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的蓝海读后感100字
《发现你的蓝海》是一本由(美)休伯特·兰佩萨德 , 张彤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你的蓝海》精选点评:
●我想说 ,此部分“冥想”内容特别适合写“晨间笔记”,讲真,大家也可以试着去思考下,无论你是否考虑做个人品牌的建议,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PS:今天看完了这本《发现你的蓝海: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营销》,关于个人品牌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了,本书观点跟其个个品牌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有特别棒的一点是:里面不仅提供了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对于实践特别棒的工具——“个人平衡计分卡”,可以很理性的评估自己目标的进展情况,而且不再那像“凭感觉”式的去做事,有了理性的、可衡量的分析,我们可以走的更快,而且这个平衡计分卡,我觉得除用于个人品牌管理上外,其实用于工作或项目也很赞(之前见关于这方面的书,没有去学,反而在这此受启发了,真是“无心插柳”、意外之喜呀)!
●还不错,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问题,执行和思考还是在自己。
●个人品牌定位用
●这是我在图书馆借的一本书,看过之后准备买入收藏。这也是我在最近看IP营销方面的几本书中评价最高的一本,不知道为何豆瓣上给的评价只有6.1分。也许是书名不够吸引人,特别是副标题“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营销,与主旨相差太大,所以减一星。 也许是因为学了埃里克森的教练,对于价值观、愿景、如何达成结果等的关注更高,所以看到本书的作者之一张彤是ICF(国际教练联盟)专业认证教练时就多了一份亲切,本书的第二作者休伯特兰佩萨德实则是真正的作者,书中应用的个人平衡计分卡、个人品牌结构、个人品牌模型等非常有体系,书中的提问和模型也有极大的可操作性。附录部分的内容就是作为工具的应用。 你就是个人品牌的CEO,这本书也可以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书目之一,系统地梳理你如何遵循内心的召唤,走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行动路上。
●通过介绍使用SWOT分析和PDCA模型进行个人分析及管理,向内发掘个人的独特性以启动个人蓝海。
●雷军老婆写的书还有点意思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随手拿起来翻看了几页后就立马决定把它带回家。在如今越来越多个人品牌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一套完整、具体、可执行性强的个人品牌塑造模型。 这套模型有一看就懂的流程: 1、发掘你的个人志向。2、规划、设计你的个人品牌模型。3、用个人平衡积分卡将品牌理念分解成一系列可量化的具体行为。4、执行与调整。5、保持与内在及组织的一致。 作者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每一阶段该怎么做都讲解的很详细。大量的案例,帮助我们理解书中内容。大量配套的练习,帮助你一步步找到打造个人品牌的节奏和灵感。 我认为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真诚。这不是一本教你自我包装、自我营销,急功近利的书,它更重视你的内心和未来。作者一再强调向内看,字里行间满满的诚意。 好书值得再复习一遍。
●看到思维混乱,没有什么真正独特有价值的见解。所谓方法也是传统商业品牌工具的拿来套用。不建议看。不过也可以当作催眠工具使用。
●向内挖掘你的独特性,向外明确你的愿景和关系。 认同作者对于“由内而外”建设个人品牌的理念,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来打造形象,与内在自我一致,而不是迎合外界。 对于个人平衡计分卡,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这本书对我的价值更在于强化了我对冥想作用的认识。
●挺水的
《发现你的蓝海》读后感(一):用平衡积分卡发现你的蓝海
find the blue ocean in you
#1.此书名为《发现你的蓝海》,囊括了个人品牌模型结构,与基于此理论得平衡积分卡工具,构成了个人品牌修炼法则。打造个人品牌注定是一个你发现那片蓝海的过程。
#2.此书从深层探索个人志向开始,自内向外,挖掘个人独特性与使命的外显形式。在作者这里,个人志向=个人使命+个人愿景+关键角色。利用瑜伽慢跑向上调节外界联系,与此同时利用冥想与呼吸练习强化内在自我觉察等,以进行个人使命练习与价值观确认,以及使用内部、外部、学习与财务等视角构建个人愿景。
#3.作者在第四章给出了品牌框架。即为个人品牌=个人志向+品牌目标+专长+服务+主导优势+专业领域。同时给出个人品牌的修炼法则如下:价值至上、互惠互利;日积月累、专注执行;减法聚焦、专业权威;游戏社交、注重体验。
#4.在执行层面,作者设计了个人平衡积分卡框架,囊括了关键要素、具体目标、评估标准、个人目标与改进措施,可以用来管理个人品牌、定义职业路径等等,进而实现将个人志向和行动转化成行动。
《发现你的蓝海》读后感(二):像管理一个公司那样思考和管理个人品牌
像管理一个公司那样思考和管理个人品牌,做你自己生活的首席执行官。对书中的这句话感触颇深。之前已经在其他渠道听到多类似的说法,再次听到时,又有了新的触动。对于个人管理,职场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何做到像管理公司一样管理个人品牌呢?
首先问自己,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什么能保证你在职场上利于不败之地?你与其他人相比最大优势是什么?
其次,如何保证自己不断的进步?个人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能指望一直吃以前的老本来工作,否则很容易被淘汰掉。
再次,如何提高执行力?不仅仅是公司,个人也需要提高执行力。拖延是最大的敌人,在职场上拖延,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也反映了你个人的执行力不强。那么在工作中要保持激情与动力,做事积极主动,才能赢取更多的机会。
《发现你的蓝海》读后感(三):发现你的蓝海就是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之处
先懂自己然后才能谈个人品牌打造。
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点是:
1.如何向内挖掘自己的独特性,向外明确自己的愿景和关系,从而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拥抱梦想,实现个人志向形象化。
2.如何进行个人品牌规划和定位。在评估与计划中,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发扬,劣势改善),从而确定个人品牌目标。
3.个人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很棒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针对关键成功要素进行评估,从而实现更好的践行。
发现你的蓝海就是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之处,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进而成功打造个人品牌。
《发现你的蓝海》读后感(四):【笔记】向外寻找是梦想,向内探索是觉醒
5p 个人品牌新趋势: ①从推动到吸引; ②建立有情感体验的直接关系; ③个性化与工匠精神; ④意图决定一切,你必须开诚布公; ⑤立体整合资源才能打造无可复制的人优势。
15p 需要个人品牌的业务: ①专业服务:演员、作家、顾问、牙医; ②个人服务:健身房、洗衣店、面包屋; ③产品增值:汽车经销、图书出版、专业零售。
28p 向内,挖掘独特性;向外,明确愿景和关系。
28p 荣格:只有在内心寻找,愿景才能清晰。向外寻找是梦想,向内探索是觉醒。
34p 志向(Ambition)=使命(Mission)+愿景(Vision)+角色(Roles)
49p 享受成长的同时,自由地分享对别人生活很有意义的知识。
53p 价值观类型: ①理论: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②经济:有效和适用; ③审美:外形与和谐匀称; ④社会:对人的热爱; ⑤政治: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⑥宗教:融合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
93p 充满激情、创新协作、内在洞察、头脑开放、热爱学习
104p 价值至上,互惠互利;日积月累,专注执行;减法聚焦,专业权威;游戏社交,注重体验。
115p 爱因斯坦:人生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就必须一直前进。
169p 达芬奇:行动是紧迫的,我们必须行动而非仅仅只是了解,我们必须去尝试而非仅仅拥有意愿。
190p 如果没有正直,心智和能量便会是不定时炸弹。
201p 正确的个人行为,是一定与你的个人志向和品牌相一致的。
202p 个人品牌=爱+梦想+正直+激情+自我觉察+自我成长+改变思维。
209p 有积极性的员工愿意并且需要理解公司的使命,愿意理解自己的职责对整个公司业务起什么作用,他们的工作对全局有什么样的影响。只有理解“成功”的含义,他们才会在感情上和实际工作中致力于公司的成功,换句话说,他们要理解整个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品牌。
224p 这个时代如果说还有管理,那么一切都要回归人才、服务于人才。
《发现你的蓝海》读后感(五):任何一个好的职业规划,最后都是通向一个成功的个人品牌
“像管理公司那样思考和管理个人品牌,做你自己生活的首席执行官。”
说到“职场焦虑”,大概每一个职场人都不陌生。
去年年底,吴晓波频道发布了一份《2017新中产白皮书》 。在这份报告中,80后和90后晋升为新中产阶级的主力。但是在带动消费升级,成为新的经济支柱的同时,他们却也有着普遍的职场发展焦虑。
数据显示,4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他们的收入提升低于预期;35%的人认为,他们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一线城市32.2%的人认为,他们的职业晋升低于预期。同时,在他们的消费结构中,用于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消费占了第一位。
看完这份调查报告,同为80后,我深深的理解这份数据背后的焦虑程度。在这样一个变化太快,危机说来就来的时代,说不焦虑是假的。多数人应对焦虑的反应都一样,那就是赶紧充电,赶紧自我提升。
但是,盲目的买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程,花很多时间做自我提升,却看不到显而易见的成长。这是为什么呢?可能你的方向一开始就错了。
世界知名电子支付平台Paypal的创始人,《从0到1的商业秘密》一书的作者彼得·蒂尔说过,真正的垄断源于你的独特性。换句话说,任何企业和个人的成功都是从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开始的。
那么,如何发现你的独特优势,打造别人无可复制的个人品牌呢?国际品牌大师兰佩萨德博士在《发现你的蓝海--“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营销》一书中给出一套可实际操作的方法。
本书的主要作者休伯特·兰佩萨德博士是个人领导力品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和治理专家,也是真诚的个人品牌教练协会(APBCF)的发起人和现任主席,他出版的《全面个人平衡记分卡》被译成22种语言,受到全球读者的喜爱。
《发现你的蓝海》不仅提供了一套清晰实用、科学合理的个人品牌发展模型,从内而外的帮你塑造个人品牌。同时还配备了强大的实施工具,可以把这套模型应用到现实。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具体的练习方法帮助你理解和实践。对于想要从0到1打造个人品牌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打造个人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发掘你的个人志向。
与其他的品牌策划书籍最大的不同,这本书是从向内发掘你内在的独特性开始的。在个人品牌发展四个阶段中,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发掘个人的独特性,并不是拍拍脑袋随便想想,列出几个优势而已。根据心理学中的冰山模型理论,多数人的意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只有通过冥想深入到你的意识深处,才能真正发掘到你所渴望和梦想的,以及你自身存在的真正意义。而正是这些定义了你的独特性。
个人志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个人使命、个人愿景和个人关键角色。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入手,找到你的个人志向,即内在的独特性:
1、如何发现你的个人使命?
中心练习——倾听内心声音,提升自我觉察。个人使命练习——坚持100天日记练习涌流体验——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价值观筛选练习——从选择中找到你真正在意的事情。2、如何找到你的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练习——找到你的梦想和创意。观察你的激情所在——这可能是你的优势。回想你的成功体验——什么样的事让你特别有成就感。回顾并记录你的人生故事——寻找一条主线,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你。拥抱你的梦想——负起责任,采取行动。3、个人关键角色。
个人关键角色也将成为你个人品牌的重要一部分。把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一个列表,然后从中选出4-5个关键角色。写下你对这些角色的愿景。
最后,将你的个人使命、个人愿景和个人关键角色在一张纸上正式的誊写下来,在后面我们还将继续用到。
第二步,规划与定位个人品牌。
在这一步我们开始着手设计我们的个人品牌,画下我们的品牌蓝图。规划与定位你的个人品牌,是以你的个人志向为前提的。不能因为市场风向、潮流所趋,或者他人的建议,或者自己擅长的领域而忽视个人志向,随意的定义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的规划与定位主要有7个步骤:
在定位你的个人品牌过程中,有这几点需要注意:
1、中心练习很重要。在做SWOT分析前,可以先去做一下中心练习。这会让你的分析和评估更接近实际。
2、只需关注你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情即可。3、精准定位你的目标客户。4、避免专业术语,生硬语气、要有画面感的陈述。做完个人品牌规划与定位之后,将它整洁的整理到一张白纸上。它今后会成为你之品牌路的路标。
第三步、执行策略阶段--个人平衡计分卡。
这一步要把我们的个人品牌方案分解成一系列短期的,可执行的具体行为。在这里要用到兰佩萨德博士独创的落地工具--个人平衡计分卡。通过个人平衡记分卡,管理起自己的品牌来更加方便。我们可以准确的记录自己的品牌信息,设定合理的目标,量化我们的行动,追踪和评估品牌进展,及时修正调整。
个人平衡记分卡包括5个层面,4个视角,从内而外的全面的量化你的品牌行动。
这5个层面,4个视角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以兰佩萨德博士自己的案例作为样板,简单的说明一下。以“个人关键成功要素”为例,兰佩萨德博士是这样从4个视角来描述的:
个人关键成功要素:
内部视角:享受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充实、诚实、富有同情心的生活
外部视角:用激情和同理心来激励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知识与学习视角:活到老、学到老
财务视角:财务安全
我的建议是按照先后顺序一个一个层面来,只要想好了你会因为什么而成功的“个人关键要素”,后面的四个层面就会变得很清晰。理顺了思路,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如果你对这一步感到迷茫,可以看看本书131-135页的具体案例,然后开始尝试制定你的个人平衡记分卡吧。
第四步,执行、试错和调整。
在最后这一步,就是要将我们的个人品牌推广出去,应用到实际当中。在这里我们要用到的一个工具就是PDCA循环。
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处理循环。这是管理学中常用的一个工具。用一句话总结它的精髓就是:“在试错和总结中不断的改进你的计划和行动,直到成功。”
利用PDCA循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执行我们的个人品牌计划,在不断的试错和改进中,让我们的个人品牌越来越强大。
PDCA循环总结:
《发现你的蓝海》是一部教你从0到1,从无到有打造个人品牌的工具书。其中,个人品牌发展模型强调由内而外打造真诚个人品牌的理念,在如今倡导个性化的时代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书中提到的管理学、心理学工具,比如价值取向指针、工作风格指针、PDCA循环等等,你都可以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启发最多的还是书中提到的冥想与练习方法,以及诸多成功者的案例。 可以说,从这本书中你将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套打造个人品牌的方法论,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你不断的打开思维,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经常爬山或跑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在行进的过程中,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找到节奏和保持耐心才能挺到最后 。
同理,打造个人品牌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你付出真诚和耐心。
在这个潮来潮去的时代,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未雨绸缪。 从时间角度上看,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就是你自己的个人品牌。说到底,任何一个好的职业规划,最后都是通向一个成功的个人品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