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说修辞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小说修辞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02 01:35: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说修辞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说修辞学》是一本由[美] 韦恩·布斯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修辞学》精选点评:

  ●经过计算,作者布斯在本书中一共使用了15896457个引号,正让人想起上帝宣称的:“布斯不通过引用,将无法清楚地表达任何意思。”——这对后来当了批评家的布斯来说也许并不是个坏消息,但对布斯的读者来说,可就大非佳兆了…至于译者,上帝无不风趣地说:“是的…那是几双灵巧纤细的手…最适合当厨子:他们有着把原本紧密细致的东西瞬间搅得一团乱麻的高超本领。”

  ●希望有天能看明白

  ●我认为翻译得不好

  ●这本还是不错的,还有点赞最高的那个,经常见到类似言论,这些都是不会用功不会写作的人。

  ●迫切需要阅读

  ●2019,020。鉴于我对20世纪小说读的不多,所以对此书暂时无法理解太多内容。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史诗和戏剧)更接近哲学,而不是历史。这句名言似乎具有永久的提示性。有一种事实上的真实,有特定的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的细节,这是狭义的历史的真实。而哲学的真实,是概念的、命题的和一般的真实。从这样定义的“历史”观点和哲学观点来看,想象性的文学就是“虚构”,也就是谎言,文学从来不需要妄求那种现实意义上的真实。本书正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发,反驳现代主义新小说流派对物质、客观、真实的过度追求。文学需要重新回归大众,回归现实。

  ●妙啊

  ●清除早期文学中的人为性,非常卓越的立场。

  ●这个翻译我读着还是有点费劲

  《小说修辞学》读后感(一):几点感受

  1.英译文的语言逻辑很糟糕,何况是议论文 2.理论新鲜刺激,很难消化,又觉得确实有意思。内容丰富也带来失望,好像有一件想做得事,突然变得极其艰难。 3.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严肃小说,畅销小说和其中的讽刺幽默庄严含混,同着与艺术的关系展现出来。 4.作者,叙述者,主人公与读者的关系,肃清自己以前阅读的很多疑惑。 5.“不能因为作者是势力小人而谴责他的作品,也不能因为作者拒绝成为商业性作家而赞扬他的作品” 艺术的评价是模糊的,所有需要显示的东西都有同样的方程规则,一些人就有一定的显示方法。

  《小说修辞学》读后感(二):布斯的小说修辞学

  花了一周左右时间来研读这本理论性很强的经典文学理论著作,对第一编 艺术的纯洁性与小说修辞没有太多共鸣,尤其是第四章 真正的艺术无视读者,这个观点表示不敢苟同。但是读到第二编,小说中作者的声音,每一章都感觉入情入理,第九章结合分析了奥斯丁的《爱玛》,可以看作是作者关于距离控制理论的详细运用。

  第三编也承继了前面的论述的铺垫,进一步分析了沉默的作者,距离的混淆,以及非人格化叙述的代价。

  感觉作者的思想还是古典的现实主义风格,如“杰出的叙述折总是设法找到某种方法,来使这种概述变得有趣,他给读者一个运用他所具有的惊人智慧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臆想去填补这些时间上的真空地带。”

又如,“现代小说

  《小说修辞学》读后感(三):翻译劝退,做好积累

  不太好理解,但是作者毫无疑问是很认真的学者。第一部分写的很精炼,第二部分提出了不少有趣的概念,对于距离控制的分析我觉得很有道理,对于作者如何控制修辞来实现道德目的的解释也很不错,我喜欢关于爱玛还有夜色温柔的分析,是那种可以从中学到分析方法的细致。第三编主要是以詹姆斯的小说为例分析詹姆斯有意无意造成的各种叙述含混,实际上我觉得作者在此有些过度纠结概念。他在结尾部分其实有意无意反驳了自己的这种过度解释,认为虽然文学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它并非唯一的目的,感知也很重要,哪怕那是一个问题以及困惑这种情感。 不过这个翻译的确不太好懂,下一遍还是要看英文。哦对了,这本书里提到的文本大部分都是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一种全新的有意识的解读,但是作者同时也批评了以新解旧的过度现实主义观点。我觉得他挺克制的。

  最后一章他还是回归了文本这个标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紧密围绕着作者来谈。这种方法我们现在来看其实挺普遍的。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也算是不合时宜吧。

  《小说修辞学》读后感(四):文艺理论经典

  书名:小说修辞学

  作者:韦恩·布斯

  字数:40.3万字

  阅读时间:2018.6.24——2018.7.20

  (以下三维评分每一项满分都是10分)

  趣味:7

  美感:5

  智慧:8

  点评:

  很经典的文学理论书,印象最深的是本书强调了作者三观的重要性,作者应该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三观及其对读者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这显然很有社会责任感,类似于“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当然,他强调的是要遵循普世价值。其他文学和写作的理论看的时候觉得很精妙,但看完后不久就基本全忘光了。不知道是已经融会贯通了还是真的忘了,也许读文艺理论书就是这个样子吧。

  《小说修辞学》读后感(五):尼玛这翻译就是骗钱的

  看得懂算我输。多么生硬的表述。随便找的两个例子。

  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头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