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都柏林人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都柏林人读后感1000字

2021-04-16 02:17: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都柏林人读后感1000字

  《都柏林人》是一本由[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都柏林人》精选点评:

  ●说实话,我没有看懂,也没有看出好

  ●原来詹姆斯·乔伊斯竟然是这样的,模糊了时间感和时代背景的语言风格,但我也在阅读的过程中数次想起唐诺在《尽头》里的话“读《尤利西斯》或更不智还读他《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读者也许会说这是什么啊……但你要不要回头看乔伊斯宛如回忆的《都柏林人》呢?”,所以说不定这只是一个陷入故国情怀而背离了部分自我的乔伊斯。除了开头的《姊妹们》和末尾的《死者》有着有目共睹的精彩以外,我格外喜欢《两个浪汉》这篇,外界场景的变化伴随着行云流水般的心理活动,然后在“乐章”的高潮处戛然而止!

  ●沉默。启示的瞬间。校园空了

  ●“猪一样的小眼睛”

  ●本来以为很不喜欢,读的过程也是怨声不断,但是最后一篇死者太凄美了,万物和雪联系起来都变得让人怜爱。 最好在某种激情全盛时期勇敢地进入那另一个世界,切莫随着年龄增长而凄凉地衰败枯萎。

  ●最喜欢第三篇伊芙琳。本来以为是个因爱私奔的故事,可乔伊斯说,“她蓦然惊恐地站了起来。逃!她必须逃走!弗兰克会救她。他会给她新的生活,也许还会给她爱情。而她需要生活。为什么她不应该幸福?她有权利获得幸福。”新的生活是首先,爱情只是也许而已,伊芙琳曾经有过疾风骤雨般摧毁眼前一切的渴望,但还是在行将远航的巨轮前放弃了自我救赎。

  ●此书堪称世界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耗费了不小的毅力读完之后,我想说:最有名也许是真的,但它很显然绝非最好,多数甚至算不得上好。这是乔伊斯20多岁时写就的平凡之作。文笔、故事、寓意、情怀……任何一方面,都难以惊艳人。时空上感到隔膜。和翻译也有一定关系。

  ●十五个短篇小说零零总总的汇成了都柏林的生活场景,失望,感伤。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的生活困境与精神困境交叉,印象最深的是要离开都柏林这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死者》更是将生活的失望,人们精神的窘境以一个从未出现的死者来隐喻。

  ●有几篇很好

  ●内容不谈,这个版本是不是没校对过,不止一处错别字,还有很明显的标点挤压……

  《都柏林人》读后感(一):简单谈谈《都柏林人》

  

相比乔伊斯《尤利西斯》而言,《都柏林人》文笔明显稚嫩,稚嫩的缘由来自环境描写的刻意,人物出场的情感上的断裂,对话描写也显得有些混乱,尤其是在最后一篇《死者》里,甚至令读者(当然是我)觉得有些恼怒,虽然乔伊斯的作品惯常使人恼怒,不过相比《尤利西斯》,却不是那种“被虐待的快感”,而是明显的表述不明的恼怒。

然而这并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趣味(在我看来,趣味是一部作品的核心,他是一切的综合显现),他用诸多个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都柏林人的形象,失落、悲观、无奈,或是在情感的冲突中退让,或者是表面的顺从后进行着愚蠢的心理的反抗。乔伊斯是天生的意识流大师,他在宏观上把握着这一切,而那内在的联系他也早已经在他的心中熟透了。

《都柏林人》是《尤利西斯》的前奏,在长达将近十年的几乎失败的出版过程里,他或许会能够体会到那种能力,他必须不能迎合任何人,不能迎合任何娇柔做作的,或者说旧时代的表达方式,他必须要实践他在和那位爱尔兰老诗人叶芝面前说的话“我才20岁,你呢?”,他必须拿起这一棒。

他们都不该活在逝去世界的尾声中,他们应该活在新的时代里,无论是都柏林,还是乔伊斯。

  《都柏林人》读后感(二):伟大的小说在思想不在故事或情节

  我承认大师就是大师,有几篇我特别喜欢。一次遭遇、阿拉比、母亲、一小片阴云、何其相似、有几个还好,泥土、痛苦的事件、两个浪汉、姊妹们、伊孚林、公寓、圣恩、有几个勉强读完或者都不完,死者、委员会办公室的常青节。 感觉他的风格是到结尾时才点题,前面引入特别慢,而且特别散,故事性不强。这对普通作者来说,很有挑战性。因为故事太松散,看得很吃力,对读者的素质,以及他当时的阅读环境要求很高。而且就思想性来看,有的东西是人类共通的,有的涉及到宗教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甚至非评论家来说,吸引力也减弱了。 所以听说这本书拖了好几年才出版。但它真是一本好书。 在我心里,要排一等二级,我敬佩它,它也给了我一些启发,但是心灵共鸣的地方不太多。还有一点,大师永远不会被人猜到他的布局谋篇和写作思路。所以读不到后面,就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注意这有别于故弄玄虚,所谓故弄玄虚就是故意隐藏信息,打乱叙述故事的顺序,其实故事本身没什么。比如呼啸山庄、蝴蝶梦就是这种类型,它们只是倒叙插叙,设置一些误会或悬念,但是在读者意识到它要展开两个主人公的爱情回忆时,对于有一定阅读量积累的读者,就会推测到大致走向,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都柏林人不是这样,感觉它的优点在于故事性不强,有的篇章缺点又在于故事性过于不强。以后还要再看,可能是我看得太快,心境问题。

  《都柏林人》读后感(三):乔伊斯的“生命氛围”

  

听了川大王逸群老师的一门课,讲到乔伊斯,有一些收获和感想,在此记录。

对阿加莎那样谜底在最后揭示的小说,我们不愿意再把它读第二遍。但是在短篇《泥土》,我们看到“泥土”作为谜底早早被揭开,这个未被指明的词被种种内心的颤动所包裹,不仅是在场者,也包括我们读者。有人说读者比听者更孤绝。但其实默读也有声,我们并不孤独,我们也在填充那些叙事的空白。在《泥土》,作为读者仿佛置身事外的我们也参与了这次善意的沉默,我们的内心在阅读中颤动着回应。

另外,在《死者》,我们在乔伊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中体验到了一种“神秘感”,一种“氛围”,一种超越性的生命存在。正如杜夫海纳的审美现象学所指出,我们进入这种气氛中,即感受到一种真实,它有点像“骚乱时左右个人的集体意识”。好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仿佛是“树荫”造成了树林茂密的结果,造成了潮湿茂密的神秘氛围。这不能用陌生化或(研究潮流中的)技术流去解释,它更接近于本雅明所言的灵氛,是一部作品的“表情”。让人感动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我们在阅读中经常是把主体性内核投射到作品上,其实是读者在同化这个世界,在阅读中我们得到回应,经验折返到自身。这样,实际上主体是没有开放的,只是在对外同化中带来快感(有如拉康的哲学),像我们要把疤撕掉也是为了同化的快感。但是,一部好的小说会使我们主体“异化”,放弃那个稳固的主体内核。这是某些作品不容易读的其中一个原因,它超出了我们的经验。这样的小说就像春节的氛围也有强大的同化能力,使读者在生活中感受到被这部小说的氛围同化着、包裹着,带来怅然而不知其来的感受。

摘录一段《死者》的节选:

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

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

落到所有生者与死者身上。

  《都柏林人》读后感(四):《都柏林人》

  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并不是由一个个重大事件构成的,而更像一个个句子、日常生活化的片段,像加缪评萨特《局外人》当中的句子一样:它是不同的孤岛一样,彼此那么遥远的矗立,那么孤绝。我们的生活被各种无关紧要的细节填满,类似于走神、打瞌睡、无聊的时刻,类似于哀婉、孤寂、轻微窘迫感的时刻,这些细节看似恍惚,似乎让我们抽离这个实在世界的,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又是十分重要的。文学像一种容器,人生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情绪和认识都被凝聚在这里,它是一个生活经验、生命意义汇聚的空间。当我们找到一个恰切的方式或通道走进一部作品时,这些时刻会得到回应。《死者》最后的雪是我找了很久的雪景,一种哀婉的氛围在最后得到集中的释放。雪落满了整个爱尔兰,雪以填满这个世界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空空荡荡。这也让我想起了托宾的小说,米盖尔的妈妈死在茫茫的雪地里,等待他的只有空荡荡的家和寒冷冰封的不会融化的日子。托宾和乔伊斯的气质更像,威廉特雷弗 《出轨》亦是如此。都柏林人8.6[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 2016 / 上海译文出版社

  《都柏林人》读后感(五):那些人孤独的人

  乔伊斯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的意图是一章写我国的道德历史,我选择了都柏林作为地点,因为这个城市出于麻木状态的核心。我试图从四个方面把它呈现给无动于衷的公众:童年、青年、成年,以及公共生活。故事按照这个顺序安排。大部分采取审慎的平民词语的风格……”

  在《都柏林》的大部分小说里,乔伊斯都使读者通过他的目光来观察事件不做任何评论。因此读者在这些故事里总感到一种疏离感,仿佛他要通过一系列的报道来说明都柏林的生活,就像一个注重科学性的历史学家描绘事件那样。《都柏林》里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孤独寂寞、互不关心的人们。他们大多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但又以某种文雅的态度面对世界。有些人的故事令人难忘,因为他们看到了黑暗的深处。

  小说里我喜欢《一片阴云》,小钱德勒自卑、敏感、害羞,拥有一份工作,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他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千篇一律日子里,因为朋友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轨迹。以前他只是偶尔抱怨一下生活,朋友的“衣锦还乡”让他更加厌恶自己的生活,心中烦恼无限增多,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是又没有勇气改变,觉得抗争不过命运。和朋友见面后,他向往朋友描述的生活,描述的女人,回到家里觉得家里处处不顺眼,孩子也充满厌恶,最后在孩子的哭声中醒悟,直视自己的生活。其实小钱德勒的生活和许多人的生活一样,生活平庸向往远方却又无力改变,性格敏感自卑,偶尔抱怨下生活,幻想美好未来。如果有外在条件的刺激就会活跃一段时间,觉得不能再忍受当前生活,想要改变,过段时间以后又恢复平静,就像一小片阴云,不会造成什么倾盆大雨,但是会让人心有不安。一般这种人是自己内心和生活发生错位,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痛苦的事件》,杜菲先生是一个保守、固执的人,独自一人生活。“没有伴侣也没有朋友,没有宗教也没有信条。他过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不与任何人交流,只在圣诞节去看看亲戚,他们是死了时到墓地为他们送葬”“他讨厌一切表示物质和精神混乱的东西”杜菲先生这个人的形象作者用简洁的话刻画了一个人的一生。杜菲先生的生活平平淡淡——恰似一个没有冒险的故事。直到有一天,他遇见有妇之夫西尼考太太,这个人的声音闯进他的生活,然后两个人开始交流,相互交换书籍和乐谱,西尼考太太关心他,倾听他。两个人在一起时,他觉得他们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使他得到了一次升华,磨掉了他性格中的粗棱,使他的精神生活充满了感情”。西尼考太太的闯入给杜菲先生带来了快乐?满足?改变?这种感觉让他害怕,他觉得“我们不能把自己给出去,我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他写信和西尼考太太分手,以后别再联系。

  杜菲先生回复了他的平静,他没有和其他人交流,也没有和其他人散步。他的房间仍然井井有条,这证明他的精神也循规蹈矩。后来,他看见一则新闻报道,西尼考太太死亡的报道。杜菲为了内心的宁静抛弃了西尼考太太,也抛弃了自己。世间只留他一人,他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

  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篇小说,他描写的不过是一个人的懦弱罢了。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懦弱错过许多东西,这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事!现在我才明白,杜菲先生因为西尼考太太的声音闯入他的生活而变得充满感情,然后因为捍卫内心的孤独而拒绝西尼考太太,当她去世以后,他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了,他真的要孤身一人,再无法改变!

  《都柏林人》里这两篇小说,描写自卑、敏感、保守、懦弱孤单的人,这样的人千千万万,他们该怎么办呢?还是继续生活,无法改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