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湘行散记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湘行散记读后感锦集

2021-04-06 03:1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湘行散记读后感锦集

  《湘行散记》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6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湘行散记》读后感(一):重读更触怀了

  过去的经历像一面斑驳的墙 我闭上眼轻轻抚摸它 我听见剥落的墙漆掉在地上的声音 摸到裸露的水泥胚子凹凸不平 我能感觉到一些细微的尘土扬起 嗅到了一种受潮后缱绻的湿气 或许我该睁开眼看看那墙 高耸又陈旧 能教人不少经验道理,也收藏着不少感情 但我没有 我不去体悟也不怀旧 仅是知道它的存在 就足以让我泪流

  《湘行散记》读后感(二):重读更触怀了

  过去的经历像一面斑驳的墙 我闭上眼轻轻抚摸它 我听见剥落的墙漆掉在地上的声音 摸到裸露的水泥胚子凹凸不平 我能感觉到一些细微的尘土扬起 嗅到了一种受潮后缱绻的湿气 或许我该睁开眼看看那墙 高耸又陈旧 能教人不少经验道理,也收藏着不少感情 但我没有 我不去体悟也不怀旧 仅是知道它的存在 就足以让我泪流

  《湘行散记》读后感(三):如水文字,透彻心田

  再读《湘行散记》,又一次感受到了从文先生那如水一般的文字带着湘西的秀丽山水,带着浓浓的湘西风情,带着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文字虽如水,过而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的叹息。

  《湘行散记》收录了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湘行书简》《湘西》及《烛虚》等作品,可以说贯穿了从文先生20、30、40年代三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创作在纵向发展上,因表现形式的的差别体现出三个阶段的不同风貌,展示出从文先生对生命意义始终如一的探究。

  《湘行书简》作于从文先生回家探母途中,是他与夫人张兆和的一组信札,以散文般的文字描写了先生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后来的《湘行散记》即是根据这些诗意的信札写成。仅仅是六篇散文,那条纵贯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两岸的风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

  《湘行散记》读后感(四):生活在别处

  1934年年初,因母亲病危,沈从文自北平回凤凰探视。据吴世勇编著《沈从文年谱》所述,沈从文于1月7日离开北京,先坐火车至长沙,继而在长沙转汽车至常德。随后在旧友曾芹轩的陪同下于1月12日到达桃源。

  往后十多天,沈从文坐小船沿沅水逆流上行,于1月22日抵家。行船途中,沈从文每日给新婚妻子张兆和写信,报告行程及途中之见闻感想。一路下来,共写了将近50封信。

  回到北平后,沈从文以这些家信为底本,整理成散文多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后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将《湘行散记》结集出版。

  集子中的文章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抗争。

  《湘行散记》读后感(五):我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许多年前读沈从文,是《边城》里的翠翠和傩送,是夜晚伴着虎耳草的清香入梦的爱情。如今再读沈从文,却是字里行间满溢的爱和尘世烟火气息里的宁谧与惬意。

  《湘行散记》作为沈从文最富代表性的散文集,收录了沈从文最经典的散文和他写给张兆和的信件。与沈从文走在湘西小城的字里行间,水手们的野话,吊脚楼的风韵,落水的候选水手荷荷的哭声,行舟水上吃的鱼,南方薄薄的积雪,每一个物事,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平凡,却在平凡里透露出安详的幸福和暖意。

  在写这些信件的时候,沈从文刚与张兆和新婚四个月,母亲重病,沈从文回湘西看母亲,在分离的行船上,他动笔写下了这些字。人间自是有情痴,更何况张兆和对于沈从文,是多年的执念和恋恋不忘。当年在他的课堂上旁听的学生,萦绕在他的梦境里多年,如今终于成为了他的妻子。但新婚燕尔,却要遭受近一月的分离。“你只瞧,如今还只是四分之一的别离,已经当不住了,还有廿天,这廿天怎么办?!”

  那些浸着摇橹人的歌声跋山涉水到达张兆和身边的信纸,一封接一封,透着沈从文浓情的蜜意。“你不要为我难过,我在路上除了想你以外,别的事皆不难过的。”在南方清明如玉的水里行船,是归途亦是离途,他向着暮年病重的母亲归去,心中却念着远在北地的爱人。是爱人温暖的手掌,泛着浅浅笑意的唇边,带着他绻绻的爱的温婉女子。可是如今,他在行船上,他盼望归途,也渴望离途,只是那船,度日如年。

  《湘行散记》读后感(六):最纯净的乌托邦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下决心买,看到这样可爱美丽的新书,这一次,我动心也动手了。

  这本书是沈从文新婚后不久,家乡传来母亲病重的消息后,他独自一人,买舟还乡的路上,给新婚的妻子张兆和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念。其中,《湘行散记》和《湘西》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湘行书简》是一组家书。

  那一年是1934年,正是民国所谓的黄金时代,沈从文赶回湘西探母,一路上风山水照旧,但气氛和人却不一样了。那年他揣着一本《史记》和支出的三个月的薪水27块钱,一路北上去北京求学时,他印象中的家乡是美丽的,年轻人如猛虎般的活泼,乡民是自在、淳朴和从容的。而这次,面对凋零的美丽故乡,他看到了人们的挣扎,人生的绝望:在那里,有蛮力的水手和拉船人为了微薄的一点点钱,做着卖命的事——天再冷,水再险,照样往水里跳,而即使这样,他们却从没有抱怨,没有因为工钱少,就偷懒,照旧去担当应有的一份勇敢和努力;而吊脚楼上的那些女人,往往是为家计沦落成妓女,但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沈从文的文字中,有悲悯,也有对人生庄严的赞叹。

  《湘行散记》文字很美,梦幻纯真,例如:

  “我小船停了,停到鸭窠围。中时候写信提到的“小阜平冈”应当名为“洞庭溪”。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恰如我写到翠翠的家乡。吊脚步楼尤其使人惊讶,高矗两岸,真是奇迹。两山深翠,惟吊脚楼屋瓦为白色,河中长潭则湾泊木筏廿来个,颜色浅黄。地方有小羊叫,有妇女锐声喊“二老”,“小牛子”,且听到远处有鞭炮声,与小锣声。到这样地方,使人太感动了。”

  李欧梵说过,《湘行散记》这部作品一半是纪实,另一半是小说。沈从文写《湘行散记》时,常常承认他在写作过程中依靠的不是他亲眼所看的事情,而是他所想象的事情。这种个人体验式的文章,开启了旅游文学的先声,而故乡,在每个游子的心底,永远是最纯净的乌托邦。沈从文将记忆中故乡的圣洁温暖,撒到字里行间,愿这浪漫的文字,能抚慰每个游子的乡愁。

  《湘行散记》读后感(七):沈先生的文,柔腻如丝,也浪漫沉醉

  因为一部《边城》,凤凰这个地方才让所有人知道;因为一个沈从文,文学的另外一个面才让世人知道。

  在读到沈先生的文章之前,大多都是读的鲁迅的文章,他这个人如刀笔吏,说是他的文章,像投枪、像匕首。这种锋芒毕露的文章虽是慷慨激昂,却也差了几分美感;又或者读《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脍炙人口的《茶馆》,轻松是轻松,但是隐隐又透出了一些悲凉在里面;再者读汪曾祺,美是美,不过情境又局限在庭院中,描摹的也是日常生活。而沈先生的文,柔腻如丝,也浪漫沉醉。

情书原来可以写得这么美

  小时候常常帮朋友些情书,如今看来显得太荒诞可笑。再读沈先生的文章,却发现,情书原来可以写得这么美。

比如这一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一个人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才发现自己已老,而心中的那个她却依然年轻。这种对人生的回味掺进对爱情的眷恋之后,句子显得很有美感。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而这一句,无论在音韵上还是意象上都非常出色。人物隐藏在如画的场景当中,音律跟着场景流动。

  这些字句若是早些年来研读,恐怕早已不是今天的自己了。

所谓乡土,其实是最这一方水土最深的眷恋

  用乡土二字来形容沈先生其实有点不太合适,毕竟乡土这两个字太“乡土”了。古有陶渊明所代表的田园诗派,而我更倾向于将沈先生的文章称作是“田园牧歌”。

  无论是《边城》,还是《湘行散记》我们都很容易从沈先生的笔下体会到他会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这里既没有如《乡土中国》所说的那种封建宗法的有形秩序,也还尚未受到现代文明的那种硬性契约化社会的影响。

  这里的社会形态,似乎只是一种人们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交往。这种自然而然的社会图景让作者沉醉,因为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每个人都是自由自在的,他们的生命似乎没有受到任何约束。

“他们百年前或百年后的生活可能跟现在一模一样。但他们仍旧忠诚地活着,担负起自己那一份命运,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也从不逃避为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

  在沈先生心里,他当然希望这里的人能够一直这样自由自在。

  《湘行散记》读后感(八):有一种情怀叫沈从文

  吊脚楼头,随风飘扬的是你热烈而沙哑的情歌;湘水沿岸,焰焰欲燃的是你漫山遍野的杜鹃;青山碧水间,风日滋养下是你至纯至美的人性。你是美,是善,是温柔,是慈悲,是包蕴在野性中的诗性的诉说者,你是俗世中的赤子,你是沈从文。

  有一种情怀叫沈从文,这是一种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气度。年少时随军队颠沛流离,同伍的人皆吸大烟,面对这个世界的集体混浊,他不以唯我独清自诩,只是默默的坚守自己,不被环境同化,就是一种遗世独立的高贵,而他还把经过的事,见过的人都化成了笔底的波澜,写人记事皆入木三分,各具情态。建国后,面对外界对其作品倾向的指摘,他没有用他的妙语去反唇相讥抑或是为自己解释剖白,就是诗里说的“和谁我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他将深邃的目光转向古代服饰研究,埋头数载,竟也成就该领域中的煌煌巨著。面对众人的诟病,另辟蹊径,将爱好发展成学识,是让枭小闭嘴的最有力的方式,也是最漂亮的反击。一个文人要有傲骨,不媚俗,始终高蹈于世俗的好恶之上,它的作品才能有超越时间的永恒魅力,而且越经流年变幻,越发得隽永。无疑沈从文做到这一点。

  当他的目光投向他精神上身体的故乡湘西,投向那些他爱的事物和人的时候,他又换了一副心肠,柔软慈悲,当他回到阔别的故乡“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于是有了《湘行散记》,回家途中所见的两岸壁立的青山,积翠凝蓝的天空,透明烛照的月色,河面上乳白色的雾气,欸乃的摇橹声,甚至于小羊软弱悲哀的叫声,一切的一切都使他倾心,使他感到瑰丽庄严。可是最撩动他心弦的还是那些自然风物滋养下生成的各色各样的人。他们无一不单纯,任性,活泼而有生气,多情的水手命时刻悬于水上,可以放纵的说野话骂人,也可以对船妓真心以待;灵气的女孩命不由己,却无哀伤,仍妖妖娆娆的活着,遇着一个书生气的男子也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模糊的欲望,老水手活到八十岁还有认认真真数钱的神气,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著……这些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悲哀的力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湘西的清溪涤荡了他们的性情,他们身上有野性,有血性,有浪漫,有多情,有市侩,也是超脱,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优美,自然,又不悖人性的生活方式。他们傍水而居,在水上艰难的讨生活,又在急流险滩中交付了性命,被卷进水流之中,仍要在沉没之前交代遗嘱。因为知道生存艰难,所以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活着,看重每一份小小的欢喜相聚,珍重每一次的悲伤别离,在大自然的馈赠中活着,条达坦荡,任性妄为。

  有一种情怀,叫沈从文,这是一种有如天地洪蒙初开的赤子之心,单纯而热烈。此次《湘行散记》更珍贵的是收录了比较完整的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两地书,新婚燕尔,便遇小别离,距离把思念酝酿得更加醇厚,情真意切的书信让人动容。一向冷静理性的张兆各也呈现出少有的小儿女之态,细腻琐碎地担心他的二哥的衣食住行。沈从文更是一贯的情意绵绵,山水作伴不及一人同行,沿岸风景亦不忍一人独赏,星空新月都是她的眼睛,有多少蚀骨的想念就有多少如潮的哀愁,这些都化成了笔下炽热的文字。张兆和回忆道;“1969年,沈从文下放前夕,站在乱糟糟的房间里,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是对我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接着就吸溜吸溜地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哭得像个小孩子又伤心又快乐”。 无论后来多少世事龃龉,在沈从文心中爱的都是那个满怀温柔提笔回信的“三三”,这是沈从文的赤子之心

  因为有了沈从文,文学史上有了一个独立自在的湘西世界,有了不重叙事,以写意为要的文学流派,愿你能在尘世中邂逅先生的文字,一路同行,品味“阅尽繁华始向真”的纯净世界,瞻仰一个遗世独立的灵魂,缅怀一种叫做沈从文的情怀。

  《湘行散记》读后感(九):匆匆走过的湘西和《湘行散记》

  

和朋友决定去湖南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在书架前翻翻找找,想要带一本和湖南有关的书一起出行。按地区分类的人文地理书籍摆满一面墙,唯独没有湖南。就在试图放弃时,瞥见散文区的《湘行散记》,作者沈从文,便借下书,一同带上旅程。

我们在长沙稍作休整便出发前往张家界。来之前我以为张家界只是一个景区名字,直到在这里住下,我才了解到张家界是一座为了发展当地旅游而兴建起来的城市,拥有各具特色的众多景点。在密密匝匝的深山里开发出这么大体量的旅游集合体,当地搞发展的决心令人钦佩。

我和朋友先后去了张家界大峡谷和天门山,这两处景点名声在外的部分原因是玻璃桥和玻璃栈道。和天门山的上山索道比起来,玻璃建筑带来的冲击暂且可以放一放,桥和栈道长度有限,眼一闭心一横很快就能通过。索道从市区到山顶绵延7公里,攀爬高度1200米,有将近30分钟的时间人都悬在那一根吊索上拉住的小箱子里,你只能任凭它把你拖离地面,拖往悬崖深处,哪怕吓到浑身发汗,呼吸急促,也没有半点脱离的办法。

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使我没有多余的心力欣赏风景,尽管朋友一路感叹,这里真是太美了。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内心毫无波动,用于审美的那份精气神全部都被恐高夺去。直到我从山上下来,回到家中翻看当时勉强拍的几张照片,才真切的领略到山顶的景色,层层叠起的山峦被磅礴的雾气笼罩,像是一幅虚无高远的水墨画。当年决定在这座山修建索道和栈道的人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勇气和努力。

下了山我们赶去吃午饭,停车场有一位老奶奶在卖手套,手里举着厚厚一沓,等游客三三两两走近,便上前兜售,山上结冰了,买双手套吧。等我们吃过饭回到停车场,老奶奶还在那里,远远的望着我们,继续推销,山上结冰了,买双手套吧。我感到有些抱歉,跟她说我们刚下山,准备走了,于是她问,山上结冰了吗?结冰了,我答道。老奶奶应和了一声,转向别的游客,提高了音量,山上结冰了,买双手套保暖防滑。我心头一动,感到有趣,她竟然还向我们求证了一下自己推销词的真实性,朴实的实在是有些可爱。

离开张家界我们随车前往湘西深处,芙蓉镇和凤凰。湘西的古镇和江浙的不大一样,即使同样是商业化,这里还是留存着一些抹不去的原始和野性。可能是因为山高水长的地理特征,也可能是因为湘西人自带的独特气质,使得湘西与外界的喧嚣有一层隔离。

这次与我们同行的两位导游也是湘西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很看重讲解,不单介绍景点,还会很认真介绍湘西的历史和风俗。大家像是达成一个共识,只要我讲的足够多和广,就会有更多人了解湘西,游客回去跟亲朋好友分享时就有更多的见闻可以讲,进而吸引更多人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早日脱贫。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仿佛每个人都是一本行走在民间的知识大百科,他们把自己走过的,看过的,杂糅进自己的经历和理解,滔滔不绝的分享与你,语气温柔又笃定,饱含信念,像是要把湘西的每一寸悠久绵长神秘晦涩全都印在游客的脑海里。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里也尽是这样拥有坚实生命力的湘西人。在1930年代,一个远离家乡的凤凰人要想回家探亲,只有水路可以走。在码头上挑一只简朴的小船,和包船人讲好价钱,带上三个勇敢精壮的水手,就可以出发了。从桃源到凤凰是逆流而上,一路滩多水险,三百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十多天。小船被急流冲的上不去滩时,即使是在寒冬腊月,寒水似冰刀,水手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跃入湍流,光着膀子用身体的力量扛起小船,度过眼前这道关。

比起现在大路通畅直达凤凰,这样的旅途让人无法想象,需要调动我全部的脑力去描绘,轻舟,险滩,望不到尽头的漂泊,这其中最容易还原的那部分大概是湘西人鲜活的生命力吧。过去他们或穿梭在沅水上,凭借一叶轻舟征服急流险滩,或穿越重峦叠嶂远离故土去山外讨生活。现在他们在悬崖峻岭间,驾起世界之最玻璃桥,搭起穿越悬崖长索道,生在大山,却又不屈服于大山。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做导游,还是卖手套,你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们饱满又坦荡的生命力,不掺杂一丝犹豫。

匆匆的旅程太短暂,不足以让我看到更多的湘西,我只好把《湘行散记》里里外外翻几遍,去感受一个湘西人的感受,思考一个湘西人的思考。于是这里对我而言不再是平面二维的行程点,而是逐渐丰满立体。河边散落的吊脚楼也被套上了古朴的滤镜,人们在这里生活,繁衍,来来去去。依水出行的年代,这里就是码头,水手和乘客们在这里落脚休憩。历史褪去,游客们在这里体验民俗民居,看从未见过的风景。这些守望了百年的小木楼要是会讲话,大概也会像一位暮年老人一样,有数不清的遥远故事。

下次若再有机会到湘西,一定也要像沈从文一样,坐一只小船看看湘西。在码头上拦一个皮肤黝黑的水手,问问这条河流到哪里去,他的船开往哪里去,且载我一程,带我去往一个山水深处的湘西。

  《湘行散记》读后感(十):细品故乡三重情

  1934年初,沈从文因母亲病重而返乡湘西,《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正是取材于此段旅程。沈先生在本书中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富含神秘的湘西画卷,其间的风情令人动容。而比那景致更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他对故乡的情怀,这份情透过了纸上的文字跨越数十载,切实地渗入了我们心底。对于作者而言,“故乡”两字绝不只有单一的调调,而是富含各种意味。或许坐在书前的你想起这个词时,也会有五味杂陈萦绕过心头。

  双目静观故乡变

  在第一篇章《湘行散记》中,重返旧地的沈先生面对的是那个混杂着各种熟悉和陌生画面的湘西。十年前但凡有撒野的机会绝不放过的友人,如今已规规矩矩地成了一个大旅馆的老板;却还同自己如往日那般“牯子(公牛)老弟”、“牯子大哥”地相互打诨称呼,依旧大谈字画,大说野话。时过境迁,这片乡土繁华稍逝,如今再也没有什么热闹的节日能让水手们像旧时那般兴奋地划上一天龙船,直至看船者散尽、月光镀银河面为止;但江水间的各色船夫们依然以老带新,起早摸黑地辛勤劳作,如同旧日那样下水上滩二话不说。

  该如何面对心间最熟悉的陌生土地呢?各人不尽相同,而沈先生选择了静静地沉浸于其间,收起了自己的一切评论,怀着敬畏之情注视着眼前行进的身影,聆听那一个个鲜活的传说。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名离乡多年的读书人,所有的评价都是那么的渺小。这片土地上的种种,正是生命在各色外界条件包围下凸现出的必然,这些人活着的庄严是一名读书人毫不明白的。这是一份对家乡最高的敬意,非大肆宣扬赞其美,非大放厥词责其丑,只是想更多地了解它、靠近它,满怀着第一次遇见时的那份初心来汲取其间的真意。

  如数家珍自豪情

  对自己故乡的了如指掌一定会令人自豪满满。行文至《湘西》篇章,沈先生也按耐不住,自信地以一个土生土长本地人身份来展示出家乡的全貌,来对那些自视过高的外人的片面之词表示鄙夷。他坚信,身于此、长于厮的人要比那些满腹经纶的远观者更明白此处生命的鲜活。单就江面上过往的船只来说,沈先生就能排出“大鳅鱼头”、“乌江子”、“洪江油船”、“白河船”、“广舶子”、“洞河船”、“麻阳船”、“桃源划子”、“铜仁船”等等特色名称,对各色船只的形象描绘也让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够将它们切实地画将下来。可以想象,在孩提时代,这些在江面上滑过的五光十色的船只给这些水岸边的孩子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一路上看着他们成长,直至将它们送出家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被湘西抚养长大的沈先生骄傲地描绘了自己深谙的此间风情,不只是山水河川,普通至船夫矿工,稀奇如蛊婆男巫,一应俱全。当有人以“学者”自居,仅凭他人的片言只语就管中窥豹,产生对于湘西的错误见解时,作为一名故乡赤子,沈先生惟有自豪地在笔尖倾泻出对那每一寸土地的深切感知,来全力捍卫自己家乡的尊严。时光流转不息,那份因为对故里了然于怀而生成的自豪之情,想必不仅留存于沈先生一人的心中吧。

  爱人自成新归巢

  生活的快车终究还是会继续向前奔行不止,那故乡也会渐渐化为旅途中曾经的一所驿站。及至《湘行书简》的部分,沈从文笔下漾出的又是另一种思乡之情。细细究来,沈先生的这些在旅途中同夫人张兆和的来往书信才是前两篇章书文的素材来源,它们是他旅途中的心情最原始的重要写照。

  在沈从文二十日左右的离家行程中,光收录于书中的信件就达三十多封。《今天只写两张》、《第三张......》......《第八张......》,这是作者在行程某日中写下的几篇文章的标题,一眼就能明了他的心已经飞向何处了。旅途中,沈先生常常一封信刚写完封口,还未等及上岸歇息时找寻寄发之处,马上又忍不住开始了第二封,最多一次居然积累了六封信件一同寄出,真不知夫人将作何感想。

  就这样,当读者还沉浸在前两篇章那纯朴旷达的原野之风时,沈先生的笔触一下子又柔和了起来。在第一篇章《湘行散记》中,他曾挥笔揶揄过一名因为同相好之人缠绵悱恻而误了开船时刻的船夫,而在此处同妻子的交流中,却又成了“这份生活真使我感动得很”。彼处的爽朗同此间的婉约并存,原来他早已心念新的归巢、新的故乡。在沈先生心中,固然湘西人民那种原始而又自然的生活方式比起大都市中已然腐化的人心更令自己向往,但个人好恶还是敌不过连理之情。真的是哪里有己所爱之人,该处就是自己下一步的归宿。旧日的故所已然远去,但不用担心它“雁过无痕,落叶无声”,这期间的故事已然深烙在心间,铸成了现在的自己,在同爱人交流的只字片语之间,它都会不经意地蹦将出来。那触动心间最软弱之处的琐事也必定会加深这份新的羁绊。所以,不用沉湎于昨日,珍视当下,善待眼前至亲之人,今日生活的点滴也必将成为明日的故乡之情。或许沈先生也想把此间情谊传达给我们吧。

  全书的三个篇章各表一枝,多层次立体地呈现出了沈从文对于故乡的诸多感触,看似主题不一、风格各异,但也许这才是血肉生息的人心的真实写照,合上书本细细品完让人颇多感触。倘使各位尚有兴致,还可换种方式,将各章中描述同日行程的部分单独提将出来并行阅读一番,更直面地体会那种五味交错的感觉。我想,这肯定又会另有一番滋味。

  这才是家乡对人们真正的意味,从旧时、现在,直至将来都是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