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料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日料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2021-03-23 03:49: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料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日料的故事》是一本由[日] 石毛直道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料的故事》精选点评:

  ●在社里消遣的书;有些段落翻译口语化到不明所以;很有趣了

  ●这本书最让我震惊的是,文化十一年1814,神户有7603家餐饮店。平均160居民拥有一家饮食店。1860年荞麦面馆就有3762家

  ●结构清晰,但不够有趣;日式翻译腔明显

  ●目前市面上综合看来最合适的日料入门史书,时间线完整,又不乏对物产与文化演变的描摹,一气呵成,详实而不枯涩

  ●美食如画

  ●吃其所以然! 对于料理,比起它从哪里来这种微不足道的事,它是如何发展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才是最有趣的!不仅仅限于料理!

  ●读起来很清晰。20世纪以前的日本饮食文化是吸收海外饮食文化并将其日本化的历史。第一部分描述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第二部分餐桌和饮食礼仪,厨房用品和烹饪技术、菜肴和饮品以及考察这些事物现象背后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抛去讲历史的部分不看,只看讲食品的部分,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呢

  ●看完这本书,绝对是我在成为美食理论家道路上的一大步。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日本饮食的独到见解。饮食作为一个这么日常的事情,把它充分的理论化,需要作者深厚的功力和多年深入的田野调查。唯一的缺憾是,可能因为面向的是普通读者,还是写得有些浅和通俗,没有更深入的剖析。

  ●值得一读!

  《日料的故事》读后感(一):一本硬核的日料故事

  刚拿到这本书看到标题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光是看着文字就会让我流口水的书,结果没想到一翻开,哦嚯,原来是一本这么硬核的结合了日本历史的日本料理、文化发展史。

  通篇看下来,能看出作者对日本的历史文化真的是非常了解,从史前讲到现代,从日本饮食是如何从采摘打猎到拥有自己的独立审美,其中还会穿插一些饮食相关的文化进程。可以说这是一部不算枯燥的日本饮食文化进化论文了。

  有趣的是,全书都在用一种中立的态度讲述各种东西包括对中国和欧美的态度,但在谈到被遗忘的神龛时,作者说到:“神佛、祖先在忍饥挨饿,活着的人却每天享受着过去只有在祭祀时才会吃得到的各种各样的美食。现代日本人正在享受没有神的节日。”能看出来他对于自己国人正在忘却一些不该遗忘的东西的不甘。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一味追求前进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忘了什么呢?

  《日料的故事》读后感(二):日本饮食文化

  我一直以为日本的饮食是一种文化。就像原先看了那个著名的纪录片《寿司之神》,不仅仅讲解了寿司,着重描述了寿司背后的那个匠人的一生,深有感触。他可以一辈子都在重复一件事情,实在令人佩服。

  所以拿到这本《日料的故事》我也是这样认为,食物除开本身字面的意思,其实也是为了要引出一个文化。书中讲述了很多日本的食物,比如抹茶、豆腐、纳豆、年糕等等,很多都来源于我们中国。我们的食物千里迢迢传到日本,自然而然就演变成了他们的东西,他们可以把外来物品揉入自己的文化,而发展成为自己的东西。

  本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讲起,一直讲到现代,贯通古今,作者的严谨治学精神为之叹服。其实作者一直强调,日本食物的精髓就是“不烹饪才是烹饪的理想”,食物应该生吃才是最好,就是为了能让人吃到食品自身拥有的自然的味道。他们的调味料不像中国那么丰富,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就是酱油这一种,还被批评说让厨师们失去了开发创造新味道的意欲。

  所以从食物就能看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不同,日本菜偏爱原汁原味,讲求食物的本性,清淡,就像日本人那种生怕麻烦到别人的性格;中国菜历史悠久,佐料偏多、八大菜系也是源远流长,讲求食物与酱料的搭配,就像中国人喜欢热闹重感情一样。

  从橡子到寿司的食物进化,是一本日本的食物历史,也是文化历史。好好研读,相信你会有新体验!

  《日料的故事》读后感(三):美食如画

  除夕夜,盘点中,发现自己还有篇书评没写。为了好意头,怎么也要完成。从拿到这本书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不是说这本书不好写。而是自己不知道应该如何写。日料,自己喜欢的美食之一。当时选这本书是想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以增加享受美食时的质感。从感官到思维,全方位地体味。看完,感觉自己知道了些,又感觉自己什么也没记住。这难道就是所谓无招胜有招?合上书,认真回想,记忆如下。

  一,书的封面是刺身图案。从纹理到色泽,满满的新鲜肉感。书封是芥末绿,黑色书名题字上也有一坨和许多点点的绿芥末。

  二,书的目录是竖排版。写历史的书,竖排版,很有代入感。

  三,书的文字,浅显易懂,语感流畅。原著者和译者的文字功底都相当不错。把历史说成故事,让美食变成美文。

  四,书的内容。对于历史,我向来记不住。隶属内存生物,只有短时记忆。所以对书中的现代部分最有感触。选其中三点分享。一是知道了天妇罗是什么材质的。之前,每每跟团去吃日料,对他人必点的天妇罗都心存疑惑。这是个什么东东?怎么看怎么感觉是油炸,怎么吃怎么觉得就是油炸。果然,书中说就是炸鱼丸和裹炸。二是知道了蜡笔小新里爸爸和爷爷吵架说放还是不放的纳豆原来是豆豉的同类。这个我可不喜欢。难怪在一般的日料店里都见不到这个东东。三是了解到刺身是切身的化语。因为切字是武士们的忌讳,还因为往切割处理后的鱼肉上插鱼的翅或鳃。之前还以为是日语和中文的差异。因为鱼肉明明是切下来的,怎么变成刺身了呢?

  自己对于这书的记忆,恐怕是很点辜负作者了。因为他原意是写日料的历史。所以,书中三分之二的篇章是按作者自己独创的饮食文化进化断年史来讲述。假如你是历史的爱好者,又是日料的爱好者,那么,这本书应该是可以同时满足你精神和物质上的两个需求。如果你恰好读了,欢迎交流。

  《日料的故事》读后感(四):日本饮食文化窥探

  老婆喜欢吃日料,我也就有机会经常跟着吃一些,慢慢地觉得确实不错。

  幽雅的环境、精致的摆盘、新鲜的食材是日料给我留下的最初记忆,可是我却从来也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本书不是烹饪教材,而是从整个文化史的视野去考察日本的饮食文化、站在文化人类学的高度讲述日料的前世今生,让我从中找到困惑多年的答案。

  一.日料的发展

  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自然也是一样。

  日本四岛有着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北方来的寒流和南方来的暖流在日本沿岸交汇,形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鱼、贝类丰富的海域。充足而丰富的海洋类食源使日本成为食用鱼、贝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从中国传入的水稻使日本进入了农业社会,人口翻了三倍。不仅如此,大米占据了日本人食物价值观的中心地位,甚至确保大米的自给自足都成为日本政府国家政策的传统价值观。

  鱼和米在日本的传奇相遇成就了日料,生出了闻名世界的寿司。

  日本最早的寿司是“熟成寿司”,是在咸鱼上铺米饭,米饭发酵后生成乳酸而有酸味,鱼肉则能保持原形一年以上,是放入缸里长期保存的食品。吃的时候把米饭刮掉,把鱼肉切成薄片,能做下酒菜和下饭的小菜。

  后来估计是发酵一年的时间成本太高,心急的人发酵一个月左右就拿出来吃,叫做“鲜熟成寿司”。吃的时候米饭还是颗粒状,不用刮掉,和鱼一起吃有淡淡的酸味,成为节日宴会等庆典的嗜好食品。

  再后来心急的人等不到乳酸发酵产生酸味,直接在米饭和鱼里添加一点醋,于是演化出了“早寿司”;工业革命后在江户出现了用手固定成形的“手握寿司”,成为现代寿司的主流。现代社会,日料已经成为全球性饮食,寿司的含义也在不断创新,结合年轻人口味的本土化寿司大行其道,比如我就在西安吃过榴莲芝士寿司、芒果三文鱼寿司卷等,口感也是相当的赞。

  从“熟成寿司”到“手握寿司”,我们能看到日料中一以贯之的鱼米组合,寿司中放醋保留酸味也能看出日料中传统口味的保留。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寿司形式发生了改变,寿司从“保存食品”向“快餐食品”的转变,也说明了人们生活节奏与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到多元,日本饮食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创新,在世界各地显示出了饮食文化的活力。

  二.民俗的传承

  石毛直道是日本饮食文化研究的大家,他在书中引经据典,并运用实地观察和考察比较等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饮食文化,成为理解日本文化和民俗社会的有效手段,从大量引用民俗学家柳田国男的研究就可见一斑。

  我喜欢旅行,每到一地就尽情享受当地的美景与美食,感受不同民俗带来的差异化美感。中华文明直到十六世纪都是日本的标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和日本民俗与饮食在今时今日的不同呢?

  作者认为日本因为海洋相隔,在历史上没有被中国直接征服过,所以日本对中华文化不是系统性、强制性地学习,而是分解中华文明的构成要素,从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部分吸收进来。这不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嘛。

  比如日本的历法就源于中国的太阴太阳历,所以日本人过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习俗很相近,甚至名称都一样,但是又有自己的传承和特点。

  每年的元旦,日本人都要吃年糕、镜饼,喝屠苏酒,书中说这也是中国传来的习惯,但是现在中国已经消失了。文中提到的“镜饼”是岁神的象征,是稻谷之灵,可以祈祷一年的幸福。不知道日本的“镜饼”和西安小吃“镜糕”是不是一回事。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端午节,日本人过端午节显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结合了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逐步演变成祈祷家中男孩早日成材的节日。在五月初五那天升起鲤鱼旗,吃祛邪的“粽”,也就是用槲树叶或山归来叶包裹的带馅年糕“柏饼”,祈祷男孩像鲤鱼般健康成长、朝气蓬勃、奋发有为。

  经过长期的消化,日本吸收的中华文化已经演变成日本的传统文化。作者站在和饮食关联的民俗和文化这两个角度的相汇点上,来阐述日本与中国不同的独特饮食文化,也是对中华文化强大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吧。

  三.文化的内涵

  《礼记》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就是说礼仪最初是从吃饭来的。

  它的逻辑是这样的:与人共餐是全世界十分普遍的行为,家庭是共餐的基本单位。在人类社会早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食物非常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持全体家庭成员的生存,必须制定饮食规则,这种规则就是餐桌礼仪的起源。

  每一种文化都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用餐规则,座次的安排、上菜的顺序、餐具的摆放等细节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由此发展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也形成了至今各种各样的饮食规则。

  比如在日本进餐时,厨房一侧的位置是下座,靠近里面房间的位置是上座。户主和祖父坐上座,用人坐下座,中间坐其他家庭成员。这种食案摆放方式,尊敬年长者,主妇负责照顾家庭成员进餐,象征着传统家庭成员的关系。

  很多家庭在吃早饭前,还会先把饭盛入迷你餐具,放在佛龛或神龛中供奉,称为“阴膳”,为祖先和不在场的人准备好食物。这些琐碎的进餐礼仪,都是希望大家能在安静的氛围中井然有序地进餐。

  饮食文化不仅局限在进餐礼仪上,还表现在日本料理的精美装盘上。在日本,流传着“用眼睛享受日本菜、用鼻子享受西洋菜、用舌头享受中国菜”的说法。而精美的装盘,就是给食物附加文化上的审美价值。

  和中国尊崇偶数、讲究对称、写实的摆盘不同,日本庭园观念要求摆盘表现出抽象化的自然,要把菜肴装盛在山水之上。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诺大一个盘子,碟子深处用冰或配菜堆成山形,几片绿色的蔬菜叶象征着树木,而切成薄片的生鱼像水波一样的排列,这种不对称的构图表达出象征性的山和水,让食客能像欣赏日本画一样享受日料。

  好吧,对于作者的解释我表示认同,只是心疼自己的钱包。作者对于饮食礼仪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让我们能从一点而窥全身,加深对日本人饮食文化内涵的理解。

  本书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日本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饮食习惯的变化和变迁;从民俗的观点来看日本饮食文化,通过日本人生活中常见的饭、酒、茶等不同的饮食,从厨房到餐饮店等不同的就餐环境来阐述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

  总的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作者石毛直道的历史观,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