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1000字

2021-05-06 02:56: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1000字

  《恰到好处的帮助》是一本由[美]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2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一):助人与受助皆是学问

  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当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历或见证助人和受助的过程,可以说,助人和受助是所有社会的核心部分。然而,我们也曾因助人和受助而心生烦恼却不明就里,虽然我们都明白助人者或受助者都是“善人”。幸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沙因教授就帮助行为进行了观察、思考和研究,构建了具有通用性的助人理论,这将帮助我们学习有效的帮助行为,使我们无论在助人还受助时举止得当、收效更大,并且人际关系更融洽。 首先,从性质上来分,帮助可以分为“日常的帮助”、“准专业帮助”和“专业的帮助”;从有效与否来分,帮助可以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这两种分类都脱离不了帮助的实质,那就是助人不是一个人是事情。帮助的实质是人际关系。帮助的实质要求助人者和受助者遵循两个准则:一是双方之间的沟通都应是公平对等、互惠互利的,至少要看起来如此。二是“礼尚往来”。也就是说帮助具有经济性和戏剧性。 然而,大多人在助人与受助的过程中暴露了社交不平等性和角色模糊性,从而陷入了不同的陷阱。例如,受助者一般会把自己置于“下风”或者“弱势”,然后常常面临五大陷阱: 1 最初的不信任感 2 解脱。当终于把苦恼分享给可以提供帮助的人以后,受助者就会大松一口气,与此同时,受助者会表现出愿意接受助人者的帮助并依赖和服从他。但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还需要受助者付出努力,这就容易形成一个陷阱。 3 寻求关注、保障和验证而非帮助 4 怨恨和抵触 5 死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移情 由此可见,帮助关系在最初是不平衡的,助人者和受助者都可能落入不平衡造成的陷阱中。因此,要建立卓有成效的帮助关系,助人者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受助者调整好心态。要做到这一点,助人者要在以下三种最基本的角色进行选择。 角色1 专家角色: 提供信息或服务。但是,在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若助人者从一开始就扮演专家角色,结果往往不会太成功。 角色2 医生角色: 诊断和处置。 医生角色是专家角色的延伸和强化:受助者不仅会默认助人者可以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和服务,还期望专家能够诊断出问题并开具处方。 尽管医生角色很受欢迎,但扮演好往往困难重重。 角色3 过程咨询师角色: 助人者不要有太多假设,要去创造一个可令受助者畅所欲言的环境,同时保障其在这个过程中赢得自己的地位,并与助人者建立信任。 如果遇到下列情况,助人者应该先选择扮演过程咨询师的角色。 1)无论受助者是经理、朋友、同事、学生、配偶还是子女等,他们往往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需要别人帮助他们诊断出自己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2)受助者往往对助人者会提供哪种帮助一无所知,需要一个过程来帮助他们确认所需的帮助方式。 3)受助者对如何改善现状有些建设性的想法,但是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明确该做什么和如何做。 4) 只有受助者自己最清楚在他们的处境中哪种方案最奏效。 5) 除非受助者真正认识到了问题并想补救,否则他们不太可能去执行任何方案,当未来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们也不会去思考如何解决。 6) 帮助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受助者掌握诊断问题和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越来越有能力持续改善自身状况。 既然帮助的本质是人际关系,那么建立和维护帮助关系的关键是什么呢? 根据沙因教授的《恰到好处的帮助》,从建立帮助关系初期开始乃至在整个过程中,影响关系有效性的关键既非受助者遇到的具体困难,亦非助人者的水平,而是双方确定真正所需的帮助的沟通过程。 这个沟通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让受助者和助人者建立平等的关系,进而确保助人者能为受助者提供名副其实的价值。 在沟通过程中,助人者要了解不同的谦逊问讯方式对受助者心理过程的情感影响。 谦逊问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单纯式问讯,只专注于受助者描述的事情本身; 2) 诊断式问讯,引发受助者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因果分析和备选方案的思考; 3)设问式问讯,加入了助人者自身对事件情况的主观判断; 4)转换式问讯,聚焦于与受助者此时此刻的互动。 助人者和受助者实际所扮演的角色,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只有通过问讯的过程使得助人者和受助者各归其位,彼此接纳,双方才能真正建立相互平等的关系。 沙因教授在书中的最后三章除了讲述帮助关系是如何给团队建设、领导力以及组织变革带来相关益处的,还对重要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帮助与受助的7个原则和18个技巧。正如沙因教授的结语所说的那样,“如果能够使帮助行为变得更为有效,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益匪浅。”

  《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二):助人和受助皆是学问

  

帮助别人和接受帮助,看似平常,实则不易。之于我,就时常感觉到困惑,无论是在助人还是在求助时。阅读完这本书后对于帮助和求助时的原则和技巧有了一定的把握,也一定程度上解开了我的部分疑惑。受助者和助人者要建立良性的角色清晰的平衡关系并非易事,为此我们就必须要把握好“边界”,跳出预判和各自的立场陷阱,从彼此的认知和误区中走出来,才能建立起最卓有成效的“互赢”帮助关系。

沙因教授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分析了有效帮助所需的条件和所涉及的心理因素,提出了求助与助人的原则和技巧,对年轻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的。以下便是助人和受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原则和技巧,在此做个分享,也给自己未来的行事提个醒。

※帮助和受助的原则和技巧

原则1:只有当给予者和接受者都做好准备时,帮助才会有效。

技巧1-1:在主动提供、给予和接受帮助前检视自己的情绪和意图。

技巧1-2:了解你自己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的意图。

技巧1-3:当别人拒绝你的帮助时,不要感到被冒犯。

原则2:当帮助关系的双方感到彼此平等时,帮助才能奏效。

技巧2-1:请牢记,需要帮助的人往往会感到不自在,所以要主动询问受助者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怎样的帮助对他们最有利。

技巧2-2:如果你是受助者,要找到适当的时机给助人者提供反馈,告知他哪些行为非常有帮助,哪些没有。

原则3:当助人者扮演了恰当的帮助角色时才会产生有效的帮助

技巧3-1:如果没有事先确认,永远不要以为你知道对方究竟需要哪些类型的帮助。

技巧3-2:在帮助过程的不同阶段,都要不断地确认你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仍然有帮助。

技巧3-3:当你感觉助人者没帮上忙的时候,要敢于给予其真实反馈。

原则4:你的每句话、每个举动都是一种干预,会决定帮助关系的未来发展。

技巧4-1:作为助人者时,要从对双方关系的影响角度去衡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

技巧4-2:如果你是受助者,也应当意识到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传递信息。

技巧4-3:在给予反馈的时候,你要努力去描述事实,将判断减到最少。

技巧4-4:尽量减少不恰当的鼓励。

技巧4-5:尽量减少不恰当的纠正行为。

原则5:有效的帮助始于单纯式问讯。

技巧5-1:你一定要从某种单纯式问讯开始。

技巧5-2:无论帮助请求听起来多么熟悉,都要把它视为一个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全新的请求。

原则6:受助者才是问题的拥有者。

技巧6-1:在与受助者建立起互信关系之前,助人者要小心自己对受助者的事情过度关注。

技巧6-2:助人者要不断提醒自己,无论这个问题与自己所了解的问题有多么类似,它都是别人的问题,不是自己的。

助人者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帮助受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则7:你永远都不会找到所有答案。

技巧7-1:分享你在帮助中遇到的问题。

  《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三):跳出助人的陷阱,让获助者与助人者获得同样的“体面”

  过往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大都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核心是建立情感账户,助人行为相当于为自己的情感账户存款,累积社交资本。大家在赞扬助人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这句话完全是从助人者角度出发,并没有充分考量受助者的心理反应。助人者忽略受助者的心理需求,则很可能导致受助者质疑助人者的真实动机,思考助人者到底是想提供帮助,还是仅仅为了让自己手有余香。如若受助者已然有了这种心态,其必然不会领情,则助人者的所为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更难能手有余香,那这次帮助将定性为失败的,必将无法达成预期的结果。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从来不觉得助人还需要技巧,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给予是相对简单的事,只要乐善、好施即可,没有难度和技巧可言。而现实中助与被助的关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当你在大街上偶遇到一名路人,因为初来本地向你询问如何去往某某大街(其真正的目的地是某博物馆),当你热情满满的回应其问题告诉对方前往某某大街的路径后则可能导致其需要走更多的路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抵达真正目的地。从而即使你帮助了别人,但帮助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没有助人的诚意,落得一个欺负外地人的口实。再如作家刘墉在其作品中也曾列举过一个例子,一位好心的太太希望给家境困难的邻居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她把自己家中尚完好的衣物拿给邻居并告知自己想帮助对方时,非但没有获得对方的感谢,反而让邻居认为其瞧不起自己,把邻里关系搞得一团糟糕。像这样好心助人却办坏事的例子并不鲜见,究其核心,其实是没有了解求助者的真正需求或没有顾及对方的颜面,帮了无用之忙,助人与被助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能够处理好同样需要智慧和技巧,否则将有可能落入如下帮助的陷阱。 受助者的五大陷阱: 1. 最初的不信任:对方是否真的愿意并且能够帮助到我吗? 2. 解脱:强化对提供帮助者的依赖和服从,失去对事件的主导 3. 寻求关注保障和验证而非帮助:不直面问题 4. 怨恨和抵触:对助人者的建议不认可,拉低助人者让自己找回平等的感觉 5. 死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移情:将过往经验投射到助人者身上进行对比 助人者的六大陷阱: 1. 急于展露智慧 2. 面对抵触情绪时,施加更大的压力 3. 马上接手问题,而且表现得胜券在握 4. 提供支持,加油打气:某些时刻,可能会强化受助者从属地位 5. 拒绝担当助人者角色:强化客观性,保持一定疏离感 6. 容易范式重复、预设期望值,易受反移情影响,并喜欢预判 本书以“恰到好处“来定义成功的帮助,通过阅读你将重新认知帮助的定义,让帮助建立在适当的场景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学习求助与助人的原则和技巧,促进构建良好有效的人际关系。

  《恰到好处的帮助》读后感(四):跳出助人的陷阱,让获助者与助人者获得同样的“体面”

  过往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大都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核心是建立情感账户,助人行为相当于为自己的情感账户存款,累积社交资本。大家在赞扬助人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这句话完全是从助人者角度出发,并没有充分考量受助者的心理反应。助人者忽略受助者的心理需求,则很可能导致受助者质疑助人者的真实动机,思考助人者到底是想提供帮助,还是仅仅为了让自己手有余香。如若受助者已然有了这种心态,其必然不会领情,则助人者的所为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更难能手有余香,那这次帮助将定性为失败的,必将无法达成预期的结果。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从来不觉得助人还需要技巧,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给予是相对简单的事,只要乐善、好施即可,没有难度和技巧可言。而现实中助与被助的关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当你在大街上偶遇到一名路人,因为初来本地向你询问如何去往某某大街(其真正的目的地是某博物馆),当你热情满满的回应其问题告诉对方前往某某大街的路径后则可能导致其需要走更多的路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抵达真正目的地。从而即使你帮助了别人,但帮助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没有助人的诚意,落得一个欺负外地人的口实。再如作家刘墉在其作品中也曾列举过一个例子,一位好心的太太希望给家境困难的邻居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她把自己家中尚完好的衣物拿给邻居并告知自己想帮助对方时,非但没有获得对方的感谢,反而让邻居认为其瞧不起自己,把邻里关系搞得一团糟糕。像这样好心助人却办坏事的例子并不鲜见,究其核心,其实是没有了解求助者的真正需求或没有顾及对方的颜面,帮了无用之忙,助人与被助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能够处理好同样需要智慧和技巧,否则将有可能落入如下帮助的陷阱。 受助者的五大陷阱: 1. 最初的不信任:对方是否真的愿意并且能够帮助到我吗? 2. 解脱:强化对提供帮助者的依赖和服从,失去对事件的主导 3. 寻求关注保障和验证而非帮助:不直面问题 4. 怨恨和抵触:对助人者的建议不认可,拉低助人者让自己找回平等的感觉 5. 死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移情:将过往经验投射到助人者身上进行对比 助人者的六大陷阱: 1. 急于展露智慧 2. 面对抵触情绪时,施加更大的压力 3. 马上接手问题,而且表现得胜券在握 4. 提供支持,加油打气:某些时刻,可能会强化受助者从属地位 5. 拒绝担当助人者角色:强化客观性,保持一定疏离感 6. 容易范式重复、预设期望值,易受反移情影响,并喜欢预判 本书以“恰到好处“来定义成功的帮助,通过阅读你将重新认知帮助的定义,让帮助建立在适当的场景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学习求助与助人的原则和技巧,促进构建良好有效的人际关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