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凯末尔传》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凯末尔传》读后感1000字

2021-03-25 03:0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凯末尔传》读后感1000字

  《凯末尔传》是一本由[土耳其]M.许克吕·哈尼奥卢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凯末尔传》读后感(一):聊胜于无

  国内目前还没有凯末尔的正传,特别遗憾和奇怪。翻译的烂,也凑合。如果有,请告诉我,我想去看看。凯末尔在国内一直被宣传的不多。他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二个华盛顿,某种意义上更加伟大。他实现了我们希望袁世凯实现的东西。仅此一点,就特别了不起。。。。。。。。。。。。。。。。。。。。。。。。。。。。。。。。。。。。。。。。。。。。。。。。。。。。。。。。。。。。,。。。,。。。。。。豆瓣为啥非要140个字

  《凯末尔传》读后感(二):巨雷~翻译逆天了……

  不敢相信这是商务的书……

  无言以对

  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万恶的140个字……

  《凯末尔传》读后感(三):一直以来都在等待中文出版界能出一本凯末尔的传记

  终于等来了这一本。稍让人失望的是,篇幅过于短了,总共两百多页,其中还有很多页是注释。

  正如作者自己说的,他并不想一本细致的凯末尔的传记,而主要是想研究他的思想体系的变迁。他差不多达到了他的目的,因为确实有很多篇幅在叙述凯末尔主义的形成和变化,甚至毫不避讳(估计也避讳不了)凯末尔的那些荒唐事:伪造历史和文物,称“土耳其是历史最悠久的人种,土耳其语是最悠久的语言”等等。

  对于我最感兴趣的---凯末尔如何在一战的溃败中凝聚尚未形成的“土耳其民族”军队打败西方列强干涉的这一部分,作者着墨甚少,但也有关键词句,如凯末尔对英法苏的各个击破,如“正是俄国源源不断地供应可靠的黄金和武器装备才使得发动反抗希腊人的战争成为可能,从而确保土耳其独立”。

  不过,想要了解那一段历史,恐怕还要等待更详尽细致的凯末尔传记了。

  不知道是不是为尊者讳的原因(毕竟作者是土耳其人),作者称凯末尔的祖先来自高贵的土库曼贵族,完全不理会凯末尔对伊斯兰教的离经叛道而导致的传言---凯末尔其实有希腊人的血统(毕竟是出生在穆斯林并不占多数的萨洛尼卡)。这也是我很感兴趣的一部分,凯末尔是如何形成“土耳其民族”认同的,特别是,如果传言属实的话。

  不知道本书是从土耳其语翻译过来的,还是从英语转译的,感觉小的瑕疵挺多的,比如将军事工业中大名鼎鼎的克虏伯(Krupp)译成克鲁普,将叶卡捷琳娜大帝按照英语的发音译成凯瑟琳大帝。

  期待一本更好的凯末尔传记。

  《凯末尔传》读后感(四):凯末尔传

  第一章,世纪末的萨洛尼卡

  1878年的柏林会议,以实施偏向基督教的改革为条件,将马其顿地区还给了奥斯曼帝国,使其成为民族冲突的温床。

  首先欧洲商人非常得益于新的自由贸易政策,借助于奥斯曼非穆斯林的合作关系,逐渐控制了奥斯曼大部分的贸易,第二,这些非穆斯林中很多人取得了外国公民的身份,能够免税,并获得外国保护,同时为了他们的利益,欧洲领事的介入也成为奥斯曼,欧洲领土的各个城市里日常发生事情,第三,奥斯曼政府授予某些基督教徒群体特殊权利。

  第二章,武装的民族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军官

  凯末尔认为,只有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基础的国家才能建设强大的军队。

  作为一个特权群体的成员,军官们认为他们自己高于社会其他阶层,而且他们理所当然有权力领导其他阶层,如同当时奥斯曼帝国其他的知识精英分子和很多以后的亲人,他们深受股市大幅了庞群众心理学观点的影响,认为军队战友至高的地位是统治精英阶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并不打算赋予被剥夺公民权的社会成员权利,从而推翻已有的制度,而是想更好地加强现有制度,来领导软弱的民众。(至于国共时期国军有相通之处。)

  第三章,青年土耳其党的科学主义

  凯末尔认为,欧洲文明是进步的顶峰和现代化的水,但同时也提防欧洲的力量和计划,对20曼帝国的影响。

  就像很多信仰科学主义的人一样,穆斯塔法凯末尔认为引进欧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可行的。

  其实穆斯塔法凯末尔不愿广泛的始终将服务于现代化,他还是支持土耳其话的意思,南郊可以作为推进土耳其民族主义的手段。

  推崇科学和她在现代社会的准宗教作用。

  凯末尔是通过科学主义的棱角人进来观察从民族主义到现代主义的一切事物。

  第四章,从战争到大战,一个英雄的诞生

  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半岛战争。

  大战初始,凯末尔实际上还是个背井离乡的中校,而战争结束时他已成为一位准将和苏丹的名誉副官。

  第五章,穆斯林共产主义,土耳其独立战争

  凯末尔及政治家外交官和指挥官于一身,在三条战线展开长期而艰苦的奋斗,斗争,并赢得胜利。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即将灭亡的帝国的造反的将军,身为一位复兴民族的最高领导人,现在他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将苏丹统治的古老国家建造成一个新的单一民族国家。

  第六章,世俗共和国

  在凯末尔看来,民族主义要替代宗教,需要从土耳其民族主义的角度完全重新诠释伊斯兰教。

  通过建设具有共和体制和科学主义原则的世俗单一民族国家,从而再度唤醒麻木的民族。

  在演讲中凯末尔提出三个要点,第一,他严格依据历史背景介绍哈里发制的发展,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宗教问题,第二,他假仙,主权和哈里发制之间的基本对立性,第三,他含蓄地否认乌莱玛提出的公认的观点,即哈里发和苏丹不可分离。

  除了世俗化的立法,凯末尔还推进改革,引入新的非宗教习俗。土耳其政教分离的做法,正常发光模式,极力限制宗教,使他将为一种似是而不是分离清真寺和政权。

  第七章,民族主义与凯末尔主义

  更准确地说,凯末尔主义现在可以被认为是土耳其当局通过引用阿塔图尔克的言行来试图解释当前的状况,并且允许人们对这种难以捉摸的观念赋予不同的内容。

  第八章,土耳其与西方

  虽然凯末尔没有完全实现,是土耳其成为西方一部分的设想,但也绝非彻底的失败。凯末尔虽然实现了其首要目标时,很多土耳其人具有属于欧洲的新观念,但他没能说服欧洲人承认土耳其是与他们拥有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社会。

  《凯末尔传》读后感(五):強人領導的得與失

  我對現代土耳其的國父阿塔圖克‧凱末爾的最初印象,是來自於一本在台灣已經收刊的戰史雜誌關於他的介紹。那篇文章將他的一生做了個精彩的陳述,包括加里波底的抗戰、建國戰爭等,讀完之後,肯定是會覺得此公“真乃神人也!”不過,歷史讀多了的人也自然也懂,這之中有多少神話。於是,我想找些有關的書來進一步閱讀,但無奈此人在華文圈實在太冷門,雖說這些年陸續出了一些土耳其的著作,但凱末爾本人的傳記,卻仍無下文。後來,偶然在一本期刊中看到關於本書的英文版介紹,忍不住去訂了一本,卻也礙於語言能力遲遲沒有閱讀,直到中文版問世….

  本書作者M.許克呂‧哈尼奧盧(M. Şükrü Hanioğlu) 是土耳其學者,專研晚期鄂圖曼帝國,《凱末爾傳》是他頗受好評的一本著作。哈尼奧盧開宗明義即表示,在這篇幅不長的著作中,並不打算全面的介紹凱末爾的一生,而是關注其政治事業上的討論,即,重視公領域遠勝於私領域。恰好,這也正是我更想了解的部分。

  其實,我們對於凱末爾本不該陌生,他跟大家所熟悉的袁世凱、蔣介石、毛澤東等都是一路人,是時代的產物。凱末爾生於鄂圖曼帝國晚期的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那時,列強對於這個“歐洲病夫”的瓜分之心人盡皆知,有志之士早就常思改革振作之計,他也是其中之一。過去土耳其史家總不免將凱末爾刻劃成“孤高的天才”,“遠見的領航者”,殊不知,其實他也只是把這一兩百年來,鄂圖曼土耳其的那些知識份子從歐洲吸收,或從伊斯蘭教義中找出的各種救國策略,從中取其所需的為己用而已。更有甚者,凱末爾是個不折不扣的馬基維利式實用主義者,觀乎其行動,常見“髮夾彎”。例如,當他在打建國戰爭時,為了爭取蘇聯布爾什維克黨人的支持,不惜把自己包裝成左派共產份子,甚至吸收了其某些精神;做為一個無信仰者,凱末爾也可以跟穆斯林暫時妥協,等待時機再出手,其“能屈能伸”的柔軟身段,令人敬佩。

  這一切說穿了都是為了他的最高目標:打造一個現代化(脫亞入歐)的富強土耳其民族國家。確實,從歷史結果看來,凱末爾真的做到了。若非有他,列強早就讓土耳其變成一個不起眼的亞洲小國,而希臘人說不定還真能復興古老的拜占庭帝國(這可是很熱門的 if 主題)。凱末爾雖然並非如傳統政治宣傳那樣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但卻實是領導了土耳其建立民族國家,並在其之後執政數年間踏上了過去始終做不到的西化之路。但吾人莫忘,這種被稱之為“凱末爾主義”的救國方略,本質上是依賴強人的鋼鐵意志及手腕去推行的政策,是獨裁,壓制異議的反民主統治。執政者本人則是信仰精英主義,而且其精英是指軍人。我們在現代土耳其政治史中,無法忽略,時常出現的武裝政變,其根源即來自於這位國父的主張:精英的軍人有權力問政,不能使其偏離其畫出的航線,也就是凱末爾主義。這是一種包裝在共和制度下的強人獨裁加上軍國主義基調的政治體制,也是這位偉大國父留給土耳其的遺產。他一生致力於歐化,但看來他本身對於西方人的政治制度還是有疑慮,而這恰好或許也是歐洲人同時對於土耳其人加入他們的反對理由吧。

  今天的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看來是拋棄了“凱末爾主義”的那種世俗化、歐化的路線,但我們不難看出,他仍然有意效法其前輩,打造出屬於他的“艾爾多安主義”(強權加上神權?)來“救國”。而從這段經驗上看來,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依賴強人統治固然是一帖特效藥,但它絕非根治痼疾的良方。或許我們寄期望於有能力人的領導,但更務必讓他在制度的監督之下。今天要討論凱末爾事業的成敗並不容易,就連本書作者也只能中立的說:他確實改變了土耳其國家與社會的面貌,並影響了其他穆斯林國家,給予了他們其它的可能性。但也正如另外一本《顎圖曼帝國三部曲》的作者Caroline Finkel 在其著作中最後下的註腳:不管是奧斯曼之夢,還是凱末爾主義,土耳其人都該考慮將之拋棄,丟入歷史的長河之中隨之而去了。

  本書的譯者是外語學院出身,有邀請相關學者協助審訂,整體來說,才疏學淺的我是沒抓到什麼錯誤,文句上雖然說不上流暢優美,除了少數句子很是彆扭外,至少還是可以閱讀。對於一個想了解土耳其這個國家的人,凱末爾是無法忽略的人物,而本書是目前的唯一選擇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