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英国人的故事》是一本由[英] 丽贝卡·弗雷泽(Rebecca Fraser)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 纸间悦动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页数:1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人的故事》精选点评:
●通过这样一部通史不太可能深入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核心。只能说大致了解了一下时代、王朝、大事件这样的内容,不至于一无所知。 非要说的话,恐怕只有“个人主义”这个词,能涵盖通篇读完的感受了。英勇、高尚、智慧、仁慈……当然有无数英雄人物配得上这些评价;但是另一方面就是叛逆、自私、盲目自大、不识大体之类的想法了。独特的地理和时代机遇造就了独特的人,还蛮唏嘘的。 古代史的部分没地图,有点儿伤……
●专业的学术底子,讲故事的呈现方式,读着轻松,潜移默化中了解了英国为何形成今后来那种相对“孤立”带着倔强的性格,以及英国人的自豪感来自何处。在一部国家史中融入人的故事,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人。
●作为通史不错的。比较好看清晰
●白话英国史,最近对欧洲史感兴趣
●英国人天性爱自由、富于反抗精神,他们的性格特征每每在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发挥主导作用。一个独特的民族。
●三星半。作为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史著,可算浅白生动,比盐野七生写的罗马人故事要好,作者毕竟是BBC历史撰稿人。若以1500年为界,前半的古代史部分较好,后半则罗列史事之余,洞见不多。语言风格克制而有幽默感,立场略偏保守,对撒切尔夫人尤为赞赏。装帧、用纸均好,译笔流畅,略有小疵。
●以每个历史阶段的国王为主线来写,这种方式挺清晰的,悲剧的是为什么不配地图!!! 内容很通俗易懂,作为入门甚好~
●平庸,零碎
●虽然流水账一样的写法,居然也眼花缭乱,可见这个国家确实够能折腾的,也难怪权游的情节如此丰富,照着这国家的历史写故事,太容易了
●一部耐读的通俗史,以国王为线索,贯穿整个英国社会,可以加深对学术式英国史的理解。
《英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一):英国人的故事:侵略与反抗,宗教与信仰
昨晚刚刚看完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说实话,这一本三百多页的书看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我而言实在算很长了。
阅读的过程称不上美妙,往往我拿起这本书要看时,非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不可,否则便极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沉湎于黑甜梦香不可自拔了。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史书,当然了也是第一本外国史书。此书文字平铺直叙,纯粹的叙述性文学,所以读来不免有些晦涩拗口,特别是作为原文为英文的书籍,翻译腔更是难以避免,这大大加剧了阅读障碍。经常有几次是我抖擞起精神来看它,没过多久就昏昏欲睡,这十分让我懊恼,总在心底暗骂自己是猪精转世。
这本书的译文不能说是不好,只是我们作为非英语母语的国家阅读时总归有些别扭不自在之处。我印象颇深翻译的极差的文学著作有《三个火枪手》,还没看几页就差点让我睡着了,语言之做作,翻译腔之重简直令人无法忍受。当然了,文学大观园中好的译文作品也俯拾皆是,进来阅读的有川端康成的作品集,《祖列一哈睁开了眼睛》,《安妮日记》等等。好的译文真是不可多得的珍宝,阅读感受只能用″妙″来形容了。不好的译文自然就十分败坏人的阅读兴致了。
就写到这吧,得去上课了。
《英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二):全景式的英国史诗
英国是一个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很大影响的国家,本书以英国王朝的兴替为时间主线,讲述了英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全书叙事脉络清晰,语言流畅,内容精炼。从恺撒第一次跨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英格兰开始,英国正式融入世界。之后,撒克逊人、盎格鲁和维京人相继入侵,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各地群雄逐鹿。直至1066年诺曼征服,征服者威廉统治英格兰之后,英国才结束了外族人入侵的历史。
在作者的笔下,阿尔弗雷德大帝、征服者威廉、海军名将纳尔逊、陆军名将威灵顿公爵、力挽狂澜的丘吉尔、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维京入侵、诺曼征服、大宪章、英法缠斗、玫瑰战争、宗教改革、英西海战、英国内战、英荷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工业革命、宪章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一幕幕历史事件清晰地重现在读者眼前。
在英国的历史上,英国的称呼很多,如不列颠、不列颠尼亚、英格兰和大不列颠等,事实上,这些不同的称呼各有其特定的含意与时代特色。在本书中,作者也顺便予以澄清。另外,书中也提到了英国或不列颠的故称(雅称)——阿尔比恩(Albion)。
在讲述维京人入侵英格兰和爱尔兰的过程中,作者也讲到维京人的每一个分支及其最终的落脚地,包括入侵和最终落脚法国与俄罗斯的维京人究竟属于哪一支,同时也说明了威尔士与英格兰其他地区不同的原因。在讲到汉诺威王朝时,也说明了英国政府缘何会出现首相一职。
本书的翻译质量非常之高,可谓精品。编辑也极为认真,几乎没有任何文字瑕疵,在3卷本80多万字的翻译巨著中,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英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三):英国人的故事
新年第一弹,从去年年底最后几天开始读,到今天大概是接近20天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巨著读完了,也算是对什么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不列颠,大不列颠等这些名号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一本历史著作,这本书也算是写得行云流水吧,很不错了,除了19世纪前半叶,几乎是跟记流水账一般,整体表现来看非常可以。大概的体会是:
1. 从最开始的布里吞人,到罗马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征服,维京海盗,诺曼征服,一直到现如今,英国人民的历史远比想象中的短了很多,处于和欧洲大陆分裂的岛国,一方面可以独立于其他国家发展,这点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新教的传播,摆脱罗马天主教的脚镣之后英国可以更快的实现生产方式变革,开启工业时代,成就大一统的日不落帝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和欧洲大陆的分离也同时让英国自身受到限制,严重依赖贸易输送低廉的农副产品,然后向殖民地倾销加工产品,这让英国的经济体系极其脆弱,尤其体现在战后的重建当中,贸易下降,英国的重建远比德法两国来得艰难和不易,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吧。
2. 无论什么时期,都体现出强烈的斗争,
从最开始的国王和贵族,教会的勾心斗角,你强我弱,你弱我强,一个强势的国王会引领国家往前迈向一大步,而一个孱弱的统治者则让社会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颇有中国春秋战国之感,周天子独坐王位,众诸侯心怀鬼胎,而英国不同就在于,贵族阶层可以强大到限制王权,从大宪章的签署确立,到议会制度的形成,一步步确定了以民意为基础的统治基础,而相反,中国的战国时代以秦始皇一统天下宣告终结,郡县制的建立,使得分封制度彻底终结,纵观华夏两千多年的帝王统治,始终都没有一个固定的阶层来和王室权力相抗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或许皇帝长期的直接统治彻底扼杀了民主的萌芽吧。
接着是王权旁落,就是议会当中各政党之间的斗法,什么辉格党,托利党,保守党,工党,自由党,简直数都数不过来,今天民众把你投上去了,明天就可以把你票下来,利益斗争是最关键的事情,反抗变革的工会,渴望进步和发展的自由党,并不是说哪个政党代表的就是真理,政党斗争背后则是汹涌的民意斗争,不同的群众组织渴望攫取自己阶层的利益,即便如此,真正有魄力,有胆识的领导人还是会脱颖而出,因为他可以最有效的达成自己的目标,比如撒切尔,丘吉尔等等。
3. 盛极而衰
19世纪末期的日不落帝国,两次世界大战彻底让英国元气大伤,帝国时代宣告终结,确实让人唏嘘不已,或许对于和我们一般的普通大众来说,和平才是最好的时代吧。
4. 最后的一点,开始慢慢懂些英国历史了,虽然不是很深入,但像什么金雀花王朝,玫瑰战争,阿尔弗雷德大帝,维多利亚时代等等还是有些印象了,期待以后的进一步了解。
《英国人的故事》读后感(四):一点粗浅的随想
Rebecca Fraser的这套《英国人的故事》是我阅读的第一部英国通史,我从初心者的角度简单地谈谈体验。目前能写的都写在这里,回头若有新的感悟,再做补充。
1、我从图书馆整整三层英国历史书籍中,挑中这一套来作为入门,是有原因的:
其一,这是一部通史,无论是打算了解哪一国家,或者哪一民族,先从通史开始看起,哪怕是浮皮潦草地翻一遍,先建立一个大致的时空坐标轴总是没错的;
其二,由于英国是一个至今仍保留君主的国家,王权更迭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应该极其显著,至少在光荣革命之前非常重要,而这部著作正是以王权断代,应该非常符合英国的历史实际;
其三,这是所能找到的,年代最新近的一部通史,简单查询后得知本作初版于2006年,中信出版社的译作出版于2018,应该能涵盖到较新的历史事件,作者的观点,也应最能反应当代英国人的思想。
2、中信是一家让人又爱又恨的出版社,出版了非常多引人注目的著作,速度也不慢,但就是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踩过不少雷。好在这部语句大致上是流畅的,算是能看——对于中信的译作也就只能有这么点儿期待了。
3、在这部《英国人的故事》之后在看另一部屈勒味林(特里维廉)编著的《英国史》(成书于1926年,早年由钱端升先生译介,文辞古早,但评价颇高),发现本书对于史前、罗马时代、七国时代的叙述,可能得益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较之前辈丰富许多。
4、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内容的排布。
先大致按年代讲历史大事,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随后涉及到某一政权的其他方面,诸如政治制度、法令、民俗、艺术成就等等,多少有些一股脑堆在一起混杂不清的感觉。
这部作品并不是严格的编年史,所以常在一段注明年月的历史事件后,跟一段引申,再不跳行地写下一个历史事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写明年代的,有时候只好求助网络;有时又会为了阐明某个问题,突然讲起先前的年代。
这样的混杂、跳跃,可能是本书最令人头疼的地方。相对而言,屈勒味林的《英国史》就亲切地多,为每段段首一个加粗的小标题,当段的主题一目了然,日后也方便查找。不知道是原著如此,还是钱端升先生加的。
5、那些引申可能不是本书的重点吧,相对于屈勒味林的著作,RF的这部确实没有对从古至今英国人的生活做详细深入的剖析。
历史还是要落到人物上才精彩啊。
9、看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会说,幸好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一战、俄国革命、二战穿插其间,才不至于要看数个世纪的无聊扯皮。最新听闻的一个观点,近代历史上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多党政治的短视造成,因为政权常常轮换,就常常做些不顾后果的损事。人抱怨所谓的“专制集权”,却忘了有三个词语:鼠目寸光、一盘散沙、墙头芦苇——若没有强权的手腕如何才能团结一致?
10、英国人对于共产主义的看法,实在是与俄国的作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感觉共产主义之所以在西方名声不好,完全是当年俄国的行径造成,而西方人将俄国的恶劣当成了共产主义的恶劣。当年的“共产”对于英国政治来说,真是有如洪水猛兽。
11、殖民行为,我看到了许多避重就轻。
12、行至末尾,还用了一章“改变之风”献给保守党执政的50年代,一章“欧洲病夫”献给工党执政的60年代,作者不愧是有贵族背景的。
13、最后看到的英国是一个夕阳帝国,当年日不落的荣光已然褪色,以至于作者似乎也寄希望于英格兰民众根骨中的某些优秀特质,好说明未来可期。近年来脱欧之争又将这个国家带到下一个十字路口,这本历史应该如何续写,拭目以待。
《英国人的故事》读后感(五):天性自由的英国人
刚看完《英国人的故事》,厚厚的三本,从罗马时代讲到了21世纪,可以说写的相当精炼了。在贵族出身的作者、历史学家丽贝卡•弗雷泽笔下,英国人爱自由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连作者都时不时的提到这一点,“塔西佗等观察者从一开始便注意到,这里的岛国居民过分沉溺于自由”、“民众不习惯自己在国家大事上没有任何发言权”。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塑造了英国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他们天性爱自由,富于反抗精神,关心政事,维护法制,抵制暴政,总是愿意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追求民主、提倡公平公正,关注并保护民众的权利。正是这种独特的民族特性,让西方的现代议会民主体制得以诞生在英国,并且在医疗、教育、养老等多方面较早进行尝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英国人的性格每每在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发挥主导作用。
早期的英国遭受了多次外敌入侵,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诺曼人,他们不断打破岛上原有居民的生活节奏,破坏社会稳定,再加上内部竞争,频繁的战乱导致其政治格局多变。也许正是因为外敌持续不断地入侵,让英国人对自由倍加珍惜。同时,凯尔特人固有的反抗精神,与入侵者们身上的暴力属性,让融合而成的英国民族喜好争斗,显得格外不驯服。
与国王一样,英国民众同样珍惜自由。他们反抗暴政,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限制愈来愈专制残暴的王权。当国王拒绝民众的要求时,民众毫不犹豫的起兵造反,最终约翰王被迫在《大宪章》上签字。这份文件被视为英国人民自由权的发端,体现了民主理念。它以法律的形式制约国王的权力,并通过成立委员会监督这份文件的执行;通过法治确保每个人享有公平的权利;还规定了司法公正的基本原则,这都体现了英国人推崇法治的精神。
根据《大宪章》的规定,国王召集委员会,经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做出增加赋税等决策,由此产生了议会。议会规模不断扩大,除贵族外,逐渐吸收了平民阶层代表,形成贵族院、平民院,即未来的上议院、下议院。当欧洲大陆还处于专制统治之下时,英国平民已经可以进入平民院并提请议会要求了。在民主自由方面,英国人走在了欧洲大陆的前头。
当然,争斗一直存在。自此后,议会成了国王和民众进行权力博弈的主要战场。关系融洽时,会有“模范议会”这样的成功典型,也有“正当议会”这样选出议长并制定出标准诉讼程序的先例;分歧严重时,国王干脆多年不召集议会、甚至解散议会。矛盾发展到极点时,议会与国王之间爆发了内战,结果以查理一世被砍头而平息。而后,军事独裁者克伦威尔曾经反复召开各种形式的议会、试图建立共和制,都以失败告终。
查理二世在位期间,议会逐渐形成了托利党和辉格党并立的两党制雏形。最终,“光荣革命”结束了国王与议会的长期争斗,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法则。议会战胜了王权。此后,国王只是一个政府职位了。首相成为内阁首脑管理国家事务,民主党、自由党、工党等党派在议会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当然,在追求自由民主的道路上,英国人从未停止。《宽容法案》争取了宗教信仰的宽容,《许可证法》允许报纸不经政府审查即可发行,这都让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自由,连孟德斯鸠都形容英格兰宪法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以后,类似的法案越来越多,包括几次《改革法案》的推行,英国在教育、女性的任职和选举权、农业工人选举权、劳工工时与最低工资、养老金、失业保险、国民医疗体系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上,英国人骨子里的热爱自由和反抗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的发展。而今,他们的自由民主思想仍然广泛影响着世界。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英国至今能够在国际上发挥着远超过其国土面积的影响力。从《英国人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英国人如何从罗马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奇怪、有趣又充满矛盾的民族,有着特别的魅力。
2018.06.16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