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机械宇宙》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机械宇宙》读后感1000字

2021-05-08 03:09: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机械宇宙》读后感1000字

  《机械宇宙》是一本由[美]爱德华·多尼克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92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械宇宙》读后感(一):收获不少

  本书结合英国的历史和欧洲科学发展史展开,以欧洲几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科学家的个人事迹为线索,重点介绍了牛顿集合前伟大科学家的发现构建的新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并且伴随着讲述牛顿与莱布尼兹勾心斗角的趣事阐明了为了突破旧理论的限制而解决的核心问题-极限。个人觉得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可以读一读。

  《机械宇宙》读后感(二):他为神学目的投身科学,最终却为无神论提供了思想武器

  提要:鲜有时代像17世纪一般,历史学家称之为“天才的时代”,却也是个“骚动的时代”。由笛卡尔、伽利略始创,牛顿、莱布尼茨等加以发展的机械论哲学,所带动的理性精神和怀疑主义,后来成为了一颗包涵巨大能量的种子,从蒙昧和混沌中诞生了现代世界。

  《机械宇宙》读后感(三):阅读,

  宇宙不过就是一只大钟表。

  【也许比这个复杂,事实上因为后来的爱因斯坦,也是因为相对论,还有维度。维度!那么,我们根本不存在啊!这一切都是假的。啧啧……】

  没有人搞得懂牛顿这个人。作为一个奇特的历史人物,牛顿他一生对自己的生活守口如瓶、独来独往,从未与人发生亲密关系,一直到他84岁过世为止。他就像高度紧张的偏执狂,总是在疯狂的边缘摇摇欲坠,也曾一度陷入疯狂。

  【所以,天才和疯子只有一门之隔。】

  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正直或堕落都不会改变上帝的任何判决。

  【感觉一切都是自己造的孽,我也有罪啊,我忏悔过,但是失去的还是失去了。虽然一扇门被关闭了,你也因此愧疚过,虽然一扇窗被开启了,安慰你自己不太糟,但这也无法改变愚蠢的历史,路在前方,能做的,也许是尽量不要向后看,否则你就真的老了。】

  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一百四十字

  《机械宇宙》读后感(四):比起打发时间更适合安静做下来仔细阅读

  刚开始看的时候其实觉得挺带感的,现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瘟疫、火灾、教会肆虐的时代。亲手揭开新时代的人本身却是个虔诚的信教者。矛盾和不合理。

  但是看到后面就觉得很累了。

  第一个是章节拆分太细致,,有时候连续好几个章节感觉都在讲同一个事情。就拿背景铺垫的教会与伦敦大火来说,不明白每个小节划分有什么意义,感觉下一个小节就是换了种叙述方式来叙述上一个小节阐述的内容。虽然每个小节的字都不多,但是拆分不合理导致阅读起来很厌烦。

  第二个是引用太多。显然作者想写的并不是严谨的科学史,在趣味性和阅读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但同时为了让文章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大量引用同时代人的著作、评论、书信等,使得行文变得有点不伦不类。适当的用语言转述可能会比生硬的直接引用来得好得多。。。毕竟读注释花的时间比正文本身还要长是一件比较恼火的事情。

  让我比较开眼界的可能是里面关于开普勒定理和微积分的发现,作者用了自己的语言去叙述这些定理,配上图表和公式。以一个陌生原始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我自以为已经学烂了的定理时又感觉重新找回了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但是发现看了好多页还在证明一个一个定理的时候我又觉得无趣了起来-。-

  《机械宇宙》读后感(五):关于一群天才的故事

  《机械宇宙》一书开篇讲道,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天才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骚动的年代“。尽管自然与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但是人们也在这个莎士比亚世纪的尾声开始梦想秩序完美的世界。本书讲述了波义耳、胡克、列文虎克、伽利略、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儿等人在解读上帝心意的同时探秘自然奥秘的故事,这是历史上首度透过科学社群的集体力量寻找描述宇宙的简洁的数学形式。作者认为,他们努力的成果,永远改变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本书结合历史和科学,描绘一幅引人入胜的科学家群像,他们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关键。

  混乱肮脏的城市环境、持续多年的宗教战争、死人无数的瘟疫、毁灭性的伦敦大火,当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人仅看到分崩离析的世界时,世界在这群早期科学家眼中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这群人是当时世界上最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笃信宗教,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读上帝的心意,并以此来认清楚这个世界。他们宣称,宇宙在表面的混乱下,其实像是结构复杂并运行完美的机械时钟。为此,他们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事物的性质,透过望远镜向外观看探索广阔的宇宙,使用显微镜观察无尽向内探索微小的世界。尽管他们是带着宗教信仰,带着解读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着些事,并且他们的观念制造也充满了对立,但是他们的成果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也促成现代世界的诞生。信仰与科学在他们身上结合相当完美,并不是今日社会中人们将科学与宗教绝对对立起来。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以及这群科学家的有趣故事,都在书中有精彩阐述。这是一本想了解早期自然科学史的人不能不读的难得佳作。

  最后强烈建议,对初高中物理教科书里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太理解的人,可以看看这书,说不定你就很清楚了。另外,书中也讲了牛顿与莱布尼茨对撕的故事,爱看热闹的也尽管围观一下。

  《机械宇宙》读后感(六):机械宇宙

  强推的一本书,很好的梳理了现代科学诞生及前夕那些重要的科学家以及周遭的世界。既具有历史的严谨,又不乏一些有趣的小细节,原文的文笔可能就不错,译文也很到位。 感受最深的还是牛顿的矛盾,既是开辟了新时代的科学家,但是仍然还抱着旧时代的那些痕迹,包括后来对第一性原理的探究终究有些令人叹息。大概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也没有人能够完全超脱时代的影响吧。 还有一点是,开普勒定律的提出也很有趣。我们看到物理书上大概是“开普勒得到了其老师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最后发现了开普勒定律”。看上去好像是名师出高徒的典范,其实并不是这样。第谷是个爱好天文和占星术的土豪贵族,肉眼观测能力MAX,几十年如一日观测且精度非常准在圈子里有口皆碑。开普勒是个穷小伙,但是能力也杠杠的,于是去给第谷打工。第谷一方面想让开普勒来帮他证明他的一些猜想,另一方面舍不得苦心观测的数据。不幸(幸运?)的是,开普勒到第谷那里工作没多久第谷就去世了,开普勒由此获了至宝。但是之前开普勒构建了一个很完美的宇宙模型(为了证明造物主上帝之伟大),各种正N面体套圆形,结果和第谷的数据一比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后来,开普勒在这批数据里扎了十几年,根据经验提出了开普勒定律,但是自己都有些怀疑,因为这个公式看起来很奇怪嘛。直到后来牛顿力学建立起来,才能够证明开普勒定律。所以想想看开普勒定律似乎是data-driven(数据驱动)的鼻祖呀,那么虽然现在深度学习这类基于统计的方法被很多人斥为玄学,但是说不定若干年后就能从理论上证明了来着。 另外,一些民间神学家喜欢提的一个例子就是“你们讲科学牛逼,那你看科学巨搫大牛祖师爷牛顿研究到最后不也是搞神学了,所以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关于这个提法,我已经不止一次在各类网络论坛看到了。其问题在于,牛顿并不是探求科学到最后探求到神学了,而是,受时代的限制,从一开始牛顿研究科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证明造物的伟大。 最后还是安利一下,这本书无论是了解科学史还是消遣都很有趣。

  《机械宇宙》读后感(七):伟大的时代

  现代科学精神的发源,已经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来到了不列颠。达芬奇式的天才,不需要什么阴谋论和穿越或者秘籍,是人类从古希腊古罗马就开始的知识传承。从一群天才到另外一群,来到了英国皇家学会,资本,技术,天才在这里可以聚集起来,探索宇宙是如何运作的。

  这个时代的科学先驱们,在探索宇宙运行的实践中,需要怀着对世界的无比好奇,才能从思维上不断创造新的概念,甚至是跟宗教权威相悖的思想,来解释世界如何运作。

  这个时候的探索、发现之旅,光是想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发明还没有存在的新的轮子的能力,才能在连工具都没有的时代,为了探索每一个新的想法,创造出新的工具。所以这个时代的先驱们,都必须是达芬奇式的天才,继承从维特鲁威开始的罗马传统,多才多艺,从对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学能力、构建系统的工程能力,正是从达芬奇就开始复兴的古罗马传统。

  而且在科学还弱小的年代,不但要能自己创造性的用新概念理解世界解释万物运行,自己从零到一用所有可能的材料,来创造从未存在过的工具,不断迭代优化。还要正好在那么一个圈子里,一群充满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天才,有足够资本且同样渴望知识的有钱人,一起去思考问题,构建工具,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开启实证科学之路,光靠自己难以具备所有这些条件,而且所有工具都是当场发明,绝无仅有的,没有一堆这样的人在,就像达芬奇的时代,只能画在纸上。

  现代的科学技术爆炸,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科学知识。通过分科来降低对系统理解世界的需要。但是造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人觉得自己学习理科这个分科,就理所当然并且以不具备艺术相关能力为荣,仿佛是说爱因斯坦一定不比自己会弹小提琴,自己一定比牛顿作文写得好一样;虽然生活在科学先驱精神发展而来的世界,反而失去了那种精神、割裂对世界的理解。

  有趣的是,这个时代的科学先驱,本质上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伟大而进行工作的。从思想和实践上都找到了一种方式,将科学探索、好奇心、和神学的目的结合起来。从而在科学爆发的路上,不再存在根本性的阻碍。

  思想看似理所当然,但是其作用就像人类简史中的故事,能够创造出一种力量,将人连接起来,赋予方向,无论是走向繁荣还是失败毁灭,都一往无前的力量,科学、领导力、愚昧、迷信都根源于此。

  牛顿的确不愧伟大之名,他所做的思想创新,突破了无数种我们生存本来的一些看似非常合理的东西和解释,来到了像经济学思维一样反常识的领域。不过一旦发明出来,就如拉格朗日说的,宇宙只有一个,牛顿发现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