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沦:郁达夫小说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10 02:1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是一本由郁达夫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精选点评:

  ●郁达夫的文字没有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研究郁达夫的学者们倒还蛮有趣。之前有人说他的文字暗い,所以在诸事不顺的颓丧日子里还是少读为妙(溜了溜了,等阳光回来的时候再重读。

  ●《春风沉醉的晚上》

  ●神经质 主人公遇到一点不顺就愁肠百结 怨天尤人 说实话没什么触动 在文学进步的历史意义上还有的可讲 甚至觉得很多文章本身并没有太多意义 赞誉多来自后人的评说而已

  ●“自叙传”风格的几篇,现在读起来的确有些苦闷,也有着明显的从传统文过渡到白话文写作的生硬,但是郁达夫先生迈出了这一步就很棒了。情绪心理写得比较感伤、真切,也带着忧愤;直抒胸臆和整篇的独白比较多。所以我看到书评里很多人不喜欢,也可以理解。在五四年代,郁达夫塑造了“零余者”形象居多,换当今的话就是“边缘群体”。自然是带着颓废和失望去宣泄或者映射批评当时的政治与国家情况的。《迟桂花》这篇是他的转型之作,风格上是从感伤到宁静之美的转化,这篇整体上有一种和谐的诗化意境,我也喜欢这种转变,之前的风格有些青涩。把这篇放在这本书的最后,编者有心。

  ●补标,郁达夫和他笔下的我就是我自己。绝不是莎菲女士

  ●沉淪 遲桂花

  ●“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跟救亡图存这个主题真的有啥关系咩,哈哈哈哈,郁达夫文笔好罗曼蒂克的,但并不算特矫情,大概是我看过胡兰成吧。喜欢出奔,比较不一样。

  ●不算有趣

  ●《春风沉醉的夜晚》和《迟桂花》还好,《过去》也还好,《沉沦》不喜欢,背景为留学日本的都不喜欢。

  ●郁达夫文章写得比太宰治烂好几个次元。 一坨垃圾。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读后感(一):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写得最美,《沉沦》《迟桂花》相对较好,其余的感觉略一般,与同时代的其他大师相比,感觉还差一些。郁达夫的文章,美则美矣,却总给人格局略小的感觉。如果说是囿于情爱,却又描写得太过于单薄幼稚,仿佛这个人从来没真正体验过爱情,或者即使爱过也是在不停的自我幻想里度过了大半光阴似的。 在看鲁迅,看老舍,看朱自清,看季羡林……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大师的气质,与文字中的底蕴,但郁达夫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却是在不断地堆砌他看过的那些外国著作,好像一个只活在风花雪月、顾影自怜里的男人。 我会将《沉沦》中的主人公看成带着懦弱不甘、略有点中二的留日青年;将《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主人公看成一个简单可爱的知识分子;将《离散之前》中的主人公看作失意的进步青年,去理解他们。郁达夫,是一个民国烈士,他的爱国热忱,我深深敬佩。但写出这样文字的郁达夫,我不喜欢;无情抛弃第一任妻子,又登报污蔑羞辱第二任妻子的郁达夫,也让人瞠目结舌。他的热情与病态共存,组成了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着坚强起来的知识分子。 不可否认,郁达夫的景物描写是数一数二的美,但小说中,能让我真正喜欢起来的恐怕也只有《春风沉醉的晚上》了。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读后感(二):碎碎念

  说实话,看《沉沦》还是被里面的性描写吸引才来的。但多多少少会有些失望的,可能我对它的期待太高了吧。但毕竟是民国四大才子郁达夫的代表作,慕名而来。其实最初是被安利有极厉害的“性”描写,看完发现那几处都有些压抑,不过还是极其有水平的。“沉沦”也代表了那个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国弱民卑的脆弱心理。自家的沉沦与自身的性格怯弱以及国家的孱弱相关甚切。不知到底是何种悲哀,才会有如此卑微心态。

  我也是第一次看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他的这部小说集竟然看下来了。整体感觉是有些压抑的,尤其是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国家的孱弱对于有识青年内心自卑的深切影响。《沉沦》最经典,也是最有那种时代气息的作品。《银灰色的死》《南迁》在岛国的卑微青年内心压抑的感受。自家依旧沉沦。

  《茫茫夜》黑暗时代内心的凄凉。《春风吹醉的晚上》更添柔情。《离散之前》影射了郁达夫和郭沫若等人开办创造社时遭受挫折的无奈。《过去》教给我珍惜眼前人。《逃走》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那种孩子的忸怩害羞,对于爱情向往却又逃走的真实情感写的淋漓尽致。《出奔》反映了国民大革命时期时代的缩影与变迁。而《迟桂花》则一扫郁达夫之前文字的压抑,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体验到了郁达夫内心的成长。

  总的来说,郁达夫的文字我还是很喜欢的。民国四大才子,果真名不虚传。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读后感(三):读郁达夫《沉沦》

  《沉沦》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留日的“病的青年”在现实与内心的双重压迫下,逐渐沉沦、下坠,直至自杀的故事。小说主人公不断沉沦的原因是多反面的,有对祖国衰落的的愤慨,对在异国遭受不平等对待的不甘与孤独,对青春期性苦闷的懊悔与羞耻等诸多因素。读到类似“我还不如变了矿物质的好,我大约没有开花的日子了”的语句时,我对主人公的个性难免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慨叹,但设身处地地想,身处当时复杂的大环境中,主人公的行为与心理倒也可以理解,但还是不免觉得遗憾和同情。 整部小说除去情节,最为吸引我的要属郁达夫的景物描写。“向四边一看,太阳已经打斜了;大平原的彼岸,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一座高山浮在那里,饱受了一天残照,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仅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并且与情节所需的氛围完美契合,每每读到,都让我心生敬佩。 评价灵肉冲突: 《沉沦》中有大量有关灵肉冲突的描写,在当时可以说是莫大的进步。“与单纯的性爱描写不同,和追求感官刺激的淫秽之作更有天壤之别”,在《沉沦》中,郁达夫把青年人正当的欲望与爱国情感交织在一起,并且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产生激烈冲突,营造出一种感伤、懊悔、又不得不沉沦的氛围与情调,凸显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撕扯感。一方面主人公无法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感到懊悔和羞愧,这也为最终主人公自杀做了一层层的铺垫。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读后感(四):3.27《沉沦:郁达夫小说集》

  郁达夫身为创造社社员之一,且创造社的小说大都是“自叙传”忠于内心情感个性解放,所以看他的《沉沦》小说集时我有意无意的就会把思绪飘向于“描摹”作者。我想他一定不喜欢“做礼拜”,文中有多篇提到他不是很情愿随基督徒做祷告;是不是还有点自虐倾向?譬如《茫茫夜》一文中于质夫贪尝那变态的快味;还有没有可能是双性恋?是不是有点懦弱爱哭?抖m?各种脑洞...

  前期作品“性”的苦闷确实明显,后期创作倒是侧重于生活苦闷,性仅是略微带过,我更喜欢后期作品。

  但我觉得主人公对那些性想法人人都会有吧,但他对自我道德要求很高,跟卢梭的《忏悔录》很像。隐善扬恶放大自己的不良。

  前期多是在某种孤苦的环境烘托下,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性阿)实质感情线较少,给我的氛围是沉闷、软弱、多虑、颓废、“我有罪”(让我想到太宰治了),后期作品仍带着以往的风格但多了对当时阶级社会生活现状的描写,可在结局上多是近乎病态的自我毁灭,所以还是压抑的。

  也就最后一篇《迟桂花》让我暖了下,可能仅仅是因为结局是好的罢了。与翁氏兄妹的感情我并不觉得多么深,始终是见色起意阿 ,但总的来说还是很纯洁的友情,最后一句“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让我对我的人生有了联想。

  诶 这部作品我是冲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这个头衔来看的,在上世纪20年代敢写这样露骨的事 还蛮佩服的!可纵向来看,现在优秀的作品太多了,前期作品读起来实在太乏味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