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广记读后感1000字
《笑林广记》是一本由游戏主人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7-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笑林广记》读后感(一):笑哭你的笑林广记
很多的版本都看过了,这本书还是入手了,《笑林广记》当时可能仅仅就是一本反应社会现实笑话而已,现在时间赋予了它另一层价值。此书是用比较通俗的古文写成的,理解起来并不难,也正是因为这些古文,使得这些笑话别有一番趣味, 看此书既可以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亦可以学习,可以说式寓教于乐,可以推荐给高中学生看一看,非常不错!
《笑林广记》读后感(二):笑话里感受生活
笑林广记是古代笑话锦集,笑话来源于民间生活,又取悦于百姓生活。每一篇笑话都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这是因为笑话的点点滴滴都是生活的表现。从工作(升官,比职……),学习(进士第,及第……),到日常(梦周公,咬饼……),都是百姓日常生活趣事的记录。透过笑话,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国家政治面貌,每个故事背后都是历史的写照。值得去深究每个故事背后的故事,推荐大家看。
《笑林广记》读后感(三):痴笑
就是个古代笑话集,传说中还算个优秀作品。不过看下来没这种感觉,是应该抛弃的封建糟粕啊,屎尿屁荤段子主打,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它几乎穷尽了段子的方式,现在的段子,几乎没有超出它的范畴的。 以前看过一本叫做《笑话方法论》的书,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不过,里面讲的,笑话就意味着伤害,总之的确是各种嘲讽,长相,高矮,胖瘦,贪廉,贫富,大小,深浅,僧尼啥的,有落差就能嘲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有啥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 总之,也没啥值得学习的地方,可看可不看的一本。
《笑林广记》读后感(四):段子手的鼻祖
一本十分有趣的古代笑话集,可以说是段子手的鼻祖了。很久没有特意抱着一种娱乐和放松的心态看一本书了,何况还是笑话书。
这本浙江文字出版社的《笑林广记》分为两部分,作者分别为游戏主人和程世爵。前者又根据行业、性格、生理特征等分为十几部分,每篇均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后者则许多篇幅较长,但读起来也毫不费力,反而十分享受不由而笑的感觉。
其实《笑林广记》不仅仅是一本笑话汇编,也是一本古代社会小百科书籍。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人生活风俗的窗口,一把认识古代社会风貌的钥匙。
读完此书,不仅感叹,古人真是有趣得很,只是荤段子实在多了些,怕是有些少儿不宜了。
《笑林广记》读后感(五):笑一笑 十年少
《笑林广记》作为中国笑话宝库中的瑰宝,虽慕名已久,但这是第一次有幸目睹经典著作的魅力,分享“让中国人笑了1000年还停不下来的古代经典笑话集”的精彩。
这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依据清朝乾隆四十六年金阊书业堂梓行本为底本,精校精编。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笑林广记》编撰者署名是“游戏主人”,清代乾隆年间人;后一部分的《笑林广记》编撰者是程世爵,清代光绪年间人。
每一则笑话篇幅并不长,但都短小精悍。内容涉及广泛,人物从王侯将相到贩夫走卒,题材从官场相处到家庭生活,情节生动形象,在嬉笑怒骂间体味世态人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笑话来源于生活,从作品中不但能让我们体味到古代中国的风土人情,更让我们领悟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笑话不仅能为我们带来欢乐、消除疲劳,也能使我们避免出现故事中的主角的情况,一举两得。还不赶紧放置一本在枕边?
笑一笑,十年少!
《笑林广记》读后感(六):来自清代的笑话
文:薇薇爱阅读 第一次听到笑林广记是高二语文课本上有提到过这本书的名字, 对于名字不甚了解。 高中时代语文课本上出现才好看的、有名的书的名字很多。 虽然课业繁重,语文课还算是那个时候比较轻松的一个科目了, 以至于之后的多年虽然专业课也没有语文这个课了, 但是时常在买书或者借书的时候,看到那个时候提到过的书,还是忍不住拿起来看看, 不错是书籍买回家、借回来仔细的翻翻,凭着那时的记忆,还是寻得了不少的好书。 这本书也是一次无意中看到的, 收到之后看了书的介绍, 仿佛以前的佚名一样, 这本书的作者游戏主人,如今也不可考了, 不清楚是一位作者的名字,还是多位作者的一个统称。 《笑林广记》全书一共十二部,这本书以笑话为主,形式上短小精悍, 有幽默,有夸张,也有讽刺,文章篇幅不多,书的后半部分是有清代光绪年间的程世爵,风格比较接近白话,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进士第这则笑话里的内容 一介弟横行于乡怨家骂曰:“兄登黄甲,与汝何干,而豪横若此?” 答曰“你不见匾额上面写着进士及第(弟)么? ” 收集这些笑话的人也是经过筛选进入了这本合集, 文字偏少,也比较符合笑话的风格, 读者可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身边的人讲过这些笑话, 同时也有着不少的人看到好笑的事情讲给周围的人, 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常见的笑话整合起来,最终成为了这本书中的笑话。
《笑林广记》读后感(七):一笑莞尔
古人的生活趣味在这本书可见一斑。
这本书就是应该碎片化阅读,拿起来看看心情好了,再放下做别的事,闲下来再接着看下去,一点艰涩的感觉都没有,这就是这种笑话集的好处,而古代笑话集比现代的笑话虽然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也有现在仍在流行的,但是总体上来看,古人更加含蓄,更加的诗意一点,现代人见过越来越多的笑话,笑点很高了,古人的诗词背景成了笑话中的一大主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些或正经或黑色或淫邪的笑话,其实流传于文人当中。
为什么自古以来文人是非多呢,正是由于眼界开阔,像这本书一样的,或者比这本书更加cult的书存在,使得文人接触到了,被社会摒弃,被统治阶级所禁止的一部分见识和思想,这样知识分子才成为社会中的活跃分子,不安因素,也成为了人类性格的代表,推动着社会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知识分子个人而言,这样的书的阅读必然会令其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违背,那么或者个人,或者社会在这种很难相容的一定会出现的斗争中,显得极其另类。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游戏主人的作品,第二部分是清代学子 程世爵 的作品。第一部更加的通俗,内容丰富,下限也很低,第二部明显看出是文人墨客之间的笑话,一直有种端着的感觉,有些又过于直接,所以更喜欢第一部,其中有很多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比如说学一写万的故事,比如惧内的几个都很熟悉,第二部显然流行性差了些,大段的文字,显得过于学术了,只有一个穷人用枕头砸小偷的故事出现在郭德纲的笑话中,其他的都很陌生。
这样的一本书,看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特别是第一部,很多好玩的笑话我都和妻子分享,往往令她笑逐颜开,是不错的可分享的书,心情不好的人,去看看吧。
《笑林广记》读后感(八):是活色生香的“浮世绘”?还是呼之欲出的“民俗乐”?
文/沐白
再也找不到比用“浮世绘”来形容这本书更贴切的词汇了! 这本书,就是一部描述中国古代社会世俗百态、如假包换、活色生香、活灵活现的浮世绘!
“浮世”者,飘渺虚浮也;佛家看人世,比如此岸或忧世、比如尘世或秽土,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皆如“浮世”!因此,“浮世”本是佛教用语,而“浮世绘”连在一起,顾名思义便成了“虚浮世界的绘画”是也!可在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一开始出现起,便成了暗指放荡生活与艳事的意味,现在想来,这种日式的解读又是何等的入木三分、意隐婉转、引而不发;因此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当中,山川人物、四季风景、社会俗世、文化传说、历史典故、风流山河等等……皆可尽绘、取材甚广。甚至除去这些寻常可见的题材外,更有一些反应当时娼妓和艺伎生活细节和酮体美、甚至是引起现代社会广泛争议的以性为主题的极其胆大流俗、粗暴裸露大尺度的“妓画”和“春画”,这些描绘世间风情的风俗画、甚至是花街柳巷的艺术蔚为壮观,把日本社会封建社会末期德川幕府时代的日常风貌和社会演变尽情描绘。直到今天,除了艺术欣赏的角度之外,人们仍然试图从那些让你怯生生、羞答答、面红耳赤遮遮掩掩、不敢公然观之风情万种的日本民族艺术品当中,寻找艺术之外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风气人情,体悟远去的德川幕府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民俗、社会风貌以及社会的演变……
《笑林广记》读后感(九):《笑林广记》:一本纯粹记录民间不羁之乐的笑话集
《笑林广记》,计有二种,一为游戏主人纂辑、粲然居士参订而成;一为平江程世爵所做,而本书是为二者的合编。书中记录了从宋到清的流传笑话,足足有1138则之多。全书通俗易懂,短小精悍,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无一不在被调笑之列,可谓是令中国人笑得最久、笑得最多的笑话了,堪称笑话中的集大成者。如此经典的笑话集,必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取材广泛多样,不拘一格。
本书收录的笑话很多早在宋代就已经流传,不单只有明清时代的而已。除了时间跨度较大,牵涉人物类别也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录。而百姓生活丰富、涉及面广,为此专门辑录成部,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收集。总之,但凡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无不收录其中,以备博人一粲。
其次,立意纯粹自然,不以说教讽刺为能事。
在《笑林广记》之前,就有不少笑话集。而本书不同以往的是,并不以劝世为目的。不会在故事之外,再来一段附加议论或严肃说教,只是纯粹的记录笑话、享受笑话而已。因而,无疑相比前作,自然更受百姓欢迎,更易流传后世,更能经久不衰了。
第三,表现手法成熟,语言精简而接地气。
既然本书是主要涉及百姓生活的笑话集,那么它的语言肯定是通俗易懂的。除此之外,文字、语音、修辞、歇后语、歧义、等语言表现手法都贴近市井生活,情境展现能力也较强,因而引发强烈的喜剧效果,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第四,借鉴前人作品,成书更晚而更加完善。
在《笑林广记》之前,有《笑府》、《笑史》、《笑得好》等笑话届书籍已经问世,《笑林广记》一方面保留了《笑府》等作的原有特色,另一方面又在其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因而形制上更加完善,内容展现上也更为丰富,对于民间趣味与生活反映得更加明显。
《笑林广记》具备以上种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笑话之集大成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第二点。但是虽然不以说教为意,但既能真实生动展现市井生活,又怎可能将讽劝之意全然抹尽呢?不过是让生活自己说话罢了。
《笑林广记》读后感(十):问题产生的笑话
笑话是讲究笑点的,没有什么笑话是能够每个字都引人发笑,也不会像真人小品一样用浮夸的表演就能逗笑观众,笑话是一门十分考究作者功底的艺术。这本《笑林广记》影响了几代人,可以用经久不衰来形容,被本书所影响逗乐过的人数不胜数,其中还包括很多历史名人。这本书的作者是名为游戏主人的一批清代文人。
当看过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笑话是不分古今的,真正好笑的点也永远都不会过时。这本书并不像现代笑话那样高深,没有那种为了逗乐少数人而埋下的梗,因为这种笑话并不是创作者本身的才能,而是梗有意思。如今原创成了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资源肯定是越用越少,但是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可以随意搭配,简单的没了困难的依然存在。这本书就像是笑话的基础,以它为骨架甚至能改出很多与现代相关的笑话。
真正有意思的笑话大都贴近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趣事,只不过每天的忙碌使我们多少会具有一些负能量。我们会发现身边总有些幽默的人,仿佛和他在一起一直是开心的、充满正能量的,这就是因为他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点,并把它表达出来,其实笑话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这本书还有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这是未删减足本,很多则笑话都有点羞羞的,相信很多版本都给删去了。
很多笑话也是建立在调侃之上的,一些不正当的社会风气和众所周知却一直延续下来的问题本身就是个笑话,所以说笑话不是哈哈一笑而已,更多的是反映社会中现实的问题。这本书中反映的不仅是清代时的问题,也有很多延续下来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上我们应该严肃起来,笑归笑,但绝对不要让外人去笑。然而在书中记录的那些笑话往往都不那么直接反映这些问题,更多的还是需要读者自行深思。
这些笑话更像是吐槽,可能很多都是作者看不顺眼时感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更多的是带有讽刺的意味。笑话也是一种极端的叙事方式,很多东西本身不好笑,但是放大几十倍之后就变得好笑了。这就是细节的力量,这种放大式改编手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当然而是最方便的手法之一。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问题,问题积攒得多了就成了笑话,老的笑话就让它留在那个年代,新的笑话也会层出不穷,很多问题上还是需要多多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