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尼克松》经典影评1000字
《对话尼克松》是一部由朗·霍华德执导,弗兰克·兰格拉 / 麦克·辛 / 山姆·洛克威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话尼克松》影评(一):Vae victis(败者为寇)
没有人同情弱势么?没有人垂怜失败者么?
踩着别人的弱点和伤口爬上去的新生代,你们想过自己将如何结果么?
Vae victis.(败者为寇)
《对话尼克松》影评(二):不是我TYPE
有关于尼克松辞职后和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访谈,重点是水门事件,当然是它。仿佛离现在比较近的人物传记片都喜欢假装记录片形式来拍,大概有史料的缘故
政治意味比较浓,于是不是我TYPE
《对话尼克松》影评(三):快节奏
整部电影的节奏很快,主要是讲述采访尼克松的过程,对于“水门事件”,“越战”这些核心问题,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但从另一方面而言,更真实的反映了水门事件。
《对话尼克松》影评(四):小卒得志 总统末路
从“总统班底”到“对话尼克松”,都是小人物挑战大人物的故事,前者像侦探破案揭开层层迷雾,后者如拳击比赛,两方智囊斗智斗勇,过程都精彩且大快人心,但输家都是MR.PRESIDENT.
《对话尼克松》影评(五):只是历史
请允许我说,我爱尼克松。
或许政治是真的没有马虎,没有怜悯可言,但是我看到剧中的尼克松,我真的觉得他不是个政治家,只是个爷爷,一个老人。
政治很残忍,很无情,也很无趣。
剧中的人物比尼克松还尼克松,很赞。
《对话尼克松》影评(六):写一段很肤浅的影评
水门事件就不多说了。采访记者在几战大败后,居然最后一役,如有神助,反败为胜。是尼克松那晚喝多了?还是轻敌了?God knows.
反正,对于本片,我没理解出个所以然,只能归纳为,傻人有傻福。算是历史重现,还是电影加工?也只有God knows.
《对话尼克松》影评(七):language is power
更多的译文为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也许福斯特的初衷只是一种对收视率追求的热情,这是所有脱口秀电视人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当一切都上了轨道,我想他开始思考这次采访的意义。成长,也许这就是成长。尼克松打给福斯特的那通电话真正激发了福斯特的斗志,也让福斯特变得强大。
我被震撼了,甚至想当一名记者了。
《对话尼克松》影评(八):历史永远无真相
历史是小姑娘。我一直坚信这是个真理。
1.水门的真相。。。。就是现在知道的真相么?
2.演绎纪录片的形式,值得鼓励么,好像最近特流行这个,贾樟柯二十四城也是同样的模式。
3.美国人的价值核心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参考什么?
4.尼克松是一个人的尼克松,还是一个政党的尼克松?
《对话尼克松》影评(九):真实还原
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处于自己人生的最低潮。此时,另一个处于低潮期的媒体主持人发现了机会。他决定专访尼克松,从而给自己的事业带来转机。而尼克松也正需要一个机会,来尝试挽回自己在民众中的声誉。本片将带领观众一起来回顾美国新闻史上最经典的一次访谈,以及围绕在其前后的是是非非。PS:相对于古月等中国“特型演员”,美国选的似乎是“特不型演员”。
《对话尼克松》影评(十):男人的坚持
没有输赢。
一开始我欣赏Frostd 执着和勇气,这一切建立在他的自信之上。
还有他永远保持的微笑!
每一个创业者,都会有同样的经历。所以,我把它看成了励志片。
梦想,坚持,迎难而上,运气,真情。
现在再想想,Nixon也不输啊。
就算看到一张落寞的脸,也是因为高处不胜寒。从顶峰后退一步,依然可以纵览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