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锦集

2022-04-02 15:17: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锦集

  《紫禁城的荣光》是一本由[日]冈田英弘 / [日]神田信夫 / [日]松村润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一):穷则思变

  旁观者清,中国的历史,往往在日本、韩国人哪里才能得到认证,是因为旁观者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和局面。所以得到的印象和结论必然新颖与本土。

  在农耕文明扩展到山海、草原是的阻力自是受限于舒适的生活所滋养的体力、忍耐。

  所以文中发现游牧民族的草原百姓、林中百姓轮流登场才形成了今日中国版图。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二):从民族融合看现代中国的形成

  元-明-清,多民族帝国从元开始,到清稳定建立起来。

  作者把中国疆域分为:支那、满洲、蒙古、新疆、西藏(支那只是代号,此处不存在歧视)。明朝的统治集中在支那地区。永乐帝试图恢复元朝的广大疆域,但没有成功。也正是明朝和其他民族的冲突给予了满族人壮大成功的机会。皇太极完成对满洲的统一,顺治建立对支那的统治,康熙建立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乾隆建立对新疆的统治。

  其中还讲到了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三):“荣光”困于时代

  整本书以时间为跨度,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从元定都一直写到嘉庆朝,整个叙述紧扣荣光二字,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同时本书按蒙,藏,汉(文中支那),日本,朝鲜等分割进行论述,从视角上反映了研究者所处时代对东亚格局的认识,对于进行大中华文化区域研究有所启发。但是此书受限年代,成书至今已逾几十年光景,文中所述部分观点随之时代变化已显得稍有偏差,所起学术之用也显得日渐淡薄。总之,本书作为对该段历史尚不清晰者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对于已经比较熟悉者可以起查漏补缺之作用。大体值得一读,但却要研究个透彻,无必要。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四):角度新颖、分析面广,喜欢研究明清历史的必读之作

  本书推荐理由有三。其一,作者为日本人,完全不存在对个别朝代或人物的偏见看法,评述及分析都相对客观且以事实分析为依据,且某些分析的角度还非常新颖;其二,文句翻译流畅,阅读体验不错,不存在粗制译制著作的文句文法表述问题;其三,本书为甲骨文系列丛书,甲骨文系列丛书的编选均比较精制,对历史的描述分析也均比较客观,是难得推荐全部阅读的系列丛书。

  书籍覆盖时间从元朝末期开始,直至清嘉庆年间;分析的角度除了通常的政治和经济结构,还包括边疆冲突、宗教势力、文化发展等等,涉及面非常广泛;但也许受篇幅所限、也许受作者视野和能力所限,每个因素的分析深度都不是太够。比如分析明朝的灭亡,除了党争、宦官弄权之外,非常重要的还有明朝太过注重科举制选文官而轻视武官的原因,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明朝各方面的分析就比较到位。

  综上,本书可以作为丰富视野和拓展思路的明清史著作阅读参考。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五):还原了明清时亚洲海陆联动的时代特征

  日本学者对中国的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十分感兴趣,类似五胡乱华、元清入主中原这样的“励志”故事,映射着日本汉学家掩盖不了的历史野心。在他们眼中,雄壮威严的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几乎无视了其中明朝对紫禁城的设计与建设,关注点反而是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如何合二为一,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这不禁让人想到他们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这点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读者格外注意。

  本书的优点在于,书中穿插的史观与欧美“新清史”学派十分相似,它能使学术圈之外的大众读者拥有一个新的历史观察视野。内容时间线是从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开始,经历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共450年。与同类书籍相比,该书观点清晰鲜明、逻辑严密,还拥有着日本学者所特有的重视海洋亚洲与内陆亚洲互动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明清时亚洲海陆联动的时代特征。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六):短评写不下——冈田英弘的“中国观”之我见

  本书对元末至清嘉庆年间历史进行了点状式的勾勒,作者把元至清的历史发展过程表述成:由“支那”向“中国”的形成过程(在这里支那指“汉族”单一同质的国家,中国则指“大中华”多民族国家)。作者将中国分为五部:满洲、蒙古、新疆、西藏、支那,其中又将支那分为南支那和北支那。与其他著作不同之处在于,作者是以满洲老档为基础史料进行研究的,所以在论及中国结构构成时以满族统治者为视角,作者将中国比作"洋葱式"的多层次结构,最外层是西藏和新疆,作为大清帝国的外围缓冲地带,第二层是以满洲、蒙古、支那组成的以满族为中心的联邦体制,最内层自然是满洲,而构成满洲权力核心的是八旗制度。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作者以满洲为中心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因而作者勾勒出一副以北京为统治枢纽的大帝国,北京向东北是满洲,向西北是蒙古,向南是支那。这也是甲骨文翻译出版此书的原因所在——在西方"新清史"热潮背景下推出一部日本早期耕耘满文老档案为史料基础的著作。

  作者还提及清对元的继承性,也即从元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到清正式完成了任务。处于之间的明在初期也在为继承元的庞大帝国而努力,作者认为迁都北京也即此内在动力。但是土木之变标志着明前期国策的败落,此后转为防御,再无力试图恢复元帝国的统治,留待清朝来完成。这里也可以看到北京(紫禁城)作为元明清三朝政治枢纽的内在继承性。

  另外,书中对推动从元至清历史演进的动力,阐述的最多的是商贸,观点有可讨论的地方,在具体论述中,感觉作者有些放飞自我,说实话看不到一条史料,确实很难令人信服。书中论述较精彩的部分是对清征服蒙古、西藏的梳理。总结起来就是:本书看起来很爽,许多观点雷人,但没有具体史料支撑,所以读者朋友们对其中观点需谨慎对待。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为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及启示。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七):真的是紫禁城的荣光,没有它失落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八):读书备忘录

  作者概括能力出众,与其说是全史更像是一部以通俗的方式给吃瓜群众做简单科普简史,并不是历任皇帝都有详细描写,简单几笔就从元朝起将历代皇帝的统治政权大致梳理了一遍,明清四百多年支那演变为中国历史的主要线索是以蒙古和满族两大边外势力为主。由于不是本国人撰写,所以审视问题的视角更加多元化、理性化一些,

  书中提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遍开始中央集权发起胡惟庸案,与昔日功臣和红巾军旧部划分界限并残忍诛杀,这与大众的普遍印象相同。但到后来的蓝玉案一贯狠心的朱元璋发生了转变,清洗旧部的做法变为了迫于新官僚集团与诸王的压力,事态已经脱离朱元璋的掌控发生了变质。但也正因如此才能让朱棣以少胜多成功发起政变,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

  而对于支那和中华的区别以及中日朝关系的演变,日本人也有着特别的观点,尤其是在明朝永乐帝时兴闭关锁国期间起,中日关系以及对外封锁并没有想象中的严苛,日本天皇足利义满甚至接受了明朝赐予的封号进行正规官方的贸易往来。但由于日本以及明朝官员的贪婪最终导致堪合制度报废,遣明船贸易衰亡,以及倭寇的再次兴起。(ps:后期倭寇主要以支那人为主)

  本书除了对明清朝政以及对外贸易做出了详细解读外还点出了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大量篇幅描写了元朝后裔与朝鲜等地的内乱与发展情况。书中表示对于宗教民族问题的根本其实更多还是政治诉求,例举达赖与班禅的起源明明是格鲁派的政治主张,而非藏传佛教本身的宗教信仰,这一点很多人未必了解。

  而对于元朝灭亡本书也有不同的观点,一般的历史书籍都将1368年明军攻占北京视为元朝灭亡的时间,但本书认为直到1388年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被明军击败,在逃亡过程中遭也速迭儿所弑,才算是元朝真正的灭亡。至于之后的蒙古史本书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388至1454年的瓦剌时代,经典战役是土木之役俘虏明英宗;二是达延汗重振北元正统皇权,这个时期一直到北元末林丹汗败于满洲人之手为止。在这段时期,蒙古与西藏透过藏传佛教建立起紧密的连结;三是从瓦剌部发展出来的准噶尔帝国与清朝对峙的时期,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被清朝击败为止。

  最后最有意思的是全篇所讲述的历史分别以元末白莲教乱始,清中叶白莲教与天理教乱终,两起白莲教动乱串起了整个故事。

  (ps:最可怕的是从宗教、对外贸易、文字狱等事件出发都能从现代社会找到投影)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九):主人与奴隶的身份只是家庭内部生产活动的不同分工

  

这本书的特点是以蒙古大漠为背景描述明清历史,这也是作者冈田英弘最主要的擅长的。

“为什么支那地区的古代都市大都位于蒙古高原、山西高原与北支那平原的交界处呢?揭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就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与北支那平原上的农耕民族之间的贸易关系。游牧民族穿着用牲畜皮制作的衣服,饮用牛奶和酸奶,食用黄油和奶酪,住在用羊毛硬毡制成的帐篷中,这完全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为了获得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游牧民就要向农民购买谷物。因此,从史前时代开始,高原上的游牧民就必须组织商队到北支那与那里的农民进行贸易。这样的交易场所或定期集市理所当然被设置在农耕地区的边缘,即北京、邯郸、安阳、洛阳、西安、咸阳等地。大量为进行贸易而从农耕地区腹地赶来的人聚集在这些地方开展贸易活动,不久定期集市就变为常设市场,市场附近的村落也开始发达起来。这就是北支那古代城市的产生过程。支那地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商人,大概也是出于上述原因。“游牧民族带到支那边境城市交易场的货物中最多的是家畜,其次是高原盐湖所产的湖盐。家畜当中,牛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耕地拉犁的需求,而羊肉则作为蛋白质资源提高了城市居民的饮食水平。“但是马匹的输入在政治上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使战争成为可能。古代支那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一样,用马拖曳战车作战,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将马用于骑乘。总之,得到马匹的边境城市逐渐成长为城市国家,在这些城市国家中殷、周、秦又发展为王国,最终统治了其他城市及周边的农耕地带。这就是为什么北支那统一国家的出现要比南支那更早的原因。“因为南支那不靠近边境,城市发展陷于停滞,又不能获得马匹,所以没有办法与北支那的军事力量进行对抗。”

日本人写历史,经常会露出一些随笔式的感想,很有趣。如:“就像一说中餐马上就想到北京菜一样,北京被认为是中餐的发源地。但是十分有趣的是,北京外城生意红火的饭店几乎都是山东人经营的,四川菜等菜系的餐馆数量很少。现在我们品尝的所谓纯正‘北京菜’,实际上是融合了北京饮食习惯的改良版鲁菜。”

鲁迅曾对“奴才”非常不满,认为比奴隶还糟糕。可能他对满清“奴才”的愤怒依旧。

但满人的前身女直人的家奴身份很特别。“主人世世为主,奴隶代代为奴,双方的地位永久固定。不过,主人与奴隶寝同房,食同桌,主人的战利品、交易所得以及奴隶生产的食物都在家庭内平均分配,并没有地位高下分别。在某种意义上,主人与奴隶的身份只是家庭内部生产活动的不同分工,例如主人是丈夫,妻子是奴隶的情况。所以女直人家庭中主奴之间有着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主奴关系也能像俗话所说的‘主从三世’那样一直延续下去。而家庭则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主人与奴隶都不可能在缺少对方的情况下独自生存。”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十):紫禁城的荣光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紫禁城的荣光——书名的字面意思写明清这段历史,以荣光开始,以黄昏结束,记录明朝、清朝450年兴衰史。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有其独到之处,能够以宏观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尤其是日本站在其在东南亚地缘政治版图的视角对中国历史进行建构,用建构是想表达日本研究中国历史是利用中国的历史,建构对其有价值的“历史视角”。 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其构建的“历史视角”。 地缘政治历史视角。把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形成相结合分析历史的发展。中国历代王朝定都的城市的形成,是基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进行贸易,而形成的交换地点而发展起来,大都位于蒙古高原、山西高原和中原的交界处,如北京、邯郸、安阳、洛阳、西安、咸阳等城市的形成的原因。 中国历代王朝建立的“路线图”是由北到南,统一全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其中明朝例外,明朝是建立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南向北,建立的国家,其不足之处,始终没有形成元、清朝,疆域辽阔的国家。本书的视角不像增井经夫《大清帝国》那样直言不讳的说日本东洋史界,有很多人研究过,“少数民族统治中国”这一课题。不用多说,因为伴随着日本军队的全面侵华,他们想讨论自入侵过中原腹地的匈奴人以来的少数民族统治历史,以为日本统治者提供参考。但日本的侵略我国的历史可以看出日本侵华采取了“少数民族统治中国”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日本丰田秀吉时期对朝鲜的侵占,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对中国历史进程发展影响甚微,但侵略中国蓄意制造的“九一八”事变为开端,从东三省一直到桂林,使中国遭受日本的铁蹄的践踏,成为中华民族的不能磨灭的伤痛。 二、博弈论历史视角。边境贸易是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长期博弈形成的,游牧民需要中原地区农民生产的庄稼等碳水化合物,农民需要游牧民牛、马、羊,作为生产力,于是在双方在边境城市形成和平贸易,一旦边境城市发展成为国家,就会借助国家的力量提高粮食的价格,游牧民族没有有效的对抗手段,导致依靠暴力手段获取粮食,为了抵抗游牧民族的掠夺,秦赵燕都在边境修筑了长城,加强了边境抵抗能力,游牧民为了有效的进行掠夺组建更强的组织。秦统一以后,匈奴便建立了历史上最早的游牧帝国。游牧民族帝国和农耕帝国通过多次战争,势均力敌,就可以签订条约,开放边境,进行贸易。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原的朝廷无不面对草原民族的骚扰、威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而没有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汉末年,严尤的“三策论”,严尤谏王莽 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 当周宣王时,猃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贲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 由于受时代和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历代王朝并没有寻得解决问题的上策,既然游牧民族自古同农耕王朝相互征伐,其本质是在打贸易战,我们何不借助资本,主动出击,用资本去捆绑住被游牧民族控制的地区,推进“一带一路”,以商养商,以商养国,可为上策。 本书书名为明清全史其实不全,明朝历史长于对朝贡体系中日、朝、明关系的分析,缺少对明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分析。清朝部分长于康乾王朝对蒙藏的分析,清朝对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等没有涉及,止于1813年的天理教攻入紫禁城。 作者以明紫禁城的营造开始,以紫禁城凌驾于市民社会之皇权象征被打破为止,暗示了清朝开始衰败。 紫禁城的设计坐北朝南,按照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哪吒三头六臂两只脚形象设计,前面三个门后面两个门旁边各三个门。天门九重,所以皇帝要用一重又一重的城墙、一道又一道的大门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以此将皇权塑造为一种难以接近的存在,紫禁城是中国专制封建王朝威严的象征。 1813年九月十四日(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勇闯紫禁城,这次暴乱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对嘉庆皇帝的打击却是巨大的,他在临终前还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在暴乱中射在隆宗门牌匾上的一个箭镞,一直保留了下来,暗示高高在上封建专权的神话被射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