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都柏林人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都柏林人读后感1000字

2020-04-08 2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都柏林人读后感1000字

  《都柏林人》是一本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都柏林人》精选点评

  ●说实话,我没有看懂,也没有看出好

  ●《死者》太棒了!!!

  ●宗教背景很多,最好还是找个带译注的版本我个喜欢篇目:《一次遭遇》《痛苦事件》,虽然文学讨论时候主要谈另外几篇。

  ●古典忧郁,像是笼罩在都柏林上空沉闷墨绿色块,从小城畸人到十一种孤独,都有着都柏林人古老影子

  ●此书堪称世界上最著名短篇小说集。耗费了不小的毅力读完之后,我想说:最有名也许是真的,但很显然绝非最好,多数甚至算不得上好。这是乔伊斯20多岁时写就的平凡之作。文笔故事寓意情怀……任何一方面,都难以惊艳人。时空上感到隔膜。和翻译也有一定关系

  ●大学英语阅读模块课有一节课挑的就是《阿拉贝》

  ●原来詹姆斯·乔伊斯竟然是这样的,模糊时间感和时代背景的语言风格,但我也在阅读的过程中数次想起唐诺在《尽头》里的话“读《尤利西斯》或更不智还读他《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读者也许会说这是什么啊……但要不要回头看乔伊斯宛如回忆的《都柏林人》呢?”,所以说不定这只是一个陷入故国情怀而背离了部分自我的乔伊斯。除了开头的《姊妹们》和末尾的《死者》有着有目共睹精彩以外,我格外喜欢《两个浪汉》这篇,外界场景变化伴随着行云流水般的活动,然后在“乐章”的高潮戛然而止

  ●写人心理变化好巧妙,往往是三个转折,变化的触发点都不一样,细到平常为人所忽略的事物,但人也确实是细微事物就能引起心理风暴

  ●我有点质疑这个翻译‘黑色绵羊‘’真的不是黑马意思吗? 这本小说适合细读,匆匆浏览一遍,效果不佳,或许是时候读原文了? 最后在不得不说,《阿拉比》《死者》写得真是好。

  ●重读《都柏林人》,还是觉得《死者》写得那么好,整个叙事节奏就像窗外的爱尔兰不停地下着的,“雪落在阴晦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大地上,落在没有树木山丘上,轻轻地落在艾伦沼泽地上,再往西,轻轻地落进香农河汹涌澎湃的黑浪之中”,“它落下来,厚厚地堆积在歪斜的十字架墓碑上”,最终,“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都柏林人》读后感(一):伟大的小说在思想不在故事或情节

  我承认大师就是大师,有几篇我特别喜欢。一次遭遇、阿拉比、母亲、一小片阴云、何其相似、有几个还好,泥土、痛苦的事件、两个浪汉、姊妹们、伊孚林、公寓、圣恩、有几个勉强读完或者都不完,死者、委员会办公室的常青节。 感觉他的风格是到结尾时才点题,前面引入特别慢,而且特别散,故事性不强。这对普通作者来说,很有挑战性。因为故事太松散,看得很吃力,对读者的素质,以及他当时的阅读环境要求很高。而且就思想性来看,有的东西是人类共通的,有的涉及到宗教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甚至非评论来说,吸引力也减弱了。 所以听说这本书拖了好几年才出版。但它真是一本好书。 在我心里,要排一等二级,我敬佩它,它也给了我一些启发,但是心灵共鸣的地方不太多。还有一点,大师永远不会被人猜到他的布局谋篇和写作思路。所以读不到后面,就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注意这有别于故弄玄虚,所谓故弄玄虚就是故意隐藏信息,打乱叙述故事的顺序,其实故事本身没什么。比如呼啸山庄、蝴蝶梦就是这种类型,它们只是倒叙插叙,设置一些误会或悬念,但是在读者意识到它要展开两个主人公的爱情回忆时,对于有一定阅读量积累的读者,就会推测到大致走向,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都柏林人不是这样,感觉它的优点在于故事性不强,有的篇章缺点又在于故事性过于不强。以后还要再看,可能是我看得太快,心境问题。

  《都柏林人》读后感(二):那些人孤独的人

  乔伊斯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的意图是一章写我国的道德历史,我选择了都柏林作为地点,因为这个城市出于麻木状态的核心。我试图从四个方面把它呈现给无动于衷的公众:童年、青年、成年,以及公共生活。故事按照这个顺序安排。大部分采取审慎的平民词语的风格……”

  在《都柏林》的大部分小说里,乔伊斯都使读者通过他的目光来观察事件不做任何评论。因此读者在这些故事里总感到一种疏离感,仿佛他要通过一系列的报道来说明都柏林的生活,就像一个注重科学性的历史学家描绘事件那样。《都柏林》里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孤独寂寞、互不关心的人们。他们大多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但又以某种文雅的态度面对世界。有些人的故事令人难忘,因为他们看到了黑暗的深处。

  小说里我喜欢《一片阴云》,小钱德勒自卑、敏感、害羞,拥有一份工作,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他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千篇一律日子里,因为朋友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轨迹。以前他只是偶尔抱怨一下生活,朋友的“衣锦还乡”让他更加厌恶自己的生活,心中烦恼无限增多,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是又没有勇气改变,觉得抗争不过命运。和朋友见面后,他向往朋友描述的生活,描述的女人,回到家里觉得家里处处不顺眼,孩子也充满厌恶,最后在孩子的哭声中醒悟,直视自己的生活。其实小钱德勒的生活和许多人的生活一样,生活平庸向往远方却又无力改变,性格敏感自卑,偶尔抱怨下生活,幻想美好未来。如果有外在条件的刺激就会活跃一段时间,觉得不能再忍受当前生活,想要改变,过段时间以后又恢复平静,就像一小片阴云,不会造成什么倾盆大雨,但是会让人心有不安。一般这种人是自己内心和生活发生错位,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痛苦的事件》,杜菲先生是一个保守、固执的人,独自一人生活。“没有伴侣也没有朋友,没有宗教也没有信条。他过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不与任何人交流,只在圣诞节去看看亲戚,他们是死了时到墓地为他们送葬”“他讨厌一切表示物质和精神混乱的东西”杜菲先生这个人的形象作者用简洁的话刻画了一个人的一生。杜菲先生的生活平平淡淡——恰似一个没有冒险的故事。直到有一天,他遇见有妇之夫西尼考太太,这个人的声音闯进他的生活,然后两个人开始交流,相互交换书籍和乐谱,西尼考太太关心他,倾听他。两个人在一起时,他觉得他们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使他得到了一次升华,磨掉了他性格中的粗棱,使他的精神生活充满了感情”。西尼考太太的闯入给杜菲先生带来了快乐?满足?改变?这种感觉让他害怕,他觉得“我们不能把自己给出去,我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他写信和西尼考太太分手,以后别再联系。

  杜菲先生回复了他的平静,他没有和其他人交流,也没有和其他人散步。他的房间仍然井井有条,这证明他的精神也循规蹈矩。后来,他看见一则新闻报道,西尼考太太死亡的报道。杜菲为了内心的宁静抛弃了西尼考太太,也抛弃了自己。世间只留他一人,他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

  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篇小说,他描写的不过是一个人的懦弱罢了。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懦弱错过许多东西,这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事!现在我才明白,杜菲先生因为西尼考太太的声音闯入他的生活而变得充满感情,然后因为捍卫内心的孤独而拒绝西尼考太太,当她去世以后,他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了,他真的要孤身一人,再无法改变!

  《都柏林人》里这两篇小说,描写自卑、敏感、保守、懦弱孤单的人,这样的人千千万万,他们该怎么办呢?还是继续生活,无法改变!

  《都柏林人》读后感(三):瘫痪与紊乱 没有希望的都柏林

  两年前从学校图书馆接过一本,读过几篇,认定是结局都很坏的故事集,就半途而废了。

  这个假期,买来一本重新读,才读出一点味道。

  全书按照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顺序,分别以各自的视角叙述故事,展现了在都柏林,一切都是平庸的灰色,没有意义,没有改变,没有希望。

  《阿拉比》中的“我”,爱慕邻家的姐姐,在徒劳与自我意识中示爱,最终却被虚荣心嘲弄,是“想要而得不到”。《伊芙琳》中的“伊芙琳”,饱受家庭的摧残与精神虐待,在一份可以私奔的爱情面前,却始终离不开自己的都柏林,仿佛一种性格上的受虐,是“想走而走不成”。

  《赛车以后》描写了欢乐的赛车故事及年轻人们后续的娱乐场面,而这种娱乐恰恰就是所有的空洞与虚无,是浑浑噩噩,无始无终。《两个浪汉》写的是两个流浪汉的生活,一个看着另一个玩弄女人,另一个却是没有得到女人的垂青,反而对到手的金币十分自得了,这是空虚倦怠与生活的周而复始,且笑且哭。

  《公寓》描述了本不想结婚的房客,由于与房东女儿有染,惧怕遭到报复而允诺婚姻的故事,暗示了都柏林里形形色色的勉强为之的关系。《一小片阴云》里的小钱德勒,羡慕走出都柏林闯荡的朋友,渴望着一展抱负,却只能被生活的泥淖困住脚步。

  最后的《死者》有强烈的隐喻性。“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身上。”这是对整个都柏林平静的瘫痪状态的绝望。这是篇幅最长的一篇,前面用了很多的笔墨书写聚会的场面,而这些描写多流于表面,并无深刻挖掘某个人的心理状态,即便是情绪的渲染,也多只用一个精准的词汇带过,这是为了临摹都柏林的生活面目;而后来有关私人的忧伤的记忆,则要待到加布里埃尔一个人的时候才娓娓写来。如此更加深入动人而对比鲜明,展现了生活的双面性,这是都柏林人的生存状态,是他们的凭借,也是他们的埋葬。

  加布里埃尔由于妻子的一个优雅神态而重新燃起了爱火,被爱情裹身的他却在最后搞明白,妻子之所以楚楚动人,是想起了年轻时候为她死去的男人。

  由此,在都柏林并不多见的微弱的希望与热忱,被寒冷的气候浇灭了。

  加布里埃尔仿佛身处死者的世界。那么以这个标题作为结尾,乔伊斯是不是在暗指,都柏林人与死者无异呢?

  一开始读故事的时候,我以为死者会是朱丽娅姨妈,后来知道不是,乔伊斯的构想使得故事更加曲折温热。

  初读几篇,感觉有点鲁迅短篇的感觉,虽不及鲁迅犀利与尖锐,但直指人心。

  中间几篇,由于雷同的感觉而略显乏味。兴许这也是都柏林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吗?

  好在最后一篇《死者》,作了精彩的结尾。由于所有短篇按照人生顺序写就,亦有相同的感受、态度与主题,我们要把整本小说看做是一个整体。《死者》就是整本书的好结束了。

  掩卷,我仿佛看到了风雪中的都柏林,灰色笼罩。行人蹒跚而行,面无波澜,目无所视,赶往坟地。

  《都柏林人》读后感(四):都柏林人 | 这是一个大家都不开心的年代

  一

  翻开詹姆斯乔伊斯的书,你会发现他的笔触涉及到了“都柏林”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这似乎是作者本人对自己技巧的一种展示,将故事安排到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以便大施拳脚。

  同样是擅长在“自家地盘”上讲故事的斯科塞斯和伍迪艾伦对纽约的喜爱则体现在了他们的电影里。两位导演生在纽约,长在纽约,几乎不曾离去,成为了这座城市活生生的代表。这种在“自家地盘”上大显身手自然是两人对家乡理解的一个表现。

  但不同地是乔伊斯常年旅居巴黎,可以说颠沛流离在外,晃晃走完了自己短短五十九年的人生,但他却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了这个其形容为“瘫痪”的城市,书写着他的城市记忆。

  在写完《尤利西斯》后不久,他致信出版商理查兹,解释自己为何在书中情节设置上与现实中的都柏林有如此高的重合度。他说,“如果能够把握住都柏林的内核就能把握住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的内核。”

  在都柏林,这个内核便离不开“瘫痪”和“死亡”。

  二

  乔伊斯写下《都柏林人》的时候,爱尔兰国家内部的民族运动正水涨船高。一方面是爱尔兰岛上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天主教教徒,另一方面是位于英国管辖的新教教徒。两方长时间的拉锯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一种激进与无力并存的两极状态。 都柏林成为了这场追寻民族自豪与文化的漩涡中心,而住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同时也存在着两种心态——要么狂热地支持统一,要么透露出一种因长期浸泡在压抑的水潭中而产生的麻木表情。小市民的苦闷,困惑与愤怒成了这十五篇故事的不竭源泉。

  《都柏林人》这本书一共有十五篇故事,分为三个时期,“童年”,“青年”和“成人”。虽然切入的视角有所变化,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窥探和概括却紧紧围绕着“瘫痪”这一主题,呈现人们的内心世界。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在都柏林,每个人的生活又全然有相似的不幸。人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岛,宗教的压抑和封闭让小市民们缄口不谈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杜绝进入朋友,亲人和爱人的精神世界,只能孤独而寂寞地进行自我封闭,整座城市丧失了表达能力,一半的心便只有渐渐麻痹瘫痪。

  “阿拉比“中小男孩的初恋受挫,”伊芙琳“中伊芙琳内心的挣扎,对当前生活的脱离和茫然,对家暴的无法挣脱和”泥土“里为他人而活,形单影只的玛丽亚都受制于这一股来令人无力挣脱,窒息的无力感。他们是社会中边缘人的代表,而他们的故事也不过是万千冷漠的都柏林人的缩影。

  除此之外,婚姻中的失意也是乔伊斯偏爱的一个话题。在“公寓”一文中有对“婚姻束缚”和“自由”的探讨,“何其相似”里没有本事,处处受气的酒鬼法林顿选择向孩子出气,将男性力量扭曲的表现在无辜的孩子身上,或者是“一片乌云”里虽有梦想却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小钱德勒在和老朋友相聚后发现自己的落寞,甚至寻常墙上所挂的妻子照片也变得面目可憎,仿佛是对自己的平庸的嘲笑。上述的人物大都敏感,不慎表达,他们无法婚姻的枷锁,便试图蒙蔽自己,用酒精或者麻痹去忽视内心的软弱,最终过上了一种麻木而残缺的生活。

  第一篇故事“姊妹们“里弗林神父在打破圣杯后郁郁寡欢,他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与外界对话的方法后消沉离世,周遭人却对他的死亡充满了冷漠。一个神父却因为自身信仰的坍塌而亡,对于”童年的我“来讲便是初步的宗教幻灭。而最后一个故事,“死者”里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精神也从一个小男孩转向成人,实现了整本书对城市瘫痪过程的记录。

  三

  如果说理查德耶茨笔下的愤怒根源在于当时美国爆发的经济大危机,那么大西洋彼岸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写作目的则就是要为国家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

  不论从乔伊斯开创的“意识流”写法还是其超前的文学追求角度来讲,我想用八个字概括这位二十世纪的伟大作家再合适不过了:

  胸中宇宙,笔下苍生。

  《都柏林人》读后感(五):无根之树——从飘零的爱尔兰到乔伊斯的都柏林

  乔伊斯自己说,“我写《都柏林人》,就是要写一章我国的道德历史。我选择了都柏林,因为这座城市处于麻木状态的核心。”乔伊斯要当一面镜子,他要让在麻木中沉沦的都柏林人、爱尔兰人甚至对全部的人类而言,让他们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生活状况。

  在书里,乔伊斯很少站在上帝也就是作者的角度去评判这些孤独彷徨的人们,他只是陈述,只是观察,因而在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会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感:这些生活在都柏林的人们大都是孤独离索,他们互不往来,却又因生活在同一所城市里而息息相关。“这些生活在狭小空间里的人们,却又努力着以某种文雅的态度来面对世界。”

  阴冷、孤独、压抑、疏离、死气沉沉毫无希望的生活、精神的困顿而产生的空虚感和文化断层…… 这些在《都柏林人》里呈现出来的世态苍凉,也正是那时爱尔兰的历史底色。

  Damien Rice有一首歌,叫Rootless Tree,无根之树。

  他在都柏林出生,一位地道的爱尔兰人。他在这首歌里不断重复着,不断重复着:

  “That you just let me out let me out

  Hell when you’re around

  Let me out

  Let me out

  Just let me out.”

  想起一位友邻曾在评论里写过:上课时老师为他们讲《尤利西斯》的时候,也是用了同样的说法。教授说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懂,在那时的爱尔兰就是一颗无根之树。恰好是这首歌的歌名,rootless tree。

  有种说法大致意思是对一个北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说你们是英国人是很不礼貌的一件事。

  爱尔兰这个民族承载了太多苦难。在英国的阴影和殖民下,这个由凯尔特人组成的民族在历史中走过了腥风血雨,挣扎在宗教和政治压迫下,多少次奴隶起义,无尽的人倒在英格兰的炮火下。

  回头看爱尔兰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流血中诞生的国家。

  约公元前10000年前的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由于当时的海平面较低,爱尔兰通过一条地峡与苏格兰相连,而苏格兰也通过一条地峡与欧洲大陆相连。因此人类可以直接从欧洲大陆从陆路上迁徙到爱尔兰。

  约公元前800年时,人类在此寻找矿物的同时为爱尔兰带来了青铜器,爱尔兰进入青铜时代。

  约公元前(BC代替)300年凯尔特人将铁器带到爱尔兰,爱尔兰进入铁器时代。

  在BC800-100年内凯尔特人不断迁徙至爱尔兰,在大约BC150年的时候凯尔特人和他们的文化已经在爱尔兰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也有种说法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后来凯尔特语与当地人的语言混合后形成了爱尔兰语。

  到5世纪时,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有种说法是圣帕特里克(传教士,他将基督教信仰带到爱尔兰岛,使爱尔兰走出了蛮荒时代,被后世称作“爱尔兰使徒”)在432年到达爱尔兰传教之时爱尔兰就已经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于是随着爱尔兰的宗教化进程推进也就逐渐结束了凯尔特文化,传说他还为爱尔兰引入拉丁字母,极大推动了爱尔兰的文化进程,也有了文字书写的历史。

圣帕特里克

  随着信仰的广泛普及,修道院文化在爱尔兰逐渐繁华起来(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也多次提及在修道院学习的场景),从欧洲各地吸引了许多学者到爱尔兰来。这些与世隔绝的修道院为爱尔兰文化的保存,艺术、雕刻、金属加工等工艺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8世纪左右,爱尔兰已经有了较为发达和统一的文明与法律,但在政治上还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政治上的不统一和来自北方维京人的入侵(约795年开始)结束了爱尔兰短暂的和平和文化发展时期。来自挪威的维京人在袭击爱尔兰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后来成为爱尔兰最早的城市的起点:都柏林、韦克斯福德、沃特福德等城市就是由此发展而来。如今许多在爱尔兰海岸的城市还反应了维京城市的结构。

维京人入侵爱尔兰的占领地和城市前身

  在经过不断的斗争,包括爱尔兰内部的权利斗争和对外的与维京人的战斗,10世纪末布莱恩·博茹基本统一了爱尔兰,1014年他还击败了维京人。维京人的威胁、采纳新的武器技术、城市的建立和航海贸易的发展给爱尔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维京人并未能够在爱尔兰长时间立足,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在爱尔兰留下了足迹。此后的150年间里爱尔兰虽内部存在斗争但总体上经过了一段和平发展的阶段,文化和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直到亨利二世的入侵打破了爱尔兰独立发展的局面。

  爱尔兰被英格兰殖民,始于1169年。亨利二世在罗马教廷的支持下,确立了封建法理上的统治权,然而英格兰人直接控制的地域有限,仅有以都柏林为中心的所谓直辖区。到了16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发动再征服,才在此后的三百年间将将爱尔兰彻底纳入统治区域。

  真正意义上的征服是从16世纪开始的。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战争、叛乱以及没收土地都标志着英国当局的扩张。有的地区整个被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殖民者所蹂躏,居民们被赶走,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移民,以增加人口。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国,随即有计划地在爱尔兰进行殖民活动。在政府的鼓动下,大批信奉新教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移民来到了北部的厄尔斯特省。爱尔兰人的大片土地被侵占,天主教徒大多被赶到荒凉的西部,一小部分留下来的也几乎沦为佃农。通过近10年的殖民活动,英国终于在厄尔斯特地区成功地建立了一块新教殖民地,该地区的新教徒移民已超过了本地的天主教徒,由此埋下了冲突的种子。英国革命时期,克伦威尔发动了对爱尔兰的殖民战争。大批天主教徒遭屠杀,土地也被英国移民所瓜分。

  1801年,不列颠与爱尔兰合并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原先独立的爱尔兰议会取消,爱尔兰被英国完全吞并。

  接下来的土豆减产事件造成了爱尔兰再一次起义的导火索。在英国人眼中,爱尔兰人就是野蛮的异教徒,长期打压爱尔兰的军事和文化,例如不允许爱尔兰人接受教育,不允许使用照明设施等。1846年到1849年的马铃薯产量很低造成了一场大饥荒,成为了爱尔兰人爆发起义的导火索。土豆的减产使得大量爱尔兰人饿死,爱尔兰的人口从850万减少到600万,人口大约减少了1/4,许多人背井离乡开始移民前往美国,据说在当时爱尔兰到美国只需要4美元,但是可能需要几家的财力才能送一个青壮年去美国。这位成功到达美国的幸运儿,再通过美国的辛勤劳动,向家里汇款,让家里更多的人能够到美国这个希望的土地上。

  英国女王为防止有人在爱尔兰地区发灾难财,立法禁止一切国家和个人向爱尔兰输送粮食。因此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爱尔兰又爆发了一系列的独立运动。1848年英国派出军队来镇压爱尔兰的起义运动,结果再一次地被镇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爱尔兰人看到了希望,那就是移民前往美国,来自美国的同胞就是爱尔兰人的资金来源,无论是美剧大西洋帝国和老马丁的爱尔兰人里都可以体现出来,出离故乡的爱尔兰人是非常团结一致的,他们走上这片陌生土地的目的是一致的,同时还带有黑帮的性质。

  在此之后的接下来一段时间爱尔兰与英格兰关系有所缓和,但同时宗教和政治上的矛盾依旧存在着。1914年英国下院通过的爱尔兰可以拥有自己的宪法和自主权的提案也因为一战而耽搁。

  这之后就是爱尔兰的独立战争时期。从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宣布爱尔兰共和国宣言开始,一场陆陆续续持续了近5年的独立战争于1921年以英爱和平条约结束。爱尔兰32个郡中的26个宣布从联合王国中独立出去,而北部的6个郡由于新教徒的反对而留在联合王国,英国改名为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独立战争期间爱尔兰的志愿军

  至此,爱尔兰才结束英国的统治和殖民。

  乔伊斯正是出生于这种动荡背景下的爱尔兰。这个国家的飘零和动荡使得在此的人们逐渐麻木,沉沦在生活之中。虽然乔伊斯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流亡远离故土爱尔兰,但早年在祖国的生活对乔伊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故事发生地均以爱尔兰或都柏林为地点。

少年乔伊斯

  《都柏林人》作为早期的作品,在15个故事里,乔伊斯以他敏锐的观察力揭示出都柏林人的精神状体,剖析都柏林社会发展的迟缓和麻木。乔伊斯写《都柏林人》的主题是“顿悟”,意指对灵魂或其他事物突然间的发现或自觉。

  于是可以看到,在《姐妹们》中作为精神导师的牧师离去之后男孩对于死亡和信仰的不解,在《圣恩》中人们对于信仰的弱化无不昭示着在都柏林,亦或在整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精神世界的缺乏和匮乏从而使得理想愈发世俗化。

  在《阿拉比》中最后时刻男孩对于自己幼稚爱情的顿悟凸显出这种懵懂由虚幻的爱慕之情让人变得虚荣、物质、脆弱进而失去自我。乔伊斯如是写道:“抬头向黑暗中凝视,我看到自己成了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嘲弄的动物;于是我的双眼燃烧起痛苦和愤怒。”

  在《伊芙琳》中一个艰辛工作以维持家庭的女孩,在于男友私奔的前夕时在内心发生了无比艰难的挣扎,面临着自由世界的诱惑和艰辛的现实生活,这种两难的命题无情的出现在了一个饱受生活之苦的女孩面前,“她迫不得已地向他抬起苍白的面孔,像是一只孤独无助的动物”。

  在《泥土》中一直为他人工作奉献而丧失自我的玛丽亚;在《痛苦事件中》接受孤独命运的杜菲先生;在《母亲》中为了维护女儿利益而让旁人讥讽的母亲;在《何其相似》中因嫉妒好友的成功而只能把火撒向孩子,进而由此产生的对家庭悔恨和对自己的自责,这种情景在《一小片阴云》中再次重现:在生活中失败的男人在将不满发泄向家庭时,也丧失了自己最后的尊严;在《两个流浪汉》中,在作为殖民地的都柏林街头,拜金和利益至上,而人们精神和情感需求出现难以填补的巨大空洞;以及在最终篇《死者》中缓缓落下的雪花…

  这些一起,构成了乔伊斯笔下那个飘零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在《都柏林人》中都,死亡和失望是重要的主题。无论是对死亡的追忆,对离世的困惑,由身边人的死亡而产生的巨大空洞感和孤独感和妄想从现实生活中寻求意义的失落。但乔伊斯式的死亡和失落,带有一种高贵的美感。

  就像在尤利西斯里的学生史蒂文在过去里寻找父性,可是却找不到依靠:被打断的历史,强行入侵的宗教,看不到的未来。现代主义波及全欧洲,这种父性(Fatherness),这种依靠(“上帝死了”)早已不再。剩下这群人,迷茫,彷徨,愤怒。

  最终以《死者》的结尾来结束,就像为当时的爱尔兰,为在都柏林生活的人们,吟唱一曲挽歌:

  几声轻轻拍打玻璃的声音使他转过身面向窗户。又开始下雪了。他睡意蒙眬地望着雪花,银白和灰暗的雪花在灯光的衬托下斜斜地飘落。时间已到他出发西行的时候。是的,报纸是对的: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雪落在阴晦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没有树木的山丘上,轻轻地落在艾伦沼地上,再往西,轻轻地落进山农河面汹涌澎湃的黑浪之中。它也落在山丘上孤零零的教堂墓地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福瑞就埋葬在那里。它飘落下来,厚厚地堆积在歪斜的十字架和墓碑上,堆积在小门一根根栅栏的尖顶上,堆积在光秃秃的荆棘丛上。他听着雪花隐隐约约地飘落,慢慢地睡着了,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的身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