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摘抄

2021-03-30 02:59: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摘抄

  《科学中的革命》是一本由I.伯纳德·科恩 I.Bernard Cohen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2.00,页数:1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一):【转】郭金彬、陈玲:科学革命中信仰的改变——兼评科恩的科学革命观

  

【摘要】科学革命的重要特征是信仰上的改变。信仰改变跟“经验“与“体验”的比较密切相关。关注信仰改变,对科学革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定性与转换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是具有科学价值的信仰改变的重要朝向。

继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I.伯纳德科恩(I.BernadCohen)出版的名著《科学中的革命》,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科恩研究科学革命问题,特别是对科学革命的4个阶段和判断科学革命的4项标准的阐述,以及对17世纪到20世纪这400年科学的考察、分析和评价,是十分精彩的。而他对科学革命中信仰的改变的论述,则给人们留下了应当深刻进行琢磨的反思。

  《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二):【转】张立英:论失败的科学革命——兼评科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摘要】在科学史上,我们习惯上把"革命"指称那些已经成功的科学活动。从哲学角度讲"成功"可以理解为:科学发明者或发现者的主观预想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统一。反之,失败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相背离。失败的科学革命固然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失败是认识发展总链条上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对失败的科学革命进行哲理上的类型化分析、原因之探究,进而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机制,无疑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价值。

  《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三):【转】胡永文:科恩与库恩眼中不同的哥白尼

  

【摘要】科恩与库恩都对哥白尼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是否存在哥白尼革命持相互对立的观点。这种对立在于两人对哥白尼革命的界定、评价标准以及两人对科学史分析方式和研究目标上的差异。科恩不承认哥白尼革命的存在,因为它不能通过历史的实证,库恩眼中的哥白尼革命则是他运用其历史主义科学观进行理性重构的结果。

托马斯·库恩《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

  《科学中的革命》读后感(四):【转】黄昊:“失败的科学革命”为何失败——兼评科恩的科学革命观

  

在国内外科学哲学界一致认为科学革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美国科学哲学家科恩在 《科学中的革命》一书中对科学革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恩提出科学革命有四个检验标准[1]①,经历四个阶段[2]②。以下的科学家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革命性的或是科学革命的一部分, “罗伯特·西墨,J. - P. 马拉,A. - L. 拉瓦锡,贾斯特斯·冯·李比希,威廉·罗恩·汉米尔顿,查尔斯·达尔文,鲁道夫· 菲尔绍,乔治康托尔,阿尔贝特·爱因斯坦,赫尔曼·闵科夫斯基,马克斯·冯·劳厄,艾尔弗雷德 ·魏格纳,阿瑟·H. 康普顿,欧内斯特·埃弗雷特·贾斯特,詹姆斯 D. 沃森,以及伯努瓦·曼德布罗特。” [3]不管科学家自己认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是革命性的或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科学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科学哲学家所认为的科学革命。这里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 “失败的科学革命”吗? “失败的科学革命”为何失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