的大清时空李,有我们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和珅、纪晓岚、刘墉……还有各种传说中的组织:天地会、红花会……再搭配上现代的计算机中心,有种时空交错的美感,是十分新奇有趣的设定。

在这个时空李,大清朝依旧是那个闭关锁国的朝代,朝中各种斗争依旧。而主角则是一群在“学校”打游戏的学生。他们以打游戏为功课,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而之所以这么严格,是因为他们名义上打游戏,实际上却是在线为朝廷练兵。

只是,游戏里的冷兵器世界,早已落后了世界外的火器,大清的荣耀,再精致的游戏也挽救不了。

小说的设定不错,古今交错,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力。

最后一篇重头戏,也是本书的题目《忒弥斯》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人”都是一个个意识体,题目的存在资源就是存储空间和维持情绪稳定的多巴胺基素。最初的成员,是现实世界中,世界大战的战败者,罪犯等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容身的人。与之对应的,是“现实人”,他们生活在现实世界,意识人为现实人工作,现实人则付出很少的代价,实现了物质极大丰富。

作为虚拟世界,也是一个智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慢慢产生了自生的“意识体”。他们在现实中,并没有对应的真实的人,他们就是意识体。用现实人的观念看来,他们就是一组数据而已,随时可以清零。

当现实世界人口压力巨大,忒弥斯的世界变成了环节人口压力的途径,成为现实世界的助力。这个设定,与很多科幻作品中认定的部分人的意识上传至电脑实现永生才是特权的设定规则相反,不落窠臼。

但其实忒弥斯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绝症患者的医疗设备,后来成为牢笼,再后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自生意识人,他们又算什么呢?

当现实世界遭遇毁灭,忒弥斯成为了人类的诺亚方舟,他们要驱赶自生意识人,清空数据为自己让道,而那些自生意识人,他们说“我们不仅仅是数据”道尽了不甘。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世界,只要出现资源的争夺,无论是真实资源还是虚拟资源,不可避免会爆发战争,只不过战争的形式不同罢了。

四个故事,四种风格,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也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读完,我开始期待作者的其它作品。

科幻,是一种对未来的设想,科幻小说,让未来照进了现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