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1000字

2021-04-07 01:0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1000字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精选点评:

  ●奥威尔真的是“一代人冷峻的良知”,他揭露自己,也揭露真相,他的真诚真的打动了我。

  ●“我做一个镇压体制的螺丝钉做了五年。这一经历让我深感愧疚。我想把自己放低,到受压迫者中去。失败对我来说是唯一的美德。” 对寒酸绅士阶层性格的分析是最精彩的部分。寒酸绅士是唯一与无产阶级关系密切的上流阶层。他们抓着绅士习惯不放,同时在金钱上捉襟见肘,甚至生活质量还不及工人。这些人最容易对共产主义感到亲近。薪资微薄的印度之所以吸引下层中产阶级,是因为那里马匹便宜,佣人成群,假扮绅士非常容易。一战结束前,英国工人阶级曾经很有骨气,因为当时很少失业。一战后的经济萧条迅速让工人失去了锐气,对中产阶级的态度从唾弃变成了谄媚。阶级憎恨仍然存在,但在报纸上见不到,因为要讨好也会读报纸的工人。如果不被人问起,煤炭工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不堪忍受。 “只有有教养的人,尤其是文学人士,才知道怎样当个顽固的盲从者。”

  ●前半部分讲矿工的地方很触目惊心,和《巴黎伦敦落魄记》一样,奥威尔写这类题材总有抓住你眼球的地方。后面部分其实才是重点,但是我对zz性问题实在感到心烦看得不是很认真。p.s. 书是硬壳,纸张很好,排版和大小让人很舒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没有一本不是装帧加分的!

  ●说三点:1,如果读过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第一部《巨人的陨落》就可以给抄袭大王福莱特一个耳光,人品败坏送给他,抄袭本书很多。2:倒序过程读奥威尔作品后,从1984,动物农场,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他的整个思考路径可以呈现。奥威尔不是一个预言之神,他只是天生寻光,追求真,在此过程不断理性判断。他的判断力才是最难能可贵。3:此书三部分组合,身体力行社会学调研+缅甸亲历感受+对当下政,治,社会,世界的阶段思考总结。可以看出第三部分里有些问题在当下依然适用,非常辛辣,也感觉很讽刺呀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这本是读过的奥威尔里面最晦涩的一本,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有政治背景来解读,实在有点读不懂。第一章描述的煤矿工人的生活状况,和前段时间在央9看到的《三矿》纪录片,在画面上重合,实在是令人震撼。

  ●前半部是纪实类的描写,描述了英国工业革命爆发期煤矿矿区矿工群体的生活,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时长,薪资收入,居住环境,食品质量,卫生状况等各种生活构成。工业区的生活也像蒙了一层厚重的煤灰,各个方面都是脏乱的灰黑色。人们活着的快乐是模糊和残缺的,是只存在于感官的,是通过用廉价的甜和茶给劳苦生活带来的舒缓和麻痹。后半部分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太理论了,没看完。

  ●前一二章非常值得看 尤其是第二章 描述1930s英国挖煤 看得很震惊 第三章也不错 后面的全凭兴趣看不看吧 如果只想看前面两章 那么豆瓣阅读在线试读功能再一次体现了价值

  ●奥威尔好啊,但是这本排版校对也太不走心了,我看看能抓几个虫。 p95数字有两行明显错位

  ●冷峻的良知

  ●前面是奥威尔深入底层工人之中后的所见所闻,后面的部分,他分别站在自己所处的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在当时的英国为何不为多数人所接受。读的第四本奥威尔,难以想象这本才250多页字大行稀的书我竟然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星期,用时四个多小时。不过奥威尔写的东西确实好看,随便写写什么都好看。 不过这本书感觉翻译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一看甚至能看出原文用的什么句式。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一):《通往威根码头之路》:1936,山雨欲来风满楼

  文/吴情

  1936年,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的奥威尔,来到英格兰北部的威根码头附近,进行实地调查,威根码头一带,聚集了大量产业工人,而不少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正是在这里展开,因此,威根码头,可以说是理解英国产业工人和英国阶层/阶级社会的一个范本。在威根码头附近,奥威尔和产业工人同吃同住,尽管并不上工,有时还打入流浪者、捉襟见肘的普通家庭内部,见证属于贫寒人群的痛苦与挣扎。

  考察的成果,便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一书以及奥威尔思想的转变——笔者并非奥威尔专家,后一点只作粗浅的概括。《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分为两部,第一部主要是奥威尔深入产业工人——以煤矿工人为主——的工作和生活,描绘其生存状况的艰辛:较低的工资待遇、差劲的安全保障措施、恶劣的工作环境、难以维持的家庭生计;第二部主要将产业工人的境遇放在社会主义理念及运动的语境下,思考为何社会主义在改善产业工人的生活方面作用有限,为何英国社会主义运动成果很不显著,甚至背负种种恶名。作为一名趋向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就社会主义应当何为,奥威尔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遭受了经济危机和殖民地的反抗,大英帝国,终究还是荣耀不减;尽管钢铁、石油、冶炼等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缩减,但大英帝国,在重工业上的表现,仍是可圈可点。不过,光芒背后,往往存在着最深的阴影:大英帝国内部,尚且存在着大量贫困的产业工人,他们的基本生活——这里单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对他们来说算是奢望——并没有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得到改善。他们住在逼仄的公寓里,工作场所卫生、安全状况堪忧,与他们打交道的,是尖刻的房东、同样贫穷的租客,笼罩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日三餐,是生活(现在和未来)没有任何改善的残酷与无奈。

  在《通往威根码头之路》第二部中,奥威尔反思了社会主义理念与运动。他从阶级视角入手,分析了英国国内的阶级状况。在他看来,英国国内阶级固化情况比较严重,且几乎无处不在,英国的阶级制度,“粗略而言,它是按钱来划分,同时还贯穿着按出身划分的等级制;很像一座草草搭盖的现代平房,中世纪的幽灵在其间徘徊不散。”另外,他还以自己接受的教育为例,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并分析了阶级憎恶如何建构、传播、繁殖,以及如何与阶级成见、阶级对立相结合,同时深刻影响了——主要是妨碍——英国国内的社会主义运动。

  奥威尔持有民主社会主义信念,尽管他对英国的民主社会党颇有微词。在他那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人士的错误举止和宣传策略,需要对社会主义运动在英国的失败(或不那么成功)负责。对此,他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即,英国各个阶级,应当搁置成见,尤其是中产阶级,他们应当抛弃(尽管很难)对底层人民的憎恶、仇视、对立情绪,英国各阶层的人应当团结一致,撇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将自己对底层人民的个别同情转化为切实的政治行动,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对抗正甚嚣尘上的法西斯主义。

  193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开始,但西欧的法西斯主义,已经遮蔽了欧洲天幕上的自由、博爱、平等等价值观。《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一书中,奥威尔严肃警告道,“除非我们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政党,否则我们将无法改善我在前面几章描述的恶劣处境,也无法从法西斯手中挽救英国。”在当时,这样的声音,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历史却证明是一个准确的预言。《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似乎也预示了《动物农庄》《1984》两部经典即将诞生。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二):《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译后记 / 伽禾

  译后记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父母家中休养(期间创作《牧师的女儿》)。兼职包食宿,写作时间充裕。一九三六年一月,《让叶兰继续飞扬》交稿,这恰是一部以在书店打工的年轻人为主人公的小说。一月三十一日,奥威尔乘火车前往考文垂,开始走访英格兰北部矿区。

  这次走访是受出版人维克托·格兰茨(Victor Gollancz)委托。格兰茨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九日出版了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却对第二部小说《缅甸岁月》疑虑重重,拒绝出版(《缅甸岁月》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由美国哈珀兄弟出版公司出版)。他的出版公司成立于一九二八年,一直小心避免惹上官司。到达考文垂次日,奥威尔步行十二英里,抵达伯明翰郊外,乘公交车抵市中心,又乘车去斯陶布里奇(Stourbridge)。在严寒中,他每天步行十几英里,兼乘公车,依次经过沃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潘克岭(Penkridge)、汉利(Hanley)、伯斯勒姆(Burslem)等制陶镇,于二月四日到达曼彻斯特,并停留一周,见到了伐木工人联合会的负责人弗兰克·米德(Frank Meade)。米德夫妇没想到,奥威尔可以在那种寄宿舍过夜。十一日,他抵达威根(Wigan),借住在一户失业矿工家里,食宿每周25先令。户主在《码头》第三章出现,即是患眼球震颤,每周领29先令补偿金,公司欲减少至14先令的那名矿工。他的儿子乔,十五岁,已在井下工作一年,上夜班,白天睡觉,房客(也叫“乔”)晚上睡他的床。房客乔出现在第一章。十五日,奥威尔换了住处。工会为他找到一家兼营食宿的牛肚店,这家环境骇人的牛肚店以及店主一家构成了第一章的主体。

  奥威尔走访了两个月。四月,他在赫特福德郡沃灵顿村的一座村舍住下,种菜种庄稼,养鸡养羊,并且开始写《码头》。六月,和艾琳·奥肖内西(Eileen O’Shaughnessy)举行婚礼。婚后住在沃灵顿村。写作接近尾声,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决定奔赴西班牙。他一边准备出境手续,一边修改文稿。十二月十五日,《码头》交稿。二十二日,奥威尔经法国前往西班牙。

  二

  “左翼图书会”(Left Book Club)于一九三六年二月成立,格兰茨是三位选书人之一。他试图说服奥威尔的代理人伦纳德·摩尔(Leonard Moore),出版两个版本的《码头》:图书会版和普通版。图书会版只出版第一部分,印量可观。提议遭到拒绝。

  直到一九三七年三月,格兰茨才以图书会名义出版了完整版《码头》,并附上自己写的序言,以示立场不同。此时,奥威尔所在的马统工党民兵部队驻守在韦斯卡(Huesca)东边,每天站岗、巡逻、挖战壕,不知何日才会发动围攻。五月,奥威尔被狙击手击中喉部,子弹从气管与颈动脉之间径直穿过。在医院养伤期间,马统工党“成为”非法组织,警察四处搜捕该党成员。奥威尔和艾琳侥幸逃脱。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记录了这段西班牙经历。格兰茨拒绝出版。弗雷德里克·沃伯格(Fredric Warburg)出版了这本书,日后也出版了被格兰茨等四家出版社拒绝的《动物农庄》。

  英国对西班牙奉行“不干涉”政策,然而英国离战争还有多远?一九三八年九月,奥威尔和艾琳去了摩洛哥,以为那里的气候对疗养肺病有益。他在致查尔斯·道兰(Charles Doran)的信中写道:

  ……把张伯伦看成是和平使者未免可笑,我也不否认,《慕尼黑协定》对捷克人十分不公。但是不管发生什么,都比打仗强,一场欧洲大战意味着几千万人丧命,更意味着法西斯扩张。毫无疑问,张伯伦在积极备战,其继任者也一样; 我们或许还有两年的喘息时间,能够把人们号召起来,抵制战争,不只在英国,更在法国以及各个法西斯当政的国家。各国国民不同意参战,那就是希特勒的末日。

  《反思战争危机》文中写道:

  ……如果成立“人民阵线”,很可能假以抗击德国的名义。……争论焦点在于,左翼是否应该支持这场旨在维护英帝国利益的战争。“人民阵线”的倡议者高呼“阻击希特勒!”,而反对者大喊“不与资本家结盟!”——似乎都确信如果大选开始,普通民众肯定会给“人民阵线”投票。

  ……过去两年间,《新闻记事》《工人日报》《雷诺兹新闻报》《新政治家》以及左翼图书会的主办人始终在宣扬全体国民(在伦敦西区俱乐部里安享晚年的绅士除外)一心捍卫民主,渴望开战,无论付出多大代价。

  ……左翼图书会已有五万名会员,这个数字堪称庞大。但是,我们有五千万人口。不能只看在阿尔伯特厅内集会的五千人,更多民众——五百万人在场外,嘴上不说,不等于没有想法,他们会把票投给谁?而左翼图书会这样的宣传机构对此漠然视之,坚称自己就是民意。

  ……对民意的错误估计使得工党领导人离战争又近了一步,愈发难以赢得大选。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九月一日,德国入侵波兰;三日,英国对德宣战。奥威尔回到沃林顿村,收地里的土豆、做果酱、卖鸡蛋、翻地、剪枝。期间写了《在鲸鱼腹中》《查尔斯·狄更斯》《男孩周刊》,并以《在鲸鱼腹中》为名结集出版。艾琳在陆军部审查司工作。奥威尔早就递交了服役申请,政府复信说已将其登记在册。后来因体检不合格,被拒绝入伍。次年五月,奥威尔和艾琳在摄政公园附近的简陋公寓住下。应“探照灯丛书”之邀(奥威尔本人亦是丛书策划人之一),奥威尔写了丛书第一本《狮子和独角兽:社会主义与英国传统》。“世界在变,英格兰也在变,但那只能朝着某些方向,也就可做预测。这并不是说未来已注定,仅仅是指某些变化可能发生,而另一些变化不可能发生。一粒种子可能发芽,也可能不发,一粒芜菁种子却长不成欧洲防风。首先要厘清何谓英格兰,才能预测英格兰在未来能起何种作用”。文中写道:

  我们爱养花,也爱集邮、驯鸽、做木工活、攒礼券、玩飞镖、猜字谜。即便是参与人数众多的活动,亦非官方组织——小酒吧、足球赛、自家后院、火炉边以及“一杯好茶”。……人们仍然相信,业余时间是自己的,乐意怎么消遣就怎么消遣,谁也无权干涉。

  ……国人并非清教徒:好赌;只要口袋里有钱,就喝个痛快;爱讲荤段子,用语无所顾忌,平日里说话也一样。

  ……仍然相信“法”高踞于国家或个人之上,尽管残忍,却不受腐蚀。

  “不存在法律,唯有强权”的极权主义观点不曾在国人脑中扎根。

  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五月,奥威尔作为战地记者,从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发回报道。三月,艾琳死在手术台上。

  次年,奥威尔实现夙愿,在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s)中的朱拉岛(Jura)北端定居,继续种菜、种玫瑰、照顾养子、养鸡养羊、出海钓鱼、鞣兔皮……以及写作《一九八四》。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问世八年后,《动物农庄》出版。

  三

  本书译自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所编《奥威尔的英格兰》。这本书收录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也收录了与之相关的散文、诗歌、书评以及信件。戴维森编纂《奥威尔全集》(二十卷),又编“还原语境版”《巴黎伦敦落魄记》《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动物农庄》。我在某大学二手书店买的英文版《动物农庄》,薄薄一本,只需十元;而戴维森编的《奥威尔与政治:动物农庄》有五百页。

  最初促使我翻译的是第十二章。这一章让我想起《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在摩洛哥期间所作)。该书主人公乔治·保灵听了左翼图书会的嘉宾演讲,去拜访波提欧斯老先生:

  “告诉我,波提欧斯,你怎么看待希特勒?”

  波提欧斯老先生肘部搭着壁炉台,脚蹬着挡板,颀长的身体斜靠在那儿,又不失优雅。听到我的话,他吃惊得几乎要把烟斗从嘴里取出来。

  ……“为什么关注他?不过是个冒险家。这种人来了又去。蜉蝣一世,绝对是蜉蝣一世。”

  我不能肯定“蜉蝣一世”是什么意思,可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你搞错了,希特勒这家伙跟别人不一样……不像古代那些伙计,把人钉十字架、砍人头,只为寻开心;他的目标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我亲爱的朋友,‘太阳底下无新事’!”

  当然,那是老波提欧斯最爱说的一句谚语。……你告诉他如今的什么事,他马上会告诉你在某某国王治下,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就算你提起飞机这种东西,他也会告诉你在克里特岛或者迈锡尼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很可能早就有了。

  (孙仲旭译)

  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现代史。这个问题依然没过时——

  “现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三):《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译后记 / 伽禾

  译后记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父母家中休养(期间创作《牧师的女儿》)。兼职包食宿,写作时间充裕。一九三六年一月,《让叶兰继续飞扬》交稿,这恰是一部以在书店打工的年轻人为主人公的小说。一月三十一日,奥威尔乘火车前往考文垂,开始走访英格兰北部矿区。

  这次走访是受出版人维克托·格兰茨(Victor Gollancz)委托。格兰茨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九日出版了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却对第二部小说《缅甸岁月》疑虑重重,拒绝出版(《缅甸岁月》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由美国哈珀兄弟出版公司出版)。他的出版公司成立于一九二八年,一直小心避免惹上官司。到达考文垂次日,奥威尔步行十二英里,抵达伯明翰郊外,乘公交车抵市中心,又乘车去斯陶布里奇(Stourbridge)。在严寒中,他每天步行十几英里,兼乘公车,依次经过沃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潘克岭(Penkridge)、汉利(Hanley)、伯斯勒姆(Burslem)等制陶镇,于二月四日到达曼彻斯特,并停留一周,见到了伐木工人联合会的负责人弗兰克·米德(Frank Meade)。米德夫妇没想到,奥威尔可以在那种寄宿舍过夜。十一日,他抵达威根(Wigan),借住在一户失业矿工家里,食宿每周25先令。户主在《码头》第三章出现,即是患眼球震颤,每周领29先令补偿金,公司欲减少至14先令的那名矿工。他的儿子乔,十五岁,已在井下工作一年,上夜班,白天睡觉,房客(也叫“乔”)晚上睡他的床。房客乔出现在第一章。十五日,奥威尔换了住处。工会为他找到一家兼营食宿的牛肚店,这家环境骇人的牛肚店以及店主一家构成了第一章的主体。

  奥威尔走访了两个月。四月,他在赫特福德郡沃灵顿村的一座村舍住下,种菜种庄稼,养鸡养羊,并且开始写《码头》。六月,和艾琳·奥肖内西(Eileen O’Shaughnessy)举行婚礼。婚后住在沃灵顿村。写作接近尾声,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决定奔赴西班牙。他一边准备出境手续,一边修改文稿。十二月十五日,《码头》交稿。二十二日,奥威尔经法国前往西班牙。

  二

  “左翼图书会”(Left Book Club)于一九三六年二月成立,格兰茨是三位选书人之一。他试图说服奥威尔的代理人伦纳德·摩尔(Leonard Moore),出版两个版本的《码头》:图书会版和普通版。图书会版只出版第一部分,印量可观。提议遭到拒绝。

  直到一九三七年三月,格兰茨才以图书会名义出版了完整版《码头》,并附上自己写的序言,以示立场不同。此时,奥威尔所在的马统工党民兵部队驻守在韦斯卡(Huesca)东边,每天站岗、巡逻、挖战壕,不知何日才会发动围攻。五月,奥威尔被狙击手击中喉部,子弹从气管与颈动脉之间径直穿过。在医院养伤期间,马统工党“成为”非法组织,警察四处搜捕该党成员。奥威尔和艾琳侥幸逃脱。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记录了这段西班牙经历。格兰茨拒绝出版。弗雷德里克·沃伯格(Fredric Warburg)出版了这本书,日后也出版了被格兰茨等四家出版社拒绝的《动物农庄》。

  英国对西班牙奉行“不干涉”政策,然而英国离战争还有多远?一九三八年九月,奥威尔和艾琳去了摩洛哥,以为那里的气候对疗养肺病有益。他在致查尔斯·道兰(Charles Doran)的信中写道:

  ……把张伯伦看成是和平使者未免可笑,我也不否认,《慕尼黑协定》对捷克人十分不公。但是不管发生什么,都比打仗强,一场欧洲大战意味着几千万人丧命,更意味着法西斯扩张。毫无疑问,张伯伦在积极备战,其继任者也一样; 我们或许还有两年的喘息时间,能够把人们号召起来,抵制战争,不只在英国,更在法国以及各个法西斯当政的国家。各国国民不同意参战,那就是希特勒的末日。

  《反思战争危机》文中写道:

  ……如果成立“人民阵线”,很可能假以抗击德国的名义。……争论焦点在于,左翼是否应该支持这场旨在维护英帝国利益的战争。“人民阵线”的倡议者高呼“阻击希特勒!”,而反对者大喊“不与资本家结盟!”——似乎都确信如果大选开始,普通民众肯定会给“人民阵线”投票。

  ……过去两年间,《新闻记事》《工人日报》《雷诺兹新闻报》《新政治家》以及左翼图书会的主办人始终在宣扬全体国民(在伦敦西区俱乐部里安享晚年的绅士除外)一心捍卫民主,渴望开战,无论付出多大代价。

  ……左翼图书会已有五万名会员,这个数字堪称庞大。但是,我们有五千万人口。不能只看在阿尔伯特厅内集会的五千人,更多民众——五百万人在场外,嘴上不说,不等于没有想法,他们会把票投给谁?而左翼图书会这样的宣传机构对此漠然视之,坚称自己就是民意。

  ……对民意的错误估计使得工党领导人离战争又近了一步,愈发难以赢得大选。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九月一日,德国入侵波兰;三日,英国对德宣战。奥威尔回到沃林顿村,收地里的土豆、做果酱、卖鸡蛋、翻地、剪枝。期间写了《在鲸鱼腹中》《查尔斯·狄更斯》《男孩周刊》,并以《在鲸鱼腹中》为名结集出版。艾琳在陆军部审查司工作。奥威尔早就递交了服役申请,政府复信说已将其登记在册。后来因体检不合格,被拒绝入伍。次年五月,奥威尔和艾琳在摄政公园附近的简陋公寓住下。应“探照灯丛书”之邀(奥威尔本人亦是丛书策划人之一),奥威尔写了丛书第一本《狮子和独角兽:社会主义与英国传统》。“世界在变,英格兰也在变,但那只能朝着某些方向,也就可做预测。这并不是说未来已注定,仅仅是指某些变化可能发生,而另一些变化不可能发生。一粒种子可能发芽,也可能不发,一粒芜菁种子却长不成欧洲防风。首先要厘清何谓英格兰,才能预测英格兰在未来能起何种作用”。文中写道:

  我们爱养花,也爱集邮、驯鸽、做木工活、攒礼券、玩飞镖、猜字谜。即便是参与人数众多的活动,亦非官方组织——小酒吧、足球赛、自家后院、火炉边以及“一杯好茶”。……人们仍然相信,业余时间是自己的,乐意怎么消遣就怎么消遣,谁也无权干涉。

  ……国人并非清教徒:好赌;只要口袋里有钱,就喝个痛快;爱讲荤段子,用语无所顾忌,平日里说话也一样。

  ……仍然相信“法”高踞于国家或个人之上,尽管残忍,却不受腐蚀。

  “不存在法律,唯有强权”的极权主义观点不曾在国人脑中扎根。

  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五月,奥威尔作为战地记者,从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发回报道。三月,艾琳死在手术台上。

  次年,奥威尔实现夙愿,在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s)中的朱拉岛(Jura)北端定居,继续种菜、种玫瑰、照顾养子、养鸡养羊、出海钓鱼、鞣兔皮……以及写作《一九八四》。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问世八年后,《动物农庄》出版。

  三

  本书译自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所编《奥威尔的英格兰》。这本书收录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也收录了与之相关的散文、诗歌、书评以及信件。戴维森编纂《奥威尔全集》(二十卷),又编“还原语境版”《巴黎伦敦落魄记》《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动物农庄》。我在某大学二手书店买的英文版《动物农庄》,薄薄一本,只需十元;而戴维森编的《奥威尔与政治:动物农庄》有五百页。

  最初促使我翻译的是第十二章。这一章让我想起《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在摩洛哥期间所作)。该书主人公乔治·保灵听了左翼图书会的嘉宾演讲,去拜访波提欧斯老先生:

  “告诉我,波提欧斯,你怎么看待希特勒?”

  波提欧斯老先生肘部搭着壁炉台,脚蹬着挡板,颀长的身体斜靠在那儿,又不失优雅。听到我的话,他吃惊得几乎要把烟斗从嘴里取出来。

  ……“为什么关注他?不过是个冒险家。这种人来了又去。蜉蝣一世,绝对是蜉蝣一世。”

  我不能肯定“蜉蝣一世”是什么意思,可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你搞错了,希特勒这家伙跟别人不一样……不像古代那些伙计,把人钉十字架、砍人头,只为寻开心;他的目标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我亲爱的朋友,‘太阳底下无新事’!”

  当然,那是老波提欧斯最爱说的一句谚语。……你告诉他如今的什么事,他马上会告诉你在某某国王治下,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就算你提起飞机这种东西,他也会告诉你在克里特岛或者迈锡尼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很可能早就有了。

  (孙仲旭译)

  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现代史。这个问题依然没过时——

  “现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读后感(四):《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译者后记

  作者=伽禾(人民文学版《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译者)

  一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在英国出版的第五本书。

  一九三四年十月,奥威尔来到伦敦,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爱书角书店做兼职店员。之前的十个月,因肺炎,他一直在索斯沃尔德(Southwold)的父母家中休养(期间创作《牧师的女儿》)。兼职包食宿,写作时间充裕。一九三六年一月,《让叶兰继续飞扬》交稿,这恰是一部以在书店打工的年轻人为主人公的小说。一月三十一日,奥威尔乘火车前往考文垂,开始走访英格兰北部矿区。

  这次走访是受出版人维克托•格兰茨(Victor Gollancz)委托。格兰茨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九日出版了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却对第二部小说《缅甸岁月》疑虑重重,拒绝出版(《缅甸岁月》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由美国哈珀兄弟出版公司出版)。他的出版公司成立于一九二八年,一直小心避免惹上官司。到达考文垂次日,奥威尔步行十二英里,抵达伯明翰郊外,乘公交车抵市中心,又乘车去斯陶布里奇(Stourbridge)。在严寒中,他每天步行十几英里,兼乘公车,依次经过沃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潘克岭(Penkridge)、汉利(Hanley)、伯斯勒姆(Burslem)等制陶镇,于二月四日到达曼彻斯特,并停留一周,见到了伐木工人联合会的负责人弗兰克•米德(Frank Meade)。米德夫妇没想到,奥威尔可以在那种寄宿舍过夜。十一日,他抵达威根(Wigan),借住在一户失业矿工家里,食宿每周25先令。户主在《码头》第三章出现,即是患眼球震颤,每周领29先令补偿金,公司欲减少至14先令的那名矿工。他的儿子乔,十五岁,已在井下工作一年,上夜班,白天睡觉,房客(也叫“乔”)晚上睡他的床。房客乔出现在第一章。十五日,奥威尔换了住处。工会为他找到一家兼营食宿的牛肚店,这家环境骇人的牛肚店以及店主一家构成了第一章的主体。

  奥威尔走访了两个月。四月,他在赫特福德郡沃灵顿村的一座村舍住下,种菜种庄稼,养鸡养羊,并且开始写《码头》。六月,和艾琳•奥肖内西(Eileen O’Shaughnessy)举行婚礼。婚后住在沃灵顿村。写作接近尾声,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决定奔赴西班牙。他一边准备出境手续,一边修改文稿。十二月十五日,《码头》交稿。二十二日,奥威尔经法国前往西班牙。

  二

  “左翼图书会”(Left Book Club)于一九三六年二月成立,格兰茨是三位选书人之一。他试图说服奥威尔的代理人伦纳德•摩尔(Leonard Moore),出版两个版本的《码头》:图书会版和普通版。图书会版只出版第一部分,印量可观。提议遭到拒绝。

  直到一九三七年三月,格兰茨才以图书会名义出版了完整版《码头》,并附上自己写的序言,以示立场不同。此时,奥威尔所在的马统工党民兵部队驻守在韦斯卡(Huesca)东边,每天站岗、巡逻、挖战壕,不知何日才会发动围攻。五月,奥威尔被狙击手击中喉部,子弹从气管与颈动脉之间径直穿过。在医院养伤期间,马统工党“成为”非法组织,警察四处搜捕该党成员。奥威尔和艾琳侥幸逃脱。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记录了这段西班牙经历。格兰茨拒绝出版。弗雷德里克•沃伯格(Fredric Warburg)出版了这本书,日后也出版了被格兰茨等四家出版社拒绝的《动物农庄》。

  英国对西班牙奉行“不干涉”政策,然而英国离战争还有多远?一九三八年九月,奥威尔和艾琳去了摩洛哥,以为那里的气候对疗养肺病有益。他在致查尔斯•道兰(Charles Doran)的信中写道:

  ……把张伯伦看成是和平使者未免可笑,我也不否认,《慕尼黑协定》对捷克人十分不公。但是不管发生什么,都比打仗强,一场欧洲大战意味着几千万人丧命,更意味着法西斯扩张。毫无疑问,张伯伦在积极备战,其继任者也一样; 我们或许还有两年的喘息时间,能够把人们号召起来,抵制战争,不只在英国,更在法国以及各个法西斯当政的国家。各国国民不同意参战,那就是希特勒的末日。

  《反思战争危机》文中写道:

  ……如果成立“人民阵线”,很可能假以抗击德国的名义。……争论焦点在于,左翼是否应该支持这场旨在维护英帝国利益的战争。“人民阵线”的倡议者高呼“阻击希特勒!”,而反对者大喊“不与资本家结盟!”——似乎都确信如果大选开始,普通民众肯定会给“人民阵线”投票。

  ……过去两年间,《新闻记事》《工人日报》《雷诺兹新闻报》《新政治家》以及左翼图书会的主办人始终在宣扬全体国民(在伦敦西区俱乐部里安享晚年的绅士除外)一心捍卫民主,渴望开战,无论付出多大代价。

  ……左翼图书会已有五万名会员,这个数字堪称庞大。但是,我们有五千万人口。不能只看在阿尔伯特厅内集会的五千人,更多民众——五百万人在场外,嘴上不说,不等于没有想法,他们会把票投给谁?而左翼图书会这样的宣传机构对此漠然视之,坚称自己就是民意。

  ……对民意的错误估计使得工党领导人离战争又近了一步,愈发难以赢得大选。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九月一日,德国入侵波兰;三日,英国对德宣战。奥威尔回到沃林顿村,收地里的土豆、做果酱、卖鸡蛋、翻地、剪枝。期间写了《在鲸鱼腹中》《查尔斯•狄更斯》《男孩周刊》,并以《在鲸鱼腹中》为名结集出版。艾琳在陆军部审查司工作。奥威尔早就递交了服役申请,政府复信说已将其登记在册。后来因体检不合格,被拒绝入伍。次年五月,奥威尔和艾琳在摄政公园附近的简陋公寓住下。应“探照灯丛书”之邀(奥威尔本人亦是丛书策划人之一),奥威尔写了丛书第一本《狮子和独角兽:社会主义与英国传统》。“世界在变,英格兰也在变,但那只能朝着某些方向,也就可做预测。这并不是说未来已注定,仅仅是指某些变化可能发生,而另一些变化不可能发生。一粒种子可能发芽,也可能不发,一粒芜菁种子却长不成欧洲防风。首先要厘清何谓英格兰,才能预测英格兰在未来能起何种作用”。文中写道:

  我们爱养花,也爱集邮、驯鸽、做木工活、攒礼券、玩飞镖、猜字谜。即便是参与人数众多的活动,亦非官方组织——小酒吧、足球赛、自家后院、火炉边以及“一杯好茶”。……人们仍然相信,业余时间是自己的,乐意怎么消遣就怎么消遣,谁也无权干涉。

  ……国人并非清教徒:好赌;只要口袋里有钱,就喝个痛快;爱讲荤段子,用语无所顾忌,平日里说话也一样。

  ……仍然相信“法”高踞于国家或个人之上,尽管残忍,却不受腐蚀。

  “不存在法律,唯有强权”的极权主义观点不曾在国人脑中扎根。

  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五月,奥威尔作为战地记者,从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发回报道。三月,艾琳死在手术台上。

  次年,奥威尔实现夙愿,在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s)中的朱拉岛(Jura)北端定居,继续种菜、种玫瑰、照顾养子、养鸡养羊、出海钓鱼、鞣兔皮……以及写作《一九八四》。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问世八年后,《动物农庄》出版。

  三

  本书译自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son)所编《奥威尔的英格兰》。这本书收录了《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也收录了与之相关的散文、诗歌、书评以及信件。戴维森编纂《奥威尔全集》(二十卷),又编“还原语境版”《巴黎伦敦落魄记》《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动物农庄》。我在某大学二手书店买的英文版《动物农庄》,薄薄一本,只需十元;而戴维森编的《奥威尔与政治:动物农庄》有五百页。

  最初促使我翻译的是第十二章。这一章让我想起《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在摩洛哥期间所作)。该书主人公乔治•保灵听了左翼图书会的嘉宾演讲,去拜访波提欧斯老先生:

  “告诉我,波提欧斯,你怎么看待希特勒?”

  波提欧斯老先生肘部搭着壁炉台,脚蹬着挡板,颀长的身体斜靠在那儿,又不失优雅。听到我的话,他吃惊得几乎要把烟斗从嘴里取出来。

  ……“为什么关注他?不过是个冒险家。这种人来了又去。蜉蝣一世,绝对是蜉蝣一世。”

  我不能肯定“蜉蝣一世”是什么意思,可我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你搞错了,希特勒这家伙跟别人不一样……不像古代那些伙计,把人钉十字架、砍人头,只为寻开心;他的目标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我亲爱的朋友,‘太阳底下无新事’!”

  当然,那是老波提欧斯最爱说的一句谚语。……你告诉他如今的什么事,他马上会告诉你在某某国王治下,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就算你提起飞机这种东西,他也会告诉你在克里特岛或者迈锡尼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很可能早就有了。(孙仲旭译)

  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现代史。这个问题依然没过时——

  “现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