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相棒 第1季》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相棒 第1季》经典影评1000字

2021-03-25 03:37: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相棒 第1季》经典影评1000字

  《相棒 第1季》是一部由麻生学 / 和泉圣治执导,水谷豊 / 寺脇康文 / 鈴木砂羽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棒 第1季》影评(一):感觉类似大搜的片子

  日剧似乎很少叫季,这部不知道为啥跟美剧似的叫季。日本出了六季外加电影版,国内只翻译了前传与前三季。第一二季还不错,经典侦探片,一集一个故事。警察局的孤岛——特搜课,一个颇有英国绅士味道的警官和一个热心但是有点天真的下属,由于被上司流放在此,无事可干,所以就自己找案子调查。

  第三季编剧明显换人,不再是一集一个故事,配乐也变得阴暗起来。

  《相棒 第1季》影评(二):真的真的很喜欢开始的cp

  室友推荐的,逻辑很好,每个案件都让我这个不是很喜欢看这种破案类型的人感兴趣,看的时候还会和室友跟着剧情猜测谁是凶手,右京冷静沉稳,龟山虎头虎脑的(what?)还有那一抹蜜汁微笑,明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凑一起居然莫名的萌,我很喜欢右京桑和龟山及他女朋友,导致后来他女友出轨还有点伤心遗憾,emmm追到了龟山离开后面一季好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以及右京桑换了同伴让我没有继续看(原谅我真的很喜欢开始的角色)

  《相棒 第1季》影评(三):巧合

  日剧,包括日本动画片,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巧合太多了。

  那么巧,所有的线索都在不经意中被一个侦探串联起来了。。。为什么犯人总是在侦探身边,绕着侦探转呢。。。他傻么。。。看柯南也是那样,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感觉:他怎么那么巧什么都能赶上,跟上帝似的。。。

  oh,侦探是万能的。。。是上帝派下来惩罚坏人的

  美剧侦探片则不然,调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看着真先进啊,你看《犯罪心理》,团队合作,个人特色,超级黑客。。。真让人向往~~

  《相棒 第1季》影评(四):记录每集事件

  全是剧透,慎拉。

  -

  -

  -

  -

  E01 女秘书因爱生恨杀死情人(情人让她打掉了孩子)

  E02 官人娇妻捅刀旧爱,官人共犯(藏匿)

  E03 落语家护妻,将黑社会头目推下天桥致死。

  E04 因上级指挥失误,被保释酒鬼太晚送医死亡。

  ——————————————————

  还没看完,一边看一边记录好了。

  2018.09.10

  《相棒 第1季》影评(五):终于开始看这个大IP了

  终于开启了这个每年一季从不落空的大IP,并表示真的没有失望。

  不是那种以悬疑和推理为主的剧,这一点和大跳跃搜查有点像,不过在案件的设计和主角的推理能力上,本剧完胜。

  每一集都是一个小故事,不急不缓,慢慢道来,既包含了推理,也有很多关于爱情、亲情、人性的思考。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染谷将太饰演的小学生杀人事件,将太小时候真可爱,演技也是棒棒的,当然现在演技更上一层楼了。

  水谷丰和寺胁康文的剧都是第一次看,两人搭档很有意思;岸部一德爷爷在这时还算年轻,眼袋还没有那么重,那口男低音真是超级磁性,好好听;伊丹和龟山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不过两位都是好刑警。

  放在现在,估计大家能意淫出好几对CP了。

  马上出第18季了,决心赶紧刷完全部。

  《相棒 第1季》影评(六):相棒不是推理剧,切莫当做推理范式

  各位看官,本剧定位是“刑事剧”,不是推理剧。请不要用看正宗推理剧的眼光看本剧。

  社会派是相棒的第一要素,即反映日本社会问题。推理只是其中一个元素,有的集数有,有的集数没有。

  相棒在朝日电视台播出的剧场叫“周三刑事剧场”。该剧场的剧目作品都是刑事剧的制作模式。相棒是个分水岭,早年的刑事剧注重人情,相棒以后注重推理。

  因为含有推理元素,所以早年推荐这部剧的人将其归类为推理剧。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归纳。导致很多抱着看推理剧心态的观众慕名而来,失望而去。

  其实这部作品当作社会派刑侦剧来看,才是它最适合的定位。

  《相棒 第1季》影评(七):评论相棒 第一季

  终于把拖了很久的第一季看完,开始真正去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开始几集象是设了比较低的门槛,破案性不强,后面亮点多多。

  EP03 学到了落语家的等级,前座、二目、真打

  EP05 心思缜密的少年罪犯,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了少年这样的漠然性格。

  EP07 鸡尾酒人生,作为宝石饮品的鸡尾酒,其魅力不仅在于迷人的颜色,更在于背后一段段故事。

  EP08 无罪释放不代表真的无罪,如果犯人能珍惜这个机会去改过,也就是为自己的过去赎罪。有多少罪犯能意识到这点。

  EP09 催眠术,很特别的作案手法。刚开始让我想到了《圈套》。原来喜欢犯人的创始者是伊丹。

  EP10 很少见的倒叙回忆手法。事实和自己想象总会有差距,而凶手就完全相信了自己的感觉酿造了悲剧。这集有小龟背右京桑哦

  EP11 关键性的一集,交代了特命系的由来,官房长和右京的羁绊源头,亦是右京开始信任龟山的起点。回头又看了剧场版II,官房长临死遗言就是源自这一集。右京中枪受重伤。

  EP12 承接了11的内容,爆出更多内幕。阁下恐怕是所有犯人中最为可恶的存在。

  这一季虽然只有12集,但促成了后来几季变成了跨季剧集,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

  《相棒 第1季》影评(八):法治:从平等开始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看《相棒》。从2002年的第一季延续至今天的第十八季,初看时有些骇人,也许是孤陋寡闻,毕竟我少有看到连续十几年的剧作。当我逐步走进杉下右京的世界,才发现这里是世外桃源。

  相棒,是两个人一起抬轿子的意思,引申出来就是双人搭档。龟山熏因为奇妙的机遇,从搜查一科调入了没有任何法定权责的特命组。特命组组长杉下右京寡言少语,但每一句都字字珠玑,直戳要害。在开场时,就对龟山的无故旷工一事步步紧逼,令其自惭形秽。

  每一集,都是案件结果发生在先,特命组二人跟进调查在后。每一次的案件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毫无头绪,让真正对此负责警员大伤脑筋,而在杉下面前,却是抽丝剥茧,穷尽一切手段搜查证据。杉下沉着冷静,机敏过人,查案洞若观火,纵是疑云密布,他也能从中找到些许不起眼的蛛丝马迹,从而在“猜想-查证-猜想”中轮回,直至案件侦破。龟山在这里面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热情与干劲,虽然一开始对案件不是那么敏感,但在杉下的引导下也慢慢地适应了特命组的“冷板凳”,能够在查案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杉下的执着沉稳感染着龟山,二人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摩擦不断,到最后互相欣赏、结伴而行。甚至在面对人生抉择的时候,龟山也抛弃亨通的官运,拒绝了高层许诺给他的好处,自甘与杉下一同去职,待在车管所。大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之感。

  案件多以人命案为主,手法不见得有多么的高明,但每一桩案件的背后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关系与价值判断:有酒吧老板为了自己的职业理念,阻止自己酒吧鸡尾酒的量产化,而杀害了资助他多年的东家;有小学生利用自己的无刑事责任能力,设下陷阱,用弓箭射杀欺凌他人的老师并栽赃;有剧组电工,误以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导演及同事们的认可,利用电线短路让导演触电身亡……桩桩件件,在嫌犯认罪之后,都是在向观众和社会拷问:个人的正义是正义吗?是的,每一桩案件的背后都有着惊人的内情,甚至是被害人做过许多违背人伦的错事。剧作在向观众展现这些事实时,让人感觉到许多事并不是一句简单“人命更重要”就能涵盖的。

  第一话中警视厅总监对犯罪嫌疑人的回信就已经奠定了本作的立场与原则:“让人的生命处于危险的境地,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可原谅”。这一原则,贯穿全剧始终,是杉下右京矢志不渝的目标与理想。在他看来,无论是巨贪大恶,还是公善良人,纵有千般过错,生命都值得无差别的对待。

  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剧作到底在传达什么样的精神?难道是在鼓励私力救济,同态复仇?这并不是。要认识到,在平等的法治下,任何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法律禁止私人剥夺他人的生命权,那么不管他是谁、做过什么,都只能交给法院去审判,让法律定下他应负的罪责。也许这并不解恨,并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快意恩仇,是非明辨。有时候法律的处理,让我们的觉得“便宜”他了。但这却是人类理性的作用。

  如果仅仅依靠社会公众的情感或者一般人价值的选择,就能够决断嫌疑犯的罪责,那么这就是对人类几千年法律发展史的全盘否定,否定司法人员在其中的独立价值,否定审判应是缜密逻辑的推论,让定罪与量刑重归多数决的时代。这只会酿成多数人的暴力。缺失逻辑的推演,法律将不再是法律,只会变成蛊惑人心的场地。

  只要我们还认同法治在维续共同体生活时所提供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价值,认同任何人事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不能仅从大众情感上进行。认同法治,从平等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