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摘抄

2022-04-14 03:03: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摘抄

  《行走在非洲丛林》是一本由[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一):看到书名想到自己

  我曾经独自徒步穿越过很多地方,也到过不少偏远的地方支教,也包括原始丛林,大概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理。如果有幸一睹此书,估计我也会写写自己一些过去的回忆,毕竟书名就引起了共鸣。如果说旅行是一种对身心的修炼,那么旅行在丛林里就是在丛林里修炼。古人有云,道法自然,行走在高山、丛林、河流、丘陵、荒漠、戈壁上那种切身融入大自然的感受,没有一颗平和的心是体会不到的。当然作为大部分住在城市里的我们,如果拥有感恩的心,其实大自然也就在身边。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二):历史问题

  又是一本在一战背景下的故事。

  作者是白人。面对的是黑人。读完这本书。可以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去往非洲地区行医的时候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所得到的感悟。浓浓的人道主义情结体现在整本书的字里行间。在书尾,作者也提出了呼吁,希望有更多的有能力的人能够帮助非洲地区的人民。

  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殖民的大背景。欧洲殖民扩张,以此带来种族问题,地区问题和其他。又不得不让人深思人类的侵略扩张给另外一种族带来了什么。

  潘多拉魔盒打开,释放出了疾病、瘟疫、忧伤、友情、灾祸……或许,道德是人类拥有并能够用来战胜邪恶的唯一工具,宗教达到了这一目的——实现普世道德。

  这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宗教的存在和延续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三):践行者与键盘侠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被键盘侠笼罩的时代。遇到一个问题,纷纷说嘴说得山响,做起来就成了懦夫。这些键盘侠未必智商低下,只是身体力行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实质性的付出,自私如人类是绝不肯这么做的。

  而远在1913年,Albert放弃写作和管风琴艺术创作,深入非洲大陆,用自己高尚的行为在人道主义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序言中所引用的马克斯舍勒的人的生命价值的五个层级,非常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Albert是一个罕见的“圣人”,他的层级未必能达到,但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对照自身,是不是一直盘桓在自身的价值上。

  可能你会说,我自己都没有过好,怎么服务他人和社会呢。是的,我也还没有过得让自己很满足,也没有实现一个简单的人的自我价值。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关照别人的处境,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提示自己应当维护的公德,真实地去做一个不那么自私自利的人。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四):越来越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史怀哲的伟大,尽管这并不是他想传达给我们的

  记得曾经在高中时学过史怀哲的一篇课文,叫作《我的呼吁》,当时觉得作者像其他圣人一样,有一种让人敬佩又有些距离的感觉,周末便跑去书店买了一本《对生命的敬畏》,那本书比较厚,其实后来也没看完。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看史怀哲的这本札记,体会到很多当年不能理解的东西。一个有着远大前程的年轻人,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处于遥远国度的、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能够放弃一切,将自己的所有投入到对他们的求助中,这一去就是50年,这50年中受过多少苦累,放弃了多少名利?这是怎样的人格力量?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完全理解。但是史怀哲特别可贵的地方还不在于此,他反复强调,这一切都是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是对当地人的恩赐,从他一生的行动来看,他在真诚地践行着这个信念。如果单看《行走在非洲丛林》,我会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游记,里面对于非洲的细节描写太生动了,对当地人的观察细致入微,对景色的描写简直就是《走出非洲》的文字版,而对于工作上的困难却非常低调地带过了。史怀哲的低调贯穿于他的所有文字和行动之中,我想这种低调应该来源于与一种永恒的价值的连结吧,正是因为拥有了极大尺度上的真善美,才可能包容这世间的一切假恶丑或是放弃那些在别人看来十分重要的名利吧。爱因斯坦似乎曾经说过,(大意)像史怀哲这样对于道德敏感的人很容易陷入到悲观之中,而史怀哲却恰好有着健壮的体格和乐观的精神,这些是他免于陷入悲观。这种说法挺有意思,也正说明了这样一个在思想上有深度、同时能在行动上保持积极向上的人非常难得。史怀哲确实是人类的一个奇迹。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五):行走的人类美学

  读此书的缘由是初中时读过一个给初中生看的心理学读本,里面提到了史怀哲,当时就觉得此公十分传奇。但是彼时年幼,尚不知史怀哲的人生决策有多大的分量,现在才明白:其实现今社会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是占据尽可能多的资源,而作者在乎的是是否遵循自己的内心(求智与帮助处于劣势的人 ),这种超然独立的勇气值得人钦佩。若说普通人追求的是符合利益标准,那史怀哲追求的就是美学标准了。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史怀哲是树立了帮助非洲贫苦人民的目标以后,才开始学习医学,然后用八年拿到了医学博士,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同。我们是先死记硬背一大堆公式和facts,高考完以后茫然失措地选个专业,而史怀哲一开始就很明白自己要用知识做什么。尼采说过:He who knows why can bear any how.其实知道自己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比知道怎么做这件事更重要。

  二是非洲的环境真是恶劣,他提到过高的湿度和温度会导致人换热带贫血,头晕目眩体力不济,所以很多白人在呆了几年后就会回欧洲缓一缓。

  三是他在白天行医,且患有热带贫血的情况下,仍然会晚饭后读两小时思想史(合着伟人是把大部头当网络小说看了......)。这也更坚定了我提升娱乐品味的决心。

  不过不足之处也有两点:

  一是行文有些流水账,没有看到聪明人对于这个世界规律的那种深刻洞察。科学家费曼的自传要好太多。

  二是他的妻子陪他来这个恶劣的地方共度余生,两人感情深厚相濡以沫,必定有很多趣事,可惜也都没有记载。感觉本书可以更名为《非洲风土人情录》......

  :看到史怀哲用肉眼看血液切片寻找寄生虫,然后判断病人是否有昏睡症时,我就想:这应该用机器学习做模式识别啊!中毒太深了......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六):有情怀,有付诸现实的能力与勇气

  一直认为,无国界医生是一类精神追求极高的群体,对他们充满深深的钦佩。在这个组织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之前,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奔赴异乡,为了他们心目中认为的值得,比如,德国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比起现今更通用的阿尔贝特·施韦泽,我更倾向使用史怀哲——充满古典韵味内涵的译法。

  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哲生命伦理学的基石。他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敬畏生命》)1965年,他90岁,这位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和平之子,他说:“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之后,他便停止了地上的劳苦。

  这本小书低调记叙了1913-1917作者在非洲丛林里的救助记录,虽然时间短短几年,但从他字里行间中的朴素述说中,依然能体会到一个世纪前非洲的艰难困苦,以及他强者的意志力。目标坚定,从未放弃。从那个时候起的50年,作者一直深居当地,一去不悔,为非洲当地人民服务不断,用简单易行的方法救治千千万万个麻风病人,并成功控制了麻风病的蔓延扩散。他一生勤勉谦和,醉心学术与医疗,直至去世。在那漫漫长夜中,他还撰写了两部传世经典著作,《敬畏生命》与《中国思想史》。当他把个人荣辱放至低位,将心中的大爱投放到彼时彼刻的非洲人民时,这一切都变得色彩缤纷起来。直至他辞世数十年后,他依然是全球志愿者们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之一。他以实际行动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不断鼓舞和感动着许许多多后来的志愿者去追随他四海一家的博爱情怀。直到现在,国际上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宣扬和发展施韦泽的博爱精神,其中较有名的是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及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Foundation。

  有些人的一生,注定瑰丽不凡,只因他逃脱了初级生存的枷锁与限制,将自己的生命燃烧极致,只为灵魂安顿到道德的天阶。毫无疑问,史怀哲做到了。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七):人道主义的终极成就与最佳工具是?

  我看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非洲的一些细节社会生态,而且从这本薄薄的书里面我收获颇丰,

  首先,农业方面,在非洲赤道沿岸的雨林地带,欧洲的土豆、小麦、水稻,统统都只疯长而不结块结穗,而牛也消化不了这里的野草,只有到了中部高原地区以后,农牧业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在雨林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能长期保存的可靠的食物供给,仅有的食物是香蕉(这还是欧洲人最近才从南美带来的)、木薯(有毒,需要在凉水中数天浸泡才能消除毒性)以及鱼干。

  而在运输业方面,由于原始森林地面上巨大的树根根茎交错、沼泽遍布,铺设铁轨需要砍掉树木、挖出树根并把沼泽填平,不仅成本极其高昂,而且在道路修好前那些砍掉的树木也根本运不出去,很快就会在森林中腐烂掉,仅仅修200米长的铁路就会牺牲100吨以上的上好木材。因此从港口通往中部高原的铁路运输非常困难,而河流也只在雨季适合运输,在旱季连让森林中的原木顺流而下都做不到。

  热带雨林对于工具没有高度发达的人类,实在不是一个发展文明的好区域,在这里生活的人类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感觉——在自然面前你什么都不是;考虑到这种种重大限制,中非的落后也就轻易可以理解了。

  史怀哲等人道主义者无疑是伟大的,但是从他们的记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来者的施与对于改善当地人生存环境的有限性,当黑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决定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态度,这导致他们与白人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格格不入,从而也导致工业社会的福利很难顺利在他们身上生效——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一丁点儿东西,黑人们立刻就会辞工离开,放任殖民地的生产生活停摆——而能够让他们产生持久消费需求和劳动必要性的进口烈酒和烟卷又会毁掉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这使得白人殖民地政府和黑人原住民之间处在当前发展和长远未来的持续矛盾当中。而史怀哲这样的人道主义者能够提供的改善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即使史怀哲也不得不意识到这样的矛盾——要让自己的事业对黑人有影响力,就不得不维持自己这个白人对黑人的地位优势——这种矛盾正是由两个社会群体之间生态的根本差异造成的。

  事实上,要让黑人的生活有决定性的改善,根本上要依靠的不是人类的善意,而是无意识的产物——唯有技术和技术所支持的经济形态,能够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最近有人说过一句话“一个只求盈利的中国山寨手机商人,对整个非洲的改变却能超过一大群最高尚的人道主义者”,这是因为技术的产物不需要意识的支持,即使在人类无意识的状态下,它们也会恒定地发挥作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跨越了沼泽和雨林,跨越了大海和峡谷,甚至跨越了工业时代,将非洲的居民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创造了新的经济生态。

  这并不是意味着人道主义不再重要,因为今天人类在消除贫困和改善文明中要走的路依然如此长远,而是人道主义者应该明白,自己能够使用的最有效的工具是什么。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八):大爱之人——史怀哲

  诺贝尔获得者,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著的《行走在非洲丛林》是一部自传,记录了史怀哲1913年至1917年间在非洲丛林救助当地人的故事。这部自传书很有意思,刚打开时,我还以为是一部论文,读起来又像是日记,作者很细致地记录了四年间非洲中部的自然景观、社会风俗、人文面貌以及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病痛及医治情况。如今,读这本书,便再一次带你走进了100年前的加蓬,重读那段历史,很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照相机,要是这本书再配上一些照片,那就更直观了,所以说影像记录其实是很必要的。

  从本书中可以看出,100多年前,加蓬地区最危险的敌人不是豹子、鳄鱼,而是河马,特别是人们在非洲行船时最危险。因为非洲丛林树木茂盛,木材买卖和运输不方便,而且那时欧洲人觉得非洲人很懒惰,劳动不积极,想法滞后。其实,那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观念不同,作者在非洲生活了四年,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甚至生活在一起,他才渐渐懂得和理解了非洲人独特的价值观。用编者的话来说,这本书既是史怀哲的生活记录,也是非洲中部的民族志,它会带领读者探寻到非洲丛林中的奥秘。同时,它还是难得的医学史料,在20世纪初,缺医少药的非洲地区都有哪些常见疾病?当地人忍受着怎样的病痛?什么是治疗这些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读者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其实很多传记都是讲述自己是如何成功的,如何克服各种苦难最后达到高峰的,而史怀哲的这本自传,写的就是他的生活,很朴实,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壮举,甚至没写他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是简简单单的记录了他如何救治当地患有疾病的人,记录当地人如何对待帮助过他们的人,然而这样的记录,你并不会感到平淡,感到他不够伟大,反而会更加敬畏他,他为非洲人服务了近50年,可见他是多么眷恋这方土地。

  人活着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不要太在意那些无足轻重的仕途,多用些时间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强大起来,比那些每一天都生活在算计、诽谤、忧心忡忡的人要好得多,他们只看重短暂的喜悦,以为自己多高高在上,其实自己仅仅是站在了物欲价值的台阶上而已,一旦失去了职位,他们就会失落、伤感、彷徨,其实又何必呢。我们做不了圣人,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样开心,一样快乐!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九):看,原来有个人这样活着

  知道了他这么多成就之后,你可能会和我一样,忍不住认为,他在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方面也是一个大牛人(不过不要忘记,他那时候还没有手机)。

  《行走在非洲丛林》是史怀哲在非洲行医的见闻杂记,你可以把它当成日记读。在书中,他描写了航行在奥果韦河上所见到的自然景观,那四面的水和茂盛的丛林充满了自然的美丽与神秘;他讲诉了原住民生活、病痛及医治的情况,以及他与当地人交往中发生的那些喜怒哀乐的趣事;他还用深入浅出又极富独立思考的笔调剖析了非洲丛林的社会问题,直接阐明殖民地政府和黑人原住民之间的矛盾,让我对非洲的社会生态和贫困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

  当地的黑人原住民们受所处的环境、经济、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极低,也没有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动力,工作责任感,更没有金钱储蓄的概念。

  他们工作一定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的而挣钱,比如为妻子买布料、糖,一旦赚到足够的钱买自己的心头物,他们就不想工作了,立马辞职回家,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令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因为雇主给他们开出更高的薪水而留下来工作。

  另外,他们工作时缺乏契约和负责的精神,答应雇主要做的事情往往转眼就忘,工作时还特别需要白人领导对他们严加监督和管理,不然他们就容易偷懒,工作效率低下。

  所以,为了让他们产生持久消费需求,刺激他们的工作动力,白人殖民地政府不仅向他们收人头税,还有强制劳动的规定,更糟的是他们为黑人提供进口烈酒和烟卷,黑人们为了得到这些烟酒而劳动,等一拿到报酬,他们马上买烟买酒,挥霍一空,生活再次陷入贫困。

  所以,黑人们常常有酗酒问题,烟酒摧毁了他们的健康,贫穷也一直常伴他们左右。

  这个问题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相比与落后的非洲人的“懒惰”问题,我们文明的现代人的“勤劳”也是一个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被工作、被赚钱所奴役,内在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促使他们拼命赚钱和拼命储蓄,将人当成量化的生产工具,不知道休闲和懒散会何物,很难做到活在当下,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也看不清楚自己的那些物质需要有多少是被外界的消费主义所裹挟,又有多少才是自己真实的需要。

  书中好些细节让我看到史怀哲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悲悯之情,还有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航行的过程中,他遇到危险的河马和鳄鱼时,都是尽力地悄然避开它们,不会轻易打扰它们,也不会开枪射杀它们。他说:“鸟儿在水面上愉快地盘旋,我不想射杀它们。猴子也可以非常安全地在我们面前跳来跳去。而人们往往接连打死或者打伤三四只猴子,但并不会把它们据为己有……当人们发现尸体时,通常还能看到嚎哭的小猴子,攀附在渐渐冰冷的母猴身上。”

  他在一间小木屋里看到一名只有微弱呼吸的昏睡病患者,他忙着照顾这个可怜人时,透过木屋房门向外一瞥,看到了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海湾以及夕阳。他说:“这个瞬间,我既看到了天堂般的美丽,又经历着绝望的痛苦,既感到震撼又心情复杂……”

  他看到一位陌生的黑人老妇在岸边的石头上哭泣,因为战争的缘故,她的儿子被征调走了,他拉着她的手,安慰她,可老妇人没有理会他,继续哭泣,最后,史怀哲也感同身受,“与她一样,在夕阳的余晖中默默地流下眼泪。”

  一个个体做慈善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他认为:“就算是只有一个医生,而且只有少许的资金,对于很多承受病痛的人而言,也意味着很大的帮助。人们在当地实现的功德会超越人们做出的牺牲,人们在行善中获得的价值相比于付出也会高出数百倍。”他说:“我所看到苦难,给予我力量,对人类的信任让我保持希望。”

  看完《行走在非洲丛林》全书,我不仅感叹史怀哲这个人的成就,更被他对生命的敬畏与大爱,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打动,内心深受触动。

  史怀哲用自己的一生去付出爱,去实践人道主义精神,帮助了许多人,也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世代以及后世的许多人。他让人们看到原来有个人是如此内心充满大爱的存在着,让人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让人们看到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可以为他人,为这个世界做得更多一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