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活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黑活儿》是一部由李威执导,赵亮、董博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活儿》精选点评:
●枪枪被拉长了~
●我们都是无产阶级的鱼儿,你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垂钓者
●故事挺蠢的,大概就是一个黑车司机在受到法律制裁和儿子感化后,决定报考正规出租车司机,结果发现因为有黑底通过不了,愤而持刀威胁执法部门,最终成功走后门开上出租车的故事。但起承转合做得还可以,像一些配角也给了足够的戏份立起来。
●我是来给方枪枪点赞的!
●方枪枪长大了~
●多少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比如黑车拉黑活、钓鱼执法之类的,但还不够深刻,而且现在想干出租好像不是考个出租驾照这么简单吧?
●这是枪枪演的啊
●其实挺不错的。。虽然也有老婆闹离婚。。
●结尾的主旋律
●我就在电视上看了1分钟~还真是方枪枪啊那孩子!!
《黑活儿》观后感(一):政治正确的电影没人看
这样俗套的电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很滑稽。本片选材不当,一开始就已经失败。因为你要拍真实的情况就不会通过审核,拍主旋律的就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的导演和演员真是悲哀啊
《黑活儿》观后感(二):小成本电影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电影前部分我想很多人都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生活的不易,离婚男人的心态表达的很真实。主人公贫的让人发笑时也觉得心酸。结局虽然让人诟病,但也是必需的结局,国情嘛。父子俩演员真心不错,小孩表现真实自然,赵亮小眼睛全是戏,和小孩对戏时不被抢,真的不容易,感觉赵亮最适合演这种小人物了。光从父子俩表演这一块我觉得可以近满分了。看多了电脑特技的,静下心来看看这种反映生活,体现演技的小成本电影,也许更能被打动。
《黑活儿》观后感(三):可惜结局又回归了主旋律。。。
影片前半段还好,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拉黑活”这一社会群体的现实处境,但结局太过俗套,又回归了主旋律,在政府的关怀下,在老婆孩子的感召下,在出租车公司的关照下,胖哥终于改邪归正,光明正大的开起了出租车,再一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现实中,政府会去关心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拉黑活”的吗,不把你吃干榨净就不错了。这样的电影看起来是关心社会底层小人物,实则是粉饰太平,麻痹大众,尤其是孩子。
不过想想中央电视台拍得电影也只能这样了。
《黑活儿》观后感(四):生活需要换氧
我始终喜欢这样描写真实生活的片子,真实是最好表扬。我从不敢尝试那些好莱坞的巨制,那些魔幻高科技,惊悚的场面,练就了心脏,眼睛还有神经的松紧程度。
呵呵。看过我们俩的朋友也会喜欢北京阳光散漫的小四合院,砖瓦砌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巢穴。这部也一样,一样是一个人,一家人身上讲述的社会上一群人故事,谈谈道来,没有想教育谁只想温暖你,在这个社会中经历许多后,也许你会需要换氧,来尝试这样的心灵鸡汤。
海角七号,在台湾相当叫座,许多朋友看后唏嘘不过就是如此而已啊。没有很多的触动,有的甚至点名就是为了某个客串角色的表演。而我看过之后也麻木了一阵,完全找不到感觉,看不出这片子的优良之处,但细细品味,我又看了一遍《练习曲》,让我忽然觉很清新,很透明,就像在和白开水。跑题了。但还是想说,《海角七号》是在用生活的勇气给我们鼓足梦想的气球。
有的朋友显然不是很喜欢最后的结局,认为有点政治宣传效果。但在现在社会中,哪个我们不希望梦想成真,不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如果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社会的宽容和帮助,我想是每一个都应该感谢的,现在可惜的是,社会还未能全面到照顾到每个人和家庭,或许这才是真正要努力的方向。这样的结果与其认为是一种政治化,我想最好还是将其认为是一种社会承诺,包括我们在内的社会承诺。有点空,有点大。但这正是这部片子在温暖之余告诉我的。
梦想对一个平凡的人而言,可能就是让他的儿子过的更好,让家庭过的很美满,可能就是儿子希望老爸有个正当职业。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去点点滴滴去梦想去实现的过程。再多的热情,激情,豪言壮语,预备姿势化成平淡中脚踏实地的努力可能是最好的吧。想一件事总是简单的,还是五彩缤纷的,做一件事却没有买一堆彩色气球,吃一堆糖那样可爱。呵呵,最近看了太多梦想的片子,都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