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运营之光 2.0》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1000字

2021-04-04 03:57: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1000字

  《运营之光 2.0》是一本由黄有璨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一):嘴上说着运营不是打杂的,文字还是把运营写的很杂

  

一个众筹的故事放在各种章节,各种小节里都能根据不同题目讲一遍,也算是本事。然后就是太口语化了,一面想讲一些方法论出来,一面又夹杂了自己较多的个人情绪,写到情绪高涨的地方就要放一张好友聊天截图表达一样运营人对于职业的热衷。嘴上说着运营不是一个打杂的工作,但是文字读上去很杂,不够简明清晰。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二):新媒体相关,看过最有用的一本书

  干货满满!

  有一天早上看完之后,用获取到的某个知识点,整理的一篇文章,获取到7个咨询,要知道在我的从业领域,商务通获客成本已经在两三千——四五千之间,成就感爆棚

  运营这个岗位,目前还没有被有效重视起来,如书中所说,各种粗放的用户、内容运营,不专业也不够重视,未来的互联网是属于运营的

  这本书虽然看完了,但还没有完全消化,接下来而不断地拿出来翻一翻,再次强烈推荐!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三):本书的价值和不足

  本书作为运营的入门书。其中有三个部分对我有帮助:

  1、本书框架,书内容结构有参考价值,可参考作为自我总结的框架。

  2、能力框架,产品的能力和运营的能力类似,而且两者结合会有更大价值。

  3、宏观策略,本书作者有一定宏观策略的能力,值得参考。

  也有一定的界限:作者毕竟没有真正科学的工作过

  1、整体讲解过于理论,定性不错的,但定量程度不够。

  2、内容过于冗长,精炼程度不够。

  3、文字传达不够精确,作者的提纲和我的感受并不一致。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四):新入行的萌新运营的书本推荐

  给自己这类新入行的萌新运营的书本推荐:刚开始做运营这行,整天打打杂、整理下东西好像一天就过去了。跟朋友们说自己在做运营,一问起来又不知道讲些什么好。职业规划,何去何从?任务安排下来,哪里下手好,哪里可能爆点?开口怎么像BOSS那么专业?这些问题都让我挺苦恼的,毕竟自己没什么经验。所以还是蛮庆幸自己入手了《运营之光2.0》这书,至少在刚起步的时候解决了我蛮多疑惑。当然不同阶段收获应该是不同,最近准备三刷这本书再跟实际工作印证一下。如果你也对运营的工作不太明晰,或者觉得实操起来遇到瓶颈,那我还是蛮推荐这本书的咯!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五):学习运营的起点

  差不多一年之前买的这本书,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了。最近工作中遇到个在线课程的项目,不会做!又想起这本书,带着数不清的疑问和困惑,怀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重新读了起来,一周时间读完全书,反反复复画了很多重点,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黄有璨老师这本诚意之作,可谓是系统性的运营扫盲书。作为一个对“运营”还只停留在概念感知,没有任何实操经验的人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构建起运营的大体轮廓,对于自己手上的那个项目也可以粗略勾勒出如何操作的大致架构。从来都是为“输出”而进行的“输入”才是最有效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高起点~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六):运营才是生产力么?

  都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技术不是问题,产品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运营了,不知道下一个火的会是什么职位。这本书算是比较接地气的个人经验版中国互联网运营入门读物。在一个行当还没成熟之时,也很难形成体系,所以基本都是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就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运营越来越火,反映出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了比拼运营的时代,这是有门槛的,是建立在技术和产品都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和产品还没做好,也没法拼运营,所以不是说技术、产品不重要了。书中主要关注线上运营,的确,这才是纯粹的“互联网行业运营”,但如今“互联网+”和“+互联网”才是发展趋势,这些运营需要打通线上线下,在产业融合之后,成为行业专家,才有立足之地。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运营的东西就是看过了跟没看一样,运营就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些运营的书看下来,还有用户增长的书看下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是做事一定要分解,分解成一块一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每人盯着一个步骤,每人知道他做的事,在整体里是占什么位置,对整体的影响是什么?定了这一个个模块,再细项分析每块的工作需要提升的是什么。如果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陷入混乱,不知道该做些啥,或者说做了啥也不知道有啥影响。

  道的东西比术的东西重要,术的东西就看个人经验,以及如何去向好的互联网公司学习,如何引进优秀人才来提升,至不济,抄呗。

  当然,如果看书想要留下点东西,还是需要做点笔记,否则以现在中老年的记忆力,真的很容易忘记看过的东西。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八):运营新人可以看看

  前后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是一本带我入门,理解什么是运营,自己运营的一些概念的书籍。

  在读之前其实已经做过抖音和公众号一段时间了,我理解的运营就是账号要涨粉,我要火。写的文章要有出单!做的视频要有流量!达到目标数值我就是一个好运营了。

  这本书从COO的角度告诉我,运营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我所做的工作,只是运营里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探索。

  看前两章时没有太多共鸣,从第三章,作者说,不要让自己陷在 想内容、做内容、发作品的死循环里。我是深有感触的,我现在就是每天为了内容焦头烂额,而忘记了站在更高的纬度去思考东西,所以做的很多事情,缺乏整体性。

  再回去看前两章时正好补足了我缺乏的思维。有的时候看的顺序是否符合我当下的情况也很重要。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九):不如《增长黑客》精彩

  先读的《增长黑客》,后读的《运营之光2.0》,两本书对我这个互联网门外汉提高运营帮助都很大。运营之光讲的比较全面的网络运营的知识,案例基本都是国内的,以作者创业三节课居多,主观论断较多,浅显易懂,有点自卖自夸的感觉,定价偏高99元,适合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岗位的人作为指导书学习。《增长黑客》这本书我和更喜欢,作者提供了国际和国内大量真实的案例进行论证,主题简洁明了:以低成本的非标准营销方式获得营销增长,即创造正确的产品-获取用户-激发活跃-提高留存-增加收入-病毒传播的工作流程,还学习了mvp(最小化可行产品测试),pmf(产品与市场融合度),a/b测试方法。读完感觉对网络营销的知识一下思路清楚好多。讲的非常细致和推理性很强,收获比运营之光大,定价49元。不是只是想了解网络营销知识,建议就买《增长黑客》好了。

  《运营之光 2.0》读后感(十):老黄我爱你哦~做好笔记,更有利于吸收并实践

  为什么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要不是因为转岗换部门了,对自己的工作规划必须要严肃思考了,这本书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看完哈哈

  今天熬夜看了51页,整理了满满的笔记!

  运营,很多时候就是需要用一系列的穿针引线式的行为,去让一件复杂的事情发生,并能够顺畅运转。

  所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是为结果服务的。不要被琐碎事物的忙碌迷失了方向。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以下是老黄对运营新人对运营的成长路径和职业进阶全面轮廓的勾勒:

  在整个生态中,作为一个运营从业者,也可能需要一从一些很小很碎的点开始进入,比如内容的生产,编辑或者审核,然后再一步步试着,让自己能够串联起来更多的事情,而一旦某一天,你真的可以把这样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搭建起来,你也就差不多具备了,成为一个运营总监的能力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