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托尼欧》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托尼欧》的影评大全

2021-04-20 23:2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托尼欧》的影评大全

  《托尼欧》是一部由保·范·德·奥斯特执导,皮埃尔·波克玛 / 里弗卡·罗德森 / 克里斯·彼得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尼欧》精选点评:

  ●这种题材只适合拍习作,不适合拍正片,完全不能发挥

  ●制作成熟,虽用了很多叙事技巧可并不觉得高明

  ●哽咽一直伴随,到就是没有落泪,感觉很好,光线场景很喜欢,细节很到位

  ●今年北京电影节凑的唯一一场热闹,还是因为朋友赠票。。荷兰失独家庭故事。用了各种叙述技巧,但说实话感情没那么打动人。我觉得跟故事没什么戏剧冲突有关系,跟演员的选择也有关系。如果外祖父那条线能展开一下,或者喜欢的女生能更好看一点,都会比现在好很好

  ●你一生的故事。

  ●浓烈

  ●有好多跟自己有关的东西

  ●7.2

  ●配乐好,父亲节参加荷兰使馆的放映活动,阿姆熟悉的街景~最后的回顾感人,但是总觉得儿子演员和父母血统不对~

  ●

  《托尼欧》影评(一):这位父亲让我想起了《急诊室的故事II》的一期

  那一期的主题叫“父爱如山”,讲了两位父亲在女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如何强忍悲伤、给予鼓励和支撑的,结尾的文案是这样的:

  “小时候,我们都觉得父亲是万能的,父亲的责任是保护家人,是养大孩子,是赚钱养家,是接手所有困难,而他们最不擅长的事情就是:表达父爱;但不表达不代表不存在,越是走在生死之间,越会发现父亲的责任是能够扛起我们又一次生命的最重要的支撑。”

  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很遗憾,并没有来得及支撑起他的TOTO,但是那理性的分析和执着,是父亲式的悲伤与心痛,最终的回顾与move on,也来源于那份能够生命支撑的力量。

  《托尼欧》影评(二):只挑一个很片面的角度

  影片刚开始一阵时,一度有离场的冲动。情绪推进得太老套、父母的性别角色太经典,要无法忍受了。

  往后推进,发现父母各自的形象都其实更为丰富。一度崩溃的母亲逐渐展现出坚韧的一面;父亲埋头写作进入走火入魔的时候,一个人果断地从他的书房抢走从不让人触碰的纸堆中儿子的画作,留他在地上的混乱中一阵拾掇,脚步声已经走出房门而毫不留怜悯;意识到两人关系中微妙而漫长的离心离德阶段的开始,又在这场重大的变故中看出了她自己的父亲的需要被照顾。于是,男主(Tonio父亲)的最癫狂的高潮戏是在被女主的短暂抛弃(与遥远的注视中)独自完成的,而女主在自己父亲身边的小憩、向男主打电话而未接、Tonio的那张迸发出红心的画,其实表明了电影的高潮是两个人、甚或三个人共同完成的。看见豆瓣上有人将此片标签为“父子情”,当然,不过是一种视角罢了。但从影片对托尼奥出生过程的刻画、对男主这个自我极强的形象的不加掩饰的刻画(甚至想在一度活在自己的光环下、并未得到足够关爱的自己的儿子已死后,再用自己的理解去“复活”他——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一种讽刺的、作者在主人翁已死后对主人翁的再次杀死)、对Jenny这个符号的否定,让我感受到的,更加是真实的生命、是从那个女人身体中出来的生命的凋亡所带来的悲痛,和Tonio本身所具备的丰满。

  不得不承认,性别视角对我的观影感受的影响是实质性的。而我更乐意恬不知耻地说,这种影响其实从而让我感受到了电影中更丰富的纬度、更多的线条的交织——也是夫妻生活中的。是的,所幸它并没有研究我观影的主要关注点。每一次男主不加掩饰的粗鲁后,女主用神情、语言所给予的情感劳动(当然,我很不想用这个词,只是这在影片中太为明显了),在她其实立体的人物形象的映衬下,不像是一种臣服,更像是一种颔首的怜悯、一种包容。而怜悯、服膺、伟大、脆弱...你说这里面哪些又成了男权的呢?难以区分,而在此时也显得离题,不必讨论了。更为重要的应是力道的均衡、有知觉的妥协。

  disclaimer: 这只是一个自知的片面的视角。从片中读出了更多东西,联系到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写作愿望,但不必在此说了。望moonlight不因基于种族议题而只剩政治正确,这作者不因涉及了女性视角而有幸成为中华女权婊。距离后者的行动派,我还差太多。

  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尾,女主看了看地上已然扭曲的单车,表情不知是蹙眉还是释然,而导演没有再留一个两人相遇的镜头,不需要了。

  《托尼欧》影评(三):当你离开后,我才开始拼凑关于你的记忆 | 和观 x 三克

*和观引进的荷兰影片《托尼欧》正在北京三克映画放映

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清晨,你从急促的敲门声中惊醒,于是匆忙穿上衣裳,踉踉跄跄地往房门跑。门开了,两位警察捎来你的孩子生命垂危的口信。可明明昨晚你们还共度晚餐、谈天论地,你会是什么反应?

是惊慌失措,不忍置信,还是忍受苦楚,直面疤痕?

《托尼欧》正是围绕这一思想实验,谱写悲恸的丧子安魂曲。影片根据荷兰同名小说《托尼欧安魂曲》改编,讲述了荷兰著名作家范德海伊顿的独生子托尼欧,深夜在阿姆斯特丹大街骑自行车被撞倒。青年小伙托尼欧,电影导演之梦尚未启程,命运竟将他永远地停留在21岁。

得知儿子离世后,托尼欧的父母开始思考儿子短暂的一生,那些曾被忽视的珍贵记忆。回溯过去,也是传递一份思念,抚慰痛楚,尤以父亲的小说旁白凸显:「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记住你,但不是为了让你的灵魂得以安息,它必须变得不稳定。」仿佛我们总是在挚爱离开后,后知后觉我们并不了解他们。

因此,与其说《托尼欧》是连续的叙事,不如说是拼贴的记忆,仿佛一出沙盘重演。你会敏锐地捕捉,同一场景不同时间段下的故事切面,在家庭相册中漫不经心地被翻阅。

比如,同是父母两人坐在汽车后座,奔赴医院,神情却截然不同。一次是迎接新生命时的喜悦与忐忑,另一次却是探望病危生命时的苦楚与奔溃。两幅画面,道出托尼欧出入人世之旅。

又比如,托尼欧被车撞倒的影像资料,父亲一次次挑战完整播放,却被悲恸反复无情地羁绊,难以继续。

记忆沙盘被赋予了专属的色调,玫瑰色的过去,灰蓝色的当下,让影片的过去时与进行时达到完好的平衡。《托尼欧》深刻地告诉我们,如果不想对挚爱留有遗憾,何不多加陪伴。本周,Hugo邀请你来北京三克影院,饮一杯烈酒,缅怀逝去的心上人。

文字/排版 乔奔

版权声明

《海莲娜:画布人生》《盛大的舞会》《托尼欧》由北京和观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提供中国大陆地区版权。北京和观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营版权引进业务,推介来自戛纳、柏林等国际电影节的最新佳作多达150余部,始终追逐经典,发掘小众,关注女性,寻求多元。2020岁末开启播客「和观选片会」,版权同事的午后闲聊,可在苹果Podcast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等平台收听,陪你打开文艺电影的盲盒。

Helene, The Grand Ball,Tonio is provided byBeijing Hugoeast Media Co., Ltd.Hugoeast has been distributing more than 150 quality films from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like Cannes and Berlinale. We track classic films, discover new gems, focus on women’s perspective, and strive for a more diversified culture. At the end of 2020, Hugoeast initiates the podcast “Hugoeast Chat Room” on Apple Podcast, Xiaoyuzhou FM, Ximalaya FM, to invite the film lovers to encounter ourselves in arthouse cinema.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YMuHLUTjAcIhvkxE5Ar1Q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