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焰》的读后感大全
《水之焰》是一本由[日] 松本清张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之焰》读后感(一):没看懂书名
本书迥异于松本先生素所知名的悬疑推理风格,更像是平淡的都市生活剧。书名到看完也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难道暗示盐川信子如水一般沉静的反抗?不过,信子美丽隐忍的形象很让人在意啊!剧情平淡又吸引人看下去,书中人物算是都写出了各自人性的弱点。松本先生好像对银行背景的题材很熟悉啊,《驿路》里面的小塚也是在银行工作的。
《水之焰》读后感(二):做独立的自己才能拥有自由
松本清张《水之焰》推理小说,前半部分平铺叙述稍微长了些,所以看这本书还得耐心些。整个故事情节还是较平缓,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为浅野感到惋惜,不应该对已婚的女性抱有幻想。感情太脆弱,经受不起挫折。女人应该学会独立,经济,人格都得独立,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不剧透了,“一书一世界”时间不知不觉就过了……又结束一本书!晚安
《水之焰》读后感(三):松本的书咋会有那么多雷同
这本书和之前读过的《富士山禁恋》中的女主角非常相似。主角都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下卑微女人的形象,都是与丈夫感情不和但还是守在家里做活寡。丈夫都是外遇惯犯,但女主都是佯装不知。明明拥有自我意识和主见,却一再隐忍和屈服。但我不知为什么作者偏爱重复塑造这类人物。但是相比起来,信子比赖子更勇敢,更坚强,更阳光。死亡很悲壮,很凄美吗?不,那种死亡是自以为是的,怯懦的,卑微的。人物没有成长,而是滑向极端。
《水之焰》读后感(四):#渣男(女)是怎么死的#系列
和《坏人们》、《强蚁》一样,又一个机关算尽,自以为能平步青云的渣男渣女,其实自己才是被坑的那个。虽然知道盐川下场不好,但因为没有确实地写出来,还是让人心里有种憋屈的感觉。即目睹了你做了那么多恶,却对你的失势点到即止,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一样,心里有气却无处撒。
某种意义上来说,浅野也是个渣男吧?单相思单到自杀,莫名其妙把信子推到尴尬的位置,给家人朋友带来伤痛和麻烦。我只想说:“要死死远点,给大家添堵算怎么回事。”
《水之焰》读后感(五):从美好前景到黑暗骗局
松本清张作为日本推理宗师,这部长篇悬爱作品构建了扑朔迷离的情爱纠葛,让你感觉如果永远置身事外,不进入那个忘恩负义的骗局旋涡,真的就是很幸福了。诚然,家庭生活和爱情经历都可能成为事业中的牵绊,顾虑代替了我们的思考,顾虑偷换了我们的理念,最后发现,自己成为被别人玩弄的对象,就是给了妥协和顾虑太多的屈就。
这本书没有层层的推理,更没有设置颠覆故事情节的悬念,但本书最精彩之处,恰恰是对人性的描写淋漓尽致,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有张力,本来应该是闯荡出一片蔚蓝天空的美好前景,但实际收获的却是黑暗的结局,故事也恰到好处地讽刺了日本婚姻。
《水之焰》读后感(六):更好的推理小说,不止在情节
虽然挂着“推理小说”的名头,悬疑性却不强。但在我看完以后,完完全全被内容打动了。弘治、信子、理枝子、德山等人形象令我印象深刻。我完完全全的进入了人物,与人物一同喜怒哀乐、或愤怒、或震惊,或同情。这真是文学的魅力!
与《野良犬》《天国与地狱》这类日本50-60年代悬疑片一样,每次看到那个年代的日本,就会想到80-00年代的中国。经济腾飞的另一面,是社会的转型。这样的时期里,人们的心态到底该怎样面对?旧有的价值观该如何维系?这些讨论,都是《水之焰》高于一般推理小说的地方。
我认为,一本优秀的推理小说,最引人深思的不止是它的情节,更是情节所反映出的社会弊病,以及人性。
《水之焰》读后感(七):痴情绝情,一死一伤
自己算了一下,松本清张的作品,从《砂器》开始到这本《水之焰》,近二、三年里断断续续读了有15本之多。有南海社,有读客版,这本是浙江版,标注着松本清张迷情系列01,是不是又一个清张坑?
与刚开始阅读松本清张作品不一样了,没有很大的热情投入并边读边猜测,因为了解了清张作品的风格、每段新故事的走势也不会偏差到哪里,权且当作安饮清茶一盏。
《水之焰》,算是中规中矩的一部,半言情、半推理,第一次接触松本清张的读完会有些毛骨悚然,“人和人是狼 ”,为了自己的贪欲,竟然会坑害自己家人。这部作品里清张各刻画了个痴情和绝情的男子,最终的结局是一死一伤,都是no zuo no die型的,贪欲多、伤口深。也不出意料,跟这两个男子相关的女主最后去寻找属于她自己的新生。
还有一本清张的《死亡邮递》等着去读。
《水之焰》读后感(八):聪明女人的出路?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全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本《水之焰》是我看的第二本松本清张的小说,和读过的第一本《强蚁》一样是讲婚姻的,也是各种为私利不择手段,只是这次换成男主机关算尽。
松本清张是社会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他的作品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同时又注重人性的描绘和剖析。这本小说里面情感描写似乎多于推理,也可以当做家庭情感小说来看。
开篇通过第三人泰子的目光来引出女主盐川信子,美丽、知性、聪慧、神秘,属于男女通杀的有魅力的女子。而由大家对她婚否的猜测,可以感觉到她家庭一定存在问题。泰子的一句“她的生活似乎被一层难以看清楚的暗影包裹住了。”像谶语一般道出了整本书的基调。
包裹信子的暗影就是她的家庭,没有爱的婚姻,野心勃勃追求权势的老公盐川弘治。整本书的恶集中在他身上体现出来,《强蚁》里的伊佐子是利用情人,他是利用情妇,一个是为了钱,为了生存谋害亲夫,一个是为了地位去算计妻子算计亲戚。他们身份地位不同,行为表现不同,但恶源是一样的:贪。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信子,虽说有点儿女主光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富家女的教养还有性格设定完全不让人生厌,却让人满心期待她能有幸福的生活。到结尾信子离开病床上的弘治,追求独立的生活,让人大呼痛快,终于离开这人渣了。
全书除了对男主盐川弘治的犯罪心理探究,松本清张更关注女主盐川信子的情感和觉醒过程,他很了解男人,也通过弘治的嘴道出不喜欢信子的原因是她太聪明,事实是弘治的掌控欲得不到满足。虽说是渣男的借口,但太过聪明的太太的确会给丈夫压力,使他容易有透不过气的压迫感。而这样独立的女性,如果是事业型女强人,并不稀奇,作为家庭主妇还是个富家女聪明似乎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那么在这种男权思想下她要怎么救赎自己?从最开始上函授课程,专注学习,到结尾下定决心,告别过去的生活,追求独立的天地。也许这是松本清张对女性成长的一种期许。不过太聪明的女子真的只能靠自己过活了?这也是另一种悲哀吧。
《水之焰》读后感(九):水样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隐藏着诡谲的阴谋与风波,看似融洽安详的表象之下也许是彼此的角力。而这些往往是超脱于平静生活的可怕面孔。
故事围绕着一个家庭展开,丈夫盐川弘治野心勃勃,不甘于现有的社会地位,为了巴结权贵不择手段,哪怕牺牲掉家庭与情感也在所不惜,妻子信子则与他恰巧相反,甘于淡泊,即使面对着感情早已破裂的丈夫依然恪守本分,守之以礼,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即使她想过内心平静坦然的生活而不可得。纷至沓来的追求者让她的内心烦乱,无从应付,而在一次次放空心情回顾生活的时候,她才知晓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信子无疑是作者标题中所描述的水一样的人物,她有着充满魅力的外表与高贵的气质,她吸引了太多人的眼光与爱慕,却对每个人都淡薄寡情,唯有在路途上偶遇的研究湖泊学的年轻人让她念兹在兹,因为他研究的似乎就是信子本人,她的人生就像水一样淡漠冷静,但是经过五年无爱的婚姻生活与人世倾轧,水波不再平淡,她终于也在内心燃烧起火焰,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书中为我们讲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反转,阅读的过程中为人物设置的一次又一次反转并没有出现,但是依然醉心于松本清张的故事,他为我们描绘的世界总是那样真实而没有距离感,函授大学的生活,静谧的日本风光,以至于男人的野心、女人的隐忍、暗恋的无助,都被作者描摹得如在眼前,而作者着力塑造的盐川弘治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人,他继承父亲的事业,却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就妄图通过卑劣的算计与无耻的侵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并没有更长远的对策与眼光,他对于妻子与岳父的算计则见出他本人极度自私的本性,与他在一起的枝理子与他也是同样的人,她为了获取自己的地位与金钱,不惜施展魅力,陷害他人,与他们相对的是信子与浅野的世界,他们热爱学习与阅读,过着朴素却认真的生活,没有花哨的表现欲,所以在枝理子的眼中看来,信子与浅野的世界是无法理解的,作者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塑造出了两组完全无法互相理解沟通的人物形象,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却又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上,他们对彼此的行为无法理解,也不会赞赏,而当出于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产生了交集,悲剧也由此发生。
相较盐川弘治与信子的浓墨重彩,德山与宫川常务代表的整个社会环境,虽然寥寥数笔,却入木三分,他们对于财富的攫取,对于权力的利用,对于情感的玩弄,都令人不寒而栗。他们拥有的邪恶气息,令不及他们邪恶的人甘拜下风,却难以污染如水一般冷静淡漠的人生,即使掺杂了少许杂质,但是在江河湖海之间流转,最终亦能回复清流本色。
《水之焰》读后感(十):渴求皆可笑
“是土先生”一行人出现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本书真正在写什么。
或许这也是我钟爱松本大神的一个原因,在古板严谨的外表下,他有一颗夸父追日的火热真心。有人写历史是为了立场,有些权当留守证据,还有研究做学问的,更多人不过将其当成八卦与谈资……而他,将它们藏在深深的虚构当中,为的是一个个愤怒和悲哀的真相。
《水之焰》发生在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后,大众还没意识到这点的那段时间里,据我所知“是土先生”应该是有原型的,那便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西武老板,曾八次荣登《福布斯》世界首富位置,最终却在“财务丑闻”和“操纵股票”罪名中成为阶下之囚的著名企业家——堤义明。
书中这部分内容基本算是现实的照搬还原,堤义明倒在西武铁路和国土公司的财务丑闻之下,故事将国土公司改成“东方观光株式会社”,其余几乎没有大改动,细致入微、层层渗透的描写,让这种利用已有的名声和强大的资产帝国做后盾来骗钱的把戏更加形象具体,让人看着既唏嘘又毛骨悚然。
但作者并没在是土先生及周边人身上多下笔墨,更没为他们的处境找任何借口,谁管他们背后会不会为所作所为感慨和反思呢,帝国就算由于太过庞大而崩塌也不要累及无辜的小百姓啊,为什么要编那么宏伟的梦,让淳朴的“乡下人”倾家荡产并诚惶诚恐地为之买单呢?——在这点上,松本不愧为大神,我相信那句话:神之所以为神,是因为他强大却依旧对不知名的弱者们存有怜悯之心。
的确,可怜的总是无名的、被无情碾碎的小人物。可是,为什么?
松本要讨论的就是这个“为什么”。
从浅野到弘治,从信子一家到枝理子,不管是“机关算尽太聪明”还是“单纯懵懂小天真”,这些人物所有的追求与计算,说到底都是一种基于仰仗和依附的渴求,这欲望也因为仰望和崇敬,变得更加盲目。
努力总会换来真心——确定换不来的时候,浅野便喟然自尽了;
谋划总会换来青眼——确定换不来的时候,弘治的人生就愕然溃灭了;
付出总会换来生机——确定换不来的时候,信子一家理应该乱了……
总是等待别人救赎和青睐的人生,必将是被动而无谓的。
松本深信这一点,所以,即使他没有真正想写一个“女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但仍旧塑造了一个最终明白了道理的信子,虽然此前她除了漂亮、认真、好学,好像没什么作为人的真实存在感,但她最终的出走就是一种主动,一种将命运握在手里、不再盲从与盲信的理智。
可是,只要怀揣着信念就够了吗?往后的日子里,那些躲在人性本源里的问题真的不会再一一找来吗,人真的能抛开懦弱与依赖心吗,毕竟人是那么脆弱、渺小的动物——
“人生啊,追逐的不过是一场自以为是。”
而且,是人就有渴求,就连松本大神也一样。即便能在写作时站到众人之外、开启上帝视角,但在生活中、在心里,总有些私密的“求不得”,像水中的火,勾着心绪不宁,超脱不得。
我想,正因如此,故事才停止在“出走”那一瞬间。
众所周知,大神写作喜欢夹带私货,这次也不例外,弘治的设定是个X二代,看过松本小说的人都知道,这位大神最厌恶的就是世袭、世家以及X二代,尤其是文艺方向的。大概是这辈子努力尝试过、却始终没能挤进那个圈子吧,也许这真是其中一个原因:后来松本总被人唏嘘,这最有可能成为“纯文学巨匠”的家伙,到头来居然选择了商业推理小说这条路——或许,路并不是他真心选的,只是某种契机或迫不得已。
不过,这次的嘲弄却用了更巧妙的方式,是通过两个骗子的闲聊,没有太多评价,“二代”,相视一笑,“果真是二代”,就说明了一切——可能这时候松本已经不需要再向那个圈子辩白和证明什么,他无言的笑便已绝有分量,这当然是一种胜利,至于其中是否存有悲哀,只有作者自己最明白。
说到这,也希望出版社在今后的书系中能列出松本的创作年表,否则总是要靠猜来推断其中一些东西,有趣,但也怪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