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锦集

2021-04-24 01:01: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锦集

  《我们爱过又忘记》是一本由余秀华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一):我也会写情书

  诗歌,不是简单,

  感情,就是情不自禁,

  热爱,无需拥有。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二):爱让人变成诗人

  “我在不同的路上想你”

  每个相思的人都想象的到画面里的自己

  多少人在书里急切地寻找共鸣,寻找答案

  可是想见的人,得见到才能有答案

  相隔的距离,不同的城市,你在哪里,我的心就在哪里

  “爱你让我重临深渊”

  为你焦灼 为你忐忑 为你一会喜 一会愁

  变得小心翼翼 又一下子泵满了勇气

  爱让人变成诗人,愿你早日做我的诗人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三):感动的泪流满面的读者们,咱们心平气和的聊一聊呗…

  是因为我眼花了的缘故,我是看成是余华的诗集才会拿起来读的,可看了几页就觉得不对劲如果知道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女诗人余秀华的诗集,那我肯定就不会看了。

  当时在她大红大紫的时候也断断续续读过几首她的诗,还和小琳姐讨论过她,我们的一致说法,是读不懂,也读不出好。

  却又讲不出哪里很糟糕。

  可是余秀华刮起的这种怪异的乡土野路子文艺的卑微的纯净的诗歌体,最终始终喜欢不起来。

p.s.在读她的诗时,我总是怀疑背后有并不高明的代笔者在操刀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四):用她的诗配我拍的图(持续更新)

  读诗的人矫情得要死

  他们问我有什么意思,这些诗哪儿好

  我说不出来。我归结于是我对诗歌的理解不够。

  但我并不想去做理论的研究。我觉得读诗对我有心灵的冲击,这种感触于我个人已是足够。

  于是说不出来我就不说了。我们大概不需要世俗的理解。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五):我想要那滚烫的人生啊

  读完《我们爱过又忘记》有段时间了,心中感慨万千,不知道该如何说起,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无法想象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如何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乌托邦,正如我现如今既不能将自己乱糟糟的理顺,也不能寻找一个有效的突破口,突破目前自己的困境。然而,余秀华的诗又是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的鲜活,让人想拥有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滚烫的人生。 “生活的丰盈推挤着我,如同大地 从内心发出的潮汐 那时候,人适时苍翠一次” 尽管书中的余秀华是为了心中的爱情苍翠,但我更愿意理解为理想。为了理想,哪怕是遥不可及、哪怕鲜血淋漓。 为了偶尔的苍翠 我奋力前行 丰盈的生活有些压抑 但又如何,但又如何呢? 生活中的过客总会让人驻足,让人留恋不舍。 我喜欢他,但我更爱我自己 那身体里破碎和愈合的声音 咚咚的敲打着我的内心 仿佛告诉我远方的挥手的你那么远 可又那么近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六):致余秀华:我也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像物价一样膨胀的

  是我的海绵体

  祖国大地勃起一座座高楼

  我雄性的旗

  对你的爱浓稠如

  地沟油

  我对你的爱不含

  转基因

  天安们上空的雾霾让我看不到你和毛主席

  长安街上的噪音让我听不到鸟叫和你的叹息

  依然要穿过半个中国去睡你

  这是我灵魂的呻吟

  穿过一个个被拆毁的村庄和轰鸣的工地去睡你

  穿过一条条污染的河流和全裸的矿山去睡你

  听着婴儿的啼哭和母亲的叹息去睡你

  看着男人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老人们枯萎的白发去睡你

  越过五千年的文明史和黑夜黑夜和黑夜去睡你

  读着四书五经屈原李白陶渊明海子顾城北岛去睡你

  跨过无数的高山荒漠草原湖泊去睡你

  看那湖水多像你忧伤的眼睛

  我要去睡你

  你的身体没有收费站我可以自由地穿行

  我们肉体的碰撞会造出一个

  银河系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七):我在睡前读一首诗

  我在睡前读一首诗,

  在以撒手的姿态倒下,放弃,无奈地睡着之前,

  在梦的海啸汹涌而来,淹没意识之前,

  为这碌碌无为的,不甘和自嘲的又一天,

  为千言万语却又无话可说的又一天,

  为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和悲伤,安静的疯狂,

  此刻,雨一滴一滴落下,

  我打开你的诗集。

  读你的黑暗,明亮,地心压抑的黑火,

  以火山爆发的姿态喷薄而出。

  读你上台阶时候张开双臂平衡自己,鸭子般的姿态,

  读你一笔一笔,控制住手指的震颤,而颤抖着写下的字。

  读你无来由的欣喜,刺骨的小丑般的自我矮化,

  读你爽朗天真又仿若伪装的大笑。

  读你泰然自若地面对这个奇异的寻常的世界,

  读一个泥潭,读一座山,读一个村庄,

  在非常陌生的地方,遇到自己好像想遇到的东西。

  ——想遇到吗?

  我也不知道。

  在睡前读一首,作为武器,

  像读一个玄幻故事那样去读,

  读一个微型世界,

  读到许许多多的,微不足道的,珍贵的,刻骨的感觉。

  此刻,雨一滴一滴落下。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八):我们都是平凡的名字

  模仿,我觉得每次看完余秀华的诗。都觉得我的精神瘫痪了,去年还是前年?看完她的纪录片之后,我就也想写点什么。压抑的愤怒和欲望之类。

  诗歌和爱人不能同时,因为在诗歌里,爱人会是千千万万种模样。 虽然,我学习模仿着,可是模样和灵魂微不足道,渺小到我自己都发现不了我自己。

  我可以想象,她对着一件东西发呆沉思然后写诗,她坐火车,她在每个地方短暂逗留,她见识过得男人女人甚至是剧情。疼痛使人清醒,痛的过了,开始昏迷。

  我被新书纸张割破了手,换句话说就是,它的锋利划开我皮肤,让我流血。。

  她好像还是没变。依然在诗歌里发泄和渴望。太多也太少。

  有很多的爱恨在里面,并不是无欲无求,甚至她超出了常人。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九):只有爱你的时候,我是女人

  张爱玲说,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我想用来形容余秀华情诗中的“我”再合适不过了。只要是你,便决定要用尽一生的力气去看,即使你决意要爱其他的姑娘,我依然会义无反顾等你。

  余秀华曾说过,一个诗人并不是有什么写什么,而是缺少什么,所以才写什么。在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之后,《诗刊》编辑刘年曾这样形容她的,“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然而,在新书《我们爱过又忘记》中,明显能感觉到“杀人犯”变得收敛了些许,更多时候你所看到的是一个卑微的女子在爱着另一个男子。

  我爱你,很用力的那种

  《我们爱过又忘记》读后感(十):绝望与热爱

  诗歌从来都是温暖治愈的,正如余秀华所说“诗歌一无是处啊。但是,诗歌通向灵魂。”

  也许是太久没有读诗,也许是心灵被压抑太久,从书柜里拿出这本书,那些文字就撞进我心里,毫无防备,直击我心灵最柔软的那块。我就那样,捧着这本诗歌,流泪。她的自嘲,她的坦白,她的热爱…把我从麻木的生活中唤醒。我开始回忆,曾经热爱生活的女孩,那个写着稚嫩诗句的女孩,何以变成如今模样?中午还在幻想逃离,幻想出家,可惜我无法模仿弘一法师,从这尘世中彻底逃离。读了一下午诗,她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惭愧让我羡慕。听到她说“人间有许多悲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我微笑,像是终于有人安抚我的伤口。我也相信,人生是一场修行,痛苦欢喜是人生常态,不过需要时间让我接受它。余秀华带来的感动令我想起史铁生,他说“要接受,不要逃离”,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余秀华一样,他们写树叶和虫儿,写风和白云。正如叶嘉莹老师说:“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窃以为,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于余秀华的诗歌。

  诗歌本就是非常主观感性的,有人觉得这本书不好,不过因为恰巧没有那样的心境罢了。其实这本书是我去年暑期买的,当时看了几篇并没有什么感觉,就放起来了,直到今天才重见天日。看完后非常感动,心里仿佛被什么充盈着。这就是诗吧,希望我也能在经历后磨难后依然热爱生活,希望我也能带给别人感动。

  ----写于6.18日,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