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押运》观后感100字
《绝密押运》是一部由孔笙 / 李京执导,李晨 / 王斑 / 刘奕君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密押运》观后感(一):艺术人生~囧
老排长雷家农在公安局那会儿,邵队他俩一推门进屋。 哇靠,整一个艺术人生的场面啊。 忆往事,拿照片,生生把老人家整哭才算数。 看邵队那表情,跟朱军那个苦大仇深的样子简直是一模一样。 大囧。。
《绝密押运》观后感(二):又是一部烂俗的国产片,堪比“垂直打击”
本来挺好的一个切入点,从来没有出过镜的特种部队,完全可以拍出更富时代特色和军事特色的影片。
可惜搞到最后又成了一部“垂直打击”。除了片中偶尔的摆摆pose,显示一下装备,证明自己还是一个军事题材外,剩下就是“一声叹息了”。
《绝密押运》观后感(三):不严谨,不出新,这是国产片的通病
要不是李晨真的不能看,暂且不说这是国内武警的意淫,也暂且不说某些演员的垃圾,就说说这个故事逻辑:导演是故意的?还是脑残?特别是21和22集,有一点智商的人都知道:逻辑错误连篇啊。。。故事要能自圆其说,进而引人入胜,但是让看客感觉不符合逻辑,那就完了。。不严谨,不出新,这是国产片的通病
《绝密押运》观后感(四):热血青春
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肯定是主旋律的,毋庸置疑,军人嘛。武器很先进,特效做的也良好,真的见血那就更难能可贵了,但是还是有很多战斗场面很虚,中队长的个人英雄主义较为严重,导致面对敌人和预感危险来临时候的战斗队形都是那么的雄伟挺拔,通病吧,为了塑造高大的人物形象,就不惜生命了,有烈士的潜质。故事倒是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的也较为细腻,并且在军队与商业社会间的穿插反应出的场景很现实,应该说是一部写实风格的故事片。
《绝密押运》观后感(五):第20集
太狗血,太狗血了。这一集。
如果说前面我还能忍受,这一集实在是太离谱了。
那个记者是什么东西?被挟持的时候大叫,开枪啊开枪啊,你不是男人。。。。
我简直晕死。以为演戏剧呢?共产主义教育的这么好?
离谱到家了。
要不再一次怀念士兵突击的纯粹。有的时候,女人真是坏事啊。
矫情,假模假式,狗血到家了。。。。。。
本来昏昏欲睡,结果被女记者的吼叫整清醒了,不知道是好事坏事。
《绝密押运》观后感(六):浪费时间啊
大多数演员太差了!
三大做作演员有:
1、王斑一笑跟哭似的,一哭跟笑似的
2、项洛阳,实在没啥可说的,太做作了
3、赵野,招牌表情就是假笑
4、肖记者,可能不会说人话,还要配音的。角色十分匪夷所思,就像人 多长一个手指头。
女性人名起的太没水平
许小菲
扈小曼
梅小美
齐小乔
仇小舟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蝴蝶帮,“蝴蝶王”好象网络歌手一样。
陶涛太可怜了,什么坏事都加他身上,也不能可一个羊HAO羊毛啊!
《绝密押运》观后感(七):关于角色的几句话
记下几笔。
1 不厚道的说,王斑笑起来好像朱军啊。
2 李小晨同学沧桑了好多呀,还是士兵突击里的他穿制服比较好看一些。
3 那个肖记者的角色太多余了,而且女演员说话怎么那么别扭呢,这个人物是片子的大败笔,如果要非要在绿叶中加个红花,应该找个适合演军旅戏的女的来演。
4 演郭铁那孩子非常可爱,从说话到长相,很东北,心思单纯够义气,就好像同学里,那种家庭条件好所以心思就非常纯净的小男孩。
5 左排长长得好乡土。
6编剧一般。刚开始有劲,随后就掉链子了,
现在正在看,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绝密押运》观后感(八):有点儿平淡但轻松的主旋律片
整体情节有点儿啰嗦,“卧底”的梗最终成了烟雾弹,故弄玄虚。不过武警押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镇远镖局”太大不同了,也算了解了一个新兵种的故事。 这是一个讲述“忠诚”的故事,特别是“接受误会,忍受委屈,也是一种忠诚”的观点。还有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亲情的“背叛”之间的关系。我想我肯定做不到,像我这样的人肯定做不了军人。 李晨和王斑在里面的扮相真的很帅,李晨的陶涛是个有着一腔热血的小战士,脾气倔,不按章法出牌,视一些纪律规范为无物,是纪律部队中最“不安定的因素”。很喜欢王斑这个队长,有组织有原则有担当有信念,无偏见,特别是对陶涛的信任与爱护有加,让他才有信心留在九中队。 这是一部观看起来很轻松的片子,没虐点(如果陶涛被误会是卧底铐起来不算的话),也没太大亮点。BG感情线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聊,所以我只好站笛涛cp,看他们“相爱相杀”。 最不理解的是喜欢项洛阳的网友,就像后来很多人喜欢谢玉、洗白谢玉一样,我觉得可以说这个演员诠释角色很好,有演技,但不能说这个角色就是好的。人最起码有是非观吧,喜欢一个坏角色还给予理解同情,真是理解不了。
《绝密押运》观后感(九):再看,王斑的表演还是好的
第一次看时,觉得这就是给李某度身订制,他的从《十七的雨季〉时,就顶着一张主旋律的老好人脸骗人,直到赵宝刚的片中那个大哥,对他印象都没变,脸没变,演技也没变,机遇对他来说也没变,可就是越来越讨厌看他了,〈到爱的距离〉让人彻底失望,只是庆幸没在他们分手后看,要不完全会弃片,连靳东和潘虹的表演也错失。第一次看王斑是〈情定墨尔本〉,印象不错,青春活力,看这部,自然洒脱、大气稳重、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但对反一的表演和长相真没多少印象,一句话:表演不出彩,长相无特色。
最近冲反一是王天风的年轻版,拉快进,看完反一的戏份,忍不住想讲讲对他的印象和看法,不得不说,30岁的年龄,那脸的确有青春时丰富的胶蛋白,比看王疯子那长了皱纹的老脸舒心,想想老王也有年轻时,比谢候那个幕后嫩脸还水灵,忍不住窃笑,讲到表演,真的还是不敢恭维,特别是王斑同场,明显看肩膀没放松,也没端正,没王的自然洒脱,就这个小动作,完全能感到他的内心没到位,没自信,当然也没傲气而言,看看他多场用上半身和脸演的戏,这个反一的戏份真不少,而且可发挥的余地很大,他的脸的表演到位,但气势也没到位,淡定和坚定两者都差一点。
其实力荐此片,大叔的男一片太少了,这部的画面和剧情还值的看,特别是王斑和他同级间的中戏和北影的同场,也可以对双毒同场的有更深的看法,我的评价是:王斑作为靳东的师兄,颜值差点,气势和表演不差,其实看男一和反一最早两场时,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因为不适合古装扮相及年龄的原因,孔导今年的〈琅琊榜〉中梅长苏,真该找他演,洒脱淡然、算计霸气都不缺。
《绝密押运》观后感(十):凤眼与细腰
会议室里,支队长卢林庄重宣布跨国押运绝密任务,而代表总部首长作指示的,竟是隐身采访多日的“记者”肖燕。
===============
这简介是怎么介绍的,幸亏没让肖燕作指示,否则看这差强人意的剧集非掌不住,一口喷了不可。
说到底,在押运元代青花瓷的途中,到底是谁偷置的定位器呢?既然最后洗白了赵野,更不会是邵笛,其他人等均没有接触到小风扇。那么在干部中间,一直被排除在外的,然而最有作案便利的,难道不该是肖燕吗?更何况小电风扇是经由她手转交的。
仇小舟莫名其妙腹疼,肖燕下车离开找药,刚好被安排好的歹徒劫持,然而之后仇小舟并没有再有腹疼的表现,那么,腹疼果真那么重要吗?这腹疼从何引起?之前赵野引诱邵笛说出投毒的隐患,是为谁做铺垫呢?
在对陶涛的怀疑全部排除后,陶涛向邵笛反映有内部人在发信号,用红布蒙着手电,这个人又是谁?我们先以为是疑神疑鬼的赵野,可该同志最后二刻被洗白,简直让人跌脚。不是他,不是邵笛,难道又是肖燕?
赵野既然说扈小曼都是他的阵线,上司鲁主任和项洛阳都不在他眼里,那么,焉知他不是替肖燕工作?
肖燕随队采访绝密押运任务,如入无人之境。一个《武警报》的小小记者,区区中尉,顶多能撼动大校级别的主编,又如何从总部首长那里搞到特别通行证?真到演习时,管你是不是总部派下的记者,一律挡驾,而作为军队记者最首要的就是严守保密条例,肖燕不知道吗?
在青花瓷事件后,肖燕撤出,功成身退。喜欢邵笛只是个幌子。这位神通广大的记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且,邵笛大学应该上的武警指挥学院,是如何与项洛阳成为“大学同学”的?项洛阳自称学的历史专业,或者他是指挥学院的委培生?再或者,邵笛上的是地方大学,转而入伍?那么他的武警专业素养如何促成?
……
所以,只是邵笛的凤眼和陶涛的细腰消解了故事。
台词可以给四星。
陶涛乃燕小乙再世,一套燕青十八扑端的是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