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100字
《林徽因传》是一本由吴晨阳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徽因传》精选点评:
●打3星主要是没有看到独特的东西,大概就是网上的内容拼凑的,不过依然很敬仰当时的文人骚客。同时也发现,原来金岳霖一生未娶没有那么简单,不娶不代表没有女朋友
●作为传记我觉得写的不是最精彩的,修饰的词太多,但是还是可以从书中了解一些林徽因的事迹,但不可完全相信作者揣摩林徽因本人的想法,读者自己要有辨别能力
●emmm主观性太强了 有些冗长“高级”的背景铺垫太多了
●写的啥玩意
●品读林徽因,却爱上张幼仪。
●一本关于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八卦合理,80%的内容讲述了她作为美女,大家名媛的爱情故事,只是这一部分作者用力过猛,言辞太盛,又一切均为林徽因视角的爱情开脱,失去了公正客观,这似乎更像作者作为暗恋者写给林徽因的情书。 作为女子,女人,林徽因其实并未胜出常人太多,被多情诗人徐志摩穷追猛打,她也会晕头转向迷失慧眼,对于金岳霖的爱慕,她或许也希望多多益善,只是,她应该感谢梁思成的包容,让她在爱情的世界里,获得梁思成丈夫的爱,徐志摩情人的爱和金岳霖蓝颜知己的爱,让她享受众星捧月的一生。 最值得敬佩的是林徽因作为林先生的学术追求和家国情怀,文人风骨,这是她最美丽的高光时刻,当是我辈楷模,也会被历史铭记。
●虽然借了一个月 但花了四个晚上看完了 除去文笔soso和叙事线模糊 我觉得这本书对简单了解这位才女生平还是OK的 很快就能读完 但作为传记的话就太单薄了 而且过于主观 反而更像作者对林徽因的爱之小散文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图书馆意外看到作家的这本书。里面掺杂了许多作者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或许每个人对待这个才女的态度都不一样吧。感觉这类传记看看就好,没必要太刨根问底了,毕竟一句话传着传着就变味了。
●每一个享盛名的人背后,都满是努力和热爱。
●看了一本不太喜欢的人物传记
《林徽因传》读后感(一):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后人关注的不应该只是她的风花雪月
我看书喜欢现在先看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这直接决定了我以什么眼光去定位这本书。据说作者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写的这本书,事情的可靠性与否就不应该是这个程度。比如说林徽因是否同时给几个人发电邮(此事最原始的记录是林洙),“绿茶婊”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本身这个事是否是真的都难考就,就这样直接给林徽盖帽子,很容易误导读者,而这种记录文中出现不只一两处。。关于她的一生和最伟大的建筑事业作者却只有看似极尽夸赞的苍白语言,没有太多事件做支撑,导致最后读完我印象深刻的只有林徽因混乱的感情线。关于人物传记,时间线是个很重要的逻辑线索,本文的时间线很模糊,看完有点不知所云。这样我实在给不出还行的评价。
《林徽因传》读后感(二):评林徽因传
书中提示的信息,初恋情人:徐志摩;青梅竹马:梁思成;最佳男二:金岳霖,文中大量描写了林徽因如何优秀以至于让三位男士倾心爱慕以及她和三位男士之间的关系,对于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她对整个家庭的付出则是轻描淡写,对于一个事业有成,才华横溢的新时代成功女性来说,这样的描写未免有失偏颇。
《林徽因传》读后感(三):传说中的四月天
就读前四分之三的篇幅确实有股"绿茶"味,像部低俗小说,大篇幅的赞美之词,身边的男人又如何为之迷恋。
林能被那个时代最优质的三个男子爱慕一生,自身一定是有与之匹配的能量,如才情,学识,性情,家世,容貌。这里好像过度渲染了她的感情生活。
徐志摩跟陆小曼才是绝配吧,都是大"作"之人,这两跟谁结合都可能是个祸害,徐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是成就了他浪漫诗人的一生。他活着纠缠在四个女人之间(包括他妈),生活也会磨掉他的灵气估计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另外一个金岳霖终身未娶是事实,但说他因为林应该不太可能,反正我不信,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应该能看清他跟林需要保持怎样的距离来维持他俩精神上的契合度。
林是那么聪明的女子她跟徐可以谈情但把自己的人生搭进去用脚趾头做决策也是不会的,金倒有可能一点,但她不是小女子,她有事业心,有理想抱负,所以从始至终梁思成都是她的最优选。
她的人生很丰满,她清楚自己的魅力,也不掩饰,在那个时代就是前卫了,梁冷落了她也会小作,如给她认识的男的都发倾诉电报,尽管爱慕的人众多但她守住了分寸感。无论事业还是感情,能坚持自己的选择,清楚自己的追求,并为之努力付出,取得成就,心中有大爱,有气节,确实是位传奇女性。但这本传读的有点尴尬,尤其是"白莲花"这个词。
《林徽因传》读后感(四):《林徽因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今天读完了吴晨阳的《林徽因传》,在短短的几百字里翻阅完了她的一生。
感触很多,想写的也很多。
吴晨阳老师的《林徽因传》这本书,从林徽因的个人境遇落笔,以爱情为基点,向读者展现了林徽因51年的人生经历。
作为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作者吴晨阳,我们可以在《林徽因传》这本书里看出,她对文学的痴迷,对民国知名女子林徽因、陆小曼的深入研究。
是的,只有真心喜爱林徽因的读者才能写出关于她的人生传奇,也只有真心喜欢文字和文学的女子才能写出“你是我人间的四月天”这样的优美诗句。
从小到大,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关于林徽因的情感八卦,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这三位才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引得后人啧啧称奇。
仿佛林徽因除了爱情,其他的都不值得称道。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类一旦没有了偏见,获得的是何止一个世界。
是的,当我们不再以猎奇八卦为目的,而是深入她的内心,我们会发现,她是一代才女,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家。
她,是一个可以让我们仰望一生的人。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之一,林徽因有着出众的才能,倾城的面貌,她学贯古今、中西、文理,将满腹的热情投向建筑及文学领域,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达到了令人仰视的高度。
她为了事业,拖着病弱的身躯,不惧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奔走于大江南北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遍访年久失修的名胜古迹,和梁思成一起写下划时代的巨著。
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虽然重病在身,但毅然拒绝美国友人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的邀请,而是为处于苦难中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在和学生谈话时曾说过:“我深信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的”。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做了三件大事: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座设计纹饰和浮雕图案,挽救了濒临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品。
梁思成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她的感情,甚至不在于她的才华,而在于她把她的一生奉献到了伟大的事业中。
而林徽因,无疑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她是值得我们仰慕和敬佩的。
在同肺病抗争了15年后,在一个四月春日的清晨,林徽因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1岁。
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人间最美好的四月天里。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