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交流的常见方式探讨
今天学习了罗振宇老师的《感受是交流的硬通货》一文,结合多年来与学生的相处,我思考了下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日本设计家原研哉把世界上的所有东西比喻为两样,一个是碗,一个是棍子。如果对应我们与人交流的方式就是“以德服人”和“以力服人”。碗里可以装进知识,财富、品性,只要是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可以装进去。碗盛装一切,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可以喻为德行。棍子是探索世界的媒介,改造世界的工具,像电脑,武器,劳动工具等等一切外在的工具,当然棍子也可象征权威。
仔细想想,我们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主要也是这两种。较低级但直接的方式就是“以力服人”,力是世界上最直接最直观的东西,毕竟适者生存,强者为尊的观念还有意无意的影响着我们。所以教师很多时候,就直接利用教师的实力和权力与学生交流,实现让学生改变的目的。高级的交流就是“以德服人”,教师凭借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跟学生谈心,讲道理,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实现交流改变的目的。
如果我们能较好地结合这两种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基本上能解决与学生的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